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854
次編輯
變更
洛阳市
,無編輯摘要
{{Otheruses|洛阳 (消歧义)|subject=河南洛阳市|other=洛阳的其他含义}}
'''洛阳市''' ({{Lang-pinyin(pinyin|'''Luòyáng'''}} ,[[邮政式拼音]]:'''Loy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原]]地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现为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认定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1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称号<ref name="sjmc"/>。洛阳自夏朝开始,前后有十三个正统朝代以其为都,拥有5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和1500年建都史{{来源请求|reason=洛阳建都史民间争议较多,建议给出权威并得到广泛认可的依据}}。仰韶曙光,夏商肇基,周制礼乐,两汉文章,魏晋风流,南北融合,隋唐盛世,宋金兵戈,洛阳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度兴废,活跃在文明中心长达数千年,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始终相依。<ref>{{cite web|url=http://www.hnjjbs.com/Recommend/2010-12-10/3134.html|title=洛阳:打造河南省副中心城市|publisher=河南经济报|date=2010-12-10|language =zh-hans }}{{dead link|date=January 2014}}</ref>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洛邑、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内有[[伊河|伊]]、[[洛河|洛]]两水,也称伊洛。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崤山]],由[[函谷关]]通[[关中平原]],东临[[嵩山|嵩岳]],北靠[[太行山|太行]]与[[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伏牛]]、[[熊耳山|熊耳]],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洛阳以其四面环山、八关都邑的地理优势,成为历代帝王青睐之所;也因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居中位置,成为古往今来的水陆交通要地。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一词最初便是指古代洛阳地区。<ref name="中国">{{cite web|url=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xueyuan/200910/1016_7183_1390894.shtml|title=“中国”一词来龙去脉|publisher=凤凰网|date=2009年10月16日|language=zh-hans|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109152729/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xueyuan/200910/1016_7183_1390894.shtml|archivedate=2011年11月9日}}</ref>沿洛水自东向西的洛河两岸,于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二里头遗址|夏都斟鄩]]、[[偃师商城遗址|商都西亳]]、[[王城公园|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都城遗址分布之密集,联系之密切,时间跨度之大,举世罕见。
现代的洛阳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和[[关林]]等历史名胜,[[牡丹]]、[[洛阳饮食|水席]]、[[杜康|杜康酒]]等传统文化,以及[[二里头|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国家大遗址而闻名,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其遗产数量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洛阳有5A级景区四项五处,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洛阳是首批经中国国务院批淮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首批中国[[创新|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ref>{{cite web|url=http://bk.lyd.com.cn/citiao.asp?id=23243|title=洛阳市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publisher=洛阳百科|date=2010-01-14|language=zh-hans|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713090730/http://bk.lyd.com.cn/citiao.asp?id=23243|archivedate=2011-07-13}}</ref>洛阳全境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现下辖八县一市六区,截止2015年,洛阳市中心市区建成面积达209平方公里。<ref>{{cite web|url=http://www.jia0379.com/article.asp?id=1312|title=洛阳市城市发展报告|publisher=洛阳家网|date=2016年10月31日|language=zh-hans|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105161134/http://www.jia0379.com/article.asp?id=1312|archivedate=2016年11月5日}}</ref>根据中国国务院2012年批淮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85万人,中心城区面积将达614平方公里,<ref>{{cite web|url=http://news.lyd.com.cn/system/2012/09/18/010179183.shtml|title=《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正式获批|publisher=洛阳网|date=2012-09-18|language=zh-hans|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921045909/http://news.lyd.com.cn/system/2012/09/18/010179183.shtml|archivedate=2012-09-21}}</ref>逐步把洛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友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ref>{{cite web|url=http://www.gov.cn/zwgk/2012-04/17/content_2115316.htm|title=国务院批淮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publisher=中国政府网|date=2012年4月17日|language=zh-hans|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1105033510/http://www.gov.cn/zwgk/2012-04/17/content_2115316.htm|archivedate=2016年11月5日}}</ref>2016年,国务院相继批复《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千年古都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历史 ==
=== 传说时代和半信史 ===
相传在文字发明之前,[[伏羲]]治理天下,在洛阳孟津黄河边观察了背负图点的祥兽“龙马”,从中获得启示,进而创立了[[阴阳|阴阳]]、[[四象]]、[[八卦]],这就是“龙马负图”的传说。“[[河图洛书|河图]]”成为传说中华夏先民从蒙昧走入启蒙的标志,伏羲也因此被尊奉为人文始祖。
夏代以及夏商交替时期的历史扑朔迷离,迄今并未发现当时的文字佐证。根据后来众多史料记载,夏都[[二里头遗址|斟鄩]]和商都[[西亳]]的位置大致都在洛阳盆地:《[[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史记]]正义》云:“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须于洛汭,此即太康居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史记·吴起列传》言:“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龙门石窟|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国语·周语》载:“昔伊洛竭而夏亡。”《[[汉书]]·地理志》说:“尸乡,殷汤所都。”《[[水经注]]》说:“亳,本[[帝喾]]之墟,在《禹贡》豫州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尸乡亭是也。”《[[括地志]]》说:“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商汤|汤]]所都。”
三皇五帝的传说、夏代和商代前期的半信史,是关于洛阳的最早资料,正在不断地与最新考古成果相印证。[[File:大禹治水图.jpg|缩略图|大禹像]][[File:古都洛阳-hans.svg|thumb|left|240px|洛阳地区历代都邑分布图]]
=== 新石器时代——人猿相揖别 ===
[[裴李岗文化|裴李岗文化]]是迄今洛阳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文化类型,距今约9000年到7000年,主要遗址有偃师[[高崖]]和[[宫家窑]]等。当时已经懂得[[畜牧]]和[[耕种|耕种]]。人们会在田里种植[[小米]],又会在家里养[[猪|猪]]。房屋均为半地穴式建筑。陶器多为手制,以红陶和灰陶为主,石器以磨制为主,有纹饰的器物较少。[[裴李岗文化]]亦是现时中国已知的最早陶器文化。
1959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在洛阳[[偃师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村]]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遗址,碳14测定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二里头遗址]]规模之大是远古黄河流域前所未见的,也是同期考古文化中没有的。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宫殿群、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车辙、中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作坊区、中国最早的铸铜作坊和绿松石器作坊、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群等,还发现有绘刻于陶器上的陶纹,疑似象形文字的雏形。考古发掘表明,与此同时,兴盛一时的中原周边地区的各支文化先后走向衰落,到了公元前1750年前后,中原龙山文化的城址和大型中心聚落也纷纷退出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二里头文化在极短的时间内吸收了各区域的文明因素,以洛阳盆地为依托最终掘起。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首次突破了地理单元的制约,几乎遍布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二里头文化的元素向四围辐射的范围更远大于此。
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整个东亚大陆从没有中心、没有核心文化,过渡到出现一个高度发达的核心文化,二里头正好处于这个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转折点上。从“满天星斗”到“众星捧月”,河洛地区在东亚率先步入青铜时代和国家文明。
=== 二里岗文化——分界夏与商 ===
=== 周公定鼎——礼乐出中原 ===
商朝中后期,西方[[周族|周部落]]利用农耕优势逐渐强大起来。[[周武王]]趁[[帝辛|商]]国力衰弱,于[[会盟镇|盟津]](今洛阳[[孟津县]][[会盟镇]]黄河渡口)召集西夷诸侯会师盟誓,渡过黄河灭掉了[[商朝]]。[[伯夷]]和[[叔齐|叔齐]]不满武王以下犯上,加上自己世为商臣,以食周粟为耻,隐居于洛阳[[偃师市|偃师]][[首阳山 (偃师县)|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
[[武王克殷]]时,就有在天下之中的[[伊水]]、[[洛水]]流域营造新都的想法。武王死后,[[周公旦]]辅佐年少的成王。为了巩固周朝在东方的统治,先派[[召公奭]]到[[伊水]]、[[洛水]]流域查看山川地势,而后由[[周公旦]]在古时称[[郏]]的地方营建新的国都[[洛邑]](今洛阳市缠河两岸),[[缠河|缠水]]以西名[[王城公园|王城]],居住周人,缠水以东名[[成周]],居住殷商遗民,并将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放置在那里,史称[[定鼎|定鼎洛邑]]。洛邑是中国第一座国家层面详细规划建设的都城,所依据的[[三礼图|三礼图]]是中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图,极大影响着后来各个朝代的城市建设。方格网城市的理念在当时十分先进。成周洛邑建成后成为东方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周天子在此接受诸侯朝贡,并设“成周八师”以征讨东夷、淮夷与南蛮。
=== 平王东迁——名义上的天子 ===
西周中期以后国势渐衰,和四周方国陷入长期战争。[[周厉王]]时,东方淮夷侵入伊水、洛水一带,逼近成周洛邑。前819年,[[周宣王]]在成周洛邑大会诸侯,使衰落的周王室权威得到恢复。前816年,周宣王派[[虢季子白]]率军,在[[洛水]]北岸大败猃允,斩首500人,俘获50人。此战为西周解除了猃允之患,周宣王在太庙为虢季子白举行了隆重的表彰,虢季子白特别制造铜盘来纪念这件事情。“[[虢季子白盘]]”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 秦汉一统——三川郡和河南郡 ===
[[秦始皇|秦王政]]初年,相国[[吕不韦]]被封为文信侯,[[采邑]]洛阳十万户。他在[[成周]]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营建,修筑了南宫,使之成为秦灭六国的东方战略基地。吕不韦和他的食客编撰《[[吕氏春秋|吕氏春秋]]》,留下“一字千金”的典故。秦在河洛地区设立[[三川郡]],郡治在洛阳东的[[荥阳市|荥阳]],兼并六国后,丞相[[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
东汉洛阳的开放,为[[佛教]]传入提供了土壤。[[东汉|汉]][[汉明帝|明帝]]夜梦金人,顶佩白光自西方飞来,遂“感梦求法”,令[[蔡愔]]、秦景、[[王遵]]等人于64年赴[[天竺]]求佛法。<sup>[[白马寺#cite note-3|[3]]]</sup>他们在[[大月氏]]遇到了来自天竺的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得佛经佛像,于是相偕同行,以白马驮经,于67年来到洛阳。汉明帝赦命在城西的雍门外按天竺式样建造了一组建筑给高僧居住,以僧人们暂住的“[[鸿胪寺]]”的“寺”字称之。为了纪念白马驮经之功,命名为“[[白马寺]]”。<sup>[[白马寺#cite note-fgbms-1|[1]]][[白马寺#cite note-4|[4]]]</sup>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官办佛教寺院,自建立后,便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传播中心,被佛教界尊为“释源”和“祖庭”。[[摄摩腾]]和[[竺法兰]]在寺内的清凉台翻译出了第一部汉语佛经《[[四十二章经]]》,后来另一位天竺僧人“[[昙柯迦罗]]”又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律《僧祗戒心》。历朝历代有许多中外僧侣来此览经求法。
东汉洛阳是全国[[儒学]]的中心。多位皇帝热心提倡儒学,但是由于当时各家学派对于儒家经典的版本、内容多有争议,需要中央统一创建标淮。79年,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公开讨论[[五经]]。会议连续举行了一个多月。会后,[[班固]]奉旨对会议内容加以总结,写成《[[白虎通义|白虎通义]]》4卷,初步实现了经学的统一。
东汉洛阳诞生了当时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张衡]]仕官于洛阳,他制作了以水力推动的[[浑天仪|浑天仪]],发明了能够探测[[震源]]方向的[[地动仪]],发现了[[月蚀|月食]]的原因,绘制了记录2500个星体的[[星图|星图]],计算[[圆周率|圆周率]]淮确至[[小数点|小数点]]后一位,阐释了[[浑天说]]的[[宇宙论|宇宙论]]。张衡的成就与西方同时期的[[托勒密]]媲美,地位为现代天文学界所肯定。洛阳也成为世界第一个安装自动旋转的天球仪和验震器的城市。[[灵台]]是张衡任[[太史令]]时观测天象的地方。宦官[[蔡伦]]用树皮、破布、鱼网等廉价物造纸,大大降低了造纸的成本。105年,蔡伦把改进[[造纸术]]的成果报告给[[汉和帝]],得到推广和普及。造纸术发源于洛阳,传播到世界各地,引起了一连串的社会变革。
东汉洛阳诞生了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汉章帝]]喜爱草书,[[隶书]]草写又被称为“[[章草]]”。[[班固]]《[[两都赋|两都赋]]》描述洛阳、长安繁华,歌颂[[汉朝]]国势,为[[汉赋]]中的精品。[[张衡]]《[[二京赋|二京赋]]》辞藻典雅瑰丽,其中《东京赋》描写洛阳形胜和汉室仪轨。[[班固]]在洛阳完成了《[[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典雅远奥。以后官修史书都仿照其体例,纂修了[[纪传体]]的[[断代史]]。这一时期,[[五言古诗|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诗歌样式。[[班固]]的《[[咏史诗|咏史]]》是第一首文人五言诗,其后文人五言诗如雨后春笋,如[[张衡]]的《同声歌》、[[秦嘉]]的《赠妇诗》、[[赵一]]的《刺世疾邪诗》等。《[[古诗十九首]]》创作于东汉末年的首都洛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被誉为“五言之冠冕”。[[曹操]]早年曾为官洛阳,写下《[[wikisourcesource:zh:蒿里行|蒿里行]]》和《[[wikisourcesource:zh:薤露行|薤露行]]》伤悼洛阳的被毁,四言组诗名篇《[[步出夏门行|步出夏门行]]》借用乐府旧题,即得名于京师洛阳西北城门“夏门”。
东汉中后期,洛阳上演了多次宫廷政变。[[汉和帝]]的嫡母[[窦皇后 (汉章帝)|窦太后]]让兄长[[窦宪]]掌权,专横跋扈引起汉和帝不满,亲政后联合[[宦官]][[郑众 (宦官)|郑众]]将窦氏一网打尽。[[汉殇帝]]刚满三个月就登上帝位,[[和熹皇后|邓太后]]和兄长[[邓骘|邓骘]]掌握了实际权力,殇帝死后又立[[汉安帝]]作为傀儡,[[汉安帝]]亲政后将邓氏家族屠灭。汉安帝宠幸[[安思皇后|阎皇后]],沉湎酒色导致朝政腐败,西羌战乱日益严重。安帝乳母王圣陷害太子[[汉顺帝|刘保]],导致其被废黜。汉安帝去世,[[安思皇后|阎太后]]兄妹把持朝政,立年幼的北乡侯[[刘懿]]为帝。宦官[[孙程|孙程]]等人合谋诛杀阎氏,并迎立刘保为[[汉顺帝]]。[[汉顺帝]]对宦官与外戚放任自流,导致梁氏长达20多年的专权,[[梁冀]]更是达到了外戚权力的巅峰,[[汉冲帝]]、[[汉质帝]]都被牢牢控制。汉质帝当面称梁冀为“跋扈将军”就被毒死。159年,[[汉桓帝]]联合宦官诛灭了梁氏,宦官开始成为政府的主导力量,腐败比外戚更甚。这引起了很多士大夫的不满,他们与外戚联合,一同对抗宦官,最终导致了两次[[党锢之祸]],正直的士大夫全被排斥出政府。[[汉灵帝]]把朝政全交给宦官,使政局更为恶化。184年,[[黄巾之乱]]爆发,全国陷入混乱。
249年2月5日,少帝[[曹芳]]拜谒[[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们皆随同前往。[[司马懿]]乘机发动政变,关闭洛阳所有城门,占领洛水浮桥,接管曹爽的军权,以谋反罪名诛灭其三族,史称[[高平陵之变]]。这次政变清除了曹氏宗室的势力,司马氏开始控制朝政。251年,司马懿去世,葬[[高原陵]](今洛阳[[偃师市]][[首阳山]]),其子[[司马师|司马师]]掌握朝政。[[曹芳]]联合[[李丰 (曹魏)|李丰]]、[[张缉|张缉]]、[[夏侯玄]]等意图罢免司马师,三人在洛阳宫门被搜出衣带诏,惨遭腰斩灭族,曹芳也遭到废黜。255年,司马师去世,葬[[峻平陵]](今洛阳[[偃师市]][[首阳山]]),其弟[[司马昭]]实际掌权。少帝[[曹髦]]对司马昭日渐不满,愤慨说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260年5月,曹髦不顾众臣的反对,率领宫人讨伐司马昭,在洛阳宫东止车门相遇。中护军[[贾充|贾充]]在南阙下率军迎战,指使[[成济]]一剑刺死曹髦,史称[[司马昭弑君]]。
263年夏,[[司马昭]]灭[[蜀汉|蜀]]。[[刘禅]]移居[[洛阳]],封为安乐公。[[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时演奏蜀乐,[[蜀汉|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掩面低头流泪,独刘禅怡然自若,不为悲伤。[[司马昭]]便问刘禅:“[[安乐公|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地?”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264年5月,[[司马昭]]在洛阳受封晋王、相国,加[[九锡]]。265年8月,司马昭去世,葬[[崇阳陵]](今洛阳[[偃师市]]后北楼村)。12月,[[司马炎]]代[[魏]],定都洛阳。280年,[[晋]]灭[[东吴]],中国重归一统。[[孙皓]]举家迁往洛阳,封为归命侯。[[晋武帝]]宇量弘厚,能包容异己者,[[刘禅]]和[[孙皓]]均在洛阳得享天年,葬于[[邙山]]。西晋的洛阳又一次成为大一统王朝的首都。《[[晋书]]·食货志》说:“平吴之后,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国家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File:Three scripts Stone Classics.jpg|left|thumb|210px|三体石经拓片]] 魏晋时期的洛阳是全国儒学和高等教育的中心。洛阳太学在[[东汉]]的基础上重新繁荣起来。241年,刻《[[三体石经|正始石经]]》立于洛阳南郊太学讲堂西侧(今洛阳[[偃师县|偃师市]][[佃庄镇]]),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 (文字)|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又名[[三体石经]]。石经刻有《[[尚书]]》、《[[春秋 (书)|春秋]]》和部分《[[左传]]》,在中国书法史和汉字演进史上有重要的意义。经历代搬迁损毁,目前国内所有正始石经残碑存留的文字不到2500字。[[西晋]]洛阳太学大体上恢复了旧有规模,在校生达10000余人。1931年,于西晋太学遗址(今洛阳[[偃师市]]大郊村北)出土[[辟雍碑]]。辟雍为太学别称,[[司马炎|晋武帝]]于278年亲临太学立此碑,用整块石料刻成,通高3.22米。正面碑额隶书“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位之盛德隆熙之碑”等23字,刻碑文1500字,记[[司马炎|晋武帝]]兴办太学,亲临[[辟雍]]视察讲演,以及皇太子再次位临之事。背面刻学官博士、弟子400余人的姓名和籍贯。辟雍碑今仍保存在原地。
魏晋时期,洛阳进行了大规模的宫城和皇家园林建设。[[南宫 (东汉)|南宫]]已废弃不用,新的宫城是以[[北宫 (东汉)|北宫]]为基础改造而成的单一宫城。[[魏明帝]]以[[太极殿 (洛阳)|太极殿]]和[[尚书台]]为外朝,外朝以北为内廷,内廷以北为御苑“[[芳林园]]”,宫城正门前[[铜驼街]]直达南门,衙署府邸分布于街的两侧。御街与宫苑构成城市中轴线,开创了中国首都规划的新格局,被以后所有王朝所继承。在宫城西北角增筑[[金墉城]],增强军事防御功能。[[芳林园]]始建于[[曹魏]],后为避魏帝[[曹芳]]之讳而更名[[华林园]],[[西晋]]沿用。224年,在园中凿天渊池,池中起九华台,周围布置宫殿观阁。235年,引榖水([[涧河]])绕过主要殿堂之前形成完整的水系,并广植松竹草木,捕禽兽充于其中,已有人为缩移大自然山水景观的意图。[[魏明帝]]令人将长安所遗铜驼及建章宫十二金人运至园中,但承露仙人过重,拆运时打碎了承露盘,传闻承露盘碎折之时“声闻数十里”,金人亦为之潸然泪下,[[唐朝|唐]]人[[李贺]]为之发“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叹。
北魏在洛阳城南的伊阙开凿[[龙门石窟]]。其中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等都是北魏石窟的代表作:古阳洞是[[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为其祖母[[文成文明皇后|冯太后]]营造的功德窟,支持孝文帝改革和迁都的一批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僧侣也多于该洞发愿造像,是[[龙门石窟]]开凿最早的一个洞窟,洞内四壁及窟顶雕刻各式佛龛多达1000余个,碑刻题记800多品。宾阳洞包括北中南三洞,是[[魏宣武帝|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魏孝文帝|孝文帝]]和[[文昭皇后|文昭太后]]做功德所营造,仅中洞的开凿就花了24年时间,富丽堂皇是龙门众多石窟之冠。洞口内壁两侧原本有大型浮雕“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构图严谨,雕刻精美,20世纪被盗窃,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和[[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纳尔逊艺术博物馆]]。莲花洞开凿于北魏晚期,是利用天然溶洞开凿,因窟顶浮雕有一朵莲花而得名。
北魏洛阳经历了民族大融合,文化科学艺术都呈现新的气象。《[[木兰辞|木兰诗]]》创作于北魏迁都洛阳后,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女英雄[[花木兰]]的形象至今深入人心。[[杨衒之|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历史]]、[[地理]]、[[佛教]]、[[文学|文学]]于一身的名著,借佛寺盛衰反映国家兴亡。[[郦道元]]曾任京师洛阳的行政长官,为写《[[水经注]]》走遍大江南北,被誉为“中世纪全世界最伟大的地理学家”。[[魏碑]]书法的代表“龙门二十品”,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质朴,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二者神韵。
=== 金朝蒙古——游牧铁蹄和滚滚黄河 ===
南宋时,金人佔中原,定洛阳为中京,改河南府为金昌府,并河南县入洛阳县。时因洛阳旧城毁弃,便在隋唐城东北角另筑新城,周围不足9里,即今日老城之前身,它仅是隋唐洛阳城的一小部分而已。
=== 当代——老工业基地、中原副中心 ===
1948年3月7日,[[陈赓]]发起洛阳战役,解放军最终于4月5日攻占洛阳。1954年,中共中央确定洛阳为重点建设城市,<ref>{{cite web|url=http://www.ha.xinhuanet.com/xhzt/2004-04/07/content_1934454.htm|title=洛阳历史大事|publisher=新华网|date=2000-11-26|language=zh-hans|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924024609/http://www.ha.xinhuanet.com/xhzt/2004-04/07/content_1934454.htm|archivedate=2015-09-24}}</ref>在[[第一个五年计划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包括[[东方红拖拉机厂]]、[[洛阳矿山机器厂]]、[[洛阳轴承厂]]、[[洛阳铜加工厂]]、[[洛阳柴油机厂]]、[[洛阳耐火材料厂]]和[[洛阳热电厂]]等7个由苏联援建的大型重工业工厂被安排在洛阳西郊[[涧西区]],洛阳逐渐形成一座重要的新兴重工业城市。后于[[三线建设]]时期建设的[[洛阳玻璃厂]]和80年代建设的[[洛阳炼油厂]]也成为洛阳的骨干企业。但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国有大企业因受税务负担过重、机制不活等原因影响而变得萎靡不振,洛阳经济实力衰退,城市面貌几十年未有太大改观。进入新世纪,[[孙善武]]主政洛阳后,不惜举债大建大[[高楼]]、大马路、大广场,大拆小破房,洛阳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国务院于2011年10月8日出台《[[中原经济区|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作为[[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阳市得到有力政策支持<ref>{{cite web|url=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0/10/09/010215259.shtml|title=构建中原经济区给洛阳发展带来新机遇|publisher=河南省人民政府|date=2010年10月9日|language=zh-hans|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811184117/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0/10/09/010215259.shtml|archivedate=2014年8月11日}}</ref>。
== 自然地理 ==
=== 地理 ===
洛阳的山脉主要由[[伏牛山]]、[[崤山]]、[[熊耳山]]、[[外方山]]四大山系构成,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 (洛阳)|龙门山]]、[[龙门东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这些山绝大部分位于栾川、嵩县、洛宁、汝阳境内,新安、宜阳、偃师、伊川、孟津也有分布。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缠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洛阳境内山川纵横,河渠密布,古代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
=== 气候 ===
洛阳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光照充足,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夏热多雨,秋季温和,冬季寒冷。年均气温14.86℃, 热量分布因受地貌影响,各地差异较大。黄河、洛河、伊河等河谷地带及其附近的丘陵和缓坡山地,年平均气温12.1 - 14.5°С,其中西南部山区为低值区,年平均气温12.1 - 16.°C,伊川、宜阳为高值区,年平均气温14.5°C,其余各县在13.8度以上。全市年平均降水量530 - 1100毫米,山地为多雨区,河谷及其附近的丘陵区为少雨区。降雨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洛阳地区年日照2083 - 2246小时,日照率47 - 53%。一年中以5 - 8月最多,月日照一般都在200小时以上。洛阳的这种气候非常适合牡丹花的生长,这也是洛阳牡丹名满天下的原因之一。游洛阳的最佳季节是[[秋天]],“九月九日登高日”,秋高气爽,登山赏菊。4月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天气有些干燥,但可以欣赏无数牡丹争芳斗艳的奇丽景象。<ref>{{cite web|url=http://bk.lyd.com.cn/citiao.asp?id=8549|title=洛阳气候概述|publisher=洛阳百科网|date=2007-11-28|language=zh-hans|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2104704/http://bk.lyd.com.cn/citiao.asp?id=8549|archivedate=2013-11-22}}</ref>
=== 自然资源 ===
== 政治 ==
=== 现任领导 ===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em auto 1em auto; text-align:center"
|+ 洛阳市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
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建立后,废清代的[[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署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县。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国民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
1948年,洛阳被[[中国共产党]]接管后,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缠河区。1982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淮,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县、孟津县、偃师市改隶洛阳市。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县、宜阳县、嵩县、栾川县、汝阳县、伊川县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1986年临汝县(今[[汝州市]])划入[[平顶山市]]。2000年6月,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2007年3月,伊滨区(伊洛工业园区)管委会成立,2009年元月伊滨区整体代管诸葛、李村两镇,统一领导和管理区域内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2010年10月又整体代管庞村、佃庄和寇店三镇。现管辖5个镇,106个行政村,总面积280平方公里,总人口25.5万人。伊滨区是未来10年洛阳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另外,洛阳市还设立以下经济功能区:[[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伊滨区]](原伊洛工业园区)、龙门文化旅游园区。
{| class="wikitable" style="margin:1em auto 1em auto; width:90%; font-size:smaller; text-align:center"
! colspan=12 | '''洛阳市行政区划图'''
|-
| colspan=12 style="font-size:larger" | {{洛阳市行政区划图}}
|-
!! rowspan=2 | 区划代码<ref>{{cite web|url=http://files2.mca.gov.cn/cws/201502/20150225163817214.html|title=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402113603/http://files2.mca.gov.cn/cws/201502/20150225163817214.html|archivedate=2015-04-02}}</ref>
!! rowspan=2 | 区划名称
!! rowspan=2 | 汉语拼音
!! rowspan=2 | 面积<ref>{{cite web|url=http://www.lyblr.gov.cn/html/gongkai/TDLYGH/gtzygh/13945.html|title=《洛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publisher=洛阳市国土资源局}}([[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ref><br>(平方公里)
!! rowspan=2 | 政府驻地
!! rowspan=2 | 邮政编码
| colspan=12 style="text-align:left" | 注:涧西区数字包含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辖2街道;洛龙区数字包含伊滨区(伊洛工业园区)所辖5镇,面积279.95平方公里。
|-
| colspan=12 | {{洛阳市行政区划}}
|}
== 人口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floatright" style="font-size:smaller; text-align:right"
|+ '''洛阳市各区(县、市)人口数据'''
|-
|}
夏、商、周三代,洛阳是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邑,人口渐增。至公元前650年,东周襄王时,国都洛阳居住人口达11.7万人,是世界第二大城市。
北魏后期,政局动荡,人口发展又呈下降趋势;隋唐鼎盛时期,洛阳人口有100余万,形成第三次人口发展高峰;北宋时期,人口发展速度平稳;靖康之难,居民大量南迁江浙闽粤等地,以至元朝,洛阳人口不足五万人;明清时期,洛阳人口发展速度维持在一个中等县的水平。
洛阳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共有46个民族成份,其中[[汉族]][[人口]]约佔全市总人口的98.8%,其他少数民族约佔全市总人口的1.2%,其中超过1000人的民族有[[回族]]、[[满族]]和[[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近6万人,佔少数民族人口的80%以上。至2010年11月,洛阳市常住人口为6549486人,其中男性人口占50.48% ,女性人口占49.52%。<ref>{{cite web|url=http://lyrb.lyd.com.cn/html/2011-05/18/content_742422.htm|title=洛阳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publisher=洛阳日报|date=2011年5月18日|language=zh-hans|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524000601/http://lyrb.lyd.com.cn/html/2011-05/18/content_742422.htm|archivedate=2011年5月24日}}</ref>
洛阳是个移民城市,居民来自中国各地。中华民国初期发生灾荒,当时洛阳的人口大幅减少,许多人逃往临近的省份(如[[陕西]],[[山东]],[[湖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起「支援国家建设运动」,大量知识分子,工人从[[中国东北地区|东北]]、[[上海]],[[江苏]]等地迁入洛阳,这些人及其后裔在洛阳的城市人口中的比例很高,约占40%强。
== 文化 ==
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史学考证知,[[华夏]]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洛阳还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泉,河即黄河,洛即洛水。洛阳同时也是联合国授予的世界文化名城。
洛阳作为王都大邑,自然成为历代骚人墨客彰显才华的必趋之地;这裡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是河洛文学发展的沃土。历代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河洛大地上挥翰著文,留下了不可胜计的绚丽华章。河洛文学,以汉、魏、唐、宋为标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经历了无比的辉煌。正所谓:河洛自古富才强,汉魏文章半洛阳。
[[先秦]]时期,《[[诗经|诗经·周南]]》中的大多数作品产生于河洛地区,其中《[[wikisourcesource:zh:关雎|关雎]]》几千年来一直向世人倾诉著河洛人的绵绵情思。大作家[[贾谊]]是洛阳才子,他既有被誉为「西汉鸿文」的《[[过秦论]]》,大气磅礡,情采飞扬;又有被视为代表汉代骚体赋创作最高成就的《[[wikisourcesource:zh:吊屈原赋|吊屈原赋]]》和《[[wikisourcesource:zh:鵩鸟赋|鵩鸟赋]]》,情感激越,颇富哲理。[[班彪]]影响在先,[[班固]]倾力撰写,[[班昭]]补编在后,「三班洛阳著《[[汉书]]》」成为千古佳话;[[班固]]写《[[两都赋]]》首扬[[东都]],[[张衡]]「精思傅会」作《[[二京赋]]》成为「长篇之极轨」。[[王充]]正文风,批判虚伪浮靡;[[蔡邕]]擅文章,行文清丽典雅;[[赵一]]作《刺世嫉邪赋》,诗人怒髮衝冠;[[蔡文姬]]写《[[wikisourcesource:zh:悲愤诗|悲愤诗]]》和《[[wikisourcesource:zh:胡笳十八拍|胡笳十八拍]]》,才女饱蘸血泪。
[[建安 (汉献帝)|建安]]时期,曹氏三父子均嗜好文学,以「[[建安七子]]」为代表的一大批志高才强的作家聚其周围,呈「众星拱月」之势。虽然他们的多数作品并不是作于洛阳,但是,他们本人与洛阳有不解之缘,他们创作的与洛阳关系密切的佳作也不在少数。如[[曹操]]的《[[wikisourcesource:zh:蒿里行|蒿里行]]》和《[[wikisourcesource:zh:薤露行|薤露行]]》都是在伤悼洛阳的被毁;[[孔融]]成名于洛阳;被誉为「建安之杰」的[[曹植]]才高八斗,超然不凡,《送应氏》和《赠白马王彪》两篇名作的产生均与洛阳有关,他创作的《[[洛神赋]]》令人销魂。正始以后,「[[竹林七贤]]」和「[[金谷二十四友]]」齐聚洛阳,他们各具风采,争奇斗艳,使洛阳成了文学艺术荟萃之都,为河洛大地留下了无数瑰丽华章。[[左思]]闭门宜春裡,构思十年,杰作《[[三都赋]]》使「[[洛阳纸贵]]」;[[潘岳]]挥笔叙哀情,风韵清丽,潇洒洛阳城令「掷果盈车」。从「[[乐不思蜀]]」到「[[司马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河洛文学再添千古流传的典故传说;从[[陆机]]的《[[wikisourcesource:zh:洛阳记|洛阳记]]》到[[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更以文学的手笔使古洛阳的辉煌永载史册。
[[唐代]],大诗人[[李白]]著有〈春夜洛城闻笛〉,[[杜甫]]在他20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洛阳,[[河洛文化]]陶冶了他的性情品质;最后一次告别洛阳,他沿途写下了「三吏」、「三别」,达到其诗歌创作的颠峰。后来的[[白居易]]幽居履道裡,他在洛阳居住长达18年之久,洛阳大地上几乎处处都有他的足迹,他的诗中也处处可见对洛阳的描写。在他留下的3000多首诗中,讴歌洛阳的多达800馀首,为河洛文学留下了众多璀璨夺目的佳句。[[韩愈]]教学东都,广聚贤才,提携后进,将洛阳称为自己的故乡;[[杜牧]]科考东都,才华横溢,文思泉涌,成就功名从洛阳开始。诗圣诗鬼[[李贺]]作为唐诗百花中的一朵奇葩,为诗歌创作呕尽心血,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对其有重要影响。另外,像古文运动的先驱者[[独孤及]]、诗豪[[刘禹锡]]、中唐大才子[[元稹]]、诗人[[卢仝]]等人都为河洛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牡丹 ===
牡丹历来被誉为「花中之王」,富丽堂皇,国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
洛阳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朝|宋]],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相传唐[[武则天]]寒冬设宴赏花,令百花绽放,唯牡丹不从,贬之洛阳。岂知牡丹迁洛后竟吐蕊怒放,武后闻知,命火烧牡丹。牡丹枝干烧焦,次年却依旧叶荣华髮,且花更大,色更艳。洛阳牡丹遂驰名天下做花魁,洛阳人培育牡丹、观赏牡丹亦日盛成俗。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都曾有诗描述花开时节的洛阳城,刘禹锡诗云:
白居易诗云:
在今天,洛阳把[[牡丹]]的栽培作为发展旅游经济的资源之一,市内和郊区有几个大型的牡丹栽培基地,它们兼有旅游、研究的作用,每个基地都有从火车站直达的公交车。从1983年起,在每年四月上中旬举办[[洛阳牡丹花会]],洛阳牡丹花会是中国四大名会之一。自2011年起,河南省洛阳牡丹花会正式升格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由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河南省文化厅和洛阳市人民政府承办。
===著名典故===
'''[[不食周粟]]''':商末,[[武王伐纣]]时会八百诸侯于洛阳[[孟津]],渡河后与[[纣王]]军队交战于[[牧野]]。纣王因奴隶阵前倒戈而败,后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周朝]]建立。[[伯夷]]、[[叔齐]]为表达对殷商的忠心,决定不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有妇人曰:“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愤绝食而死,葬于首阳山。后人就用“不食周粟”一词来表示忠诚坚定。
'''[[债台高筑]]''':出自《[[汉书]]·诸侯王表序》。[[周赧王]]56年(前259年),周赧王为了联合[[楚国]]、[[魏国]],攻打被[[秦国]]围困的[[赵国]]都城[[邯郸]],向当地富贾借债。结果只有楚国和燕国的军队到达,最终合纵失败。事后当地富人向周赧王讨债,他只好躲到宫内一座高台内,此台后来被称为避债台,“债台高筑”一词就被用来表示负债累累。
'''[[洛阳纸贵]]''':[[西晋]]时著名的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见世后,风行洛阳,[[世家]][[阀阅]]争相传抄,市场上的纸价迅速上涨。“洛阳纸贵”便由此而来。
'''[[wikt:挑肥拣瘦| 挑肥拣瘦]]''':[[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立了第一座贵族大学[[太学]]。有位叫甄宇的老师在太学里供职。某年腊月三十,刘秀下诏赏赐太学裡的老师每人一隻羊。羊被赶到太学大院后,由于每只羊大小不等、肥瘦不一,大家商量良久也未能达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分配方案。这时甄宇说:“我们为人师表,不能斤斤计较,挑肥拣瘦。”说罢,他便从羊群中挑出一只最小最瘦的羊牵了回去。甄宇的举动使大家停止了争论,羊群很快被大家分完。之后分羊的佳话便流传开来,洛阳城裡的人无不赞扬甄宇,还给他起了别号“瘦羊博士”。
=== 文化辐射 ===
==== 对中国地名的影响 ====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铭文里的“中国”是指洛邑所在的[[洛阳盆地]]及以其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史记|史记·周本纪]]》在记述这段历史时,认为洛阳盆地为“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ref name="中国"/>另外,中国很多地方都有以洛阳命名的镇或者村,追根溯源,这些地方的命名和洛阳市有直接的关联,大部分是古代中原战乱,洛阳一带的居民迁移到这些地方,为了表达对故土的思念而将居住地定名为洛阳,这些就包括了[[福建]][[泉州市]][[洛阳镇 (惠安县) |洛阳镇]]、[[韶关市]][[洛阳镇 (乳源县) |洛阳镇]]、[[随州市]][[洛阳镇 (随州市) |洛阳镇]]、[[河池市]][[洛阳镇 (环江县) |洛阳镇]]、[[江西]][[吉安市]]洛阳村、[[浙江]][[余杭]][[仁和街道|仁和镇]]洛阳村、獐山镇洛阳村、[[广东省]][[连州市]]洛阳村、[[湖南省]][[娄底市]]洛阳湾村、[[台湾]][[屏东县]][[盐埔乡]]洛阳村,以及近代被取消的洛阳镇,包括[[陕西]][[延安]][[富县]]洛阳乡、[[贵州省]][[贵阳市]][[洛阳镇]]、[[重庆市]][[巫山县]]洛阳乡。[[江苏省]][[常州市]][[洛阳镇 (常州市)|洛阳镇]]也和洛阳市有直接关联,据当地洛阳西街秦观祠内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的碑文和《秦氏宗谱》的记载,一秦姓禹夫出任河南洛阳县尉死于任所。禹夫的儿子因哀痛其父死于任所,即把当地改为洛阳。
==== 对日本城市的影响 ====
===节会===
[[洛阳牡丹花会|洛阳牡丹花会]]始办于1983年4月15日,此后在每年[[春季]]的4月至5月举办。2011年洛阳牡丹花会升格为国家级的花会。<ref>{{cite web|url=http://news.dahe.cn/2011/02-23/100622322.html|title=洛阳牡丹花会升格国家级|publisher=大河网|date=2011年2月23日|language=zh-hans|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225214136/http://news.dahe.cn/2011/02-23/100622322.html|archivedate=2011年2月25日}}</ref>牡丹花会从“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宣传洛阳,发展经济”到“花会搭台、经贸旅游唱戏,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牡丹花会已经成为洛阳发展经济、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展引会、招团引游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为洛阳走向世界搭建了一座桥梁,成为世界了解洛阳的名片。
[[黄河小浪底观瀑节]]是河南省旅游局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建管局联合洛阳市政府和济源市政府在每年[[夏季]]的6月底举办的节会,黄河小浪底观瀑节始办于2006年,<ref>{{cite web|url=http://news.sina.com.cn/c/2006-06-18/20189235344s.shtml|title=首届黄河小浪底观瀑节开幕|publisher=新浪网|date=2006年6月18日|language=zh-hans|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2104247/http://news.sina.com.cn/c/2006-06-18/20189235344s.shtml|archivedate=2013年11月22日}}</ref>依托黄河小浪底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小浪底观瀑节在拉动消费、带动相关行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f>{{cite web|url=http://www.hnta.cn/Gov/CityNews/2010-07/0918202.shtml|title=小浪底观瀑节旅游拉动效应凸显|publisher=河南省旅游局|date=2010-07-09|language=zh-hans|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2104707/http://www.hnta.cn/Gov/CityNews/2010-07/0918202.shtml|archivedate=2013-11-22}}</ref>
[[河洛文化旅游节]]始办于2004年9月27日至10月27日,在每年的[[秋季]]举办<ref>{{cite web|url=http://henan.people.com.cn/news/2004/11/03/185547.html |title=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硕果累累 |publisher=人民网 |date=2004年11月3日 |language=zh-hans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228205037/http://henan.people.com.cn/news/2004/11/03/185547.html |archivedate=2011年12月28日 }}</ref>该旅游节以弘扬[[河洛文化]],促进洛阳旅游发展、拉近闽台距离为主旨,作为洛阳“旅游强市”战略的一部分,已成为展示河洛文化和中原风采的重要平台。<ref>{{cite web|url=http://www.ha.xinhuanet.com/xhfu/2010-09/20/content_20950131.htm|title=洛阳举办河洛文化旅游节|publisher=新华网|date=2010-09-20|language=zh-hans|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2104708/http://www.ha.xinhuanet.com/xhfu/2010-09/20/content_20950131.htm|archivedate=2013-11-22}}</ref>
[[伏牛山滑雪旅游节]]由中国滑雪协会、河南省体育局联同洛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于每年[[冬季]]1月份在栾川举办,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是栾川县6个4A级旅游景区之一,也是中原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品牌知名度最高的综合性高山滑雪度假基地。<ref>{{cite web|url=http://news.dahe.cn/2011/01-08/100579167.html|title=2011中国洛阳伏牛山滑雪旅游节|publisher=大河网|date=2011年1月8日|language=zh-hans|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130141507/http://news.dahe.cn/2011/01-08/100579167.html|archivedate=2011年1月30日}}</ref>
=== 戏曲 ===
戏曲作为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和武术等多种文化成分构成的综合艺术,可追溯到汉唐时期的乐舞百戏,而古都洛阳正是这一时期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之—。据史书记载,中国的乐舞表演艺术从萌芽到成型,几乎都和洛阳有关。洛阳的乐舞活动当自夏朝以前的祭祀活动开始。五帝之一的帝喾定都西亳,他的乐歌《六英》就提到了歌与乐舞的配合,并有“丝竹”的伴奏。西周到东周,洛阳更是当时乐舞活动最集中的地方,隆重而华美的“[[周礼]]”就是由许多乐舞组成。
洛阳市的地方剧种除有豫剧和河南曲剧外,还曾有越调、河北梆子、京剧、二夹弦、怀梆、罗戏、蒲剧等,除豫剧、河南曲剧、越调、京剧外,其他小剧种早已没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洛阳戏曲舞台上演出的剧目多以生、净为主角。 三十年代,因坤角(女演员)登上舞台,以旦角为主角的剧目逐渐多了起来。当时在洛阳较为知名的豫剧艺人有马双枝、马金风、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汤兰香等,他们大部分的演出没有文学脚本,全是艺人口头流传。洛阳曲剧自1926年正式搬上舞台,演出的剧目,大多从其他剧种移植而来。<ref>{{cite web|url=http://0379.pway.cn/hlmj/hlfq/200706/6868.htm|title=洛阳戏曲|publisher=中国经济文化网|date=2007-06-01|language=zh-hans|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2104707/http://0379.pway.cn/hlmj/hlfq/200706/6868.htm|archivedate=2013-11-22}}</ref>
=== 饮食 ===
洛阳民间主食[[五谷]],辅以菜蔬,今古一脉。同时洛阳靠近[[黄河]],土地肥沃,特产丰富,古时为帝王之都,因此品种繁多的洛阳饮食中,既有出自古代[[宫廷]]的佳肴,也有来自[[民间]]的美味。洛阳的周围四面环山,雨量较少,民间饮食多用汤类,在[[冬季]]可以抵御干燥而寒冷的天气,所以洛阳饮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水席,各式各样的汤成为洛阳餐桌上最平常的饮食。洛阳饮食文化可以浓缩为一个字:“汤”。
=== 工业 ===
===服务业===
随着中国推动的[[中部掘起]]战略的逐步实施,洛阳的区位优势和综合优势越来越明显,洛阳的[[金融业]]日趋繁荣,多家外域[[银行]]纷纷入驻洛阳,洛阳目前拥有的全国性商业银行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地区性商业银行有[[洛阳银行|洛阳银行]]。
洛阳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洛阳市围绕"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山水洛阳"的城市品牌形象,整合旅游产品,截至2016年,洛阳有5A级景区四项五处,即[[龙门石窟]]、[[洛阳白云山风景区|白云山风景区]]、[[老君山 (栾川)|老君山]]-[[鸡冠洞|鸡冠洞旅游区]]和[[洛阳龙潭大峡谷|龙潭大峡谷景区]],4A级景区13家,3A以上景区数目位居全国之首。有旅行社89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1家,星级饭店61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9家,三星级29家,二星级20家,一星级1家,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旅游总收入302亿元。<ref>{{cite web|url=http://www.ha.xinhuanet.com/xhzt/2009-04/08/content_16193961.htm|title=洛阳市旅游业发展情况|publisher=新华网|date=2009-04-08|language=zh-hans|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2104711/http://www.ha.xinhuanet.com/xhzt/2009-04/08/content_16193961.htm|archivedate=2013-11-22}}</ref>
== 交通 ==
历史上洛阳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西周初期,以洛阳为中心在全国建立了第一个大公路网,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隋炀帝在洛阳建东都,下令开凿大运河,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东南辐射总长达2000多公里的南北水运网;以洛阳为东端起点的“[[丝绸之路]]”,可以直驰地中海东岸,明驼宛马,络绎不绝。现代,洛阳形成了以公路、铁路、民用航空、水路和管道为主体的立体化交通运输格局,是中原地区重要交通网络中心之一。
=== 公路 ===
国道:{{中国国道名|310}}由[[连云港]]经洛阳至[[天水]],{{中国国道名|207}}由[[锡林浩特]]经洛阳至[[海安]],{{中国国道名|311}}由[[徐州]]经洛阳栾川至[[西峡]]。
高速:{{China Expwy Name|G30}}连云港经洛阳至[[霍尔果斯]],{{China Expwy Name|G55}}二连浩特经洛阳至[[广州]],{{China Expwy Name|G36}}洛阳至[[南京]],[[少洛高速公路]]洛阳至[[少林寺]],[[盐洛高速公路]]至许昌、亳州、宿州、盐城,另外还有[[洛阳绕城高速公路]]、洛阳栾川高速公路和洛阳卢氏高速公路使洛阳与周边县市之间的往来更加便捷。
[[十二五]]时期,洛阳将改造、新建洛阳至偃师、孟津、吉利、伊川、宜阳、新安六县(市)区的5条快速通道项目,完善中心城区到周边县(市)区快速骨干路网,构建半小时经济圈,形成市县产业与交通融合的新型城市格局,进而拉动周边县市加快发展。<ref>{{cite web|url=http://www.ha.chinanews.com/GNnews/1/2011/02/19/144792.shtml|title=洛阳“十二五”期间构建半小时经济圈|publisher=大河网-大河报|date=2011-02-19|language=zh-hans|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228204527/http://www.ha.chinanews.com/GNnews/1/2011/02/19/144792.shtml|archivedate=2011-12-28}}</ref>
=== 城市轨道交通 ===
[[洛阳地铁]]目前两条线路在建,其中1号线预计于2021年建成通车,2号线一期预计于2022年建成通车。洛阳是中国内陆省份首个获批建设地铁的非省会城市。<ref>{{cite web |url=http://news.dahe.cn/2016/08-26/107391156.html |language= |title=洛阳地铁获国家批复 成中西部非省会城市首个 |publisher=大河网-河南日报 |date=2016年8月26日 |accessdate= |deadurl=no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827200121/http://news.dahe.cn/2016/08-26/107391156.html |archivedate=2016年8月27日 }}</ref>。[[File:Luoyang Metro 2020.jpg|缩略图|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2016-2020)]]
==教育科研 ==
洛阳有各类科研院所和科技开发机构达500多家,其中部属科研院所14家,省市骨干科研院所18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万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900多人,享有国家级、省级技术津贴的400多人,另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各一名,每万名职工拥有14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密度居全国前列,洛阳拥有6个国家级工程和技术中心,6个国家级检测中心。人才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六一三研究所、黎明化工研究院、石化工程公司等都是国内著名科研机构,不少科研院所的测试和科研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在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等高科技领域,每年都有新项目和新产品推出,在众多的科研成果中,高科技成果占三分之一以上,为洛阳今后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旅游名胜 ==
洛阳东临[[嵩山|嵩岳]],西依[[秦岭]],南望[[伏牛山|伏牛]],北靠[[太行山|太行]],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孕育出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风景名胜。洛阳市的旅游资源在数量、品位都独具优势,被旅游界称为历史文化之都和休闲度假之都。[[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截至2012年,洛阳共有包括[[龙门石窟景区]]、[[洛阳白云山风景区]]、[[老君山 (栾川)|老君山]]-[[鸡冠洞|鸡冠洞旅游区]]和[[洛阳龙潭大峡谷景区]]在内的四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另外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75处、市县级571处,馆藏文物40万件。
洛阳着力构建以市区为核心的旅游集散地,形成龙门石窟、汉魏故城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以下属的栾川县、嵩县和汝阳南部山区为核心的[[伏牛山|大伏牛山旅游产业聚集区]],主要包括伏牛山国家级山地度假旅游区、九龙山温泉度假区、白云山索道、陆浑水库度假区、木札岭原始生态旅游区和栾川县城集散中心等;以新安县全境为主体的[[黛眉山|黛眉山旅游产业聚集区]],主要包括[[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张钫]]故居、万山湖度假区、烂柯山、函谷关和黛眉山国际科考营地等。
此外,还有三条旅游产业带,以[[黄河小浪底风景区]]、黄河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万山湖风景区、始祖山景区、黄鹿山景区、西霞院旅游区、龙马负图寺、[[王铎 (天启进士)|王铎]]故居、[[光武帝|汉光武帝陵]]等景点组成的[[黄河|黄河旅游产业带]];以神灵寨国家森林公园、洛河漂流、故县水库观光、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组成的[[洛河|洛河流域风光带]];以[[杜康|杜康文化广场]]、杜康历史文化博物馆、杜康仙庄、云梦山景区、大虎岭森林公园、程园、伊尹祠、[[范仲淹|范仲淹墓]]、陆浑水库旅游度假区、天池山森林公园、伊河漂流和二程祠等组成的[[伊河|伊河旅游带]]。<ref>{{cite web|url=http://news.lyd.com.cn/content/2010/11/26/858304.shtml |title=洛阳旅游绘就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publisher=洛阳网 |date=2010-11-26 |language=zh-hans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1202002312/http://news.lyd.com.cn/content/2010/11/26/858304.shtml |archivedate=2010-12-02 }}</ref>{{Gallery|title=|footer=|width=170|height=160|lines=1|align=center|File:Longmen-lu-she-na-1.jpg|[[龙门石窟]]|File:Baiyun montain,luoyang2.jpg|[[白云山 (洛阳)|白云山]]|File:Yindufodian_(2).png|[[白马寺印度风格佛殿|白马寺]]|File:Luoyang laojunshan.jpg|[[老君山 (栾川)|老君山]]|File:洛浦公园.jpg|[[洛浦公园]]}}
== 著名人物 ==
== 城市荣誉 ==
{{Infobox Chinese
|pic=The peony Capital.png
|piccap=
|picsize=205px
|pic2=
|piccap2=
|picsize=140px
|c=
|t=[[wikt:洛阳|洛阳]]
*1982年,中国国务院颁发,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2001年,中国国家旅游局颁发,[[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2004年,被[[中国中央电视台]]授予“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称号。<ref>{{cite web|url=http://news.sina.com.cn/o/2004-10-13/12583909142s.shtml|title=河南洛阳被授予“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称号|publisher=新浪网|date=2004年10月13日|language=zh-hans|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2104250/http://news.sina.com.cn/o/2004-10-13/12583909142s.shtml|archivedate=2013年11月22日}}</ref>*2005年,在[[瑞士]]“欧中旅游论坛”荣获“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称号。<ref>{{cite web|url=http://travel.163.com/05/1024/16/20RG9UFS00061DP5.html|title=欧洲人最爱的中国十大城市|publisher=网易|date=2005-10-24|language=zh-hans|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1013120450/http://travel.163.com/05/1024/16/20RG9UFS00061DP5.html|archivedate=2012-10-13}}</ref>
*2005年,中国中央电视台颁发,“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十大中国名城。
*2008年,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2010年,洛阳市荣获“2010年度中国十佳节庆城市”称号。<ref>{{cite web|url=http://news.ly.ha.cn/0379001/20110111/362_178417.shtml|title=洛阳荣获2010年度中国十佳节庆城市奖|publisher=洛阳网|date=2011年1月11日|language=zh-hans}}{{dead link|date=2018年2月 |bot=Snghrax |fix-attempted=yes }}</ref>
*2011年,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011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称号。<ref name="sjmc">{{cite web|url=http://www.ly.gov.cn/sofpro/cms/previewjspfile/zgly/cms_0000000000000000003_tpl.jsp?requestCode=54311&CategoryID=49|title=我市荣膺“世界文化名城”称号|publisher=洛阳政府网|date=2011-08-12|language =zh-hans }}{{dead link|date=January 2014}}</ref>
*2011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012年,中国花卉协会授予“中国牡丹花都”称号。
*2012年,中国辞赋学会授予“辞赋之都”称号。<ref>{{cite web|url=http://lyrb.lyd.com.cn/html/2012-04/17/content_830480.htm|title=辞赋之都|publisher=洛阳网|date=2012年4月17日|language=zh-hans|deadurl=no|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2104708/http://lyrb.lyd.com.cn/html/2012-04/17/content_830480.htm|archivedate=2013年11月22日}}</ref>
== 友好城市 ==
<center>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 90%; pxbackground: #fff; font-size: 90%; text-align: center;"
|-
!国家
|{{flagicon|Japan}}<br />[[日本]]||{{flagicon|FRA}}<br />[[法国]]||{{flagicon|Japan}}<br />[[日本]]||{{flagicon|BGR}}<br />[[保加利亚]]||{{flagicon|USA}}<br />[[美国]]||{{flagicon|RUS}}<br />[[俄罗斯]]||{{flagicon|Japan}}<br />[[日本]]||{{flagicon|ESP}}<br />[[西班牙]]||{{flagicon|KOR}}<br />[[韩国]]
|-
!城市
|-
! style="background: #f9f9f9;" | 缔结日期
|1981-04-06||1982-12-02||1993-08-01||1994-08-01||1997-10-21||2000-04-25 ||2006-02-12||2010-04-10<ref>{{cite web |url = http://lyrb.lyd.com.cn/html/2010-04/10/content_622187.htm |title = 洛阳与西班牙阿尔卡拉市结为友好城市 |publisher = 洛阳网 |date = 2010-04-10 |language = zh-hans |deadurl = no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415140906/http://lyrb.lyd.com.cn/html/2010-04/10/content_622187.htm |archivedate = 2010-04-15 }}</ref>||2012-08-23
|}
</center>
== 外部链接 ==
; 官方网站
* [http://www.ly.gov.cn/ 洛阳市人民政府]
* [http://ditu.google.cn/maps?q=luoyang Google中国版地图]
* [http://map.qq.com/?lc=2#pano=23031006130425134438800&heading=296&pitch=-5&zoom=1 腾讯地图-洛阳市]
* [[Flickr]] - [http://www.flickr.com/photos/tags/luoyang/clusters/ 标签为洛阳的照片]
|南 = [[南阳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