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221
次編輯
變更
超强台风美莎克
,创建页面,内容为“超强台风美莎克(英语:Typhoon Maysak,国际编号:1504,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042015,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C…”
超强台风美莎克(英语:Typhoon Maysak,国际编号:1504,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042015,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Chedeng)为2015年太平洋台风季第4个被命名的风暴。“美莎克”一名由柬埔寨提供,即柚木,属于唇形科柚木属,阔叶乔木植物的一种,原产于南亚、东南亚等地,是世界知名的珍贵硬木,有“万木之王”的称号。
美莎克是北半球有气象纪录以来,1至4月最强的热带气旋,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超越1989年台风安迪的纪录,中心气压亦比安迪低。美莎克亦是日本气象厅有记录以来,惟一一个在3月及4月达到“猛烈的”台风评级的热带气旋。若依香港天文台评级,美莎克是当年第2个达到超强台风级别的热带气旋(第1个为2月台风海高斯),显示当年是香港天文台于2009年使用新热带气旋分级制,新增“强台风”及“超强台风”级别以来,首个于4月或之前出现两个超强台风的风季。虽然美莎克的移动路径符合西北太平洋台风季的“西进型”风暴,由西北太平洋长驱直进,经菲律宾移入南海;但是这种路径一般在6月至10月出现,美莎克于4月采取这种路径,情况甚为罕见。结果美莎克成为2008年以来首个于4月进入南海北部的风暴,但当时的南海环境不利热带气旋的发展,美莎克最终在南海北部上空被东北季风击溃而减弱消散,情况类近于11月进入南海北部的热带气旋。
==发展过程==
形成初期,偏西移动
2015年3月23日,一个低压区在马绍尔群岛西南方海面上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8W。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3月24日上午10时半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评级为“低”,并于隔晩(3月25日)7时将评级提升为“中”。3月26日早上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下午2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下午6时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该系统在24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的机会评级上调至“高”,并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3月27日早上8时,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出烈风警报;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04W。晚上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该系统在亚热带高压脊南面的东风引导下,往西至西偏北方向移动。
长驱直进,显著增强
3月28日凌晨2时,日本气象厅将该系统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美莎克。中国中央气象台亦同步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而台湾中央气象局则将其升格为轻度台风。下午2时,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亦在当晚8时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受惠于西北太平洋的优良环境,于垂直风切变微弱、低层辐合和高空辐散良好等因素之下,美莎克迅速而显著增强;而由于亚热带高压处于强势,支配西北太平洋,美莎克以每小时20千米或以上的速度,向菲律宾长驱直进。
3月31日至4月1日,位于雅浦岛北方的超强台风美莎克
3月29日凌晨2时,日本气象厅、中国中央气象台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同步将美莎克升格为台风,同时台湾中央气象局亦将其升格为中度台风。美莎克开启一个直径约28千米的风眼,在卫星云图上清晰可见。中国中央气象台在3月30日下午2时将其升格为强台风,维持15小时后,再于3月31日凌晨5时将美莎克升格为超强台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因应美莎克打开猛烈的极地方向空气流出,在同日早上8时将其升格为超级台风,同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升格为强烈台风。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强度进一步上调至等同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中,最高级别的五级台风。晚上9时45分,美莎克进入香港天文台的责任范围,香港天文台将其评级为超强台风。此时的美莎克已经到达强度巅峰,所有官方气象部门都评定它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达到每小时200千米或以上。
进入恶劣环境,转趋减弱
北半球在3月至5月的热带气旋一般会在菲律宾或其东面海域转向及北上,但亚热带高压脊维持强势,令美莎克继续采取西偏北路径,速度维持在每小时22千米左右,朝向菲律宾吕宋。各气象机构及大多数值预报模式更预测美莎克掠过吕宋后会进入南海北部,此类路径对当季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而言实属罕见。持续偏西的路径令美莎克进入菲律宾以东海域的恶劣环境,强烈垂直风切变导致美莎克转趋减弱。4月1日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率先将其降格为台风。4月2日,受风切变影响,美莎克的云带开始切离。台湾中央气象局在早上8时将其降格为中度台风,而中国中央气象台及香港天文台分别于下午2时及4时15分将其降格为强台风。4月3日,美莎克的整体结构受到破坏,风眼变得模糊。中国中央气象台和香港天文台先后于早上8时及上午9时45分将其降格为台风。
4月4日,美莎克的结构进一步转差,风眼被完全填塞。下午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同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降格为轻度台风。香港天文台在下午4时15分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中国中央气象台亦紧随其后,在下午5时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晚上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由于亚热带高压脊此时稍为减弱,美莎克的路径在晚间开始有所改变,北向量在接近午夜时逐步增加。
美莎克是北半球有气象纪录以来,1至4月最强的热带气旋,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超越1989年台风安迪的纪录,中心气压亦比安迪低。美莎克亦是日本气象厅有记录以来,惟一一个在3月及4月达到“猛烈的”台风评级的热带气旋。若依香港天文台评级,美莎克是当年第2个达到超强台风级别的热带气旋(第1个为2月台风海高斯),显示当年是香港天文台于2009年使用新热带气旋分级制,新增“强台风”及“超强台风”级别以来,首个于4月或之前出现两个超强台风的风季。虽然美莎克的移动路径符合西北太平洋台风季的“西进型”风暴,由西北太平洋长驱直进,经菲律宾移入南海;但是这种路径一般在6月至10月出现,美莎克于4月采取这种路径,情况甚为罕见。结果美莎克成为2008年以来首个于4月进入南海北部的风暴,但当时的南海环境不利热带气旋的发展,美莎克最终在南海北部上空被东北季风击溃而减弱消散,情况类近于11月进入南海北部的热带气旋。
==发展过程==
形成初期,偏西移动
2015年3月23日,一个低压区在马绍尔群岛西南方海面上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8W。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于3月24日上午10时半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评级为“低”,并于隔晩(3月25日)7时将评级提升为“中”。3月26日早上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下午2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下午6时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该系统在24小时内发展为热带气旋的机会评级上调至“高”,并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3月27日早上8时,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出烈风警报;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04W。晚上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该系统在亚热带高压脊南面的东风引导下,往西至西偏北方向移动。
长驱直进,显著增强
3月28日凌晨2时,日本气象厅将该系统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美莎克。中国中央气象台亦同步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而台湾中央气象局则将其升格为轻度台风。下午2时,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亦在当晚8时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受惠于西北太平洋的优良环境,于垂直风切变微弱、低层辐合和高空辐散良好等因素之下,美莎克迅速而显著增强;而由于亚热带高压处于强势,支配西北太平洋,美莎克以每小时20千米或以上的速度,向菲律宾长驱直进。
3月31日至4月1日,位于雅浦岛北方的超强台风美莎克
3月29日凌晨2时,日本气象厅、中国中央气象台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同步将美莎克升格为台风,同时台湾中央气象局亦将其升格为中度台风。美莎克开启一个直径约28千米的风眼,在卫星云图上清晰可见。中国中央气象台在3月30日下午2时将其升格为强台风,维持15小时后,再于3月31日凌晨5时将美莎克升格为超强台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因应美莎克打开猛烈的极地方向空气流出,在同日早上8时将其升格为超级台风,同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升格为强烈台风。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强度进一步上调至等同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中,最高级别的五级台风。晚上9时45分,美莎克进入香港天文台的责任范围,香港天文台将其评级为超强台风。此时的美莎克已经到达强度巅峰,所有官方气象部门都评定它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达到每小时200千米或以上。
进入恶劣环境,转趋减弱
北半球在3月至5月的热带气旋一般会在菲律宾或其东面海域转向及北上,但亚热带高压脊维持强势,令美莎克继续采取西偏北路径,速度维持在每小时22千米左右,朝向菲律宾吕宋。各气象机构及大多数值预报模式更预测美莎克掠过吕宋后会进入南海北部,此类路径对当季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而言实属罕见。持续偏西的路径令美莎克进入菲律宾以东海域的恶劣环境,强烈垂直风切变导致美莎克转趋减弱。4月1日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率先将其降格为台风。4月2日,受风切变影响,美莎克的云带开始切离。台湾中央气象局在早上8时将其降格为中度台风,而中国中央气象台及香港天文台分别于下午2时及4时15分将其降格为强台风。4月3日,美莎克的整体结构受到破坏,风眼变得模糊。中国中央气象台和香港天文台先后于早上8时及上午9时45分将其降格为台风。
4月4日,美莎克的结构进一步转差,风眼被完全填塞。下午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同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降格为轻度台风。香港天文台在下午4时15分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中国中央气象台亦紧随其后,在下午5时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晚上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由于亚热带高压脊此时稍为减弱,美莎克的路径在晚间开始有所改变,北向量在接近午夜时逐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