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1
次編輯
變更
陽明海運
,無編輯摘要
2019 ISO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認證
== 公司文化 ==
[[File:陽明.jpg|缩略图|陽明文化展覽館]]
=== 陽明文化展覽館 ===
本館位於陽明集團七堵大樓11F,面積約百坪(360平方公尺),展示陽明1972年成立後發展概述和陽明前身招商局成立歷史淵源及沿革,並陳列蔣總統中正等名人墨寶及古董級船模、航儀等歷史文物。
=== 招商文史資料 ===
介紹招商局之歷史,是因為陽明海運公司的前身即為招商局。 招商局為中國第一家航運公司,創立於1872年清同治年間,本身是中國航運近代發展史,也見證中國的近代史,在中日抗戰期間更因為是全國最大的航運公司,所以不管是支援軍事運輸、甚至在戰場上為戰略需要,將船舶沈在江中,以阻擋日軍的攻擊,使國軍可以爭取更多的撤退時間,對國家有很大的貢獻。
後來隨著政府撤退來台,大陸及台灣當局各自恢復招商局營運,招商局仍是國內最大的航運公司,且極受政府重視。在1972年,剛好也是招商局第100週年時,成立了陽明海運公司專門從事國際航運業務。
招商局的創辦人是清朝的通商大臣李鴻章,他鑑於清末對外戰爭失利,航權喪失,不論沿海或內河航權都被外輪勢力掌握,國內的小船根本無法與之競爭,為了避免運輸命脈為外人壟斷,因此才上奏摺給慈禧太后,創議招商成立輪船公司,因此才取名叫招商局。所展示的奏摺就是當年李鴻章上呈的奏摺,由奏摺最後可以看到太后的位置還高過皇上,這也見證了中國近代史上慈禧太后掌權的歷史。奏摺原本現在存在大陸。展示櫃中的金質奏章係屬大陸招商局按原本縮小複製贈送予陽明。
招商局在局史上可以分做幾個時期,在來台初期,由於招商局的地位特殊,雖然隸屬交通部,但實際上招商局的董事長、總經理均經最高當局同意任命。但後來因為陽明海運設立後逐漸只剩管理處,而在1995年配合立法院的決議,併入陽明海運公司。
大陸的招商局則仍然在香港設立營運總部,成為擁有金融、營建、運輸、造船、碼頭等極具規模的企業集團。
=== 陽明文史資料 ===
陽明海運1972年成立時資本額是新台幣一億元,截至2018年已增為360億元。陽明海運成長的幾個重要階段分別是在1978年開始經營貨櫃運輸,1991年起和韓進聯營美東航線,1995年開始和KLINE及COSCO聯營美西及歐洲航線。陽明原係公營事業,1996年 2 月民營化,目前已經是具備內陸運輸、碼頭裝卸、投資、國際物流的海運集團。
陽明海運於1996年領先國輪公司同時通過ISM CODE國際船舶安全管理及ISO 9002國際品質管理系統驗證,再於2003年通過ISO 9001國際品質管理系統改版驗證,更於2004年6月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系統(認證範圍包括總公司、基高碼頭及全部貨櫃船隊)驗證。陽明海運所有船隊已於2004年完全符合國際船舶及港口設施保全章程(ISPS)之規範要求,並取得國際船舶保全證書。此外陽明海運基於人本精神,建立完善的勞工安全衛生管理制度,除了在2005年11月獲頒OHSAS18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證書外,更在2008年獲頒TOSHMS台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證書,同時為了確保陽明海運資訊系統作業安全,更於2008年10月份通過ISO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驗證,提供穩定可靠的資訊服務。2012年6月通過「安全認證優質企業(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簡稱AEO)」認證,為我國海運界第一家獲得認證的公司,不僅提供全球客戶優質且安全的海運運送服務,也更是可靠的企業夥伴。
=== 船模 ===
招商局時代的舊船模,製作非常精美細緻。招商局的船名,如為海字開頭代表它是在大海上航行的船舶。如為江字頭則代表它是航行於長江水域。海型輪都是早期的雜貨船,所以在船上都可以看到吊桿。江靜輪就是屬於長江航行的客輪,在大陸撤退時,據稱蔣總統的家屬即搭乘這艘船來台灣。自由型輪是二次世界大戰時,因為盟軍的船舶大多被德軍潛艇擊沈,所以美國特別設計這型貨輪,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造好一艘船,大量供應戰時運輸的需要,對二次大戰的成敗,具有重要的貢獻。戰後招商局也接收了一批這型輪船,作為營運工具。
=== 歷年船舶介紹 ===
陽明早期主要經營傳統雜貨船,也有木材船、冷凍船。春明型輪,是陽明海運始踏入貨櫃運輸的起點,這是多用途船,可以兼作傳統雜貨及貨櫃運輸。一直到1980年,陽明第一代的全貨櫃船-日明輪交船,可以裝載2054只20呎貨櫃,陽明正式步入全貨櫃運輸的時代。接著1986-1995年總計16艘3266-3725TEU的第二代全貨櫃船交船。2000年陽明建造10艘千禧船梅明型輪,5500TEU新型之超巴拿馬運河極限之貨櫃船,船速高達26海浬,擁有各種最先進的自動航行設備。同時陽明往下紮根建造16艘1500-1800TEU之貨櫃船,拓展近洋業務。鑑於大型化是越洋貨櫃輪的經營趨勢,陽明於2006-2008年陸續建造9艘可承載8600TEU之全貨櫃輪,航速達26海浬,全船自動化航行及機艙無人當值,裝設AMP岸電系統、雙管壓艙水系統、低硫油系統及高效能主機,環保等級大幅提升。除強化競爭力外,也為綠色地球奉獻心力。為有效提升陽明海運運力,更租入14,000TEU級全貨櫃輪,自2015年起陸續加入營運,優化本公司船隊,提供全球客戶最優質的海運運送服務。
=== 航海儀器 ===
展示本公司過去船上配備之航海儀器。包括磁羅經,紅綠燈代表船的左右,左紅右綠,也就是如果看到前方來船的紅燈代表是船的右舷。
=== 財團法人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 ===
陽明海運公司有鑑於台灣四面環海,海洋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了使國人對海洋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與重視,並提昇全民對海洋文化之體認, 提供多樣化人文知性的生活空間,促進國內外海洋文化活動及觀光休憩機能,因此孕育了推動海洋文化願景事業。首先將一棟座落在基隆火車站前, 竣工於1915年5月4日歷經烽火歲月洗禮的歷史樣式建築重新整建,修繕成一座復古而又洋溢著現代海洋風情的新地標,命名為「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 (OCEANIC CULTURE & ART MUSEUM 簡稱OCAM),在2004年12月28日開館啟用,期能提供民眾一個與海洋文化邂逅的優質場所,以心領略海洋與歷史、 地理、藝術、工藝等人類文明發展多元化的面貌,使觀眾洋洋乎與天地同遊而不知其窮。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館舍於日治時期為日本郵船株式會社所有, 係「歷史樣式建築」,大樓的特色為「尖頂與圓塔」、「牛眼窗」、「老虎窗」,牆身滾繞著「橫帶」,但此建築線條較為簡單,有逐漸轉向 「折衷主義」樣式的風格,騎樓為「拱型柱廊」,是當時基隆西岸碼頭重要建築,保存著港西的歷史空間及基隆港發展脈絡,對於基隆日治時期航運地位具 有特殊之指標意義。陽明海運公司更為了永續推動海洋人文藝術教育工作,乃於2005年5月13日依有關法令規定設立中央級之「財團法人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 ,希望能透過各種文化、藝術、教育、特展及活動等多元方式,積極投入推廣以社會普遍參與為主軸的海洋文化教育工作。財團法人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辦理之業務如下:
推動並提昇全民對海洋文化之體認。
辦理海洋文化相關的展示、教育、研究、蒐藏、推廣、觀光、休憩活動及創新等功能。
辦理及贊助、獎助文化、學(藝)術活動。
蒐集、整理及編印文化、學(藝)術刊物之出版發行。
協助及辦理其他與海洋文化活動或相關事業之經營與開發。
其他符合基金會設立宗旨之相關公益性文化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