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桥立号防护巡洋舰

增加 10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桥立号防护巡洋舰.jpeg|有框|右|<big>桥立号防护巡洋舰</big>[http://images.huanqiu.com/sarons/2013/12/f49d1129d23846f366ca7ad9c795f9c7.jpg 原图链接][http://weapon.huanqiu.com/hashidate 来自 环球网 的图片]]]
''' 桥立号防护巡洋舰 ''' (日语:橋立/はしだて Hashidate ?)是旧日本海军的防护巡洋舰,为松岛级(日方正式名称“松岛型”)三号舰,也是该级唯一一艘由日本本国自行建造的军舰。本舰 [[ 设计 ]] 时意图以小吨位舰艇装载大口径火炮,来抗衡当时清朝 [[ 北洋舰队 ]] 的主力舰。本舰作为 [[ 日本海军 ]] 重要战力之一参加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时期则退居二线,执行了辅助任务。服役后期先后用作海防舰和训练船。
本舰得名自京都府丹后国名胜之一的天桥立。松岛级三舰均取名自日本三景,因此三舰经常合称为“三景舰”。此外这也是 [[ 日本海军 ]] 中第一艘以“桥立”命名的军舰;日后的桥立号炮舰继承了该名。又战后海上自卫队的桥立号迎宾船也沿用了该名,不过该船仅作为迎宾用,并非作战军舰。
==设计和概述==
[[ 十九世纪 ]] 末期正是法国绿水学派风头正劲之时,其主要思想是提倡以造价低廉的小型快速舰艇来抗衡昂贵的 [[ 铁甲舰 ]] 。当时日本聘用的法国军事顾问、海军舰艇 [[ 设计师 ]][[ 白劳易 ]] 也是这一理论的热心支持者。这一理论对于当时国力有限的日本尤为具有吸引力。日本的假想敌清朝当时最大的两艘定远级铁甲舰拥有着305毫米口径的火炮和355毫米的装甲,性能完全凌驾于同时期日本任何军舰;而日本尚无力建造同等程度的大型铁甲舰来与之抗衡,因此日本政府接受了白劳易的建议,在小吨位、轻防御的 [[ 巡洋舰 ]] 上搭载大口径火炮,希望能以此击败定远级。同时为培养本国造船能力计,日本政府要求本舰在日本国内的造船厂进行建造。
本舰长89.9米、宽15.6米、吃水6.4米, [[ 设计 ]] 吨位4217吨。舰体采用低碳钢、双层船底,共划分为94个舱室。外观上,为三脚式单桅。主机为两台卧式三段膨胀式 [[ 蒸汽机, ]] 设计时速16.5节(31千米每小时)。
本舰最主要的武装就是舰艏的加奈式320毫米后膛炮,由法国施耐德公司根据加奈式火炮的规范进行制造,内管为英国制造,外管为法国生产。最初 [[ 设计 ]] 人员打算采用42倍口径;但有关人员担心火炮过于庞大、转动时会影响军舰的平衡性,因此修改为38倍径(膛线长12160毫米)。主炮炮弹可选用450公斤实心穿甲弹或者350公斤开花弹,备弹60发,有效射程8000米,最大转角285度。主炮备有一个前部敞开式炮罩。整门火炮全重66吨,虽然稍有缩小,但转动时依然会引起舰体侧倾,高海况下根本不能转动;同时为了降低全舰重心,设计师布置了一个非常低矮的火炮 [[ 甲板 ]] ,这又导致了极为严重的上浪问题,使得适航性恶化。理论射速10分钟1发,但由于种种限制,实战中射速仅有1小时1发,完全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本舰的副炮和轻火力也和姊妹舰松岛不同。副炮为11门单装120毫米速射炮,其中10门安装在主甲板下方的炮房两侧,另外舰艉也有1门。每门炮备弹120发。 [[ 轻武器 ]] 包括哈奇开斯47毫米重型机关炮6门,47毫米轻型机关炮12门。 [[ 鱼雷 ]] 武器方面,本舰配备了4具鱼雷发射管,舰艏3具、舰艉1具;前后为固定式,两舷为旋转发射架。
本舰要害部位(如轮机舱、弹药库)以及火炮防盾采用了淬火硬化钢。由于要在仅4000多吨的舰体上塞进如此多的武装,本舰严重超重,设计师被迫牺牲防护能力来降低重心。 [[ 装甲 ]] 甲板全部在水线下,厚40毫米,主炮炮座300毫米。司令塔厚100毫米。另外在舰身主炮台到 [[ 锅炉 ]] 、蒸汽机舱之间设置了一道钢质装甲带,厚10毫米,高1.5米,结合部宽70毫米。
==视频==
==参考文献==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
276,8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