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高庄

增加 6,610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高庄'''(1905~1986年), 原名沈士庄,刘行人。民国16年(1927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曾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画广告,又在…”

'''高庄'''(1905~1986年), 原名沈士庄,刘行人。民国16年(1927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曾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画广告,又在江西陶业管理局研究陶瓷艺术。抗战期间,参加过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创作木刻《鲁迅像》等,参加木刻协会举办的展览,还在广西艺术师资训练班教素描、工艺美术。

中文名称:高庄

别名:沈士庄

出生日期:1905

逝世日期:1986年

==人物简介==

高庄,上海宝山人,生于1905年,原名沈士庄。1927年毕业于陈望道创办的上海中华艺术大学。高庄从青年时期就是一个赤诚的爱国者,积极参加反帝爱国的“五卅”运动,大学时深受陈望道与进步教师丰子恺等人的影响。从中华艺大毕业后,高庄回宝山乡村师范任教。一天,学校图书管理员、地下共青团员王愈(女)在撒传单时,不幸被国民党上海市特别党部拘捕。高庄立刻组织全校师生前往营救,并连夜护送王愈逃往外地。数年后,他与王愈结为夫妇。

抗战伊始,正在江西的高庄夫妇决定参加新四军。尽管新四军驻景德镇办事处人员见他们已有小孩而予以劝阻;尽管在日后的流离中这个孩子夭折,生下第二个孩子的王愈又惨死,但高庄到欧阳予倩领导、徐悲鸿支持的桂林艺术师资训练班执教后,依旧积极参加我地下党组织领导的、包括苏联文化展览在内的一切进步文化艺术活动,并创作了许多抗战美术作品和《列宁》《高尔基》《鲁迅》等人物肖像。

1944年,高庄与著名科学家关肇直及华西联大的一些师生,共同把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译成英文,并自己出钱印发,这被认为是向国外发行这本名著的第一个外文版。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他又及时塑成《毛泽东》浮雕像,陈列于《新华日报》橱窗。听说《新华日报》歌乐山发行站缺乏交通工具,他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非常喜爱的泊来品“三枪牌”自行车,供发行站无偿使用。中共中央南方局组织的一些活动,他更是积极参加。

抗战胜利后,高庄应徐悲鸿之邀,到国立北平艺专任教。1947年“五二○”运动,他再度扛起大旗,走在艺专师生队伍最前面,为此引起了敌特对他的注意,他的住所先后两次受到敌特搜查。我地下党为避免其受到伤害,特派艺专的党员学者朱程把他和他8岁的儿子送往冀察热辽解放区。在那里,高庄任联大鲁艺美术系主任,为我党培育了大批美术人才。<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2/0926/c85037-19121023-1.html 高庄:命运多舛的国徽浮雕定型设计者],人民网,2012年09月26日</ref>

==国徽设计==

1950年6月23日,毛泽东主席主持的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国徽图案。随后,制作国徽浮雕图案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梁思成推荐清华大学营建系的高庄教授制作国徽的立体浮雕模型。从7月初到8月中旬,高庄经过一个半月的辛勤劳动,终于完成了国徽模型的设计塑造工作。8月18日,政协国徽审查组通过高庄所作的国徽浮雕模型审查。

国徽的设计和完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它凝结着许许多多设计者的心血;饱含着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爱戴,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对新中国的深情。每一个参加国徽设计的人,都将在中国人民的美好记忆中永存。

1949年8月28日,政务院召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开会讨论国徽图案时,参加国徽图案设计工作的高庄在会上说:“在塑造国徽模型时,我有一种愿望,就是要使我们的国徽更庄严、更明朗、更健康、更坚强、更程式化、更统一,并赋予更高的民族气魄和时代精神,以冀我们的国徽的艺术性提到国际水平,永放光芒”。

高庄的热切愿望,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声。1950年9月20日正式颁布的国徽图案,完全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和愿望。把已经由全国政协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平面国徽图案雕塑成立体模型,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个平面的国徽图案,是在全国政协筹委会公开征求的数百幅图案的基础上,经各方人士协商,又经过清华大学及中央美术学院两个国徽设计组专家学者的设计比赛,最后,清华大学的设计组(包括了梁思成、张仃、张光宇等当时在国内外有巨大影响的设计师以及贺嗣昌等工艺美术设计的新秀)的设计方案才获得全国政协审查组的通过。这一凝结无数人心血的平面图案,要由高庄雕塑为国徽立体模型,这当然是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

高庄接受任务后,首先对平面的国徽图案进行仔细研究,发现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原图中的稻麦秆向外弯曲,是垂头的,杂乱的;红绶的飘带,缺乏来龙去脉,且有城墙不正的感觉。高庄认为,赋予国徽更高的民族气魄和时代精神,是修改工作的指导思想,组成国徽的素材,如国旗、天安门、齿轮、稻麦,红绶,是由中央规定了的。如何利用这些素材组成图案,并由它来表现精神形象和艺术效果,则完全可由艺术家发挥其聪明才智。

高庄抱着这样的信念,反复构思,精心比较。他把稻麦改成分行并列向上,并赋予刚柔相济的不同性格,象征我们国家各民族的团结共存,象征中华民族蒸蒸日上。红绶改成有规律的穿插,与天安门城墙相呼应,给人以坚强、安定的印象。其它的地方也作了一些修改,如天安门的大小,华表的位置,国旗上五角星的距离,等等。总之,修改后的国徽图案,整体与局部变化统一,规正庄严,又自然美观,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气魄和时代精神。

在修改国徽图案和塑造国徽立体模型的过程中,高庄参考了大量资料,自己还买了一尊佛像和几方秦、汉、隋、唐的铜镜作为参考、借鉴。为了使国徽更完美、壮观,他把做好了的国徽石膏模型与原平面图案放在一起,让人们比较评论,听取意见,不断修改,以求臻于完美。至今,高庄仍珍藏着当年制作的石膏国徽模型。<ref>[http://www.ylsgyp.com/NewInfo-9.aspx 国徽设计者——高庄],丰利工艺品网,2015/12/18</ref>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