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心理动力学疗法

增加 10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心理动力学疗法</big> '''
|-
|<center><img src=httpshttp://p05b0988e595225.sslcdn.img.360kuaisohucs.com/t011b01e67c38edcae3images/20181205/9da149e2e44246dfa2daaf0a392b02aa.webp jpe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360kuaisohu.com/pca/9cdd64ec67b6d02f5?cota=4&kuai_so=1 279682056_99950832 来自 快资讯 搜狐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心理动力学疗法</big> '''
'''中文名称''' :心理动力学疗法
''' 学家名称''' :赵壹 '''年 代''' :汉代 '''文学体裁''' :赋:psychodynamic therapies
|}
'''心理动力学疗法''':边缘 [[ 人格障碍 ]] 的心理治疗模式主要有三大取向,分别是心理动力学取向,认知-行为取向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取向。心理动力学取向的代表人物有Kernberg,Akhtar,Gunderson,M Balint,Searles,Kohut,Fonagy等;认知-行为取向的代表人物有Linehan,LS Benjamin,A Ryle,Jeff Young,Klerman/Weissman,A Beck & A Freeman等;而支持性心理治疗的代表人物是Arnold Winston,Larry Rockland,R Wallerstein,Henry Pinsker等。目前循证医学证据比较充足的疗效研究证据集中于心理动力学取向和认知-行为取向的治疗方法。
== 基础理论 ==
虽然目前很多精神科医师遵循习惯使用药物治疗人格障碍,但是这种操作实际上是缺乏足够循证医学证据的,Soloff等提出,药物治疗可以控制患者的焦虑、冲动、精神病性等症状,但是目前尚无药物治疗可以改善人格整体功能的证据。(Soloff,2005)另外,边缘人格障碍对于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差和脱落率高是精神科医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一个持续六年的前瞻性研究发现,对人格障碍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广泛存在,40%的患者使用三种以上的精神科主要用药,20%使用四种以上主要用药,而10%的患者甚至使用到五种以上的精神科药物,研究者认为,精神科医生为了防止患者脱落而不合理用药,并且由于害怕复发劝说患者长期服药是主要原因。这个问题Bateman认为在于医生陷入了反移情中,通过开药把拯救患者的反移情付诸行动。这个问题也许也可以通过动力学治疗帮助患者解决不安全感,提高服药依从性,而且解决医生自身的反移情。(Bateman,2004;Zanarini,2004)
== 学科介绍 ==
心理动力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现的,侧重研究行为的动力和动机的心理学观点。 [[ 德国 ]] 心理学家冯特因受18、19世纪的生理学的影响,侧重感知觉方面的研究,不注重心理学的动力方面。但由于进化论强调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和行为的驱动力,以及弗洛伊德重视人的行为的动机作用,人们逐渐对动机这一领域产生了兴趣。历史上,动力心理学一般是指伍德沃思的心理学。他是一个广义的机能心理学家,对行为的驱动力特别感兴趣。他在1896年就说过要发展一种"动机学"。1918年他出版了《动力心理学》-书,并于1925和1930年写了两篇论文,对动力心理学作了明白的阐述。1958年又发表《行为动力学》一书。伍德沃思反对铁钦纳、华生和麦独孤的偏颇,力求理解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因果机制以及决定驱动力的动力刺激或情境。他提出机制和驱力两个概念,企图以此解释人的一切活动。他认为机制是使驱力得以满足的外部行为方式,驱力则是机制的内部条件。对行为而言,机制是回答"怎样"的问题;驱力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二者可以互相转化。机制原由外在的刺激激发起来,持续活动下去,不再需要动力的补充,本身就可变成驱力。如求食的机制可以直接转化为求食的动力。类此,习惯也可转化为兴趣。波林在其《实验心理学史》修订版中为动力心理学专辟一章。他认为动力心理学虽非一个学派,但却包括了许多学派。他列举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或策动心理学,霍尔特的所谓弗洛伊德的愿望,托尔曼的目的性行为主义,勒温的拓扑心理学,以及默里的哈佛心理诊疗所集体和以赫尔为首的耶鲁体系。他也承认伍德沃思应为动力心理学的首创者。波林还指出凡关心人性和人格的心理学都可包括在动力心理学之内。这样看来,现代的新精神分析,以及后来在美国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应包括在内,动力心理学的范围确实非常广泛。动机可能是人类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尽管它引起西方心理学家的普遍注意,但始终缺乏系统的研究。现代许多研究学习、知觉和人格的心理学家已认识到应当重视动机的决定性作用,但仍限于从事个别动机或小动机的理论探讨。关于动机的神经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总的说来,由于未能深入探究有关动机的社会历史的本质,因而难于建立有关动机的科学的一般性理论。
=== 心理治疗对人格障碍的疗效 ===
已经有荟萃分析的结果支持心理治疗对人格障碍的疗效。Perry等回顾了15项对人格障碍的疗效研究,发现根据自我报告测量的平均效应量(mean effect sizes)为1.11,观察测量的平均效应量为1.29. (Perry,1999)Leichsenring等对14项心理动力学和11项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这些研究设计质量较高,使用了标准的诊断工具,有可靠信效度疗效测量工具,他们发现动力学治疗的总体效应量(overall effect size)是 1.46, 自我报告测量的平均效应量(mean effect sizes)为1.08,观察测量的平均效应量为1.79.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的总体效应量(overall effect size)是 1.00, 自我报告测量的平均效应量(mean effect sizes)为1.20,观察测量的平均效应量为0.87。但是这两种疗法的效度无法直接比较,因为样本、患者来源以及研究方法的不一致性。而且,在所有研究中,只有两项动力学研究和三项认知行为治疗研究是随机对照试验,也影响了做出结论。但是,Leichsenring等人认为,根据目前(2003年)的结果来看,可以确定动力学疗法和认知行为治疗对人格障碍治疗的有效性(Leichsenring, Leibing 2003)。
== 基础理论 ==
MBT的基础理论有三个基本概念:精神相等(psychic equivalence), [[ 伪装模式]](pretend mode),心理化(mentalization).这三个概念分别代表了婴儿心理发育过程中依次出现的三种心理模式。在精神相等模式中,人类会把外在事物和内在体验对等起来,体验不到它们的区别。在伪装模式中,人们会把外在事物和心理状态完全拆开,而体验不到它们的连续性,某些心理状态会和其他心理部分分离开。在精神相等模式中,体验变得太具有真实性,把人淹没。而在伪装模式中,体验又变得太不真实,是分离和孤立的。在前者,人被情绪淹没,体验太多,患者体验到自身(self)的碎片感;而在后者,又体验得太少,自身变的僵化,固着于幻觉性的稳定性中,缺乏意义、联系、对话和灵活性。对这两种模式的整合产生了心理化模式,这种模式中思维和感受能够被体验为表象,内在和外在的现实能够被看作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有所分离的,而不是要么把它们两者完全对等,要么把它们两者完全分离。心理化功能要求人们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欲望、行为、情绪等各种心理状态的意义,能够区分心理事件,反思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这种能力在婴儿生活的头几年获得,需要在安全的照养关系的背景下获得。心理化模式的出现要求婴儿的父母能够提供完全的依附关系,以及交互性的过渡空间。(Fonagy, Target, Gergely, & jurist, 2002)
心理化能力及其依附背景是自身结构的基础,只有在和父母的镜像化的、交互主体性的互动中,婴儿才有机会"观察"到自己,从而形成并认识到内在状态,开始符号表象化过程。(Gergely & Watson, 1999)婴儿会把照养者内化形成自身表象,如果照养者充满了愤怒、仇恨和恐惧,婴儿内化了照养者这些部分后形成的就是一个"异化自身"(alien self)。(Fonagy & Target, 2000)异化自身会遭到自身结构的排斥,因为它是迫害性的,在此排斥、外化异化自身的过程中,对婴儿来说,会体验到外在世界是迫害性的,因为异化自身是被体验为在外的。异化自身的存在,让自我结构不稳定,加上童年创伤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成年后的边缘人格障碍。边缘人格障碍的核心问题在于心理化功能的缺损,从而导致认知和情绪功能的缺乏。边缘人格障碍者需要通过行动来修补心理化功能,创造幻觉性的自我凝聚感。行动是保护脆弱的自身免于遭受内在的持续攻击和迫害的方法。患者必须把这种羞辱感和威胁外化,从而形成对外在客体的攻击性,否则自杀就是他所能选择的拯救自身的方式。异化自身被投射向外,认为是别人的一部分。对别人的攻击表达了患者对重新组织自身结构的希望。当外在人际关系发生变动尤其是分离情境发生时,异化自身回转到自身结构中,再次威胁到自身结构的稳定性。(Bateman et al, 2004)
值得一提的是SFT,于2006年发表了设计严密的随机对照实验,88名患者被分配到SFT组和TFP组,患者们都进行了SCID评定确诊边缘人格障碍,并且追踪了三年的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在脱落率、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等各方面SFT都优于TFP,而且此研究设计和统计的严密性和复杂性都超过很多其他同类研究。这个研究提示着图式聚焦疗法将成为和辩证行为治疗、心理化基础疗法并驾齐驱的,有较佳循证医学证据的疗法。(Josephine et al., 2006)
== 沙盘疗法 ==
国内目前有少数案例报道,和仅有的一项边缘人格障碍的疗效研究,是李江雪等人对进行的小样本的病例对照实验,实验结果发现,在4个月的治疗中, [[ 沙盘疗法 ]] 对于边缘人格障碍患者在PDQ-4+和SCL-90各相关分量表上减分程度显然优于对照组。此研究是少数罕见的支持以荣格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沙盘疗法在边缘人格障碍的临床运用的证据。<ref>[httphttps://www.xxxxsohu.html 文章标题 com/a/279682056_99950832 追随哪一种心理治疗流派?——当代心理疗法简评 搜狐 站名称 日期2018-12-04] </ref>
== 相关视频 ==
焦虑及其心理动力学解读{{#iDisplay:m01715s89u7q0742mxy9go|780|460|qq}}
== 相关资料 ==
6,7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