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5
次編輯
變更
《大学》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p style="text-indent:2em;">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p style="text-indent:2em;">《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1{{Reflist}}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655065/f28bmHaK7Yc64j7mr9MuTNfa6Nbn00hIpVG_rC-40UDdtlx5mOip-z9SMMlwJ1N384rceOJc7XWDZAa12IKFIwRl3XgorxT--AF02A 大学参考资料 .国学网.2015-11-20]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2经典课程编委会.北大哲学课.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24-25页] 。
==基本信息 ==
{|
=== 成书年代 ===
<p style="text-indent:2em;">《大学》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据断代史学家班固在“《记》百三十一篇”下自注云“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他认为《礼记》各篇的成书年代主要分布在战国初期至西汉初期这段时间。
<p style="text-indent:2em;">清代人崔述认为:“凡文之体,因乎其时……《大学》之文繁而尽,又多排语,计其时当在战国。”(《洙泗考信录·全录》)综合而论,《大学》的成书时代大体在孔子、曾子之后,孟子、荀子之前的战国前期,即公元前5世纪左右,系出于曾氏之儒一派的纯儒家作品”。即《大学》的成书年代应是在战国初期,其作者应是“曾氏之儒一派”,即现在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战国初期曾参所作。 [3李世忠 王毅强 杨德齐.《大学中庸》新论: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3-11页] [4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655065/5b33C2qmcnTnnJ-2FDMk1uT8CHRZqb6rv1XX7CBLYfzcy1Rq1T1xhkvclxxW6D6tDU2boKXX9iVixtj48urbud583nK61oPWdfw5_pkFL4jMvJ54XYEtVmAzkZZh 大学参考资料.凤凰网.2016-02-11]
=== 历代概况 ===
<p style="text-indent:2em;">《大学》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