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632
次編輯
變更
新加坡元
,创建页面,内容为“新加坡元(英语:Singapore Dollar,简称新元或新币,旧称坡币,在台湾被通称为星元或星币),是新加坡的法定货币,以S$标记…”
新加坡元(英语:Singapore Dollar,简称新元或新币,旧称坡币,在台湾被通称为星元或星币),是新加坡的法定货币,以S$标记。一元可被细分为10角(也称为“毛”)或者100分(cent)。新元也是东南亚最高币值的货币。
==历史沿革==
1845年至1939年,新加坡使用由海峡殖民地发行的叻币作为流通货币,1940年后,新加坡跟随马来亚使用马来亚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新加坡使用由日本军政府发行俗称“香蕉钞”的日本军用手票。二战后,新加坡恢复使用马来亚元;1953年,改换由“马来亚与英属婆罗洲货币委员会”所发行的马来亚与英属婆罗洲元,汇率与马来亚元为1:1。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告独立,12月22日成立共和国,但仍使用马来亚与英属婆罗洲元,当时的法定汇率为60马元等于7英镑。
1967年,英镑贬值,原“马来亚与英属婆罗洲货币委员会”停止发行马来亚与英属婆罗洲元,新加坡政府发行了新加坡元取代马来亚与英属婆罗洲元;当时同时发行的货币包括新加坡元、马来西亚令吉及文莱元,而且三国货币是等值的。当时新加坡元兑英镑汇率为60新加坡元对7英镑,这时候新加坡元与英镑依然挂钩,主要是因为英镑区的协议。新加坡元曾经短暂与美元挂钩。后来因为新加坡开始与各国有了贸易来往,与1973至1985年新加坡元开始以一篮子货币作为货币的汇率变动,1985年以后,新加坡元采浮动汇率制度。不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有时会对货币进行控制,以稳定国内经济。
新加坡元的发行机构原本是由“新加坡货币委员会”发行,2002年10月1日改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行。
==硬币国徽变化==
2011年,网上流传一封电邮“新加坡1元硬币的故事”,声称新加坡1元硬币原本是“苦脸”,但到1997年金融危机时,有风水师建议把它改为“笑脸”,以便转运,但新加坡当局否认此说法。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受询时说,1元硬币背面最初确实是采用横幅往上拱起的“苦脸”设计,之后才改为“笑脸”设计,但这项改变与风水无关。发言人解释,国徽于1969年首次出现在新加坡钱币上。由于当时雕刻技术的限制,原本的国徽设计无法以三维的效果铸在钱币上,因此便采用较时髦的版本(横幅向上拱)。后来随着雕刻技术的进步,可以铸出原本的国徽设计(横幅向下凹),从1992年起,这个设计便开始用在硬币上。
==历史沿革==
1845年至1939年,新加坡使用由海峡殖民地发行的叻币作为流通货币,1940年后,新加坡跟随马来亚使用马来亚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新加坡使用由日本军政府发行俗称“香蕉钞”的日本军用手票。二战后,新加坡恢复使用马来亚元;1953年,改换由“马来亚与英属婆罗洲货币委员会”所发行的马来亚与英属婆罗洲元,汇率与马来亚元为1:1。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告独立,12月22日成立共和国,但仍使用马来亚与英属婆罗洲元,当时的法定汇率为60马元等于7英镑。
1967年,英镑贬值,原“马来亚与英属婆罗洲货币委员会”停止发行马来亚与英属婆罗洲元,新加坡政府发行了新加坡元取代马来亚与英属婆罗洲元;当时同时发行的货币包括新加坡元、马来西亚令吉及文莱元,而且三国货币是等值的。当时新加坡元兑英镑汇率为60新加坡元对7英镑,这时候新加坡元与英镑依然挂钩,主要是因为英镑区的协议。新加坡元曾经短暂与美元挂钩。后来因为新加坡开始与各国有了贸易来往,与1973至1985年新加坡元开始以一篮子货币作为货币的汇率变动,1985年以后,新加坡元采浮动汇率制度。不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有时会对货币进行控制,以稳定国内经济。
新加坡元的发行机构原本是由“新加坡货币委员会”发行,2002年10月1日改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行。
==硬币国徽变化==
2011年,网上流传一封电邮“新加坡1元硬币的故事”,声称新加坡1元硬币原本是“苦脸”,但到1997年金融危机时,有风水师建议把它改为“笑脸”,以便转运,但新加坡当局否认此说法。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受询时说,1元硬币背面最初确实是采用横幅往上拱起的“苦脸”设计,之后才改为“笑脸”设计,但这项改变与风水无关。发言人解释,国徽于1969年首次出现在新加坡钱币上。由于当时雕刻技术的限制,原本的国徽设计无法以三维的效果铸在钱币上,因此便采用较时髦的版本(横幅向上拱)。后来随着雕刻技术的进步,可以铸出原本的国徽设计(横幅向下凹),从1992年起,这个设计便开始用在硬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