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白云庄

移除 1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四方声价归明水 一代贤奸托布衣'''
[[File:白云庄2.jpg|缩略图|[http://nb.ifeng.com/a/20170418/5585920_0.shtml 白云庄]]]
康熙十八年,清政府决定官修《明史》,并邀请黄宗羲赴北京修史。再三考虑后,他拒绝前往京城参加修史的工作,但同意以通信的方式提供帮助。同时,他示意最喜欢的学生、历史学家万斯同以个人身份接受邀请,前往北京。
果然,万斯同除了明代历史文献的研究之外心无旁骛,居京24年,他拒绝了官方因修明史给予的所有俸禄和职位,终以一介布衣完成了这项浩大工程。
[[File:白云庄2.jpg|缩略图|[http://nb.ifeng.com/a/20170418/5585920_0.shtml 白云庄]]]
全祖望
== 浙东学派 ==
清初,宁波有青年学者万斯大、万斯备、万斯同、万言等组成的“文会”和董允瑫、董允林、陈芝紫等组成的“澹园社”。康熙四年(1665年),他们共同组成了“策论之会”,康熙六年,黄宗羲首次来甬讲学,“策论之会”改名为“证人之会”。
[[File:白云庄3.jpg|缩略图|[http://yzdyd0301.blog.163.com/blog/static/26523027200882103753627 白云庄]]]
甬上证人书院会讲地点不一,曾在城内广济桥高氏祠、延庆寺、城西白云庄、黄过草堂(张氏宗祠)、陈夔献家等处会讲。而白云庄是黄宗羲在甬上讲学时间最长、最为固定的场所。
当时会讲的形式是:里中诸贤一月群集两次,集会时文人们皆衣冠楚楚,手执经书,很有次序地就座。讲经会一开始,先由司讲者就某一论题进行阐述,然后,与会诸生即可对所讲问题展开讲座和争辩,互相商榷与探讨气氛相当热烈。如此研讨要整整一天,中午与会者只在讲堂用一餐便饭,惟有两菜,更没有酒,相当简约俭朴。
[[File:白云庄3.jpg|缩略图|[http://yzdyd0301.blog.163.com/blog/static/26523027200882103753627 白云庄]]]
诸家子弟凡年龄在10岁以上者,均要求跟随听讲,以增知识。这些年幼的学子,皆显得彬彬有礼,举止得体,颇让观者叹服。而黄宗羲则时至甬上解惑释疑。在中国300多年前有如此学术民主氛围的研讨会,确是难能可贵的。时人以“言论丰采,翕然可观”、“讲道论心,极一时师友之盛”等赞语相评价,足见黄宗羲在甬上讲学的影响。其办学宗旨为“经世致用”。所习课程有经学、史学、文学、历算等。
'''蜡像群'''
[[File:白云庄4.jpg|缩略图|[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25d980102y1f6.html 白云庄]]]
栩栩如生的蜡像模拟了那时甬上证人书院黄宗羲讲学的情景。每一尊蜡像都神态各异,于是,思绪不由得回到300多年前,这个地方明末户部主事万泰的祠庄,眼前的情景陡然变得热闹起来。大厅里济济一堂,这里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的黄宗羲,有“万氏八龙”之称的万斯年、斯程、斯大、斯同等人。坐在中间的黄宗羲似乎侃侃而谈,围坐的几个人或沉思,或倾听。他们之间抑或有讨论,有争辩,不同思想的火花在这个房间内碰撞,最终汇集成一个点经世致用。
栩栩如生的蜡像模拟了那时甬上证人书院黄宗羲讲学的情景。每一尊蜡像都神态各异,于是,思绪不由得回到300多年前,这个地方明末户部主事万泰的祠庄,眼前的情景陡然变得热闹起来。大厅里济济一堂,这里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的黄宗羲,有“万氏八龙”之称的万斯年、斯程、斯大、斯同等人。坐在中间的黄宗羲似乎侃侃而谈,围坐的几个人或沉思,或倾听。他们之间抑或有讨论,有争辩,不同思想的火花在这个房间内碰撞,最终汇集成一个点经世致用。
[[File:白云庄4.jpg|缩略图|280px|右|[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25d980102y1f6.html 白云庄]]]
'''《鄞江送别图》摹本'''
8,0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