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71
次編輯
變更
斯瑞·奧羅賓多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Officeholder | honorific-prefix = | name = 斯瑞·奧羅賓多 | original_name = শ্রীঅরবিন্দ<br/>Sri Aurobindo | honorific-suffix =…”
{{Infobox Officeholder
| honorific-prefix =
| name = 斯瑞·奧羅賓多
| original_name = শ্রীঅরবিন্দ<br/>Sri Aurobindo
| honorific-suffix =
| image = Sri aurobindo.jpg
| imagesize = 200px
| smallimage =
| caption = 斯瑞·奧羅賓多(拍攝於1916年)
| birth_date = {{birth date|1872|8|15}}
| birth_place = [[File:British Raj Red Ensign.svg|25px|border]] [[英屬印度]][[加爾各答]]
|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950|12|5|1872|8|15}}
| death_place = {{flagicon|France}} [[法屬印度]][[本地治裡]]
| restingplace =
| restingplacecoordinates =
| nationality =
| party = [[印度國民大會黨]]
| spouse =
| residence =
| alma_mater =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 occupation = 哲學家、[[印度獨立運動]]參與者
| profession =
| net worth =
| cabinet =
| committees =
| portfolio =
| quote = 靈魂從物質之眼看向世界;物質外衣包裹著靈魂之顏。<ref>''[[Savitri: A Legend and a Symbol]]'', Book XI: The Book of Everlasting Day, Canto I: The Eternal Day: The Soul's Choice and The Supreme Consummation, p 709</ref>
| religion = 印度教
| signature = Sri Aurobindo sign.jpg
| website =
| footnotes =
}}
'''斯瑞·奧羅賓多'''({{lang-en|'''Sri Aurobindo Ghose'''}},{{lang-bn|শ্রীঅরবিন্দ }};{{bd|1872年|8月15日|1950年|12月5日|catIdx=A奧}}),生於印度[[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北印度地區的政治人物、哲學家、瑜伽士、上師、教育家、民族主義者、詩人<ref>Ghose A., McDermott, R.A. – Essential Aurobindo, SteinerBooks (1994) ISBN 978-0-940262-22-5</ref>。奧羅賓多之名也有音譯為'''阿羅頻多'''、'''奧羅頻多'''的,直譯是「曉蓮大師」或「旭蓮大師」之意,Aurobindo意指一種晨間開放的蓮花,為「紅蓮」。<ref>見[[徐梵澄|徐梵澂]]《''徐梵澂文件''》(卷一)之《''南海新光''》</ref>室利、師利、斯瑞、[[斯里]]或[[斯裡]](均為'''Sri'''的音譯)原為梵文,意指「神聖的」。他被印度人稱爲「聖哲」,與聖雄[[甘地]],聖詩[[泰戈爾]]通稱「三聖」。其生辰8月15日被定為印度獨立日。<ref>見徐梵澄《''南海新光''》</ref>
奧羅賓多七歲時移居[[英國]],並學於[[倫敦]],於1893年後回到北印度,並於1905年-1912年帶領北印度地區從事爭取殖民自治的運動,任《敬禮祖國》等報刊編輯。以後在印度東南沿海的[[本地治裡]]與他的靈性協作人[[密那·阿爾法薩]]合創[[奧羅賓多修道院]](1926年),從事著述。之後,轉而研究哲學,[[神秘主義]]及[[瑜伽]],他所創建改進的新瑜伽,也成為今瑜伽研習主流之一。1950/12/5,奧羅賓多卒於本地治理。
奧羅賓多力圖把印度的政治運動建立在印度宗教基礎上,宣傳印度教的理想也就是印度民族運動的理想,寫有一百多篇著作,主要有《神聖人生論<ref>原題''[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CN10070004 The Life Divine]''</ref>》、《人類迴圈》、《印度文化的基礎》、《最後的詩篇》等,有[[徐梵澄]]中文譯本。
== 生平 ==
===早年生活===
奧羅賓多本名'''Aurobindo Acroyd Ghose''',1872年八月15日誕生於印度[[孟加拉管轄區]]的[[加爾各答]]。其父Krishna Dhun Ghose是孟加拉[[朗布爾縣]]一名助理外科醫生,原是[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ahmo_Samaj Brahmo Samaj]宗教改革運動的一員,後在英國學醫時一頭栽入時興的[[演化|演化論]]觀點。<ref>奧氏描述其父為「極端的無神論者」,但Thakur卻說他是不可知論者,而Heehs則相信他只是遵循了自己的法則。</ref>
其母Swarnalotta Devi為[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jnarayan_Basu Rajnarain Bose]之女,Rajnarain也是[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ahmo_Samaj Brahmo Samaj]的活躍份子。奧母懷他時被送到加爾各答一處空氣清新、有益健康的環境待產。奧氏有兩位哥哥,分別是Benoybhusan和[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nmohan_Ghose Manmohan];以及一個妹妹Sarojini和一個弟弟[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rindra_Kumar_Ghosh Barindrakumar](小名Barin,本名Emmanuel Matthew)。{{sfnp|Heehs|2008|pp=3–7, 10|ps=}}{{sfnp|Thakur|2004|p=3|ps=}}
奧氏幼年在英語環境中成長,與僕人間則用[[印度斯坦語]]溝通。雖然奧氏一家是[[孟加拉族]],其父卻相信英國人在文化上優於他的族人,故1877年他和兩個哥哥被送到[[大吉嶺]]一所全英語的寄宿學校[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reto_Convent,_Darjeeling Loreto House],一方面可增進他們的語言能力,另方面是為了將他們與母親隔開,因奧母在第一胎出生後沒多久就罹患了心理疾病。[[大吉嶺]]是印度的英國文化之都,該寄宿學校係由愛爾蘭修女經營,奧氏三兄弟在那裡得以暴露在基督宗教的教誨和象徵之中。{{sfnp|Heehs|2008|pp=8–9|ps=}}
===英格蘭(1879–1893)===
[[File:Aurobindo.family.jpg|125px|thumb|upright|left|奧羅賓多(坐在母親身旁的男孩)一家。攝於英格蘭, ca. 1879.{{sfnp|Heehs|2008|p=10|ps=}}]]
因為奧父希望他的兒子將來能夠進入印度公僕系統([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dian_Civil_Service_(British_India) Indian Civil Service, or ICS]),ICS是一所1000多人組成的菁英組織,要進入的話英文必須流利,1879年奧氏舉家遂移居英格蘭。奧氏三兄弟被送到英國[[曼徹斯特]]接受歐式教育。{{sfnp|Heehs|2008|pp=9–10|ps=}}奧父隨後即返回印度,獨將妻子留在倫敦接受醫師的照料,而奧氏胞弟Barindra亦於1880年一月在此出生。
當時,奧父透過Rangapur的英國朋友認識了一名[[公理會]]的牧師-Reverend W. H. Drewett,並將三兄弟安置在他[[曼徹斯特]]的家中寄宿。{{sfnp|Heehs|2008|pp=9–10|ps=}}(起先,奧氏三兄弟先住在曼徹斯特的莎士比亞街84號,並於1881年的人口普查前搬到[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orlton-on-Medlock Chorlton-on-Medlock]約克廣場29號。這次的人口普查奧氏也被納入其中,登記的名字是Aravinda Ghose。)奧氏接受Drewett完全世俗化的輔導,在那裡,談論印度文化是不被允許的。寄宿期間牧師夫婦也教授了三兄弟拉丁語,因為學會拉丁語才能進入較好的英語學校就讀。1881年,兩個哥哥先進入[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nchester_Grammar_School 曼徹斯特文法學校],奧氏因年幼無法入學,持續待在家裡接受Drewett夫婦教導的拉丁語、法語、地理及算數。儘管Drewett已被叮囑不得對三兄弟傳教,但男孩們還是不可避免地暴露於基督教的教導和活動中,這讓奧氏甚感無趣,時而感到厭惡。英格蘭期間,三兄弟與父親甚少接觸,書信往來亦然。{{sfnp|Heehs|2008|p=14|ps=}}
Drewett於1884年移民到澳洲,男孩們被迫搬到倫敦與母親同住(1884至1887年,奧氏住在倫敦[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epherd%27s_Bush 謝潑德布希區]聖史蒂芬大道49號<ref>Anon,斯瑞·奧羅賓多(1872–1950),英語遺產(暫譯),2012年八月18日檢索</ref>)。同年九月,奧氏與二哥Manmohan進入倫敦的[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_Paul%27s_School,_London 聖保羅]就讀,大哥Benoybhusan則留在曼徹斯特繼續完成他的學業。其間,奧氏學會了希臘語,又用三年的時間研習英語文學及詩歌,他也掌握了一些德語和義大利語。此外,奧氏這段期間也因Drewett之母的緣故陷入福音派的非難聲中,這讓他對該教派感到厭惡,奧氏一度認為自己應該是無神論者,隨後又自詡為不可知論者。{{sfnp|Heehs|2008|pp=14–18|ps=}}
[[File:Basement of 49 St Stephen's Avenue with Sri Aurobindo Blue Plaque.JPG|thumb|250px|upright| 斯瑞·奧羅賓多在倫敦的故居,[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epherd%27s_Bush 謝潑德布希區]聖史蒂芬大道49號的地下層,上有2007年英國官方掛上的紀念[[藍色牌匾]]。<ref name='EngHet'>{{cite web|url=http://www.english-heritage.org.uk/discover/blue-plaques/search/aurobindo-sri-1872-1950|title=AUROBINDO, SRI (1872–1950)|publisher=English Heritage|accessdate=18 August 2012}}</ref>]]
1887年,奧父經歷財務困窘,三兄弟遂遷入[[南肯辛頓]]自由俱樂部(Liberal Club)的刻苦環境。俱樂部的經理-詹姆士戈登-是奧父在英帝國駐孟加拉官員[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nry_John_Stedman_Cotton 亨利戈登]的介紹下認識的,他倆是兄弟。{{sfnp|Heehs|2008|p=18|ps=}}
到了1889年,奧氏二哥Manmohan決定以文學為業,而大哥Benoybhusan則證明瞭自己不符合ICS所須的入門標準。這意味著或許只有奧氏能滿足父親的渴望,而當奧父財根緊縮,奧氏得用功讀書拿取獎學金才能達成。{{sfnp|Heehs|2008|p=19|ps=}}欲成為ICS公務員,考生必須通過競爭激烈的入門測驗,還得在試用期間在一所英語大學註冊讀兩年的書。奧氏在[https://en.wikipedia.org/wiki/Oscar_Browning Oscar Browning]的推薦下獲得了[[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獎學金。{{sfnp|Aurobindo|2006|pp=29–30|ps=}}幾個月後,他也通過了ICS的紙筆測驗,在250名競爭者中排名第11位。隨後,他在國王學院待了兩年。{{sfn|ACAD|GHS890AA}}ICS試用階段過後,奧氏因無意成為公務員,在馬術考試時故意遲到好喪失任用資格。{{sfnp|Aurobindo|2006|p=31|ps=}}
正當那個時候,印度古吉拉突邦[[巴羅達]]城的[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haraja 大君][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yajirao_Gaekwad_III Sayajirao Gaekwad III]恰在英格蘭,經由詹姆士戈登的介紹,奧氏得以覲見大君並獲得巴羅達城的官職。{{sfnp|Thakur|2004|p=6|ps=}}隨後,奧氏離開了英國啟程回印度,{{sfnp|Thakur|2004|p=6|ps=}}1893年2月,奧氏到達了目的地巴羅達。{{sfnp|Aurobindo|2006|p=34|ps=}}同一時間,身在印度盼子歸來的父親因誤信[[孟買]]中間人誤報的沉船消息,以為奧氏已在葡萄牙沿岸遇難,傷心欲絕而亡。{{sfnp|Aurobindo|2006|p=36|ps=}}{{sfnp|Thakur|2004|p=7|ps=}}
== 參考文獻 ==
{{Reflist}}
| honorific-prefix =
| name = 斯瑞·奧羅賓多
| original_name = শ্রীঅরবিন্দ<br/>Sri Aurobindo
| honorific-suffix =
| image = Sri aurobindo.jpg
| imagesize = 200px
| smallimage =
| caption = 斯瑞·奧羅賓多(拍攝於1916年)
| birth_date = {{birth date|1872|8|15}}
| birth_place = [[File:British Raj Red Ensign.svg|25px|border]] [[英屬印度]][[加爾各答]]
|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950|12|5|1872|8|15}}
| death_place = {{flagicon|France}} [[法屬印度]][[本地治裡]]
| restingplace =
| restingplacecoordinates =
| nationality =
| party = [[印度國民大會黨]]
| spouse =
| residence =
| alma_mater =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
| occupation = 哲學家、[[印度獨立運動]]參與者
| profession =
| net worth =
| cabinet =
| committees =
| portfolio =
| quote = 靈魂從物質之眼看向世界;物質外衣包裹著靈魂之顏。<ref>''[[Savitri: A Legend and a Symbol]]'', Book XI: The Book of Everlasting Day, Canto I: The Eternal Day: The Soul's Choice and The Supreme Consummation, p 709</ref>
| religion = 印度教
| signature = Sri Aurobindo sign.jpg
| website =
| footnotes =
}}
'''斯瑞·奧羅賓多'''({{lang-en|'''Sri Aurobindo Ghose'''}},{{lang-bn|শ্রীঅরবিন্দ }};{{bd|1872年|8月15日|1950年|12月5日|catIdx=A奧}}),生於印度[[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北印度地區的政治人物、哲學家、瑜伽士、上師、教育家、民族主義者、詩人<ref>Ghose A., McDermott, R.A. – Essential Aurobindo, SteinerBooks (1994) ISBN 978-0-940262-22-5</ref>。奧羅賓多之名也有音譯為'''阿羅頻多'''、'''奧羅頻多'''的,直譯是「曉蓮大師」或「旭蓮大師」之意,Aurobindo意指一種晨間開放的蓮花,為「紅蓮」。<ref>見[[徐梵澄|徐梵澂]]《''徐梵澂文件''》(卷一)之《''南海新光''》</ref>室利、師利、斯瑞、[[斯里]]或[[斯裡]](均為'''Sri'''的音譯)原為梵文,意指「神聖的」。他被印度人稱爲「聖哲」,與聖雄[[甘地]],聖詩[[泰戈爾]]通稱「三聖」。其生辰8月15日被定為印度獨立日。<ref>見徐梵澄《''南海新光''》</ref>
奧羅賓多七歲時移居[[英國]],並學於[[倫敦]],於1893年後回到北印度,並於1905年-1912年帶領北印度地區從事爭取殖民自治的運動,任《敬禮祖國》等報刊編輯。以後在印度東南沿海的[[本地治裡]]與他的靈性協作人[[密那·阿爾法薩]]合創[[奧羅賓多修道院]](1926年),從事著述。之後,轉而研究哲學,[[神秘主義]]及[[瑜伽]],他所創建改進的新瑜伽,也成為今瑜伽研習主流之一。1950/12/5,奧羅賓多卒於本地治理。
奧羅賓多力圖把印度的政治運動建立在印度宗教基礎上,宣傳印度教的理想也就是印度民族運動的理想,寫有一百多篇著作,主要有《神聖人生論<ref>原題''[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CN10070004 The Life Divine]''</ref>》、《人類迴圈》、《印度文化的基礎》、《最後的詩篇》等,有[[徐梵澄]]中文譯本。
== 生平 ==
===早年生活===
奧羅賓多本名'''Aurobindo Acroyd Ghose''',1872年八月15日誕生於印度[[孟加拉管轄區]]的[[加爾各答]]。其父Krishna Dhun Ghose是孟加拉[[朗布爾縣]]一名助理外科醫生,原是[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ahmo_Samaj Brahmo Samaj]宗教改革運動的一員,後在英國學醫時一頭栽入時興的[[演化|演化論]]觀點。<ref>奧氏描述其父為「極端的無神論者」,但Thakur卻說他是不可知論者,而Heehs則相信他只是遵循了自己的法則。</ref>
其母Swarnalotta Devi為[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jnarayan_Basu Rajnarain Bose]之女,Rajnarain也是[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ahmo_Samaj Brahmo Samaj]的活躍份子。奧母懷他時被送到加爾各答一處空氣清新、有益健康的環境待產。奧氏有兩位哥哥,分別是Benoybhusan和[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nmohan_Ghose Manmohan];以及一個妹妹Sarojini和一個弟弟[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rindra_Kumar_Ghosh Barindrakumar](小名Barin,本名Emmanuel Matthew)。{{sfnp|Heehs|2008|pp=3–7, 10|ps=}}{{sfnp|Thakur|2004|p=3|ps=}}
奧氏幼年在英語環境中成長,與僕人間則用[[印度斯坦語]]溝通。雖然奧氏一家是[[孟加拉族]],其父卻相信英國人在文化上優於他的族人,故1877年他和兩個哥哥被送到[[大吉嶺]]一所全英語的寄宿學校[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reto_Convent,_Darjeeling Loreto House],一方面可增進他們的語言能力,另方面是為了將他們與母親隔開,因奧母在第一胎出生後沒多久就罹患了心理疾病。[[大吉嶺]]是印度的英國文化之都,該寄宿學校係由愛爾蘭修女經營,奧氏三兄弟在那裡得以暴露在基督宗教的教誨和象徵之中。{{sfnp|Heehs|2008|pp=8–9|ps=}}
===英格蘭(1879–1893)===
[[File:Aurobindo.family.jpg|125px|thumb|upright|left|奧羅賓多(坐在母親身旁的男孩)一家。攝於英格蘭, ca. 1879.{{sfnp|Heehs|2008|p=10|ps=}}]]
因為奧父希望他的兒子將來能夠進入印度公僕系統([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dian_Civil_Service_(British_India) Indian Civil Service, or ICS]),ICS是一所1000多人組成的菁英組織,要進入的話英文必須流利,1879年奧氏舉家遂移居英格蘭。奧氏三兄弟被送到英國[[曼徹斯特]]接受歐式教育。{{sfnp|Heehs|2008|pp=9–10|ps=}}奧父隨後即返回印度,獨將妻子留在倫敦接受醫師的照料,而奧氏胞弟Barindra亦於1880年一月在此出生。
當時,奧父透過Rangapur的英國朋友認識了一名[[公理會]]的牧師-Reverend W. H. Drewett,並將三兄弟安置在他[[曼徹斯特]]的家中寄宿。{{sfnp|Heehs|2008|pp=9–10|ps=}}(起先,奧氏三兄弟先住在曼徹斯特的莎士比亞街84號,並於1881年的人口普查前搬到[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orlton-on-Medlock Chorlton-on-Medlock]約克廣場29號。這次的人口普查奧氏也被納入其中,登記的名字是Aravinda Ghose。)奧氏接受Drewett完全世俗化的輔導,在那裡,談論印度文化是不被允許的。寄宿期間牧師夫婦也教授了三兄弟拉丁語,因為學會拉丁語才能進入較好的英語學校就讀。1881年,兩個哥哥先進入[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nchester_Grammar_School 曼徹斯特文法學校],奧氏因年幼無法入學,持續待在家裡接受Drewett夫婦教導的拉丁語、法語、地理及算數。儘管Drewett已被叮囑不得對三兄弟傳教,但男孩們還是不可避免地暴露於基督教的教導和活動中,這讓奧氏甚感無趣,時而感到厭惡。英格蘭期間,三兄弟與父親甚少接觸,書信往來亦然。{{sfnp|Heehs|2008|p=14|ps=}}
Drewett於1884年移民到澳洲,男孩們被迫搬到倫敦與母親同住(1884至1887年,奧氏住在倫敦[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epherd%27s_Bush 謝潑德布希區]聖史蒂芬大道49號<ref>Anon,斯瑞·奧羅賓多(1872–1950),英語遺產(暫譯),2012年八月18日檢索</ref>)。同年九月,奧氏與二哥Manmohan進入倫敦的[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_Paul%27s_School,_London 聖保羅]就讀,大哥Benoybhusan則留在曼徹斯特繼續完成他的學業。其間,奧氏學會了希臘語,又用三年的時間研習英語文學及詩歌,他也掌握了一些德語和義大利語。此外,奧氏這段期間也因Drewett之母的緣故陷入福音派的非難聲中,這讓他對該教派感到厭惡,奧氏一度認為自己應該是無神論者,隨後又自詡為不可知論者。{{sfnp|Heehs|2008|pp=14–18|ps=}}
[[File:Basement of 49 St Stephen's Avenue with Sri Aurobindo Blue Plaque.JPG|thumb|250px|upright| 斯瑞·奧羅賓多在倫敦的故居,[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epherd%27s_Bush 謝潑德布希區]聖史蒂芬大道49號的地下層,上有2007年英國官方掛上的紀念[[藍色牌匾]]。<ref name='EngHet'>{{cite web|url=http://www.english-heritage.org.uk/discover/blue-plaques/search/aurobindo-sri-1872-1950|title=AUROBINDO, SRI (1872–1950)|publisher=English Heritage|accessdate=18 August 2012}}</ref>]]
1887年,奧父經歷財務困窘,三兄弟遂遷入[[南肯辛頓]]自由俱樂部(Liberal Club)的刻苦環境。俱樂部的經理-詹姆士戈登-是奧父在英帝國駐孟加拉官員[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nry_John_Stedman_Cotton 亨利戈登]的介紹下認識的,他倆是兄弟。{{sfnp|Heehs|2008|p=18|ps=}}
到了1889年,奧氏二哥Manmohan決定以文學為業,而大哥Benoybhusan則證明瞭自己不符合ICS所須的入門標準。這意味著或許只有奧氏能滿足父親的渴望,而當奧父財根緊縮,奧氏得用功讀書拿取獎學金才能達成。{{sfnp|Heehs|2008|p=19|ps=}}欲成為ICS公務員,考生必須通過競爭激烈的入門測驗,還得在試用期間在一所英語大學註冊讀兩年的書。奧氏在[https://en.wikipedia.org/wiki/Oscar_Browning Oscar Browning]的推薦下獲得了[[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獎學金。{{sfnp|Aurobindo|2006|pp=29–30|ps=}}幾個月後,他也通過了ICS的紙筆測驗,在250名競爭者中排名第11位。隨後,他在國王學院待了兩年。{{sfn|ACAD|GHS890AA}}ICS試用階段過後,奧氏因無意成為公務員,在馬術考試時故意遲到好喪失任用資格。{{sfnp|Aurobindo|2006|p=31|ps=}}
正當那個時候,印度古吉拉突邦[[巴羅達]]城的[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haraja 大君][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yajirao_Gaekwad_III Sayajirao Gaekwad III]恰在英格蘭,經由詹姆士戈登的介紹,奧氏得以覲見大君並獲得巴羅達城的官職。{{sfnp|Thakur|2004|p=6|ps=}}隨後,奧氏離開了英國啟程回印度,{{sfnp|Thakur|2004|p=6|ps=}}1893年2月,奧氏到達了目的地巴羅達。{{sfnp|Aurobindo|2006|p=34|ps=}}同一時間,身在印度盼子歸來的父親因誤信[[孟買]]中間人誤報的沉船消息,以為奧氏已在葡萄牙沿岸遇難,傷心欲絕而亡。{{sfnp|Aurobindo|2006|p=36|ps=}}{{sfnp|Thakur|2004|p=7|ps=}}
== 參考文獻 ==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