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2
次編輯
變更
菊花的传说故事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菊花111.jpg|缩略图|[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8F%8A%E8%8A%B1&step_word=&hs=0&pn=9&spn=0&di=1760&pi=0&rn=1&tn=…”
[[File:菊花111.jpg|缩略图|[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8F%8A%E8%8A%B1&step_word=&hs=0&pn=9&spn=0&di=176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756182949%2C2440121850&os=276673243%2C2429660707&simid=3321762295%2C123273486&adpicid=0&lpn=0&ln=1759&fr=&fmq=1596717229655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up.enterdesk.com%2Fedpic_source%2F15%2F43%2Ff3%2F1543f316a81aac3d0999b0bf489b7a4c.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jgpj61jfh_z%26e3Bv54AzdH3F15ogs5w1AzdH3F89amn-8d8mmnAzdH3F&gsm=a&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菊花]]]
'''菊花的传说故事'''
== 药中圣贤 ==
菊花三千多观赏,入药白滁贡和杭。
怀川祁归白菊类,白菊亳州可称王。
滁菊品质在上乘,歙县均是贡菊乡。
疮疡肿毒野菊用,杭菊可分白与黄。
疏清明目均神效,延寿耐老久服强。
名人雅士借抒怀,传世绝作参菊香。
== 栽培简史 ==
菊花居十大名花第三,原产黄河流域,汉代才广泛移植,唐代品种渐多,宋代发展用盆栽,清代盛行菊艺之风。现在已经超过3000多种,成为中外花卉奇观。菊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展开,横疏四曳,叶柔绒翠,深秋开花,花色艳丽,或白、或黄、或金黄、或粉红、或墨绿;姿态各异,或倚、或倾、或仰、或俯,或端庄淡雅,或雍容华丽,或潇洒自如,给人以美感。那么它的故乡何处?谁是育菊第一人?根据南北朝时史学家范晔所著的《后汉郡国志》注引的《荆州记》一书说:“南阳郦县北八里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馨。谷中有三十家,不复穿井,即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三十,中寿百余,七十者犹以为夭。汉司空王畅,太傅袁隗尝为南阳县令,月送三十余石,饮食澡浴悉用之。太尉胡广久患风赢。恒吸饮此水,疾遂愈。此菊茎短葩大,食之甘美,异于余菊。广又收其实,种之京师,遂处处传种之。”由此可知,菊花的故乡应为南阳郦县菊水,今河南内乡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的长寿之乡。汉太尉胡广,字伯始,南阳华容(今湖北监利北)人,官至太傅,为人谦和,熟悉典章,当时人有“天下中庸胡公”的谚语,他把野生菊花引种京师(今河南洛阳市),然后广传各地。应该说这是胡广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堪称中国育菊第一人。
1104年宋代[[刘蒙泉]]的《菊谱》记录26种菊,1186年南宋范大成的《范村菊谱》记录36种,1213年沈镜<;菊名谱》记录58种,1242年史铸《百菊集谱》记录160种,元代杨维桢《黄华传》有163种,1630年明代王豪的《群芳谱》有274种,1708年刘浩《广群芳谱》有记载,1718年陆廷灿《艺菊志》亦有记载,1803年计楠《菊说》是论菊的名著。
10世纪前后,菊花经朝鲜传人日本,16世纪末传到欧洲,19世纪传到美洲。现在菊有3000多种,开遍全球,而且一年四季常开了。
菊花品种主要有[白菊]]、滁菊、[[贡菊]]、[[杭菊]],[[白菊]]主产安徽毫县(毫菊),品种最佳,河南怀菊、四川川菊、河北祁菊也属于白菊;滁菊主产安徽滁县,品质上乘;贡菊主产安徽歙县,又称徽菊;浙江德清产的德菊也属于贡菊;杭菊分白菊(白茶菊)、黄菊(黄甘菊),均产浙江桐乡。四菊均是药用之佳品,享誉全世界。
== 传说故事 ==
宋朝苏轼号东坡,才气横溢,文章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诗词,工书画,落笔千言,不假思索,恃才傲物,一生屡受打击。王安石作宰相,东坡属于门下。因"字说"得罪安石,由翰林学士贬为湖州刺史。三年任满,回京朝见。往谒安石,适逢外出未归。东坡坐在书房,见端砚下压一诗笺,中有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东坡见诗大笑,自思:黄花是指菊花,因晋陶渊明爱菊,颇为文人所重。开于深秋,其性颇强,敢与秋霜相抗,最能耐久,虽老而枯干,终不落瓣。王安石的诗"吹落黄花满地金"简直是胡说八道。一时诗兴大发,续写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因久候安石不归,就回到寓所。晚间王安石回来,看见续诗,听家人说苏东坡写的。安石大怒,把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东坡只得忍气吞声地去赴任。东坡任团练副使,颇为清闲,与名士陈季常为友,终日游山玩水,饮酒赋诗。秋天到了,黄菊盛开。一天季常来访,东坡约季常同往花园赏菊,见黄花纷纷落地,真似铺金一样,大惊失色。季常问明原故,笑道:"花木各地不同,黄州的菊花是经秋风而落瓣的,"东坡方知安石为了东坡续诗笑他,特意把他贬到黄州叫他看看"吹落黄花满地金"。<ref>[http://www.tgsyf.cn/nd.jsp?id=145 菊花的传说故事 - 温县铁棍山药粉]</ref>
== 名人咏菊 ==
早在春秋时的《尔雅》中就有菊的记载。《礼记·;月令》云:“季秋三月,鞠有黄华,”鞠是菊的古字。
屈原《离骚》云: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东晋陶渊明诗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唐代李商隐诗云:
暗暗淡淡紫,融融洽洽黄。
唐代李白诗云:
手持一枝菊,调笑三千石。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若菲。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金花。
唐代杜甫诗云:
愁眼看霜露,寒城白菊花。
唐代元稹《菊花》诗云: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无他花。
唐代孟浩然诗云:
待到重阳月,还来就菊花。
唐代白居易诗云:
满园黄菊郁金香,中有孤丛色似霜。
唐末黄巢《赋菊》云: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诗云:
九月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借助茶香。
宋代苏轼诗云:
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
便有佳句配黄菊,应缘霜后更无花。
宋代苏轼又诗云: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宋代王安石诗云: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宋代陆游诗云:
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
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
乃知渊名意,不为泛酒觞。
折嗅三叹息,岁晚弥芬芳。
宋代郑所南诗云: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从落叶北风中。
宋诗云:
妍暖春风荡物华,初回午梦颇思茶。
难寻北苑浮香雪,且就东篱桔嫩芽。
宋代洪景严诗云:
筑台结阁两争华,便觉流涎满曲丰。
户小难禁竹叶酒,睡多须借菊花茶。
宋代司马光《野菊花赞》云:
野菊未尝种,秋花何处来。
羞随众草后,故犯早霜开。
寒蝶舞不去,夜蛩吟更哀。
幽人自移席,小摘泛情怀。
宋代李清照词: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明代高啟诗云:
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
钟会诗云:
园华高悬,准天极也。
纯黄不杂,后土色也。
早植晚登,君子德也。
冒霜吐颖,象劲直也。
杯中体轻,神仙食也。
清代蒲松龄诗云:
篱菊破天荒,秋花五月黄。
山中无历日,疑已过重阳。
清代郑板桥诗云:
南阳菊水多耆旧,此是延年一种花。
八十老人勤采啜,定数霜鬓变乌鸦。
无名氏《万寿菊赞》云:
案头置盆万寿菊,碧叶葱嫩形色奇。
可贵金黄花常艳,诗人无复立东筲。
民谣:
菊花二夺一撮茶,清心明目有寿加。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第三十八回:探春发起,宝玉和众姐妹响应,于大观园内建起了诗社。菊花诗的命题是宝钗和湘云拟就的,共十二个题目,如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这十二首菊花诗,宝玉、宝钗、探春各写两首,黛玉、湘云各写三首。最后结果,“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这三首都是黛玉写的。其夺魁原因是题新、意新及糅合了自己独具魅力的个性、气质、品行与身世。她把千古高风的菊花作为知己,“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以倾诉衷肠,寄托自己幽怨寂寞,无人可解的“满纸夙愿”。菊花在色、香、形、韵中达到绝顶,而曹雪芹让黛玉夺魁,使咏物的“品质”暗合咏它的人物,只有黛玉的身世和气质与菊花更为贴和,所以才能更充分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ref>[http://www.zhongyoo.com/chuanshuo/2380.html 菊花的传说故事 - 中药查询]</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30 中國文學總集]]
'''菊花的传说故事'''
== 药中圣贤 ==
菊花三千多观赏,入药白滁贡和杭。
怀川祁归白菊类,白菊亳州可称王。
滁菊品质在上乘,歙县均是贡菊乡。
疮疡肿毒野菊用,杭菊可分白与黄。
疏清明目均神效,延寿耐老久服强。
名人雅士借抒怀,传世绝作参菊香。
== 栽培简史 ==
菊花居十大名花第三,原产黄河流域,汉代才广泛移植,唐代品种渐多,宋代发展用盆栽,清代盛行菊艺之风。现在已经超过3000多种,成为中外花卉奇观。菊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展开,横疏四曳,叶柔绒翠,深秋开花,花色艳丽,或白、或黄、或金黄、或粉红、或墨绿;姿态各异,或倚、或倾、或仰、或俯,或端庄淡雅,或雍容华丽,或潇洒自如,给人以美感。那么它的故乡何处?谁是育菊第一人?根据南北朝时史学家范晔所著的《后汉郡国志》注引的《荆州记》一书说:“南阳郦县北八里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馨。谷中有三十家,不复穿井,即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三十,中寿百余,七十者犹以为夭。汉司空王畅,太傅袁隗尝为南阳县令,月送三十余石,饮食澡浴悉用之。太尉胡广久患风赢。恒吸饮此水,疾遂愈。此菊茎短葩大,食之甘美,异于余菊。广又收其实,种之京师,遂处处传种之。”由此可知,菊花的故乡应为南阳郦县菊水,今河南内乡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的长寿之乡。汉太尉胡广,字伯始,南阳华容(今湖北监利北)人,官至太傅,为人谦和,熟悉典章,当时人有“天下中庸胡公”的谚语,他把野生菊花引种京师(今河南洛阳市),然后广传各地。应该说这是胡广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堪称中国育菊第一人。
1104年宋代[[刘蒙泉]]的《菊谱》记录26种菊,1186年南宋范大成的《范村菊谱》记录36种,1213年沈镜<;菊名谱》记录58种,1242年史铸《百菊集谱》记录160种,元代杨维桢《黄华传》有163种,1630年明代王豪的《群芳谱》有274种,1708年刘浩《广群芳谱》有记载,1718年陆廷灿《艺菊志》亦有记载,1803年计楠《菊说》是论菊的名著。
10世纪前后,菊花经朝鲜传人日本,16世纪末传到欧洲,19世纪传到美洲。现在菊有3000多种,开遍全球,而且一年四季常开了。
菊花品种主要有[白菊]]、滁菊、[[贡菊]]、[[杭菊]],[[白菊]]主产安徽毫县(毫菊),品种最佳,河南怀菊、四川川菊、河北祁菊也属于白菊;滁菊主产安徽滁县,品质上乘;贡菊主产安徽歙县,又称徽菊;浙江德清产的德菊也属于贡菊;杭菊分白菊(白茶菊)、黄菊(黄甘菊),均产浙江桐乡。四菊均是药用之佳品,享誉全世界。
== 传说故事 ==
宋朝苏轼号东坡,才气横溢,文章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诗词,工书画,落笔千言,不假思索,恃才傲物,一生屡受打击。王安石作宰相,东坡属于门下。因"字说"得罪安石,由翰林学士贬为湖州刺史。三年任满,回京朝见。往谒安石,适逢外出未归。东坡坐在书房,见端砚下压一诗笺,中有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东坡见诗大笑,自思:黄花是指菊花,因晋陶渊明爱菊,颇为文人所重。开于深秋,其性颇强,敢与秋霜相抗,最能耐久,虽老而枯干,终不落瓣。王安石的诗"吹落黄花满地金"简直是胡说八道。一时诗兴大发,续写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因久候安石不归,就回到寓所。晚间王安石回来,看见续诗,听家人说苏东坡写的。安石大怒,把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东坡只得忍气吞声地去赴任。东坡任团练副使,颇为清闲,与名士陈季常为友,终日游山玩水,饮酒赋诗。秋天到了,黄菊盛开。一天季常来访,东坡约季常同往花园赏菊,见黄花纷纷落地,真似铺金一样,大惊失色。季常问明原故,笑道:"花木各地不同,黄州的菊花是经秋风而落瓣的,"东坡方知安石为了东坡续诗笑他,特意把他贬到黄州叫他看看"吹落黄花满地金"。<ref>[http://www.tgsyf.cn/nd.jsp?id=145 菊花的传说故事 - 温县铁棍山药粉]</ref>
== 名人咏菊 ==
早在春秋时的《尔雅》中就有菊的记载。《礼记·;月令》云:“季秋三月,鞠有黄华,”鞠是菊的古字。
屈原《离骚》云: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东晋陶渊明诗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唐代李商隐诗云:
暗暗淡淡紫,融融洽洽黄。
唐代李白诗云:
手持一枝菊,调笑三千石。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若菲。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金花。
唐代杜甫诗云:
愁眼看霜露,寒城白菊花。
唐代元稹《菊花》诗云: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无他花。
唐代孟浩然诗云:
待到重阳月,还来就菊花。
唐代白居易诗云:
满园黄菊郁金香,中有孤丛色似霜。
唐末黄巢《赋菊》云: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诗云:
九月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借助茶香。
宋代苏轼诗云:
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
便有佳句配黄菊,应缘霜后更无花。
宋代苏轼又诗云: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宋代王安石诗云: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宋代陆游诗云:
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
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
乃知渊名意,不为泛酒觞。
折嗅三叹息,岁晚弥芬芳。
宋代郑所南诗云: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从落叶北风中。
宋诗云:
妍暖春风荡物华,初回午梦颇思茶。
难寻北苑浮香雪,且就东篱桔嫩芽。
宋代洪景严诗云:
筑台结阁两争华,便觉流涎满曲丰。
户小难禁竹叶酒,睡多须借菊花茶。
宋代司马光《野菊花赞》云:
野菊未尝种,秋花何处来。
羞随众草后,故犯早霜开。
寒蝶舞不去,夜蛩吟更哀。
幽人自移席,小摘泛情怀。
宋代李清照词: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明代高啟诗云:
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
钟会诗云:
园华高悬,准天极也。
纯黄不杂,后土色也。
早植晚登,君子德也。
冒霜吐颖,象劲直也。
杯中体轻,神仙食也。
清代蒲松龄诗云:
篱菊破天荒,秋花五月黄。
山中无历日,疑已过重阳。
清代郑板桥诗云:
南阳菊水多耆旧,此是延年一种花。
八十老人勤采啜,定数霜鬓变乌鸦。
无名氏《万寿菊赞》云:
案头置盆万寿菊,碧叶葱嫩形色奇。
可贵金黄花常艳,诗人无复立东筲。
民谣:
菊花二夺一撮茶,清心明目有寿加。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第三十八回:探春发起,宝玉和众姐妹响应,于大观园内建起了诗社。菊花诗的命题是宝钗和湘云拟就的,共十二个题目,如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这十二首菊花诗,宝玉、宝钗、探春各写两首,黛玉、湘云各写三首。最后结果,“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这三首都是黛玉写的。其夺魁原因是题新、意新及糅合了自己独具魅力的个性、气质、品行与身世。她把千古高风的菊花作为知己,“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以倾诉衷肠,寄托自己幽怨寂寞,无人可解的“满纸夙愿”。菊花在色、香、形、韵中达到绝顶,而曹雪芹让黛玉夺魁,使咏物的“品质”暗合咏它的人物,只有黛玉的身世和气质与菊花更为贴和,所以才能更充分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ref>[http://www.zhongyoo.com/chuanshuo/2380.html 菊花的传说故事 - 中药查询]</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30 中國文學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