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丁伟跃

增加 10,090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丁伟岳 | 图像 = File:丁伟岳111.jpg|缩略图|center|[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3981/20160817202206-…”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丁伟岳
| 图像 =
[[File:丁伟岳111.jpg|缩略图|center|[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3981/20160817202206-1676118542.jpg/0 原图链接] [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3981/20160817202206-1676118542.jpg/0 搜狗百科]]]
| 出生日期 = 1945年4月26日
| 逝世日期 = 2014年11月11日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
}}
== 人物生平 ==
1945年4月26日,生于上海市。

1964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68年毕业。最初分配到青海一个工厂当工人,后来调到四川一个工厂工作,直到1978年底才得以报考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生,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师从王光寅教授。

1981年,毕业获数学硕士学位。随后留在数学所从事研究工作。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

1991年,国家教委和国家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光荣称号。

2001年,增补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在研究生阶段,丁伟岳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常微分方程。他研究了平面上保面积扭转映射的不动点的存在性,并且用所得定理证明了一些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周期解的存在性。这项研究巧妙而深入,所得定理被学界应用到今天。

1980年代初留所工作后,开始转向研究非线性微分方程及其在几何中的应用,尤其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方法应用于微分几何中的问题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他的研究同国际主流课题紧密关联,在方法上有创新和发展,对一些重要而困难的课题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 本段主要成果 ==
科讯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下述4个方面:

第一,

丁伟岳
推广了著名的Poincare-Birkhoff定理,并把结果成功地应用于常微分方程周期解存在性问题。推广后的定理为国内研究平面Hamilton方程周期解的许多工作所引用。

第二,在具共形不变性的半线性椭圆方程问题的研究中:

①在预定曲率函数不具对称性的情况下,首次得到Niernberg问题有解的一种充分条件。这是个突破性进展,这个成果和其他研究一道有力地推进了具共形不变性的半线性椭圆方程理论。

②证明Rn上的Yamabe方程具有无穷多个能量有限的变号解,回答了一个学界悬而未决的问题。

③证明R n上的Yamabe方程的Dirichlet问题在某类可缩区域上具有正解,解答了Bahri和Coron提出的一个问题。

④在预定曲率函数有正下解的情况下,获得了Rn上预定纯量曲率问题有解的第一个结果。

第三,在调和映射的存在性及热流方法的研究方面:

①在一定条件下建立了获得多个调和映射的临界点理论。

②给出了球面间存在Smith型对称调和映射充分条件,完成了Smith从1975年开始的工作。

③证明了调和映射的热流在有限时间内产生奇点的第一个一般性定理。

④推广了P. Li和L. Tam关于非紧完备流型间调和映射存在性的一个一般性定理,并应用这个推广获得了新的存在性结果。
丁伟岳(右1)
丁伟岳(右1)

第四,在Kahler-Einstein度量的存在性研究方面,证明了一种推广的Moser-Trudinger不等式,给出Kahler-Einstein度量存在的新的判据。

丁伟岳在几何分析这一当代基础数学的前沿领域许多重要而困难的课题上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推广了著名的Poincare-Birkhoff定理并将其应用于常微分方程周期解的存在性问题;他在著名的Nirenberg问题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次证明了该问题有解的充分条件,这一结果与其它一系列相关研究有利地推进了具共形不变性的半线性椭圆方程的理论;他在调和映射的存在性问题和热流方法、Kahler-Einstein度量的存在性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上也获得了有国际影响的结果。

== 学术论著 ==
1.《现代数论的起源》

2《费尔马大定理》

3《伽罗华理论》

4《变分法》

5《现代数学的特点和现状》

6《几何分析中的变分方法》

7《调和映射的热流》

== 本段获得荣誉 ==
青年研究中心,集中了一批该领域的优秀青年数学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丁伟岳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陈省身数学奖和求是杰出青年奖。

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丁伟岳教授因此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陈省身数学奖,1995年荣获杰出青年学者奖。

1990年代初,丁伟岳教授注意到铁磁链方程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6年他和学生共同提出进入凯莱流形的薛定谔流,并且证明一维薛定谔流的局部存在性及在某些特别情况下的全局存在性,随后又证明了高维薛定谔流的局部存在性,以及弱解在某些情景下的全局存在性。研究方法很有新意--充分利用问题本身的几何特性,引进非线性索伯列夫截影进行能量估算。2002年秋,在北京举行的本世纪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丁伟岳应邀以"论薛定谔流"为题做了45分钟的学术报告。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报告代表了近代数学科学中最重要的成果和进展,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重视。

== 本段人物访谈 ==
盛会之际谈数学





== 丁伟岳作报告 ==
十岁时就做出瞩目成就而获得数学大奖的科学家们相比,丁伟岳的确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这位68级的北大数学系毕业生,在经历了近10年的生活磨炼后,终于在"文革"结束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并于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丁院士现任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他在几何分析这一基础数学的前沿领域做出了令人

瞩目的成果,并因此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陈省身数学奖和求是杰出青年奖。由他指导的一个几何分析青年研究中心集中了一批优秀青年数学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记者:能被邀请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报告是一个很高的荣誉,因为这说明您的工作代表了近期数学科学中重大的成果与进展之一。您如何看待这份荣誉?

丁院士:说实话,我不希望被邀请。因为一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做的还不够好;另一方面,我这个人不喜欢出头露面。但是这次数学家大会是在我们国家举行,我们要尽地主之宜,而且又有国际数学联盟的推举。

记者:通过您的个人生活经历介绍,我知道您是在33岁时才读的研究生,有人认为这个年龄似乎晚了点儿,您怎样认为?

丁院士:我不认为这对我的工作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因为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人们普遍对科技不是很重视,当时环境很封闭,与外界无法交流,就算是你年轻、有能力,可是环境不利于科技的发展。在我33岁的时候,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可能是由于数学家陈景润等人的影响,大家都倾向于考取数学专业。虽然晚了点儿,但是环境不一样了;而且,从做人的角度来讲,经过10多年的锻炼,不光是才智,还有心理素质,都成熟了许多。做研究要靠综合条件,关键是自己要踏实、认真、兢兢业业地去做每件事,不轻易追逐潮流。

记者:如今,在校的青少年学生普遍表现出对基础数学科学的学习和研究不是很感兴趣,还有的学生显得性情浮躁,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请问对于这些人,您有什么希望和忠告吗?

丁院士:我认为这与当前社会的复杂情形有关,不全怪学生。现在的学生不像我们当时那样经受过艰难的生活,他们看到的更多是成功的例子,这些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年轻学生造成影响。做学问是项艰苦的劳动,准备期长,从读研究生开始,没有10年的苦读很难取得成果,现在的年轻人很难经得起这样的寂寞考验。但是要切记的是,那些找到捷径的只是个别例子,而且,这样的例子也往往是成功得快,失败得也快。

记者:您觉得我国的数学研究目前在世界处于怎样一种水平?

丁院士:与一些一流国家相比,我们的综合水平差距较明显。我国有好的方面,但不全面。数学研究领域分为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我们在分析领域一向很好。现在,留学生们正发挥着重大作用,他们一方面在国外进行交流与合作,一方面还在国内帮忙带学生。本世纪,中国有希望进入数学强国之列,这也是我们一代又一代数学研究者的奋斗目标。

记者:对于本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在我国主办,您作为一名基础数学科学的研究者,此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丁院士:这对于我国数学的发展很有意义。中国是第一个主办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发展中国家,这表现了国际数学界对中国数学研究成果的肯定。在这次大会的筹备过程中,全国从上到下都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希望通过本次大会,人们对数学的了解能够多一些,对以后推进数学的普及与发展有好处,也对年轻人今后选择数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产生正面影响。

== 本段人物评价 ==


丁伟岳
直,谦虚而憨厚,治学一丝不苟,始终保持着昂然向上的奋斗精神。学识渊博,思想敏锐,洞察力强,具有开拓精神。他梦绕魂牵的是民族振兴和中国数学的基础,因此为祖国培养青年数学家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十分重视数学研究中的集体主义精神,重视集体的力量。休息时爱听古典音乐,喜欢读古代小说散文和金庸武侠小说。
28,8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