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781
次編輯
變更
教宗亚历山大三世
,创建页面,内容为“ {{Infobox Christian leader | type = Pope | honorific-prefix=教宗 |name=亚历山大三世<br />Alexander PP. III |image=<center><img src=http://s5.sinaimg.cn/bmid…”
{{Infobox Christian leader
| type = Pope
| honorific-prefix=教宗
|name=亚历山大三世<br />Alexander PP. III
|image=<center><img src=http://s5.sinaimg.cn/bmiddle/001NUNsbzy7hX9kJA0c94&690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919bc70102xkyn.html 来自 新浪博客 的图片]</small>
|title = [[罗马主教]]
|birth_name=Rolando Bandinelli
|elected=1159年9月7日
|term_start = 1159年9月20日
|term_end=1181年8月30日(在位{{Age in years and days|1159|09|20|1181|08|30|age=no}})
|predecessor=[[教宗亚德四世]]
|successor=[[教宗路爵三世]]
|birth_date=约1100年或1105年
|birth_place=[[锡耶纳]]
|death_date=1181年8月30日
|death_place=[[教宗国]][[奇维塔卡斯泰拉纳]]
|other=历山
}}
[[教宗]]'''亚历山大三世'''({{lang-la|Alexander PP. III}};{{bd|约1105年||1181年|8月30日}})本名'''罗兰多·巴蒂内利'''(Orlando Bandinelli),1159年9月7日当选罗马主教(教宗),同年9月20日即位至1181年8月30日为止。<ref>{{cite web |title=Pontiffs |url=https://w2.vatican.va/content/vatican/en/holy-father.index.html |publisher=Holy See |accessdate=2019-09-0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909162143/https://w2.vatican.va/content/vatican/en/holy-father.index.html |archivedate=2019-09-09 |language=en}}</ref>从14世纪以来,他被认为是巴弟内利贵族家族中的成员,但这还没有被证实。<ref> Maleczek, W. (1984). Papst und Kardinalskolleg von 1191 bis 1216 (in German). Wien. p. 233 note 168. ISBN 3-7001-0660-2.</ref>
亚历山大三世是神学及法律家。1140年他在[[波罗那]]教书时,写了一本法学[[大纲]],而且为《[[格拉齐安敕令]]》注释,另外则写有神学论文多篇。他在[[教宗恩仁三世]]时代被擢升为执事级枢机,在[[教宗亚德四世]]时为最得力的顾问<ref>邹保禄,《历代教宗简史》,(台南:闻道出版社,1983),167。</ref>。
[[腓特烈一世]](巴巴罗沙、腓勒德力Frederick Barbarossa),是中古世纪德国最伟大的皇帝,他梦想仿效[[查理曼]]能有效的统治义大利。亚德四世看出了他的野心,如果不抑制腓特烈的野心,他除了会成为全欧洲的主人外,连教会都会受他的控制<ref>幕启蒙,《天主教史(卷二)》,侯景文译, (台北:光启文化事业,2002),124。</ref>。1159年,亚德死后,半数的[[枢机]]们选出了一位精通法典又意志坚强的卓越人物担任教宗,就是亚历山大三世。其馀的少数枢机们,得到罗马教士及皇帝的支持,另选一人为教宗,称{{link-en|对立教宗维笃四世 (1159年-1164年)|Antipope Victor IV (1159–1164)|对立教宗维笃四世}},虽然选举具有合法性,但腓特烈对亚历山大三世的坚强感到不安,所以他支持威克多,甚至召集一个教会会议,叫他们公开表示拥护威克多。但是亚历山大三世受到[[英格兰]]、[[法兰西]]、[[西班牙]]、[[匈牙利]]及[[西西里]]的支持<ref>培克尔,《基督教史略》,萧维元译, (香港:浸信会出版部,1961),159。</ref>。这种作法使得教会的自主性受到了威胁,亚历山大三世不得不处理,他将腓特烈和对立教宗开除教籍。可是[[德国]]大军已压境,他只好先放弃[[罗马]]前往[[法国]]避难,亚历山大三世联合[[义大利]]各城作战,双方互有胜负,战争拖了17年,1176年腓特烈军在[[莱拿闹]](Legnan)惨败,腓特烈不得不认输。1177年,亚历山大三世当时在[[威尼斯]](Venice),腓特烈前去求饶,在[[圣马尔谷]]大殿前跪伏亚历山大三世脚下请求宽恕。亚历山大三世把腓特烈拉起来,恢复了他的教籍,并赐他一个「平安之吻」(Kiss of Peace)<ref>祈柏尔,《基督的轨迹-二千年教会史》,李林静芝译,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86),147。</ref>,表示宽恕。至此,腓特烈企图控制教宗的计画破灭,他只能对德国境内各主教行使其威权<ref>华尔克,《基督教会史》,谢受灵、赵毅之译, (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87),450。</ref>。
在亚历山大三世的任内,[[坎特伯雷大主教|坎特伯雷总教区总主教]][[托马斯·贝克特]]和英王[[亨利二世]]在教会法庭的独立权力问题上发生严重争论<ref>比尔奥斯汀,《基督教发展史》,马杰伟、许建人译, (香港:种籽出版有限公司,1991),205-206。</ref>。亨利二世在1164年《[[克拉林敦宪章]]》裡,禁止教会向罗马上诉,衝突的结果,贝克特被放逐到[[法国]]。1170年圣诞,贝克特回到[[坎特伯里]],在他自己的祭坛前被杀害。基督徒震怒,立刻奉贝克特为殉道者。亚历山大三世在1173年封贝克特为[[圣徒]],并订立法规,规定以后一切敕封圣徒是[[教宗]]特定的权力。1179年,亚历山大召开[[第三次拉特朗公会议]],为改革通过法案<ref>陶理,《基督教二千年史》,李伯明、林牧野译, (香港:海天书楼有限公司,2007),290。</ref>。亚历山大三世死在罗马近郊[[奇维塔卡斯泰拉纳]],他的尸体安葬在[[拉特郎堂]]内<ref>邹保禄,《历代教宗简史》,(台南:闻道出版社,1983),169。</ref>。
==亚历山大的政治==
亚历山大三世是第一位直接关注波罗的海以东地区宣教活动的教宗,他可能于1164年在瑞典设立了[[乌普萨拉]]总主教,<ref> Papal Letters to Scandinavia and their Preservation, Anders Winroth, Charters, Cartularies and Archives: The Preserv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Documents in the Medieval West, ed. Adam J. Kosto and Anders Winroth, (Pontifical Institute of Mediaeval Studies, 2002), 178. </ref> 这件事是在他最亲密的朋友[[隆德]]大主教埃斯基尔的建议下做成的。 埃斯基尔曾经任命一位[[本笃会]]的修士福克为[[爱沙尼亚]]的主教,但他因为和丹麦国王有衝突,而被流放到法国的克莱尔沃。1171年亚历山大成为第一位解决芬兰教会问题的[[教宗]],据称芬兰人骚扰神父并且只有在战争时期才倚靠上帝<ref> "Letter by Pope Alexander III to the Archbishop of Uppsala".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07-09-27.. In Latin. Hosted by the National Archive of Finland. See [1] and Diplomatarium Fennicum from the menu.</ref>
亚历山大不仅击败了[[巴巴罗萨]](德语:Friedrich I Barbarossa,腓特烈一世(红鬍子) (神圣罗马帝国)),还因著1170年发生的[[托马斯·贝克特]]谋杀案,使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屈服。他和贝克特的关係非同寻常,后来在1173年,贝克特被封为圣徒。<ref> Norton, Christopher (2006). St. William of York. Rochester, NY: Boydell Press. p. 193. ISBN 1-903153-17-4. </ref> <ref> St. Thomas Becket. Biography.com. Retrieved: 21 March 2013.</ref> 这是由亚历山大封圣的第二位圣徒,而第一位是1161年的[[忏悔者爱德华]]。<ref> Norton, Christopher (2006). St. William of York. Rochester, NY: Boydell Press. p. 193. ISBN 1-903153-17-4.</ref> 不过,他在1172年确认了亨利爱尔兰之领主的地位。
通过1179年5月23日签发的[[教宗]]诏令,他承认了[[阿方索一世]]葡萄牙国王的权利,而这个国王的称号是阿方索自封的。这在葡萄牙成为一个被世界承认的独立王国的进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阿方索从1139年开始就已经在使用国王的称号。)<ref> Peter Linehan and Janet Laughland Nelson, The Medieval World, Vol.10, (Routledge, 2001), 524.</ref>
==改革的成就==
即使作为一名逃亡者,亚历山大仍然受到法国[[路易七世]]的青睐和保护。
1163年,他召集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神父与主教参加[[图尔]]会议(Council of Tours),除其他事项外,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教会圣职的非法划分、教会牧者放高利贷,占用十一奉献。<ref>Pennington, Kenneth. "Pope Alexander III", The Great Popes through History: An Encyclopedia, (Frank J. Coppa, ed.),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2002) 1.113-122</ref>
1179年三月,亚历山大三世召开第三次拉特朗[[大公会议]](即[[第三次拉特朗公会议]]),这是中世纪最重要的教会会议之一,天主教称之为第十一次[[大公会议]]。这个法案包括了好几个[[教宗]]为改善教会状况而製定的计划书,其中规定,如果未达到三分之二[[枢机]]的选票,没有人可以被选为教宗。<ref> Joseph F. Kelly, The Ecumenical Councils of the Catholic Church: A History, (Liturgical Press, 2009), 83.</ref>该规则于1996年略有改变,但2007年又恢复原状。这次会议标志著亚历山大三世的权力达到了顶峰。
然而,这次会议结束后不久,罗马共和国就迫使亚历山大三世离开[[罗马]]这座城市,他从此就再也没有重新回到罗马。1179年9月29日,一些贵族建立了反亚历山大三世联盟。但教宗通过明智地使用金钱,仍然把握大权,控制局面,结果他在1180年1月被世俗权贵免职。1181年,亚历山大三世开除了苏格兰国王[[威廉一世]]的教籍,并且禁止他参加任何圣事活动。<ref> Joseph F. Kelly, The Ecumenical Councils of the Catholic Church: A History, (Liturgical Press, 2009), 83.</ref>
他于1181年8月30日在[[奇维塔卡斯泰拉纳]]去世。
==主要成就列举==
1、推广圣额我略七世教宗的改革方案。
2、公元1163年发三道通喻,要求神职人员正确研究方向。
3、公元1163年5月19日召开多鲁能会议,致塞德苏外邦人首长书:论玛利亚的圣肉身,死后未尝腐朽(DS 748)。
4、公元1163年与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共同为巴黎圣母院奠基。
5、公元1170年5月28日,致齐肋木(Guilelmus)总主教书:论对基督人性之谬论(DS 749)。
6、公元1177年2月18日,再致齐肋木总主教书:论对基督人性之谬论(DS 750)。
7、公元1177年与腓特烈一世签订《威尼斯和约》。
8、公元1179年3月5日至19日或22日,召开拉特朗第三届会议:论选举教宗的规则等。第三期会议论圣职买卖罪(DS 751)。
9、(年份不详)致雅农总主教书:论不法的卖契(DS 753)。
10、(年份不详)致白利亚主教书:论婚姻的束缚(DS 754)。
11、(年份不详)致沙肋尼总主教书:论同意结婚的效果(DS 755~756)。
12、(年份不详)致庞济主教克罗蒙书:论圣洗的方式(DS 757~758)。
13、一连任命斯科拉里(Scolari)为枢机执事、枢机司铎和枢机主教,即之后的格肋孟三世(Clemens III 1187~1191)教宗。
==参考文献==
{{reflist}}
== 译名列表 ==
* -{zh-hant:亚历山大; zh-hans:亚历山大;}-:[http://catholic-dlc.org.hk/2000.htm 天主教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禧年专页]作、[http://wordpedia.britannica.com/concise/quicksearch.aspx?keyword=alexander&mode=3 《大英简明百科知识库》2005年版]{{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1993年版作-{zh-hant:亚历山大; zh-hans:亚历山大;}-。
* -{zh-hant:历山; zh-hans:历山;}-:[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1023073732/http://archives.catholic.org.hk/popes/index.htm 香港天主教教区档案 历任教宗]作-{zh-hant:历山; zh-hans:历山;}-。
* 亚力山大:[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721104238/http://www.cftfc.com/churchhistory/Big5/history/04.htm 真理辩证中文网 两千年教会历史巡礼 第四篇 中世纪前期教会历史]作亚力山大。
* 亚力山大、-{zh-hant:亚历山大; zh-hans:亚历山大;}-:[http://www.nict.gov.tw/tc/dic/index1.php 国立编译舘] {{Wayback|url=http://www.nict.gov.tw/tc/dic/index1.php |date=20051212094941 }}作亚力山大、-{zh-hant:亚历山大; zh-hans:亚历山大;}-。
{{天主教会史}}
[[Category:200 宗教总论]]
[[Category:意大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