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20170129024030677.jpg|缩略图|右|[http://himg2.huanqiu.com/attachment2010/2017/0129/20170129024030677.jpg 图片地址][https://image.so.com/v?q=%E7%A2%A7%E8%A1%80%E5%89%91&listsrc=sobox&listsign=2596e38246ba67d62cf1b00fa1aad3dc&correct=%E7%A2%A7%E8%A1%80%E5%89%91&cmsid=b1aba5c351c33145b5c33d601301154d&cmran=0&cmras=0&cn=0&gn=0&kn=13#id=45b2af8afd5912ff83c9e326d9e808ff&itemindex=0&currsn=0&jdx=6&gsrc=1&fsn=73&multiple=0&dataindex=6&prevsn=0 图片来源]]] == '''简介''' == ''' 阿九 ''' , [[ 金庸 ]] 武侠小说《碧血剑》中的一个女性角色,闺名朱媺娖(一说“徽媞”),为明思宗朱由检次女,封号长平公主。清丽高雅,淡雅超群,当真比画儿里摘下来的人还要好看。也是青竹帮帮主程青竹的女徒弟,大明亡国时, ''' 阿九 ''' 被 [[ 崇祯 ]] 斩去一臂,碧血剑大结局中, ''' 阿九 ''' 落发出家,称号九难,在《鹿鼎记》中也有出现。
朱媺娖
明朝公主
姓名 [[ 朱媺娖]]
封爵 公主
封号 坤兴公主
坟墓 北京广宁门外周氏宅旁
亲属
父亲 [[ 威宗烈 ]] 皇帝朱由检
母亲 周皇后
夫 [[ 周显]]
其他亲属
曾祖父:神宗显皇帝 [[ 朱翊钧]]曾祖母: [[ 孝靖 ]] 太后王氏
祖父:光宗贞皇帝朱常洛
绝技 铁剑门武功
兵器 剑
坤兴公主(1629年-1646年),闺名 [[ 朱媺娖 ]] (一说‘徽媞’)[1],为明思宗朱由检次女,母周皇后,而公主生母为王顺妃的说法实为1996年台湾作家林佩芬所写的《天问·明末春秋》一书中的杜撰情节,但后来却被多次引用。
== ''' 生平''' ==
其姊为坤仪公主,妹为昭仁公主。十六岁时,崇祯帝将其许配给都尉周显(又称周世显),然而婚事却因流寇逼近而暂停。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消息传到宫中,崇祯心灰意冷,要周皇后自裁、袁贵妃自尽,对坤兴公主叹了声:“汝何故生我家!”挥剑斩公主,断左臂。后又斩杀幼年的昭仁公主。坤兴公主于五日后复苏。[2]
清朝初年,坤兴公主曾上书顺治帝要求出家未获准,顺治将她嫁与周显,据张宸《长平公主诔》记载,坤兴公主婚后和周显相敬如宾,她喜爱诗文,擅长针黹、烹饪[3],但公主因亡国之痛,以及以后的太子案等事件,抑郁成疾。一年多之后在怀孕时,患病去世。葬于广宁门(亦称彰义门)外周氏宅旁[4]。吴伟业作《思陵长公主挽诗》:“贵主媺音美,前朝典命光,鸿文垂远近,哀诛著兴亡……”
== ''' 民间传说''' ==
民间相传长平公主于明亡后出家为尼,并学得一身武艺,是为独臂神尼,并进行反清复明,收了吕四娘等人为徒,但此传说纯属虚构。而金庸小说《碧血剑》的阿九、《鹿鼎记》中的九难以及梁羽生小说《江湖三女侠》的独臂神尼亦是以此传说的长平公主为原型。
相关作品
帝女花(长平公主与周世显的爱情故事)
江湖三女侠
武侠帝女花
金庸小说
碧血剑
鹿鼎记
阿九在首次出场是在《碧血剑》,当时她十六七来岁,容貌绝美,为袁承志所迷(连温青青也说她甚美)。自己亦钟情袁承志。她是明朝末公主,却在江湖闯荡,拜程青竹为师。后来明朝灭亡,遭父亲崇祯砍断一臂。崇祯亦吊上树上死亡。后来她随何惕守登上华山,拜了木桑道人为师,并随他到西藏。她道别袁承志时,说若果他三年内不去找她,她便出家。
在《鹿鼎记》中,年轻的阿九已成为中年貌美并武功高强的九难师太。她当时出场是要刺杀康熙为父报仇,韦小宝当即保护皇帝,却被九难拿住。韦小宝胡说一番,九难便对他有好感,带他行走江湖,并在九难身受重伤时救了她。韦小宝知道阿珂是九难的徒弟后,为了跟随阿珂,拜了九难为师。后来她命阿珂去杀吴三桂报仇,但其实是不怀好意。她当初从阿珂之母陈圆圆偷去她时,以为她是吴三桂之女。因此教她乱法成章的武功,做成阿珂杀父之悲剧。但阿珂刺杀不成。最后九难心灰意冷,什么仇人也不杀了。
参见
明思宗 == ''' 参考文献''' ==
^ 按《明纪》载,坤兴公主闺名媺娖。媺(měi),美也。娖(chuò),《说文》谨也。
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公主
以上内容来自维基百科
1基本资料 姓:朱Zhū 名:媺娖Meichuò 身份:青竹帮帮主程青竹的女徒弟,大明崇祯皇帝之女,明朝长平公主 封号:长平公主 性别:女 国籍:明朝 祖籍:安徽凤阳 出生地:北京 祖父:明朝光宗朱常洛(年号:泰昌) 伯父:明朝熹宗朱由校(年号:天启) 外公:嘉定侯周奎 妹妹:昭仁公主 弟弟:长子(太子)朱慈烺(Láng),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炤 住处:紫禁城宁寿宫 丫环:陶红英 样貌:清丽高雅,秀美柔嫩,美貌绝伦,虽然年幼,但艳丽异常,神态天真,双颊晕红,肤色白腻,一双眼灿然晶亮,年纪虽幼,却是容色清丽,气度高雅,当真比画儿里摘下来的人还要好看,想不到盗伙之中,竟会有如此明珠美玉一般俊极无俦的人品。 气质:高贵典雅,洁若百合,秀若粉荷,雅若幽兰,清丽脱俗,淡雅超群,气度清华,娇美却又不失典雅,清秀却又不失柔美。 声音:柔和清脆,动听之极。 民族:汉族 语言:汉语 曾念之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法名:九难 出家之年:1644年 出生之年: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 年龄:十六七岁 帮派:青竹帮 师父:程青竹、木桑道人 心上人:袁承志 曾受之伤:被崇祯砍断左臂 曾使用的武器:两根细细的竹竿,金蛇剑 代表之花:百合。百合是纯洁、高贵、优雅的象征,是有品味人士的首选。阿九出身于帝皇之家,混迹于绿林之中,但是“吐语如珠,声音又是柔和又是清脆,动听之极。神态天真,双颊晕红,年纪虽幼,却是容色清丽,气度高雅,想不到盗伙之中,竟会有如此明珠美玉一般俊极无俦的人品。”温青青对她的妒忌,不是没有道理的。此后的白衣九难,秉性高贵,虽经霜雪却不改骄矜自傲,在阿珂的丽色映衬下依然高贵典雅、气度清华,不愧百合之称。{| class="wikitable"|-! 曾使武功:双枪枪法 徒弟:康熙初年的奇人韦小宝,女徒弟阿珂、阿琪(见《鹿鼎记》),雍正年间的著名英侠甘凤池、白泰官、吕四娘等人 曾服之药:雪参玉蟾丸 称呼: 阿九姑娘(袁承志、温青青称) 阿九(程青竹、温青青、袁承志称) 小徒(程青竹称) 小孩儿(褚红柳称) 小姑娘(温青青称) 九妹妹(温青青称) 殿下(皇宫宫女、曹化淳、袁承志称) 公主殿下(袁承志称) 孩儿(崇祯称) 美公主(何惕守称) 师太(韦小宝称) 师父(阿珂、阿琪、韦小宝称) 公主师太(韦小宝称) 最令人感动之言:我天天这般神魂颠倒的想着你,你也有一时片刻的挂念着我么? 2人物解读 综述 始终以仰望的姿态面对她,细细在书页中寻找她的芳踪,一次次寻觅,一次次悲哀。她。 不算厚重的一本小说,两段爱情让我情系一生。金蛇郎君与温仪,以及九公主的刻骨相思。 结合两版原著,懂得她,爱上她,为她流泪,一切那么自然。她出场不多,描写甚少,个性不突出,但给了人们无尽的想象。 美貌 她应是《碧血剑》中的第二美女。陈圆圆之美,倾倒众生,传奇百世,但书中的陈圆圆,让闯王部下丑态百出,反而失去了美感,阿九容光照人,灿若玫瑰。阿九之美,在金庸笔下,都给人美好的暇想。 金庸用【容色绝丽】【美貌绝伦】【明艳无伦】来写阿九,【绝丽】【绝伦】【无伦】,这三个词语无疑是金庸写最顶级的美女所用的词汇。 让女人也欣赏的美女,方是最美,看女主角眼中的阿九: 声音:[青青听她吐语如珠,【声音又是柔和又是清脆,动听之极】。] 容貌:[见她十六七岁年纪,【神态天真,双颊晕红,肤色白腻,一双眼灿然晶亮,年纪虽幼,却是容色清丽,气度高雅,当真比画儿里摘下来的人还要好看,想不到盗伙之中,竟会有如此明珠美玉一般俊极无俦的人品。青青向来自负美貌,相形之下,自觉颇有不如】] 其实此处有用词堆砌之嫌,我认为天真与高雅是冲突的,很难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展现。高雅应该是一种因极高的修养沉淀而成的气质,天真可以是可爱,而高雅却是让人尊敬。不过我更有咬文嚼字之嫌。 第十回:这人风流自赏,见那少女【美貌绝伦,虽然年幼,但艳丽异常】,不禁心痒艰搔,听得沙天广叫唤,忙应 声而出。沙天广微微一笑,道:“咱们这些人中,也只有你老弟配得上。” 第十二回:[青青问阿九道:“九妹妹,那日咱们大杀官兵,打得好痛快,后来忽然不见了你。【你这样美貌】,我那天一见,便永远也忘不了。我老是牵记,你到哪里去了啊?”] 这段对话很有意思:[青青笑道:“【想这个小姑娘当真美之极矣,美得不像是人】,你说她美不美?” 袁承志知她很小性儿,如说阿九美,定要不高兴,【说阿九不美吧,又是明明撒谎,既违良心,她也不信】,只得笑道:“不像是人,像女鬼吗?”青青道:“【你心里明明想说她像仙女,偏又不说】。”] 云想衣裳花想容,白云彩霞,却是各有风韵: [她上次穿一件青布衣衫,似个乡下姑娘,这时却打扮得【明艳无伦】,认饰华贵,左耳上戴着一粒拇指大的珍珠,衣襟上一颗大红宝石,闪闪生光。这小姑娘荆钗布裙,装作乡姑时【秀丽脱俗,清若冰仙】。这时华服珍饰,有如贵女,【花容至艳,玫瑰含露】] 第十六回,袁承志对众女的评价:“所识女子之中,【论相貌之美,言动可爱,自以阿九为第一,无人可及】。小慧诚恳真挚。宛儿豪迈可亲。青弟虽爱使小性儿,但对我全心全意,一片真情。哪知还有何铁手这般艳若桃李、毒如蛇蝎的人物,真是天下之大,奇人异士,所在都有” 这是断臂后的描写: [(何惕守)身后站着一个妙龄少女,全身裹在一袭白狐裘之中,头上也戴了白狐皮帽子。虽是【眉目如画,清丽绝伦,但容色甚是憔悴】] 又是一个“绝”字。 貌美偏偏惹事,小龙女美若天仙,某道士凡心大动,无独有偶,玉真子也对阿九之美感叹不己:[玉真子先前一瞥之间,已见到阿九【清丽脱俗,从所未见】,这时见她出手,不忍辣手相伤,有意容让……玉真子一呆,说道:“【天下竟有这般美丽的女子】!我可从没见过。须得带回山去。” 《鹿鼎记》中: 韦小宝大叫一声,跟著背心著地,却原来中是摔在地下。白衣僧冷冷的瞧著他,说道:“听说少林派有一门护体神功,刀枪不入,想不到你这小和尚倒会。”韦小宝听那人【语音清亮,带著三分娇柔】,微感诧异,看那人脸时,只见【雪白一张瓜子脸,又眉弯弯,凤目含愁,竟是个极美貌的女子】,约莫三十来岁年纪,只是剃光了头,顶有香疤,原来是个尼姑。 只见一个白衣尼隔著桌子坐在对面,【一双妙目】凝望著自己,【容貌清秀】,神色木然,一时也看不出是人是鬼。太后颤后道:“你……你是谁?为什么……为什么在这里?” 韦小宝大叫:“师太,你……你可千万不可……不可自寻短见。”说道奔过去拉她左臂。在这片刻之间,他对这【美貌】尼姑已大有好感,只觉她【清丽高雅,斯文慈和,生平所见女子中没一个及得上】。 【她虽年逾四旬,相貌仍是极美】,落入这些恶喇嘛手中,势必遭受极大侮辱,天幸这小孩儿诡计多端,交将敌人一一除去,保全了自己清白之躯,心中的感激实是无可言喻。 因阿九之美,何惕守绝不会做袁承志的小老婆:“世上既有了【阿九这美丽可爱的小姑娘】,我就一心一意只做你徒弟了。你全心全意地疼着她,向着她,宠着她,人家做你的小老婆还有什么好?……阿九这小妹妹【娇娇滴滴,美丽无比,叫人一见就爱】,我舍不得毒死她。” 评价:她转头见到袁承志的肖像,心中一怔,忙转过头来,两道眼光凝 视 着【阿九秀丽明艳的容貌】,目光中尽是不怀好意的嘲弄嬉戏。频|-何铁手在前领路,继续向西,一路上称赞【阿九美貌绝伦,生平从未见过】,又说瞧不出一位金枝玉叶的妙龄公主,竟是一身武功,那定然是袁承志亲手教的了,明师手下出高徒,当然如此,何况这位明师对高徒又是加意的另眼相看。现今公主是师姐,将来则是师娘。但不知和夏姑娘两个,谁大谁小,一个先入山门,一个身份尊贵,可有点摆不平了,【不过公主美貌得多】,师父多半要偏心。| {{#evt: service=youku 身份|id=XMzM1Mzg3MTAwNA|alignment=inline身为大明公主,当是与众不同,无论是历史上的长平,还是小说里的她,都是悲剧人物。公主的身份,带给她的,却是悲哀。奈何身在帝王家?还不如平民百姓,有那一份自由自在。盛世公主尚不能左右自己的未来,更何况亡国公主?在我印象中,公主|dimensions= 美丽,高雅,荣华富贵,束缚,压抑。皇帝子女众多,而在男权社会,妃子生了女儿本就不是什么好事,天伦之乐恐怕很少;记得很早以前看《贺兰雪》,里边某个部族的首领感叹:生女儿还不如养牛羊,牛羊还可以杀来吃肉,女儿却没任何用处,听得我心惊胆寒。而大多数公主的用处,恐怕就是和亲了,运气不好的到塞外,运气好点的则嫁入当朝权贵。390|container=frame公主的身份,也注定了她与所爱之人敌对的立场,但她与袁承志也从没因为父仇的关系而有过真正的对立。向来厌恶父辈的仇恨让下一代的爱情受到残酷的迫害,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但长平公主的爱情,却更多了凄凉。只能说世事弄人,我想,这时候的她,更不希望自己是公主。 虽是公主,但却与幽居深宫的公主不同,她一生下来,钦天监正给她算命,说她要是在皇宫里娇生惯养,必定夭折,因此崇祯才许她到外面乱闯,更学了一身好武功。她是皇家贵胄,又因有江湖经历而对世道有所了解,至少比其父要清醒。明朝末年,内忧外患,看到百姓流离失所,四起造反,外敌又铁骑铮铮,大有气吞山河之势,大明江山摇摇欲坠,无人能拯救。她常将宫里的金银拿出去救济受苦的百姓,但这无疑是杯水车薪。谁说公主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乱世流民想要的是安定与温饱,当朝公主亦没在安逸的生活中软化,站得越高责任越大,可能力却是有限。}}亡国公主,无法不悲哀。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不是天真浪漫的小女孩,父亲永远紧锁的眉宇,整个帝国无边的呻吟,在她的心上,刻着悲哀的烙印。她想改变这一切,但小小女子,无力回天。可以想象,她在向崇祯进言的时候,怀着怎样的忧思,她知道父亲刚愎自用,受奸人蒙蔽,知道所谓流寇就是百姓,只要有饭吃,日子过得下去,流寇就变成了好百姓,否则好百姓也给逼成了流寇,帝王不能把所有百姓都杀光。可又有何用?“‘人人都反我,连我的亲生女儿也反我!’”崇祯一席话,让忧国忧民的九公主,再也不能多言。 国之将亡之时,身为公主是最大的不幸。 公主身份与教育,让她有了不俗的高雅气度与威严。曾用“天堂之上,人间之下”来形容她。这句话我赋予了我喜欢的两个女子:长平公主与小龙女,但两人有着本质的不同。小龙女是世外之人,自小幽居古墓,清心寡欲,因爱情而下凡,谱就了一曲天下无双的爱之赞曲;长平公主则是出生高贵,气宇不凡,但残酷的现实无法让她拥有幸福,只能在痛苦的裂变中仰望天堂。喜欢在静夜里想象,年纪幼小的她,是如何“自有一股颐指气使的势派,举止之间,气度高华”,想象她拄着青竹杖,向冯不摧森然斜睨的尊贵气度,只字片语间,一个骄傲的公主跃然纸上…… 在旧版原著里,她的爱情,是她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感情的开始,缘于一场流俗的英雄救美,盈盈芳心,便许了给他,一生不变。我一直不喜欢袁承志,他算是个中等人物,无甚出彩出处,但阿九爱的是他,无可奈何。她虽然美貌无双,可相遇之前,他的心里已经另有其人。怀着国恨家仇,感情失意,她选择了出家。感叹阿九的这份潇洒与绝决,得不到爱也绝不会死缠烂打,但情也不会改变,不如断情绝爱,远离尘嚣。 爱情 三版原著受到争议,可能是金庸本人也是钟爱阿九的吧,在这一版里,阿九成了袁承志“深爱之人”,对我而言,顶多算是个小小的安慰。很多时候,同一作品里出现平分秋色的女主角,往往能引起战争与争议,自己目睹过的,有周芷若与赵敏之争,朱七七与白飞飞之争,赵灵儿与林月如之争,很不喜欢这些争论,只会让支持者之间发生一场又一场战争,永远也不会有结果,到是《神雕》,《射雕》等小说,感情的取舍坚定而明确。《碧血剑》则有所不同,二版原著里不存在争议,三版原著也不存在争议,只不过男主角爱的人有了错位。在支持者有眼中,男主角的爱成了争斗的筹码,《碧血剑》也有所不同,沈浪与李逍遥,我非常喜欢,我在乎他爱的是谁,而在我眼中,他们的选择也合我心意,袁承志却从来不是我所欣赏的男主角,更何况无论哪个版本,与他逍遥海外的都不是阿九,就算有这份爱,又有何用?即使爱上阿九,也无法用她的眼光来看待她所爱的人,想起三版原著里,在藏边苦等情郎的阿九,我更加伤心。回顾三版原著袁承志对阿九的爱,不知何样心情?但对阿九的描写太少,她的心事,只能猜测了。 缘起:英雄救美 [袁承志对青青道:“这人年纪一大把,却去欺侮小姑娘。瞧着,这就要下毒手啦。”青青急道:“我去救她。”袁承志笑道:“两个都是要夺咱们财物的,救什么?”青青道:“这小姑娘怪讨人喜欢的,救了再说。大哥,你出手吧。”承志一笑,点点头。] 出于侠义之心,袁承志谁都会救的。从褚红柳手下救了阿九,继而又为程青竹救治,阿九已经动心了吧,至少是非常感激,为了表达感激之意,将所“赢”的第八箱珠宝赠予袁承志,并说“谁也不许碰”,维护之意露于言表,也有那份属于公主的“颐指气使”。 英雄救美,倾心相许。只恨阿九之前,没遇到更好的人,或者是遇到而未动心。情的产生,也许就是那一记得的感动与震撼。皇宫之中,哪有好男儿值得动心?走上江湖,一般人物也入不了公主的眼。袁应该是第一个对阿九有着救命之恩的人,爱上他,为他动心,也不足为奇。更何况,袁承志本就是主角,几个女子爱上一个男子的,在金书中太多见了,写阿九,恐怕本也是为了袁承志吧。 牵挂: 到泰山聚会时,[袁承志不见青竹帮美丽的小姑娘阿九的到来,微感失望,颇有怅惘之意,但不过多时,也就忘了]。袁承志略有动心,但如果不是后来还有奇缘,恐怕也只会在他心里留下一个淡淡的一袭青衣,再无其它。 再见钟情: 第十二回,阿九再次出场,与上次的平民装束不同,此次已显露她身份不凡,阿九艳若玫瑰,[袁承志心中怦的一跳,似是给内家高手打一拳,忙转过了头,不敢多看],此一面之后,袁承志的心里,恐怕是再忘不了这位美丽的姑娘。袁看出她不寻常,要对她多留神些,恐怕本是提防之意,但情出于心,避免不了,多留神,恐怕更多留了情。自此,青青开始吃醋了,袁对阿九的情意,逃不过身边的人。第十五回:[青青眼光中露出柔和的恳求神色,低声道:“承志哥哥,我求你别老是牵记着那个阿九。这些日子来,不论做什么事的时候,你总是在想念阿九。”]袁承志志否认,但青青说:[那个独眼龙送贴子来时,你手拿贴子,满脸温柔的神色,你一定盼望是阿九来的信,盼望送礼给我们的是阿九那个可爱的小姑娘。单铁生这独眼老儿,你拿着他的名贴,怎会痴痴地发呆,嘴角含笑?你爱他一只眼挺美么?]袁承志无话可说,感叹什么都瞒不过青青。 后来,青青被擒,袁承志与焦宛儿一起躲到床上,青青生气,宛儿虽爱袁承志,但自觉此生无缘,可宛儿却不知,承志此时所想的,既不是她宛儿,也不是头顶的青青,而是那个不知身在何的阿九。他必没想到,很快,就能见到阿九。 意外相逢: 袁承志误入公主寝宫,听到公主的声音,感觉像极阿九,自语:[唉,我老想着她干什么?一天想她十七八遍也不止,真正糊涂透顶]。而此时,正是“青衿心上意,彩笔画中人”,很美的回目,很美的女子一面画着心上人,一面吟古老的情诗:子衿。金庸选用“青青子衿”这首诗,当是别有深意。明明是阿九在借诗抒情,却出现青青的名字。三个人的情感纠结不清,真是宿命啊! 阿九必是以为此生再难得见所爱,满腔情意不知与何人说,尽付手中丹青,对着画像以表相思之意。她爱得深,更兼蕙质兰心,极具婉约的凄美。 接下来的情节更离奇,袁承志被迫躲入公主的床上,两人都是惊喜交集,柔情蜜意。自山东道上一见之后,常自思念,此时居然同床合衾,袁承志大喜之余,暗自庆幸。只是,在危机时刻的温柔,总是短暂,阴谋在皇宫里无声地进行,阿九认为袁承志贪念温柔,不肯起来,只说以后还有这样的时刻,虽然袁承志想的是到底帮不帮崇祯,但确实也舍不得起来,还告诉阿九:“你说过的话可别忘了……” 暂时放下个人仇恨,袁承志帮了崇祯。临别时,阿九留下了金蛇剑,盼望再次相见。回去之后,他心中,[阿九与温青青,一个有情,一个有义,委实难分轩轾,既不知如何是好,只得斗目入睡,将两个美女置之脑后]。我不欣赏为了爱情付出一切,但更不欣赏袁承志此时对待二女的态度。也许这更符合人性,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男性三妻四妾本也正常,但我所热爱的武侠小说中,仅韦小宝娶七个我能接受,其他的男子,都是要一心一意地爱一个人。他要做出选择,确实艰难。我不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只是怜惜阿九。她在孤寂的夜里,是抱着金蛇剑,对着画像微笑,期待着他来带走她吗?还是感伤着国家的危难,怀疑自己真能跟他一走了之吗?她自然想走,可又怎么放得下敬爱的父皇母后?以及身为公主的责任。 故国破,生别离: 北京城,被闯王的军队攻陷了。[(袁承志)想起阿九孤身一个少女,不知如何自处,又想到她对自己情意诚挚深切,令人心感,虽然自己与青青早订鸳盟,此生对阿九实难报答,但无论如何,也是舍不得阿九,突然间心头一阵狂喜:“一个是我深爱,一个是我所不能负心相弃之人,那么两个都不相负好了。唉!不成的,不成的!”]情关难过,父仇总要报,他直奔乾清宫,正见阿九差点丧生于崇祯剑下,惊怒之余,救下已断了一臂的阿九,也听她之言,放过杀父仇人,将阿九带回。 焦宛儿将阿九带去医治,[袁承志眼光顺着阿九直送她进房,满脸柔情,又深有忧色。]此举,青青留下一书,悄然告别,袁承志不禁自愧,心想,[我的确是变了心。青弟如此责我,倒也并非全然无因,未必真是她错怪了我]。 在华山之上,阿九最后一次出场。袁承志与玉真子决战,她知袁承志对己钟情已深,怕他心中挂着自己,以致与大敌对决时未能专注,告诉他,她的伤已经好了。袁承志面对阿九与青青,唯叹息而已,让何惕守照顾“她”平安,这个“她”是谁,何惕守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袁承志再次表露心声:[这两个姑娘对我都是一片真情,并非假意。到底我心中对谁更好些?我识得青弟在先,曾说过终生对她爱护,原不该移情别恋,可是一见阿九之后,我这颗心就转到这小妹妹身上了。整日价总是想着她多,想着青弟少。我内心盼望的,其实是想跟阿九一生一世的在一起,永不离开,到底如何是好?] 大战之时,情丝缠绕,饶是此时,看到阿九的玉容丽色,袁承志竟也痴了,向她靠近,惊觉什么叫“意假情真”,爱上谁,全是真情,心意自然也是真的,自责无情无义,[可是眼光要从阿九脸上转向青青,竟自不能,气血上涌,只想扑到阿九身上,紧紧抱住她,就让玉真子将两人一剑同时斩死,就此解此死结]。此时,我突然同情这个男人 ,当对情的理想与义的标准发生冲突,他无论选择什么,都是痛苦。且,是苦了三人。 武戏在持续中,袁承志跌到阿九面前,玉真子剑锋将到,阿九奋不顾身地为袁承志挡了一剑——正好砍在阿九袖中所藏的金蛇剑上,袁承志接过金蛇剑,对阿九又是感激,又是怜惜,两人情不自禁地搂在一起,导致青青绝望跳崖。 [阿九站在一旁,回思适才自己不顾死活,扑在承志身上救护,其后又情不自禁,在众人之前搂住承志的脖子,而承志又伸臂将自己搂在怀里,虽只一霎之间,只因是生死悬于一线之际,却已如天长地久,比之在皇宫中同床共衾、肌肤相亲,更加亲密,想起来不由得一阵羞涩,一阵甜蜜。待听得青青怪责承志不该跌在自己面前,又说“你这么含情脉脉地瞧着人家,心不在焉”,觉得承志当时确是含情脉脉地瞧着自己,只怕当真心不在焉,以致给人打倒,也是有的。又见青青愤而跳崖,承志奋不顾身地跳下相救,抱她入屋,全神贯注地救护,想起自己对承志的这番相思,只怕难有美满后果,思前想后,不由得柔肠百转,只想不如自己也从悬崖跳下去,一死了之。却不知他会不会也这般奋不顾身地来相救自己?最好是死在他的怀里,一了百了]。两个女人的情一样深,对爱情的未来一样无望,为化解阿九心中的郁积,以及报救命之恩,木桑道人欲收阿九为徒,带到藏边。 离别之际,阿九泪如雨下,许下等袁承志十年,若十年后他不来,就出家为尼,袁承志信誓旦旦:[我一定会来见你,阿九妹子,不到一年,我就来啦!我见不到你,我会死的]。阿九摇头,是否已经预见到永不相见的结局? 阿九走了,袁承志抢到崖边,远远向群山千峰望去,只见云封雾涌,阿九与木桑道人早已不见踪影,叹息良久,肠痛心酸,支持不住,坐倒在地。从此,只有无尽的思念了吧。其实感觉这一处情节很不合理,在诸事乱作一团的时候,道人带走阿九,袁既然爱,为何不挽留?如若不欲与阿九在一起,为何又许下一年之期?笑话一场。 绵延相思意: 闯军无道,清兵横行,报国无望。心灰意冷的袁承志,只想逃避残酷的现实,携众人东行。自阿九去了藏边,我亦只能在袁承志的思念中寻找关于长平公主的片断描写,[袁承志身虽东行,一颗心却日日向西,只盼到藏边去会阿九。心想,只要不与青青成亲结为夫妻,去了藏边不再回来就不算相负。与阿九分别了数日,思念殊殷,每日里只想到了在藏边见到她后,便跟木桑道长整整下一个月棋,他过足了棋瘾,便会有几天不来缠住自己,那时就偷偷带了阿九,深入西藏荒无人迹的高山野岭,从此不回中原,此后师门旧友,一个不见,每日里只和阿九过神仙一般日子,直到老死。在西藏打猎也好,采药也好,总饿不死人。自忖思念阿九,倒不是为了她的美貌,只是与她相处之时,虽然只有一时片刻,心中总是自然而然说不出的欢喜,阿九微微一笑,轻轻一语,自己便回味无穷,高兴上半天,倘若能有十天半月的相聚,真想不出自己会过得如何快活,更不用说终身相依,永不分离了]。其实,不能不说他爱阿九,与阿九的美貌无关,但他所看中的“快乐”,也许才正是爱情本身。情之何物,来无踪影,不知何时就生根发芽,纵能找出千万条爱或不爱的理由,但动心了就是动心了,情劫一来,谁也躲不掉。 袁承志遥望藏边,心悬阿九,无可奈何。远在藏边的阿九,定是在相思与痛苦中苦渡岁月。十年之后,三千烦恼丝,终将落下;这样的爱情,不要也罢…… 3其它 阿九的形象,在心里时而清晰,时而缥缈,大概,正是这样才让喜欢她的人们为她着迷。若要想出几个词来形容她,应该有: 绝美:世间少有的气质与容颜; 高贵:浓妆淡抹总相宜世谓之三世一贵族,纵是亡国公主,自也货真价实,隔十二层羽绒也能感觉到那颗豌豆(玩笑); 善良:一颗纯善之心,忧国忧民,怜惜百性;与自己无关的程青竹与木桑道人也主动救援;更有一颗无争的心怀; 忧愁:一忧为国,二忧为情,国破家亡,鸳侣难成,其忧刻骨; 残缺:身为公主,却也只是短短十几年;一个美貌女子,被其父砍了手臂;一片真心爱上袁承志,终究不能与爱人相守; 怜惜:与她的忧愁相关,与她的残缺相关,突然想不出,她还有什么是圆满的; 执着:无论那个人爱不爱她,一旦动心,绝不改变,出家也好,苦等也罢,这是自己的选择; ………………………… 既是身怀绝技的侠女,又是高贵典雅的公主,这样的公主,只在幻想中存在。 突然想起一件有意思的事,阿九救了程青竹,程青竹便收他为徒;救了木桑道人,木桑也将阿九收入门下。因为第一个师父,她卷入武林纷争,认识了袁承志;因为第二个师父,她告别所爱,远赴藏边。不知道新版《鹿鼎记》里对九难有怎样的描写,但是,我心中的阿九,已永远属于藏边的神山,在纯净的蓝天下,在神圣的雪山前,宛如一位女神一般美丽绝决…… 小谈几句孙菲菲版的阿九:不论剧情的改编成功与否,但她的演绎是符合原著精神的,她的双重忧愁被提前了,快乐也早早地与她绝缘。如果孙菲菲将阿九演成了另外一个人,我绝不会欣赏,但是,在细细品味之下,她的表演是成功的,只是剧中让她提前出场,知道了袁与青的关系,知道了朱家与袁家的血海深仇,照这个改编,她所展现的个性基本符合逻辑,其矛盾,其柔肠百结,以及最后一幕的绝然出家,都表现得非常到位。至于阿九拥有的举世无双的容貌,孙菲菲自然没有,也没人能有。至少我眼中,她非常美,足矣。 以上引用的是三版原著中的内容。 4作者评价 金庸透露,重写《碧血剑》,女主角会是阿九。因为阿九比温青青更有可塑性,她的悲情命运不仅抨击了腐败的封建社会,也展现了爱情的残缺美。此外,按照金庸的授意,2007年版《碧血剑》加重了一些配角的戏份,但大的故事走向没有改变。 (注:新修版的《碧血剑》细节已经有所不同,但大体故事还是没有变化) 5经典台词 袁承志走到阿九面前,说道:“阿九妹子,你……你一切保重。” 阿九垂下了头不语,过了良久,轻轻的道:“我是出家人了,法名叫作‘九难’。”过了一会,又轻轻的道:“你也一切保重!” 6影视形象 1958年香港粤语电影《碧血剑》(上集)紫罗莲饰演 1959年香港粤语电影《碧血剑》(下集)陈翠屏饰演 1977年香港佳视电视剧《碧血剑》李通明饰演 1985年香港无线电视剧《碧血剑》毛舜筠饰演 1993年香港永盛电影《新碧血剑》张敏饰演 2000年香港无线电视剧《碧血剑》佘诗曼饰演 2007年内地电视剧《碧血剑》孙菲菲饰演 7相关诗词 孤苦长平 生于王室,流于江湖,国破家亡,长平终得袁郎爱。 身处远方,泪如珠下,万里迢迢,芳心难与情郎会。 心碎?十年思念,青春年华已不在! 苦哉!尘世烟花,九难从此不归来! 8历史原型 长平公主(1629年-1646年),其姊为坤仪公主,妹为昭仁公主。十六岁时,崇祯帝将其许配给都尉周显(又称周世显),然而婚事却因流寇逼近而暂停。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消息传到宫中,崇祯心灰意冷,要周皇后自裁、袁贵妃自尽,对长平公主叹了声:“汝何故生我家!”挥剑斫公主,断左臂。后又斩杀幼年的昭仁公主。长平公主于五日后复苏。 清朝初年,长平公主曾上书顺治帝要求出家未获准,顺治将她嫁与周显,据张宸《长平公主诔》记载,长平公主婚后和周显相敬如宾,她喜爱诗文,擅长针黹、烹饪,后来公主因思念父母,抑郁成疾。葬于广宁门(亦称彰义门)外周氏宅旁。吴伟业作《思陵长公主挽诗》:“贵主媺音美,前朝典命光,鸿文垂远近,哀诛著兴亡……”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书中描述 【1】程青竹不答话,问身旁少女道:“阿九啊,我在家里跟你说甚么了?”那少女道:“你老人家说,咱们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到山东逛逛,乘便就瞧瞧货样。” 【2】程青竹笑道:“咱们说过要伸手做案没有?”阿九道:“没有啊。你老人家说,咱们跟山东的朋友们说好了的,山东境内,就是有金山银山堆在面前,青竹帮也不能拿一个大钱,这叫做言而有信。” 【3】程青竹不理他,又向阿九道:“阿九啊,咱们在家又说甚么来着?”阿九道:“你老人家说货色不少,路上若是失落了甚么,咱们可吃亏不起,要是让人家顺手牵了羊去,咱们的脸就丢大了。”程青竹道:“嗯,要是人家不给面子,定要拿呢?”阿九道:“你老人家说,咱们在北直隶黑道上发财,到了山东,转行做做保镖的,倒也新鲜。倘若有人要动手,咱们无可奈何,给人家逼上梁山,也只好出手保护了。” 【4】阿九将手中两片竹叶放到唇边,嘘溜溜的一吹,林中突然拥出数百名大汉,衣服各色,头上却都插着一截五寸来长、带着竹叶的青竹。 【5】青青道:“那女孩子呢?是他孙女儿么?”洪胜海道:“听说程青竹脾气怪得厉害,一生没娶妻,该没孙女儿。难道是干孙女儿?”青青点点头不言语了,见阿九神色自若,并无惧怕之色,心想她大概也会武功,且看双方谁胜谁败。 【6】这时只听得青竹帮里竹哨连吹,数百人列成四队。程青竹和阿九勒马回阵,站在四队之前,手中仍是不拿兵刃。 【7】原来出来的竟是那少女阿九,她不过十五六岁年纪,手里也没兵刃,只握着两根细细的竹杆。褚红柳心想我是武林大豪,岂能自失身分,去跟这小姑娘厮拚,本已跨出数步,当下又退了回来,对沙天广道:“老弟,你另外派人吧。下一阵我接。”沙天广知他不愿与这女孩儿交手,那是胜之不武,高声叫道:“哪一位兄弟兴致好,陪这小妞耍耍。” 【8】秦栋故意卖弄,陡然跃起,轻飘飘的落在阿九面前,他本想炫耀一下轻功,再交代几句场面话,哪知足刚着地,突见青影一晃,一根青竹杆已刺向胸口要穴,杆来如风,迅捷之极。秦栋使判官笔,自然熟悉穴道,这一下大吃一惊,左笔一架,眼见对方左手竹杆又到,百忙中一个打滚,这才避开,但已满头灰土,一身冷汗。山东群盗见阿九小小年纪,武功竟如此了得,都感惊诧。袁承志和青青也大出意外,互相对望了几眼。 【9】只见阿九手中竹杆使的是双枪枪法,竹杆性柔,盘打挑点之中,又含着软鞭与大杆子的招数,百忙中还找敌人穴道。 【10】秦栋心想连一个小小女娃子也拾夺不下,哪里还能在山东道上立足?心中焦躁,判官双笔愈使愈紧。阿九突然左手杆在地下一撑,身子飞起,右手竹杆在地下一撑,又再跃起,左手杆居高临下,俯击敌人。秦栋不知如何抵御,不住倒退,一个疏神,被阿九一杆点在“肩贞穴”上,左臂一麻,判官笔落地,满脸通红,败了下去。 【11】阿九正要退下,褚红柳大踏步出来,叫道:“姑娘神技,果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待我领教几招如何?”阿九笑道:“我正玩得还没够,褚伯伯肯赐教,那是再好没有。褚伯伯使甚么兵刃?”褚红柳笑道:“大人跟小孩儿玩耍,还能用兵刃吗?就是空手接着。” 【12】原来他在一旁观战,心想这小女孩儿已如此厉害,下面两阵,对方一定更有高手,夜长梦多,不如拦住她打一阵,先赢一只铁箱再说。青竹帮众人觉得阿九连斗两阵,未免辛苦,早有三人跃出,均要接替。阿九年少好胜,说道:“我已答应褚伯伯啦。”那三人只得退下。 【13】程青竹向阿九招招手,阿九纵身过去。程青竹在她耳边嘱咐了几句。阿九点头答应,回进场子,弯了弯腰行个礼,双杆飞动,护住全身,却不进击。 【14】褚红柳脚步迟缓,一步一步的走近,突然左掌打出,攻她右肩。阿九双杆一撑,飞身避开,手回杆出,右杆方发,左杆随至,攻势犹如狂风骤雨,一片青影中一杆已戳进褚红柳肩胛骨下。青竹帮帮众齐声喝采。褚红柳却浑若不觉,脸上的朱砂之色直红到脖子里,仍是一步一步的攻将过去。阿九身手轻灵,飘荡来去,只要稍有空隙,便是一阵急攻。褚红柳身子粗壮,只是护住要穴,四肢与肩背受了几杆,竟漫不在意。 【15】这时褚红柳身上又连中数杆,他一言不发,一掌一掌的缓缓发出,又稳又狠。阿九渐觉不妙,被对方掌风逼得娇喘连连,身法已不如先前迅捷。 【16】程青竹叫道:“阿九,回来。褚伯伯赢了。”阿九转身要退,褚红柳却不让她走了,喝道:“戳了我这许多杆,还想走吗?”出手虽慢,阿九却总是脱不出他掌风的笼罩之下。 【17】眼见他手掌越来越红,程青竹从部属手中接过两条竹杆,纵身而前,在褚红柳和阿九之间虚刺过去,从中一隔,叫道:“胜负已分。褚兄说过点到为止,还请掌下留情。” 【18】程青竹挥杆格开。褚红柳冷笑道:“点到为止,固然不错,嘿嘿,可是还没点到呢。”加紧催动掌力。程青竹想救阿九,但被沙天广缠住了无法分身,只得凝神接战。阿九满头大汗,左右支撑,眼见便要伤于褚红柳掌底。 【19】程青竹与沙天广倏地往两旁跳开。只见袁承志在马上摇来晃去,双手抱住马颈,忽然翻到了马肚之下,跟着又翻了上来,双脚乱撑,狼狈之极。那马直冲向阿九身旁,在她和褚红柳之间站定了。袁承志气喘喘的爬下马来,一个踉跄,又险险跌倒,大叫:“危乎险哉,真是死里逃生。畜生,畜生,你这不是要了大爷的命么?”这么一阻,阿九暗叫惭愧,抹了抹额头汗水,收杆退回。褚红柳心中虽然不甘,可也不敢追入对方队伍之中。 【20】山东群盗各挺兵刃扑上相救,尚未奔近,程青竹也已支持不住,仰天一交摔倒,五枚钢钉在地下一碰,又刺进了一截。阿九急奔上前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