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聖保羅

增加 23,10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name = <h4 style="background:#0088dd; color:#ffffff; margin-top:0em; padding:10px 0;"> 聖保 羅」重新導向至此。關於與此名稱相似的其他條目,詳見「 祿 / 聖保羅 (消歧義)」。</h4>|feast_day = 1月25日 聖保 祿 羅受感化日<br />2月10日<br / >6月29日[[使徒彼得|聖彼得]]及 聖保羅日<br />11月18日Bartolomeo Montagna |venerated_in = [[基督教]]|image = <img src="https://religion.moi.gov.tw/ReligionSys/FileStore/CKUpload/023- Saint Paul %E5%85%AC%E5%85%83%E5%8D%81%E4%BA%8C%E4%B8%96%E7%B4%80%E7%9A%84%E8%81%96%E4%BF%9D%E7%BE%85%E9%A6%AC%E8%B3%BD%E5%85%8B%E7%95%AB%E5%83%8F- Google Art Project%E7%8E%8B%E5%9C%A8%E5%BA%B7.png" width="250" ><br> <br>[https://religion.moi.gov.jpgtw/Knowledge/Content?ci=2&cid=299 圖片來源互聖 保羅 ,Bartolomeo Montagna繪]出生 |caption = |birth_date = 5年<ref>[http://www.pbs.org/empires/peterandpaul/footsteps/footsteps_1_1.html Peter and Paul . In the Footsteps of Paul . Tarsus . 1]. PBS. Retrieved 2010-11-19.</ref> |birth_place = [[ 羅馬帝國 ]][[ 奇里乞亞 ]][[ 大數]]<ref>{{Bibleref2|Acts|22:3|9}}</ref>逝世 |death_date = 67年<ref name="Harris, p. 411" /> |death_place = [[ 羅馬帝國 ]][[ 羅馬]]<ref name="Harris, p. 411" />敬奉於 基督教|titles =|canonized_by =|attributes = [[劍]]|patronage = 主要朝聖地 |major_shrine = [[ 城外聖保祿大殿]] 瞻禮 1月25日 聖保羅受感化日2月10日6月29日聖彼得及聖保羅日11月18日象徵 劍保羅(天主教譯保祿,唐朝景教譯寶路法王;古希臘語:Παῦλος,拉丁語:Paulus[4];約3年-約67年),本名「掃羅」(Saul),又稱大數的掃羅(Saul of Tarsus)。他是早期教會最具有影響力的傳教士之一,基督徒的第一代領導者之一,被奉為外邦人的使徒。在諸多參與基督教信仰傳播活動的使徒與傳教士之中,保羅通常被認為是在整個基督教歷史上最重要的兩個人之一,並且是史上最偉大的宗教領導者之一。新約聖經諸書約有一半是有他所寫。他在整個羅馬帝國的早期基督教社群之中傳播耶穌基督的福音。}}
自三十幾歲至五十幾歲 '''保羅'''([[天主教]]譯'''保祿''' 他在小亞細亞建立了好幾個 唐朝[[景 ]]譯'''寶路法王''';{{lang-grc|Παῦλος}},{{lang-la|Paulus}}<ref>{{link-en|Bauer lexicon|Bauer lexicon}}; {{bibleverse||Acts|13:9}}, from "The New Testament of Our Lord and Saviour Jesus Christ: According to the [[Textus Receptus|Received Greek Text]]"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876)</ref>;约3年-约67年<ref name="Harris, p. 411">Harris, p. 411</ref>) 在歐洲建立了至少三個 本名“'''掃羅'''”(Saul) 包括哥林多 又稱'''大數的掃羅'''(Saul of Tarsus)。他是[[早期 教會 。他 ]]最具有影响力的传教士之 生中至少進行了三次漫長 ,[[基督徒]] 宣教 第一代领导者 足跡遍至小亞細亞、希臘、義大利各地 因为他首创向非犹太人转播基督的福音 所以被奉為 外邦人 的[[使徒]]<ref name="McDonald">"The Canon Debate," McDonald & Sanders editors, 2002, chapter 32, page 577, by [[James Dunn (theologian)|James D. G. Dunn]]: "James, the brother of Jesus, and Paul, the two other most prominent leading figures [beside Peter<nowiki>]</nowiki> in first-century Christianity"</ref>。在诸多参与基督教信仰传播活动的使徒与传教士之 建立了許多 ,保羅通常被认为是在整个基督 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人之一<ref name="Powell">Powell, Mark A. ''Introducing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MI: Baker Academic. 2009. ISBN 978-0-8010-2868-7</ref> 影響深遠 并且是史上最伟大的宗教领导者之一<ref name="Sanders2">Sanders, E.P. "Saint Paul, the Apostle."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Academic Editio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2013. Web. 08 Jan. 2013.</ref>。[[新约圣经]]诸书约有一半是由他所写<ref name="Powell" /><ref name="saul-paul">{{cite web |title = Saul of Tarsus – known as Paul, the Apostle of the Heathen |url = http://www.jewishencyclopedia.com/articles/11952-paul-of-tarsus |publisher = JewishEncyclopedia.com |accessdate=2012-02-10}}</ref><ref name="ReferenceA">''Oxford Dictiona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ed. F.L. Lucas (Oxford) entry on Paul</ref>。他在整个[[罗马帝国]]的[[早期基督教]]社群之中传播[[耶穌基督]]的[[福音]]
自三十几岁至五十几岁,他在[[小亚细亚]]建立了好几个教会,在欧洲建立了至少三个,包括[[哥林多]]教会<ref name="Sanders2" />。他一生中至少進行了三次漫長的宣教之旅,足跡遍至[[小亞細亞]]、[[希臘]]、[[義大利]]各地,在外邦人中建立了許多教會,影響深遠。 在 [[ 天主教會 ]] [[ 聖公會 ]] ,其紀念聖日為6月29日,與 [[圣 彼得 ]] 聯合慶祝。 == 对于保罗生平的记载 ==关于保罗的生平,主要的信息来源就是他的[[家人|书信]]和《[[使徒行傳]]》中提供的资料,但是对于他一生的几个部分都缺少紀錄<ref name="OCDC self">"Paul, St" Cross, F. L., ed.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ref>。二十世纪的学者和精神学家,比如Hansome Conzelmann和[[约翰·诺克斯]]<ref>{{cite book| first=Steve| last=Walton| title=Leadership and Lifestyle: The Portrait of Paul in the Miletus Speech and 1&nbsp;Thessalonians| page=3| url=http://books.google.com/?id=P9NznB__-E0C&pg=PA3&vq=%22these+scholars+see+the+paul%22&dq=conzelmann+paul+acts| year=2000| publish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0-521-78006-3}}</ref><ref>{{Cite book| first=Douglas R. A.| last=Hare| contribution=Introduction| editor-first=John| editor-last=Knox| pages=xxii, 135 p.| title=Chapters in a Life of Paul| url=http://books.google.com/?id=g_42mQjLOVsC&pg=PR10&vq=%22proper+historical+method+requires+us%22&dq=paul+primary+sources+acts+epistles| publication-date=1987| publisher=Mercer University Press| edition=Revised| isbn=0-86554-266-X| year=1987| postscript=.}}</ref>,对于使徒行传的历史真实性亦有所争辩。保罗对他自己背景的记述主要可以在《[[加拉太书]]》中找到。根据有些学者的见解,使徒行传中对于保罗走访耶路撒冷的记述与保罗书一信中的记述社會矛盾<ref>Morgado, Joe, Jr.. "Paul in Jerusalem: A Comparison of His Visits in Acts and Galatians." ''Journal of the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 March 1994. pp 55-56, 58.</ref>。有些学者认为后者更为可靠<ref name="Harris, p. 316–320">Harris, p. 316–320</ref>。 在《[[新约圣经]]》以外,提到了保罗的文献包括: * [[黑雷芒一世]]'s [[First Epistle of Clement|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late 1st/early 2nd century)* [[伊格那瑪]]'s letter [[To the Romans]] (early 2nd century)* [[波旅甲]]'s [[Polycarp's letter to the Philippians|letter to the Philippians]] (early 2nd century)* The 2nd century document ''[[Martyrdom of Polycarp]]'' ==名字==聖經上,保羅與掃羅是同一人。他原名掃羅又名為保羅(使13:9)。 他的第一個名字為掃羅({{lang-he|שָׁאוּל}},Sha'ul或Šāʼûl,[[通用希臘語]]:Σαούλ(Saul)或Σαῦλος(Saulus),{{lang-en|Saul}},原義是要求、祈求),是個希伯來文名,可能是源自於[[便雅憫]]支派的先祖,第一個以色列王,[[掃羅王]]。因家鄉為[[大數]](又譯[[塔爾索]]),所以根據當時的習俗也被稱為'''大數的掃羅'''({{lang-he|שאול התרסי}},Saul of Tarsus) 另一個名字[[保羅]]({{lang-la|Paulus}},[[通用希臘語]]:Παῦλος,Paulos,{{lang-en|Paul}}),則是一個拉丁文名字。因為他出生就是羅馬公民,後因神命名而取名為保羅。 在《使徒行傳》中,一開始稱呼他為掃羅。在大馬士革時,耶穌首次顯現在保羅面前,稱呼他為掃羅<ref>《使徒行傳》9:4:「他就仆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對他說,掃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ref><ref>《使徒行傳》22:7:「我就仆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對我說,掃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ref>,使用希伯來文<ref>《使徒行傳》26:14:「我們都仆倒在地,我就聽見有聲音,用希伯來話,向我說,掃羅,掃羅,為什麼逼迫我?你用腳踢刺是難的。」</ref>。隨後,主顯現在亞拿尼亞面前,稱呼他為大數的掃羅<ref>《使徒行傳》9:11:「主對他說,起來,往直街去,在猶大的家裡,訪問一個大數人名叫掃羅‧他正禱告。」</ref>。亞拿尼亞去會見掃羅,為他禱告時,稱呼他為兄弟掃羅<ref>《使徒行傳》9:17:「亞拿尼亞就去了,進入那家,把手按在掃羅身上說,兄弟掃羅,在你來的路上,向你顯現的主,就是耶穌,打發我來,叫你能看見,又被聖靈充滿。」</ref><ref>《使徒行傳》22:13:「他來見我,站在旁邊,對我說,兄弟掃羅,你可以看見‧我當時往上一看,就看見了他。」</ref>。在[[賽浦路斯]]的帕弗傳教時,他第一次被稱為保羅<ref>《使徒行傳》13:9:「掃羅,又名保羅」</ref>,之後就改用保羅來稱呼他。 在新約其他部份,則是直接稱呼他為保羅。 學者[[馬可·包威爾]](Mark Allan Powell)認為,保羅的希伯來文名字,掃羅,可能只在希伯來人聚居的地方使用,至於其他的外邦世界,則使用羅馬化的拉丁文名字,保羅。 ==保羅的身世==保羅出身[[猶太人]]家庭,屬於[[便雅憫支派]]<ref>《羅馬人書》11:1:「因為我也是以色列人,亞伯拉罕的後裔,屬便雅憫支派的。」</ref>,生於[[猶太省]]北方,[[基利家省]]的[[大數]]城。保羅很少提到他的父親,但從他自稱為法利賽人之子來看,他的父親可能出身[[法利賽人]]<ref>《使徒行傳》23:6:「保羅看出大眾,一半是撒都該人,一半是法利賽人,就在公會中大聲說,弟兄們,我是法利賽人,也是法利賽人的子孫‧我現在受審問,是為盼望死人復活。」</ref>。他從小受到嚴格猶太律法教育,曾在[[耶路撒冷]]著名的學者[[迦瑪列]]門下學習,對[[舊約聖經]]有深入了解<ref>《使徒行傳》22:3:「保羅說,我原是猶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數,長在這城裡,在迦瑪列門下,按著我們祖宗嚴緊的律法受教,熱心事奉 神,像你們眾人今日一樣。」</ref>,最初也以法利賽人自居<ref>《腓立比書》3:5:「我第八天受割禮,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的人,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ref>。因為他出生就擁有羅馬公民權,可知他父親也是羅馬公民<ref>《使徒行傳》22:27-28:「千夫長就來問保羅說,你告訴我,你是羅馬人麼?保羅說,是。千夫長說,我用許多銀子,才入了羅馬的民籍。保羅說,我生來就是。」</ref>。《使徒行傳》中,保羅在[[耶路撒冷]]傳教時,提到他姐姐的兒子,所以保羅至少有一名姐妹<ref>《使徒行傳》23:16:「保羅的外甥,聽見他們設下埋伏,就來到營樓裡告訴保羅。」</ref>。在《羅馬人書》的結尾,保羅曾提到他的母親,並向她問安<ref>《羅馬人書》16:13:「又問在主蒙揀選的魯孚和他母親安,他的母親就是我的母親。」(詹姆士王譯本:Salute Rufus chosen in the Lord, and his mother and mine)</ref>,同時也提到他的一些親戚,例如比他還早歸信耶穌的安多尼古和猶尼亞安<ref>《羅馬人書》16:7:「又問我親屬與我一同坐監的安多尼古和猶尼亞安。他們在使徒中是有名望的,也是比我先在基督裡。」</ref>,希羅天<ref>《羅馬人書》16:11:「又問我親屬希羅天安。問拿其數家在主裡的人安。」</ref>、路求、耶孫、所西巴德<ref>《羅馬人書》16:21:「與我同工的提摩太,和我的親屬路求,耶孫,所西巴德,問你們安。」</ref>。 在[[亞歷山大大帝]]時代,[[大數]]是[[小亞細亞]]最具影響力的城市;在[[羅馬帝國]]時代,它仍然是地中海區域的主要貿易中心之一。當地盛行[[斯多噶主義]],從保羅書信中熟練的使用斯多噶學派常用術語、哲學概念與議題,可知保羅對斯多噶主義也有研究。[[通用希腊语]]是當時[[羅馬帝國]]的[[通用語]],也是地中海區最多人使用的共通語言,保羅能夠熟練的使用它來交談與寫作。此外,他對於[[古希臘文]],與[[希臘哲學]]也有深入[[研究]],受到相當良好的希臘化教育。 保羅出身的家族,有著長期虔信上帝,保持宗教潔淨的傳統<ref>《提摩太後書》1:3:「我感謝神,就是我接續祖先,用清潔的良心所事奉的神。」</ref>。保羅從年青時就開始學習以[[馬海毛]]織造[[帳篷]]的技藝,這個手藝可能是家族傳承的。在他開始傳道時,仍然以這門手藝來賺錢養活自己,也因為他這門手藝,讓他可以在地中海區旅行傳教,生活不致匱乏<ref>《使徒行傳》18:2:「這事以後,保羅離了雅典,來到哥林多。遇見一個猶太人,名叫亞居拉,他生在本都。因為[[革老丟]],猶太人都離開羅馬,新近帶著妻百基拉,從義大利來。保羅就投奔了他們。他們本是製造帳棚為業,保羅因與他們同業,就和他們同住作工。」</ref>。 ==歸信基督==根據聖經記載,在成为[[基督]]的一个跟随者之前,保羅起初認為傳[[耶穌]]是違背傳統[[猶太教]][[信仰]]的[[異端]],極力迫害[[基督徒]]。但後來他在往[[大馬色]]迫害[[門徒]]的途中,有大光從天上四面照著他,他就撲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對他說:「掃羅、掃羅,你為什麼逼迫我?」他說:「主啊,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起來,進城去,你所應當做的事,必有人告訴你。」與保羅同行的人站著說不出話來,聽見聲音,卻看不見人,保羅從地上起來,睜開眼卻不能看見什麼。有人拉著他的手,領他進了大馬士革,他三日不能看見,也不吃,也不喝。在大馬士革,主所差的弟兄按手在保羅身上並說:「在你來的路上向你顯現的耶穌,就是主,差我來,叫你能看見,又被聖靈充滿。」保羅的眼睛上,好像有鱗立刻掉了下來,他就能看見,恢復了視力,並且受浸<ref>[[使徒行傳|徒]][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act&chapter=1 9:1-9]</ref>。之後成為教會主要的傳教者之一,將基督教信仰推廣到地中海各地。 保羅稱呼自己是一位使徒,或外邦人的使徒。由於他並不是耶穌的直接門徒,故未被列入於[[十二使徒]]之列,但是他多次強調,他是由上帝與耶穌基督直接選定的<ref>《加拉太書》1:1「作使徒的保羅,(不是由於人,也不是藉著人,乃是藉著耶穌基督,與叫他從死裡復活的父神)」</ref><ref>《加拉太書》1:11-12:「弟兄們,我告訴你們,我素來所傳的福音,不是出於人的意思。因為我不是從人領受的,也不是人教導我的,乃是從耶穌基督啟示來的。」</ref><ref>《加拉太書》2:7-8:「反倒看見了主託我傳福音給那未受割禮的人,正如託彼得傳福音給那受割禮的人。(那感動彼得,叫他為受割禮之人作使徒的,也感動我,叫我為外邦人作使徒。)」</ref>,位階不在十二使徒之下<ref>《哥林多後書》11:5:「但我想,我一點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ref>。 通过他的傳道和写作,他最终改变了地中海盆地周围的宗教信仰和哲学。 == 傳教工作 ==約35年保羅歸信耶穌基督後,開始傳揚耶穌的[[福音]],但他沒有隨即上耶路撒冷去找其他[[使徒]],而是獨自退到[[阿拉伯半岛]][[西奈半島|的曠野]]<ref>[[加拉太書|加]][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gal&chapter=1 1:17]</ref>,在那裡一段時間,與神交通,得著[[啟示]],3年後回到[[大馬士革]],其後再到[[耶路撒冷]]及[[大數]]。一開始教會人士因為他曾經迫害過教會信徒,對他有疑慮,但他得到使徒[[彼得]]與[[主的兄弟雅各]]的接納與支持,成為教會的一份子<ref>加拉太書2:9「又知道所賜給我的恩典、那稱為教會柱石的雅各、磯法、約翰、就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禮、叫我們往外邦人那裏去、他們往受割禮的人那裏去。」</ref>。約43年左右,[[巴拿巴]]到大數城請他出來協助[[安提阿]]聖工<ref>[[使徒行傳|徒]][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act&chapter=11 11:22-26]</ref>,後來就在安提阿蒙聖靈差遣,出外傳道。保羅出外三次以上,傳福音的方向始終朝向非猶太人的地方,蒙聖靈同工,聖工發展,到處設立[[教會]],把耶穌的福音傳遍了[[地中海]]沿岸一帶地方。 除此之外,保羅亦藉著[[保羅書信|他的書信]]來勉勵,教導他建立的教會及聖工人員。他的書信常常充滿著關懷之[[愛]],但對於[[異端]]的侵擾與行為的敗壞,則加以嚴厲斥責。他的書信是教會史上極重要的著作,對於[[基督教]][[真理]]的闡揚與辯護有極大的貢獻,也是基督宗教信徒今日信仰的寶卷。他的書信收錄在[[新約聖經]]中的有十三卷,通稱為[[保羅書信]],按次序即從[[羅馬書]]至[[費肋孟書]]/[[腓利門書]]。 保羅本來熱衷律法,迫害教會,但後來悔改,為了傳揚耶穌,受苦受害,他有高深的學問,且享有羅馬公民的特權及崇高的社會地位,但他都當作有損的,為得著基督,願意丟棄萬事,以耶穌基督為至寶<ref>[[腓立比書|腓]][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phl&chapter=3 3:1-9]</ref>,這種智慧的選擇及犧牲的精神值得基督宗教信徒效法。當時由於猶太教領袖及祭司長迫害基督教徒,他們在耶路撒冷鼓動不信耶穌基督的猶太人抓住保羅,並將其解往羅馬政府,要求處死。使徒行傳28章指保羅解往羅馬後被軟禁兩年,在羅馬士兵看守下繼續傳褔音。根據基督教傳說,尤其是[[偽經]]的[[克利門壹書]]五章:7節和《[[穆拉多利殘卷]]》的記載裡,保羅在羅馬監禁兩年後被釋放,後來在第四次旅行佈道,出往[[西班牙]]與[[大不列顛島]],但雖然這確實是保羅的意圖(參觀:[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rom&chapter=15 羅馬書15章:22-27節]),這個證據依然還是非決定的。最後當他在第二次又被囚羅馬監獄,約於西元67年,[[羅馬皇帝]][[尼祿]]在位時[[殉道]]。 === 早期的传教活动 ===在信主之后,保罗来到了大马士革,使徒行传说在那里他的眼盲治愈了,并且大马士革的亚拿尼亚为他施洗。保罗说在大马士革他差一点就死了。保罗还说他接着去了阿拉伯,然后又回到了大马士革。保罗到阿拉伯的旅行没有在圣经其他任何部分提到,有些人认为其实他去的是[[西奈山]],在那里的沙漠之中冥想。 保罗声称他不是从使徒那里得到的福音,而是由耶稣基督直接向他展示。他自稱自己為神的僕人,耶穌基督的使徒,其中神的僕人這個稱號,傳統上是用來稱呼摩西的。 当公元45-46年之时,猶太地區发生了一场饥荒,保罗和巴拿巴旅行到耶路撒冷,去分发从安提阿基督社团得到的财产。据使徒行传所述,安提阿彼时已是因司提反之死且大批基督徒遭驱离后另一个基督徒聚集的中心。在安提阿,耶稣的追随者第一次被称为“基督徒”。 === 保羅的三次传教旅行 ===[[File:Map13.jpg|thumb|450px|保羅的傳道旅程]] ==== 第一次传教旅行 ====使徒行传的作者把保罗的旅行分成三段。第一次旅行,一开始由巴拿巴带领,保罗从安提阿来到了塞浦路斯,然后又去了小亚细亚南部,接着回到了安提阿。在塞浦路斯,保罗驳斥了法术师以吕马并使其眼盲,因为以吕马批评了他们的教诲。从此刻开始,保罗被描写成这一次旅行团队的领导者。 他们又航行去了位于旁非利亚的別加,約翰馬可离开并回到了耶路撒冷。保罗和巴拿巴继续去了彼西底安提阿。在安息日他们去了犹太教堂。教堂领导者邀请他们去演讲。保罗回顾了以色列自埃及至大卫王的历史。他把耶稣作为由神给大卫的后裔来介绍。他说,他们是为了把拯救的消息带给大家才来到了这里。他细数了耶稣死而复活的故事。他引用了七十士译本来强调耶稣就是那个应许的受膏者,将为他们带来罪的赦免。<ref>[[使徒行傳|徒]][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rom&chapter=13 13-14章]</ref> ==== 第二次传教旅行 ====在公元49年秋天,保罗从耶路撒冷开始了他的第二次传教旅行。这是在和耶路撒冷会議争论了[[割礼]]问题之后启程的。在他们环绕[[地中海]]的旅程之中,保罗和他的同伴巴拿巴在安提阿停留,在那里他们激烈争论是否应该带上約翰馬可与他们一起旅行。使徒行传说,約翰馬可在第一次传教旅行到[[塞浦路斯]]中离开他们回家了。由于无法达成一致,保罗和巴拿巴决定分手。巴拿巴和約翰馬可同行,而西拉与保罗合流。 保罗和西拉首先访问了大数(保罗的出生地)、特庇 和 路司得。在 路司得,他们遇到了[[提摩太]](St. Timothy),一个被称颂的信徒。他们决定带上提摩太。教会信眾保持增长,信众与日俱增,并且每日不断加强他们的信仰。 保羅的第二次宣教旅程在50年至53年進行,歷時約三年,這次保羅與[[西拉]]和[[提摩太]]同行,旅程中保羅見異象,首次把福音傳入[[歐洲]],前往了[[馬其頓]]。在這次旅程,他們在[[腓立比]]、[[特羅亞]]、[[帖撒羅尼迦]]、[[哥林多]]等地建立了教會。 ==== 第三次传教旅行 ====以在[[加拉太]]和[[弗吕家]]的旅行为开端,保罗开始了他的第三次传教之旅。然后保罗去了[[以弗所]],一个早期基督教的信仰中心,在那里停留了约有三年。据圣经所述,他行了诸多奇迹,医治众人,驱逐恶魔,并且把有组织的传教活动带入了内地(羅馬帝國境內)。 而保羅的第三次宣教旅程在52年至57年進行,以[[以弗所]]為基地,期間再次穿越[[馬其頓]],旅程最後以[[耶路撒冷]]作為旅程的終點站。<ref>[[使徒行傳|徒]][http://www.o-bible.com/cgibin/ob.cgi?version=hb5&book=rom&chapter=18 18-21章]</ref> === 保羅之死 ===關於保羅的晚年眾說紛紜,有人說保羅在羅馬囚禁兩年之後獲得釋放,當時大約在公元63年。獲釋之後的保羅曾去過[[馬其頓]]、[[特羅亞]]、[[尼哥波立]]等各地巡視教會、探訪同工。又於公元65年再度被捕,也是最後一次入獄,然而在此五年當中,除了[[提摩太前書]]和[[提多書]]以外,並沒有寫給其他教會的書信。比起兩年前的牢獄生活中寫了四封書信(以弗所書、腓利比書、歌羅西書及腓利門書)顯然是少了許多,有人認為這是很不尋常的現象。<ref>梁秀德,《保羅傳─附老底嘉書》,鄭文仁譯,〈逐家文字佈道會:1994〉45-47</ref> 保羅最後一次被捕入獄,情形與前次大不相同,因法庭不需再等待原告的對質,所以有嚴謹約束、速判速決的可能。除了使徒行傳的作者[[路加]]以外,所有的同工、朋友們都不在身邊,又因為當時有連坐處分的危險,連探監的人都極其稀少。保羅知道他們的為難,所以說『但願這罪不歸與他們』(提摩太後書4:16)。還好保羅擁有[[羅馬公民]]的身分,尚有較優渥的待遇,得以接見親朋,[[提摩太後書]]就是於此時完成的。經過多次的庭審,至終被判定為[[死刑]],又因他是[[羅馬公民]],所以不需要受釘[[十字架]]的酷刑,他的刑罰較為輕易。根據古代的傳說,他被劊子手帶到南城的[[奧斯第亞]]門〈Osteia〉離城約二英哩的[[埃圭賽維]]〈Aquae Saviae〉刑場斬頭。後來的[[君士坦丁大帝]]在此處建了一座城外聖保羅大殿([[城外聖保祿大殿]]),作為他殉道的紀念。<ref>趙紫宸,《聖保羅傳》,(基督教輔僑出版社:1956),321</ref> === 遺骨發現 ===2006年,由梵蒂岡委派的考古學家,在羅馬第二大教堂「城外聖保祿大殿」祭壇下發現石棺,石棺面刻有拉丁文碑文「Paolo Apostolo Martyr」,即殉道者使徒保羅。考古學家採用碳14年份測試法對微小骨片進行了檢測,確定這些骸骨屬於公元一世紀或二世紀時期,此與使徒保羅殉道的年份脗合。 經過嚴謹的遺物遺骨科學分析,2009年6月28日,教宗[[本篤十六世]]宣佈,在羅馬第二大教堂「城外聖保祿大殿」祭壇下發現的石棺內之骸骨,初步證實屬於使徒保羅本人。 == 参考文献 =={{Reflist|32em}}
34,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