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鹿野忠雄

增加 12,949 位元組, 6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Link style|time=2015-12-11T08:12:10+00:00}} {{Infobox Scientist | name = 鹿野忠雄 | image = LU0802.JPG | image_size = 200px | a…”
{{Link style|time=2015-12-11T08:12:10+00:00}}
{{Infobox Scientist
| name = 鹿野忠雄
| image = LU0802.JPG
| image_size = 200px
| alt =
| caption =
| birth_date = {{Birth date|1906|10|24}}
| birth_place = [[大日本帝國|日本]][[東京府]][[東京市]]淀橋區[[柏木]](現[[東京都]][[新宿區]])
| death_date = {{death date|1945|7|15}}(38歲?)
| death_place = [[婆羅洲日據時期|婆羅洲]][[沙巴]]{{link-en|淡汶安|Tambunan}}
| residence = {{TWN-JPN}}
| citizenship =
| nationality = {{EOJ}}
| fields =
| workplaces =
| alma_mater =
| doctoral_advisor =
| academic_advisors =
| doctoral_students =
| notable_students =
| known_for =
| author_abbrev_bot =
| author_abbrev_zoo =
| influences =
| influenced =
| awards =
| signature =
| signature_alt =
| footnotes =
| spouse =
}}
{{japanese|japanese=鹿野 忠雄|kana=かの ただお|romaji=Kano Tadao}}
'''鹿野忠雄'''({{bd|1906年|10月24日|1945年?||Kano, Tadao}}),[[日本]][[東京]]人,曾於[[台灣]]求學與長期學術研究。

鹿野忠雄是[[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後期,居台日籍人士當中相當著名的[[博物學]]及[[人文]]學者,主攻[[地理]]、[[昆蟲]]、[[植物]]、[[台灣原住民]]、[[地質]]與[[地形]],研究學術範圍相當綜博。1944年之前,他共發表153篇論文及兩本集結著作,絕大部分是台灣相關研究。這裡面,尤其是與台灣[[原住民]]與[[末次冰期]]方面的相關論文與著作,最為特殊與貢獻顯著。

[[二戰]]末期,鹿野被日本軍方徵召前往[[印尼]]北[[婆羅洲]]從事民族調查,不久即宣告失蹤。而因為他的學術熱誠與不凡成果,日本境內有學者認為,如果他能於戰火下倖存,戰後必成為日本國內之學界領袖。也因此,在[[山崎柄根]]所著的《鹿野忠雄:{{lang|ja|臺灣に魅せられたナチュラリスト}}》中,稱他為「忘記回來的博物學者」(A Naturalist Who Forgot to Return)。

== 生平概略 ==

=== 早期生活 ===
1906年生於東京的鹿野忠雄,從小熱愛昆蟲研究。1922年,尚於中學就學;十六歲的他於日本學術刊物《昆蟲世界》發表第一篇學術性論文,研究標的物正是[[蝴蝶]]。在此論文中,他將利用從小收集的日本本地蝴蝶,依照[[綱]][[目]][[科]][[種]]分門別類的研析,提及的蝴蝶種類高達65種。

此篇論文一發表,就深受日本當地學界的讚賞,其中,日本昆蟲學者[[橫山桐郎]]還主動聯繫,希望能認識這位「少年昆蟲學者」。之後,鹿野於課外前往橫山博士研究處所課外學習,並在哪裡深研昆蟲分類學及相關外語能力。

=== 台灣往來與求學生活 ===
因為橫山桐郎曾至台灣做學術研究,對其台灣多種族與多變化生態有其高度評價,鹿野忠雄受其感染影響,於是產生前往台灣研究的動機。而會興起遠走台灣的選擇,另一個原因,則因為濡慕[[無政府主義]]的鹿野忠雄,對於日本境內;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的宣佈戒嚴與右翼軍國勢力突然抬頭感到不安。

1925年,中學畢業後於[[亞洲]]北方[[庫頁島]]研究的鹿野忠雄選擇並考上了初創的[[台灣總督府高等學校]](1945年戰後改制為[[台灣省立台北高級中學]],已於1952年廢校;原址即為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就讀。同年春天,前往[[台北]]就讀高中的鹿野忠雄,昆蟲研究計劃並未停止。在就學之餘空閒時間,他仍繼續於台灣北部:如[[烏來區|烏來]],[[陽明山|草山]]等山區探索考察,而主要內容也著重於他早先鍾情的昆蟲研究。1926年,常常翹課的鹿野,仍把精力放在山地的[[昆蟲採集]],並開始對[[台灣原住民]]產生興趣。而其研究處所,包括台灣中部的南投[[布農族]]、[[鄒族]]勢力範圍。1927年,無視學業進度嚴重落後的鹿野繼續於台灣山林研究,並在8月前往[[紅頭嶼]](今[[蘭嶼]])並對其島嶼地理與[[達悟族]]有深入的研析,而他也是少數於1920年代末期前往紅頭嶼的日人或學者。翌年,他還將這期間,對於紅頭嶼達悟族大型漁舟之調查報告刊登於日本本地著名民族學專門雜誌-《民族雜誌》,顯示以理科生物學專長的鹿野,在高中這階段,已將部分研究重心跨足到人文科學的[[民族學]]。

1928年,鹿野因為上課時數不足,期末考試未參加等理由,遭台北高等學校校方的留級處分,不過他仍於此年前往攀登[[卓社大山]]、[[能高山]]、[[奇萊山]]、[[中央尖山]]、[[南湖大山]]、[[合歡山|合歡山群峰]]、[[畢祿山]],這階段,他則開始對台灣地理、地質或地形產生高度興趣。1929年,留校察看期間,上課日數還是沒達到校方標準的他,則因自學英文與希臘文與多篇論文發表成果,加上[[三澤糾]]校長作保,以致能夠如期畢業。同年,並順利考上[[東京帝國大學]][[理學部]][[地理科]],而返回日本東京就讀高等教育的鹿野忠雄,也順遂的於1933年畢業於該校。

=== 文化雇員與研究 ===
大學畢業後,應[[臺灣總督府]]之邀,擔任該政府機構的文化研究相關部門之雇員。雖然所賦予的任務,為從事臺灣原住民及[[南方民族]]之研究,不過,仍於理科的生物學和台灣地理有所研究與發表。其中,又以台灣高山的「末次冰期」或[[冰蝕地形]]相關論文,最具代表。

1934年,於[[台灣總督府]]文化部門擔任雇員,以1931年三度登上台灣[[次高山]](即[[雪山]])主峰頂經驗及1932年發表的台灣高山冰河之文章為基礎,發表了台灣雪山和南湖大山的末期冰河時期地形與冰蝕高山山地的研究論文。此篇與台灣[[冰河遺跡]]相關的論文一發表,馬上引起日本學術界極大震撼。1941年,更以《臺灣次高山出褶層の研究》獲[[理學]][[博士]]學位。

這些論文重點,在於以親身體驗與所得[[寫真]],證明了台灣雪山山脈具有許多冰蝕地形的特徵:如[[圈谷]]和[[冰斗]]及[[漣痕]](ripple mark)。由此,不但證實了1929年[[早坂一郎]]的台灣高山曾發生冰河的推論,更讓他成為台灣冰河地形第一位發現者。也因為這連串發現與論文發表,本來研究領域為動物學或民族學,不但躋身為日本地形界的重要學者,而更帶動日本境內研究雪山、南湖大山,甚至[[新高山]]等台灣山脈的熱潮。直至今日,台灣學術界進行高山地形研究,仍大多引用他的論點。

=== 戰爭與失蹤 ===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他於台灣的研究被迫中止。翌年,他被[[台灣軍]]軍方指派前往[[菲律賓]],擔任戰爭所需的民族學研究與菲律賓的戰地文化財產管理。期間還營救了德裔美籍教授[[:en:H. Otley Beyer|亨利·奧特雷·貝雅]](Henry Otley Beyer)並發現菲律賓[[巴丹島]]族民與[[達悟族|達悟族民]],在語言與文化的相近。

1943年,執行任務完畢返回日本東京的鹿野,利用從貝雅教授學來的新歸納與思考模式,開始於東京的「常民文化研究所」,繼續編寫《[[台灣原住民族圖譜]]》,並在歷史民族學刊上,頻繁介紹了日治時期以來,考古遺址的調查情形,如[[圓山遺址]]、台灣[[東海岸]]的[[巨石文化]]、[[墾丁]]石棺遺址、[[蘇澳鎮 (宜蘭縣)|蘇澳]][[新城鄉 (臺灣)|新城]]石棺遺址、[[埔里鎮|埔里]][[烏牛欄]]石棺遺址等等。而這些研究與調查受到[[東京大轟炸]]與太平洋戰爭戰事日漸激烈的影響,不得不於1944年中斷。

1944年6月,鹿野以日本陸軍雇員身分赴印尼北婆羅洲從事民族調查,不久便於硝煙瀰漫的南洋戰場失蹤,一說是遭到日本憲兵殺害。1945年8月,[[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於南洋返鄉的被遣日軍陣中,也未見鹿野忠雄身影。而因為他的學術研究成果與奉獻,有不少學者認為,如果他不失蹤,必定成為日本戰後的人文學界領袖。也因此,部分日人學者都稱他為「忘記回來的博物學者」(A Naturalist Who Forgot to Return)。

== 主要著作 ==
(不收入期刊論文)

=== 日文 ===
* 鹿野忠雄,臺灣高山地域に於ける二三の地形學的觀察,典藏在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目前已有微縮、數位檔。
* 鹿野忠雄,新高南山と南玉山の登攀,典藏在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目前已有複製精裝本。
* 鹿野忠雄,新高東山の登攀,典藏在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目前已有複製精裝本、微縮資料。
* 鹿野忠雄,臺灣紅頭嶼地名考,出版地、出版者不詳,昭和6年,1931年。典藏在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 鹿野忠雄,紅頭嶼蕃の使用する船,典藏在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目前已有複製精裝本、微縮資料。
* 鹿野忠雄,1928,新高山彙の動物學的研究(豫報),臺北:臺灣山岳會,昭和3年,1928年。
* 鹿野忠雄,1929,臺灣產哺乳類の分布及習性,東京:日本動物學會,昭和4-5年,1929-1930年。
* 鹿野忠雄,1930,臺灣產高山蝶,典藏在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目前已有複製精裝本、微縮資料。
* 鹿野忠雄,1931,ピヤナン越の山旅,典藏在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目前已有複製精裝本、微縮資料。
* 鹿野忠雄,1932,臺灣島に於ける小人居住の傳說,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昭和7年,1932年(原發表於《人類學雜誌》47卷3號)。
* 鹿野忠雄,1933,紅頭嶼の動物地理學的研究,典藏在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目前已有微縮、數位檔。
* 鹿野忠雄,1941,山と雲と蕃人と:臺灣高山行,東京:中央公論社。
* 鹿野忠雄,1946,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第一卷。東京:矢島書房。
* 鹿野忠雄,1952,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第二卷。東京:矢島書房。
* 鹿野忠雄,2002,山と雲と蕃人と:臺灣高山紀行。東京:文遊社。

=== 英文 ===
* Kano, T. 1940. Zoogeographical studies of the Tsugitaka Mountains of Formosa. Shibusawa Institute, Tokyo, Japan.
* Kano, Tadao, and Kokichi Segawa. 1945. ''An Illustrated Ethnography of Formosan Aborigines: Vol. 1 the Yami''. Tokyo: Maruzen.
* Kano, Tadao. 1956. ''An Illustrated Ethnography of Formosan Aborigines: Vol. 1 the Yami''. Revised ed. Tokyo: Maruzen.

=== 中文譯本 ===
* 鹿野忠雄,1984,台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宋文薰]]譯。[台中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 鹿野忠雄,2000,山、雲與蕃人:台灣高山紀行,[[楊南郡]]譯註。台北:玉山社。

== 相關詞條 ==
* [[伊能嘉矩]]
* [[金關丈夫]]
* [[森丑之助]]
* [[鳥居龍藏]]
* [[宮本延人]]
* [[移川子之藏]]
* [[馬淵東一]]
* [[國分直一]]
* [[淺井惠倫]]
* [[千千岩助太郎]]

== 參考資料 ==
* 楊允言、黃玉翎,《[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402145059/http://210.240.194.97/iug/ungian/Chokphin/Hoagu/Kano/kano.htm 忘記回來的博物學者-評介《鹿野忠雄》]》(書評)
* 楊建夫,《台灣的山脈》,2001年,台北,遠足文化公司
* 張素玢,《台灣歷史辭典》,2004年,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山崎柄根著,《鹿野忠雄:{{lang|ja|臺灣に魅せられたナチュラリスト}}》,原著:1992年,東京,日本平凡社。
** (中譯本,楊南郡譯,《鹿野忠雄》,1998年,台北,晨星出版社)

== 外部連結 ==
* [http://nrch.cca.gov.tw/ccahome/website/site20/contents/011/cca220003-li-wpkbhisdict002925-0866-u.xml 台灣歷史辭典:鹿野忠雄]{{dead link|date=2018年2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1011200901/http://203.64.42.21/iug/Ungian/Chokphin/Hoagu/Kano/kano.htm#_ftn2 楊允言、黃玉翎:忘記回來的博物學者:評介《鹿野忠雄》]

{{DEFAULTSORT:Kano, Tadao}}
[[Category:日本下落不明者]]
[[Category:台灣日治時期動物學家]]
[[Category:台灣日治時期人類學家]]
[[Category:日本地質學家]]
[[Category:日本動物學家]]
[[Category:日本人类学家]]
[[Category:日本地理学家]]
[[Category:東京大學校友]]
[[Category: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校友]]
[[Category:東京都出身人物]]
[[Category:台灣原住民文化]]
5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