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62
次編輯
變更
大宛
,無編輯摘要
前130年左右, [[ 汉朝 ]] 大使 [[ 张骞 ]] 出使西域时曾来过此地,并于中国《 [[ 史记 ]] 》、《 [[ 汉书 ]] 》都有记载。中国史书中记载,大宛拥有相当规模的城市文明,当地居民五官多有高加索人种的特征,并居住在城墙环绕的都市中,风俗与南方大夏相同。
有学者认为大宛名称可能是 [[ 亚历山大大帝 ]] 来到费尔干纳边境后,因殖民于此地的希腊人后裔关系所取的,名称上“宛”(yuān)很可能是从巴利语的耶婆那(Yavana)转译而来。耶婆那在当时的中亚泛指希腊人,从 [[ 伊奥尼亚人 ]] 转译而来,故此,“大宛”在字义上很可能是“大伊奥尼亚”。大宛在希腊化的塞琉古帝国和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统治下逐渐兴盛繁荣,随着希腊人势力减弱而失去控制,终受塞人统治。
在历史上,大宛与中国之间的交流代表西方印欧民族文明首次大规模与中国文明接触。此后,从前2世纪末直到13世纪初年,东方与西方世界靠着 [[ 丝绸之路 ]] 持续交流接触。
==希腊化时期(前329年–前210年)==
亚历山大大帝于前329年来到费尔干纳边境,并在 [[ 费尔干纳盆地 ]] 南方边缘,锡尔河南岸建造绝域亚历山大里亚城,位置在今日塔吉克的苦盏。绝域亚历山大里亚城城墙周长总计6公里,亚历山大如同他其他建造的同名城市一样,安置许多退役老兵和希腊雇佣兵在城内定居,希望作为国境外围聚点和日后远征的前进基地。
亚历山大逝世后,整个巴克特里亚、中亚河中地区和费尔干地区还在希腊化塞琉古帝国手中,直到约前250年,巴克特里亚总督狄奥多特一世宣布独立,脱离塞琉古帝国,建立 [[ 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 ]] ,大宛才落入 [[ 巴克特里亚 ]] 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