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67
次編輯
變更
聊斋志异·梦别
,创建页面,内容为“缩略图|[https://www.sohu.com/a/217605325_532024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梦别'''出自《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File:聊斋志异20.jpg|缩略图|[https://www.sohu.com/a/217605325_532024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梦别'''出自《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异,有记录奇异事件的意思。 <ref>[https://www.xyyuedu.com/gdmz/lzzy/ 轩宇阅读网]</ref>
[[File:聊斋志异11533.jpg|缩略图|[https://www.ximalaya.com/youshengshu/28760669/ 聊斋志异]]]
==原文==
[[File:聊斋志异1154.jpg|缩略图|[https://www.163.com/dy/article/DEURFTCD0529RSIC.html 聊斋志异]]]
王春季先生之祖[1],与先叔祖玉田公交最善[2]。一夜,梦公至其家, 黯然相语。问:“何来?”曰:“仆将长往[3],故与君别耳。”问:“何之?” 曰:“远矣。”遂出。送至谷中,见石壁有裂罅[4],便拱手作别,以背向罅, 逡巡倒行而入;呼之不应,因而惊寤。及明,以告太公敬一[5],且使备具[6],曰:“玉田公捐舍矣[7]!”太公请先探之,信,而后之。不听,竟以素服往[8]。至门,则提挂矣[9]。呜呼!古人于友,其死生相信如此;丧舆待巨卿 而行[10],岂妄哉!
[[File:聊斋志异1155.jpg|缩略图|[https://www.sohu.com/a/139137902_536015 聊斋志异]]]
==翻译==
[[File:聊斋志异1157.jpg|缩略图|[https://www.sohu.com/a/280247134_120020996 聊斋志异]]]
李王春先生的祖父,与我已故的叔祖玉田公,[[交情最好]]。一天夜里,李的祖父梦见玉田公到他家里,神色凄伤地和他说话。李祖问:“你来有什么事吗?”他回答说:“我要出远门,特来向你告别。”又问:“到哪里去?”回答说:“很远啊。”说完转身走了。李祖把他送到山谷中,见石壁有条裂缝,玉田公便拱手告别,然后背对石缝慢慢倒退着隐入石缝中,喊他也不应声。李祖一下从[[梦中惊醒]]了,[[挨到天亮]],将梦中的事告诉了太公敬一,并让家人准备好吊丧的物品,说:“玉田公已经去世了。”太公叫派人先探听一下,如果是真的,再去吊唁。李祖不听,竟换上素服去了。到了玉田公的门前,果然见门上已挂着白幡了。
[[File:聊斋志异1156.jpg|缩略图|[https://www.sohu.com/a/280247134_120020996 聊斋志异]]]
唉!古人对朋友,连生死都深信不疑;古人张元伯的灵车要等范巨卿来到,才肯前行,岂是荒诞之谈?
==注释==
[1]王春李先生:李宪,字王春(县志作玉春),山东淄川人,作者挚友 李尧臣(字希梅)之父。明崇祯九年(1636 年)举人,清顺治三年(1646 年)进士。任浙江孝丰县(令属安吉县)知县,卒于官。有著作多种,未刊。 传见乾隆《淄川县志》六《续文学》。其诅,名字事迹未详。
[2]先叔祖玉田公:蒲生汶,字澄甫,作者叔祖。明万历十三年(1585) 举人,二十年(1592)进士。官直隶省玉田县知县。见《淄川县志》。
[3]长往:出远门,暗喻永逝。
[4]裂罅(xià下):裂缝。罅,缝隙。
[5]太公敬一:李思豫,字敬一,李宪的父亲。传见《淄川县志》六《续 义厚》。
[6]具:丧用品。
[7]捐舍:捐弃宅舍;去世的讳称。《战国策•赵策》:“奉阳君妒,大 王不得任事,??今奉阳君捐馆舍,大王乃今然后得与士民相亲。”鲍彪注:“礼,妇人死曰捐馆舍,盖亦通称。”
[8]素服:丧穿的白衣。
[9]提:门。丧家门口所挂的缘有垂幅的纸。
[10]丧舆待巨卿而行:《后汉书•独行•范式传》:范式,字巨卿,与 汝南张劭为友。张死后,范式梦其来告丧期,并嘱临葬。范乃素车白马千里 往。范未至,柩至扩而不肯进;范至,叩棺致唁,“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 遂如期成葬。<ref>[http://www.wywzj.cn/liaozhai/1760.html 文言文之家]</ref>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但功名不显。父蒲弃学经商,然广读经史,学识渊博。
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20岁时,与同乡学友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等人结“[[郢中诗社]]”。后家贫,应邀到李希梅家读书。31~32岁时,应同邑进士新任[[宝应知县]]、好友孙蕙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南游,对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官场的腐败]]、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体验。还结交了一些南方下层歌女。北归后,以到缙绅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7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
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今人搜集编定为《蒲松龄集》。<ref>[http://www.wywzj.cn/liaozhai/1624.html 文言文之家]</ref>
==参考资料=={{reflist}}
[[Category:840 中國文學別集]]
[[Category:847 清代別集]]
'''聊斋志异·梦别'''出自《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异,有记录奇异事件的意思。 <ref>[https://www.xyyuedu.com/gdmz/lzzy/ 轩宇阅读网]</ref>
[[File:聊斋志异11533.jpg|缩略图|[https://www.ximalaya.com/youshengshu/28760669/ 聊斋志异]]]
==原文==
[[File:聊斋志异1154.jpg|缩略图|[https://www.163.com/dy/article/DEURFTCD0529RSIC.html 聊斋志异]]]
王春季先生之祖[1],与先叔祖玉田公交最善[2]。一夜,梦公至其家, 黯然相语。问:“何来?”曰:“仆将长往[3],故与君别耳。”问:“何之?” 曰:“远矣。”遂出。送至谷中,见石壁有裂罅[4],便拱手作别,以背向罅, 逡巡倒行而入;呼之不应,因而惊寤。及明,以告太公敬一[5],且使备具[6],曰:“玉田公捐舍矣[7]!”太公请先探之,信,而后之。不听,竟以素服往[8]。至门,则提挂矣[9]。呜呼!古人于友,其死生相信如此;丧舆待巨卿 而行[10],岂妄哉!
[[File:聊斋志异1155.jpg|缩略图|[https://www.sohu.com/a/139137902_536015 聊斋志异]]]
==翻译==
[[File:聊斋志异1157.jpg|缩略图|[https://www.sohu.com/a/280247134_120020996 聊斋志异]]]
李王春先生的祖父,与我已故的叔祖玉田公,[[交情最好]]。一天夜里,李的祖父梦见玉田公到他家里,神色凄伤地和他说话。李祖问:“你来有什么事吗?”他回答说:“我要出远门,特来向你告别。”又问:“到哪里去?”回答说:“很远啊。”说完转身走了。李祖把他送到山谷中,见石壁有条裂缝,玉田公便拱手告别,然后背对石缝慢慢倒退着隐入石缝中,喊他也不应声。李祖一下从[[梦中惊醒]]了,[[挨到天亮]],将梦中的事告诉了太公敬一,并让家人准备好吊丧的物品,说:“玉田公已经去世了。”太公叫派人先探听一下,如果是真的,再去吊唁。李祖不听,竟换上素服去了。到了玉田公的门前,果然见门上已挂着白幡了。
[[File:聊斋志异1156.jpg|缩略图|[https://www.sohu.com/a/280247134_120020996 聊斋志异]]]
唉!古人对朋友,连生死都深信不疑;古人张元伯的灵车要等范巨卿来到,才肯前行,岂是荒诞之谈?
==注释==
[1]王春李先生:李宪,字王春(县志作玉春),山东淄川人,作者挚友 李尧臣(字希梅)之父。明崇祯九年(1636 年)举人,清顺治三年(1646 年)进士。任浙江孝丰县(令属安吉县)知县,卒于官。有著作多种,未刊。 传见乾隆《淄川县志》六《续文学》。其诅,名字事迹未详。
[2]先叔祖玉田公:蒲生汶,字澄甫,作者叔祖。明万历十三年(1585) 举人,二十年(1592)进士。官直隶省玉田县知县。见《淄川县志》。
[3]长往:出远门,暗喻永逝。
[4]裂罅(xià下):裂缝。罅,缝隙。
[5]太公敬一:李思豫,字敬一,李宪的父亲。传见《淄川县志》六《续 义厚》。
[6]具:丧用品。
[7]捐舍:捐弃宅舍;去世的讳称。《战国策•赵策》:“奉阳君妒,大 王不得任事,??今奉阳君捐馆舍,大王乃今然后得与士民相亲。”鲍彪注:“礼,妇人死曰捐馆舍,盖亦通称。”
[8]素服:丧穿的白衣。
[9]提:门。丧家门口所挂的缘有垂幅的纸。
[10]丧舆待巨卿而行:《后汉书•独行•范式传》:范式,字巨卿,与 汝南张劭为友。张死后,范式梦其来告丧期,并嘱临葬。范乃素车白马千里 往。范未至,柩至扩而不肯进;范至,叩棺致唁,“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 遂如期成葬。<ref>[http://www.wywzj.cn/liaozhai/1760.html 文言文之家]</ref>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书香世家,但功名不显。父蒲弃学经商,然广读经史,学识渊博。
蒲松龄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取秀才,颇有文名,但以后屡试不中。20岁时,与同乡学友王鹿瞻、李希梅、张笃庆等人结“[[郢中诗社]]”。后家贫,应邀到李希梅家读书。31~32岁时,应同邑进士新任[[宝应知县]]、好友孙蕙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南游,对其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南方的[[自然山水]]、[[风俗民情]]、[[官场的腐败]]、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体验。还结交了一些南方下层歌女。北归后,以到缙绅家设馆为生,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71岁撤帐归家,过了一段饮酒作诗、闲暇自娱的生活。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
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除《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4卷,诗集6卷;杂著《省身语录》、《怀刑录》等多种;戏曲3种,通俗俚曲14种。今人搜集编定为《蒲松龄集》。<ref>[http://www.wywzj.cn/liaozhai/1624.html 文言文之家]</ref>
==参考资料=={{reflist}}
[[Category:840 中國文學別集]]
[[Category:847 清代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