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山郡

增加 4,942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中山郡,中国古代郡、国名。西汉置中山国,屡改为郡。因其为战国时中山国之地,故名中山。隋初废。 ==沿革== 西汉 秦…”
中山郡,中国古代郡、国名。西汉置中山国,屡改为郡。因其为战国时中山国之地,故名中山。隋初废。

==沿革==

西汉

秦时其地属恒山郡。汉景帝三年(前154年),立皇子刘胜为中山王,分常山郡(故恒山郡)东部置中山国,治所在卢奴县(今河北省定州市)。

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推恩置广望、将梁、薪馆、陆城、薪处五侯国,别属涿郡。元朔三年(前126年),推恩置陆地侯国,别属涿郡。元朔四年(前125年),推恩置临乐、东野、高平、广川四侯国,别属涿郡、平原郡等邻郡。元朔五年(前124年),推恩置桑丘、高丘、柳宿、戎丘、樊舆、曲成、安郭、安险、安道九侯国,别属涿郡等邻郡。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中山国属冀州刺史部。昭帝元凤五年(前76年),推恩置成侯国,别属涿郡。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推恩置宣处侯国,别属邻郡。五凤三年(前55年),国除为中山郡。至此,中山郡领九县:卢奴、北平、唐、深泽、苦陉、曲逆、望都、新市、毋极。

元帝永光元年(前43年),徙清河王刘竟为中山王,复置中山国。建昭四年(前35年),中山王薨,无子,国除为中山郡。成帝阳朔二年(前23年),徙信都王刘兴为中山王,复置中山国。绥和元年(前8年),以涿郡北新成、安国、新处、陆成、安险五县益封中山国。

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贬中山王为公。后改为常山郡。新朝灭亡后复为中山郡。

东汉

汉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省并深泽、新处、陆成三县。建武十七年(41年),进封右翊公刘辅为中山王,复置中山国,兼食常山郡。建武二十年(44年),徙封中山王为沛王,复为中山郡。建武二十六年(50年),代郡广昌县改属中山郡。建武中,北新成县改属涿郡。

建武三十年(54年),徙封左翊王刘焉为中山王,复置中山国。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削安险县,别属涿郡。章帝建初四年(79年),以常山郡上曲阳县益封中山国。元和中(84年-87年),归还安险县,后改为安熹县。章和二年(88年),改曲逆县为蒲阴县,苦陉县为汉昌县。顺帝永建五年(130年),河间国推恩置蠡吾侯国,别属中山国。至此,中山国领十三县(侯国):卢奴、北平、毋极、新市、望都、唐、安国、安憙、汉昌、蠡吾、上曲阳、蒲阴、广昌。

桓帝本初元年(146年),蠡吾侯国除为县,后还属河间国。延熹元年(158年),分中山国、河间国、安平国数县置博陵郡,安国县改属之。后代郡灵丘县改属中山国。灵帝末,中山王绝嗣,国除为中山郡。至此,中山郡领十二县:卢奴、北平、毋极、新市、望都、唐、安憙、汉昌、上曲阳、蒲阴、广昌、灵丘。

魏晋北朝

曹魏时,改汉昌县为魏昌县。后毋极县并入魏昌县,省并灵丘县,广昌县还属代郡,上曲阳县还属常山郡。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进封濮阳王曹衮为中山王,复置中山国。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国除为中山郡。至此,中山郡领八县:卢奴、北平、新市、望都、唐、安喜、魏昌、蒲阴。

十六国时期,中山郡先后为汉(314年-319年)、后赵(319年-350年)、冉魏(350年-351年)、前燕(351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后燕(384年-397年)所有。后燕建兴元年(386年),慕容垂称帝,都中山城,分冀州中山等郡置司州,中山郡置尹,改卢奴县为弗违县。

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396年),尽有除中山城以外的中山郡之地。皇始二年(397年),取中山城,复弗违县为卢奴县,改燕之司州为安州,天兴三年(400年)又改为定州。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常山郡上曲阳县并入新市县。孝文帝太和十二年(488年),分魏昌县复置毋极县。宣武帝景明元年(500年),分新市县复置上曲阳县,仍属中山郡。孝明帝孝昌中(525年-528年),分中山郡北平、蒲阴、望都三县置北平郡。至此,中山郡领七县:卢奴、新市、上曲阳、唐、安喜、魏昌、毋极。

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省并卢奴、唐、魏昌三县;改上曲阳县为曲阳县;废北平郡,其所领蒲阴、望都二县并入北平县,改属中山郡。至此,中山郡领五县:新市、曲阳、安喜、毋极、北平。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因避讳改中山郡为鲜虞郡。开皇三年(583年),废鲜虞郡,领县直属定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定州为博陵郡。
271,14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