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55
次編輯
變更
喬治·P·史密斯
,無編輯摘要
==='''噬菌體 ─ 一個蛋白質與其未知基因的連結'''===
* [[噬菌體]]含有一小段的[[基因]]物質,封裝在一個由保護[[蛋白質]]形成的鞘膜中,當複製時,會將它們的[[基因]]物質注入細菌中,綁架細菌的 [[ 代謝系統 ]] ,接著利用細菌製造出 [[ 噬菌體 ]][[ 基因 ]] 物質的拷貝,以及形成保護鞘膜需要的 [[ 蛋白質 ]] ,由此產生新的 [[ 噬菌體 ]] 。
* 史密斯 的盤算是研究人員應可 運用 [[ 噬菌體 ]] 的簡單構造,找出一個已知 [[ 蛋白質 ]] 的未知基因。 在此時已經有一些大型的分子庫存在,其內含有許多各種未知基因的片段,他的構想是 這些未知 [[ 基因 ]] 的片段,可與形成 [[ 噬菌體 ]] 鞘膜的一個 [[ 蛋白質 ]] 之 [[ 基因 ]] 融合,當新的 [[ 噬菌體 ]] 製造出來時,這個未知 [[ 基因 ]] 對應的 [[ 蛋白質 ]] 就會出現在這個 [[ 噬菌體 ]] 的表面,與形成鞘膜的一個 [[ 蛋白質 ]] 結合在一起( (如 圖 三) ) 。 他以[[噬菌体展示技术]]而闻名于世,这种技术将特定[[蛋白质]]的遗传密码人工插入到[[噬菌体]]的外壳蛋白基因中,使[[蛋白质]]显示在噬菌体外部。 史密斯在1985年首次描述了该技术,当时他通过将目标肽融合到丝状[[ 噬菌体]]的基因III上而在丝状噬菌体上展示肽<ref name="Smith_1985">{{cite journal | author = Smith GP | title = Filamentous fusion phageFile: novel expression vectors that display cloned antigens on the virion surface George_Smith_bacteriophage.png | journal = Science 缩略图| volume = 228 left| issue = 4705 600px| pages = 1315–7 |date=June 1985 | pmid = 4001944 | doi = 10[https://www.ch.ntu.edu.1126tw/nobel/doc/science2018/3.4001944 |bibcode = 1985Scipng 原圖鏈接] [https://www.ch.ntu.228edu.1315S }}<tw/ref>。 nobel/2018.html 他因此项工作获得了2018 圖片來源:2018 年[[诺贝尔 諾貝爾 化 学奖]],并与[[格雷格·温特]]({{lang-en|Sir [[Gregory Paul "Greg" Winter]]}} 學獎(by 蔡蘊明 ) 和[[弗朗西丝·阿诺德]] ({{lang-en|[[Frances Hamilton Arnold]]}})分享了奖项。
=='''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原因'''<ref name="Nobel_Chem_2018_Ch/><ref name="Nobel_Chem_2018_En/>==
* 演化的力量是透過生命來顯示的。2018年的化學諾貝爾桂冠頒給[[弗朗西絲·阿諾德]](Fances H. Arnold)、[[喬治·P·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 [[格雷格·溫特]](Gregory P. Winter)爵士,表彰她/他們透過[[演化]]的控制為人類謀取了最大的福祉。運用[[人工定向演化]](directed evolution)所製造的[[酵素]],現在已被用來生產包括[[生質燃料]]和[[藥物]]等等的物質。[[抗體的演化]]可以透過一種[[噬菌體顯示]](phage display)的方法來對抗[[自體免疫]]的疾病,以及在某些特定的例子中治癒轉移性癌症。
== '''視頻'''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JfZQtEmfO0|alignment=inline|dimensions=412|container=frame|description= '''噬菌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