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邦克山戰役

增加 12,690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邦克山戰役'''<br><img src="https://www.britishbattles.com/wp-…”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邦克山戰役'''<br><img src="https://www.britishbattles.com/wp-content/uploads/2017/01/B-Hill-ggg.jpg "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britishbattles.com/war-of-the-revolution-1775-to-1783/battle-of-bunker-hill/ 圖片來自britishbattles.com </small>
|}
'''邦克山戰役'''('''Battle of Bunker Hill''')或譯'''碉堡山戰役''',亦稱'''布里德山戰役'''('''Battle of Breed's Hill'''),是[[美國獨立戰爭]][[波士頓之圍]]期間的一場軍事衝突,發生於1775年6月17日[[查爾斯鎮]]北部山地。


==簡介==

[[列星頓和康科德戰役]]後,[[英國軍隊]]全數撤回[[波士頓]]城內,使到北面的查爾斯鎮地峽變為無人地帶,而南方的[[多徹斯特高地]]又可能陷入[[民兵]]手中。

5月底,英國軍隊試圖突破包圍,開始籌備多徹斯特的軍事行動。6月17日,英國軍隊發現叛逆民兵登上查爾斯鎮山地,建造防禦工事,於是派軍前往攻擊。雖然民兵本身準備不足,指揮上亦多有混亂之處;但是英國軍隊卻因為輕敵及[[戰術]]失誤,使到首兩波的攻擊均遭受民兵的重創而瓦解,待第三波攻擊,英國軍隊才成功奪取[[布里德山]],而民兵則經由[[邦克山]]撤走。由於英國軍隊折損嚴重,無法發動新一波攻勢,使得波士頓戰事陷入僵局。

== 事件背景及英軍突圍計劃 ==

1775年4月,[[列星頓和康科德戰役]]爆發。英軍從康科德撤退後,取道[[查爾斯鎮]],再乘渡船返抵南面的波士頓市。當時[[麻薩諸塞灣殖民地]]總督兼[[北美英軍總司令]][[托馬士·蓋奇]](Thomas Gage),曾派新力軍到查爾斯鎮北部山地建設堡壘,但最後又取消計劃,並將全部軍隊調返波士頓,使查爾斯鎮變成無人地帶。

與此同時,民兵開始[[包圍波士頓]]。波士頓的地形本身難以防守,受到南北兩面制肘:查爾斯鎮在波士頓北方,與市中心僅一河之隔,市鎮背後分別是[[布里德山]](Breed's Hill)及更高的[[邦克山]]。兩座山與波士頓市內的[[科柏山]](Copp's Hill)遙相對望。至於南面則有一道狹窄[[陸橋]]通往南方洛斯貝利(Roxbury),而洛斯貝利東方則為[[多徹斯特高地]](Dorchester Heights)。多徹斯特高地可俯視波士頓,只要民兵在上方安裝火炮,則整個波士頓港口的艦隻均可受到攻擊。

在5月的圍城期間,蓋奇只能等待英軍的援軍由海路抵達,未有大規模軍事行動,僅在[[切爾西灣戰鬥]]後於科柏山加設火炮。5月底,[[威廉·豪]]、[[亨利·克林頓|克林頓]]及[[約翰·伯戈因|伯戈因]](John Burgoyne)三人抵達波士頓,而援軍也先後抵埗。

在克林頓及伯戈因催促下,蓋奇在6月12日召開軍事會議,定於6月18日進攻多徹斯特高地,在該處建設堡壘,再進攻山下的洛斯貝利。攻陷洛斯貝利後,豪會帶大軍進攻查爾斯鎮高地,然後進攻或包抄民兵大本營[[劍橋]]。

== 民兵戰術決策 ==

圍城開始之初,麻薩諸塞議會一直擔心英軍會從海路直接進攻劍橋,或從側翼包抄洛斯貝利,故此加緊於兩地建設防禦工事。然而民兵內部對圍城下一步的行動,卻有嚴重分歧。議會最終決議等待人力補給充足,才派軍到多徹斯特高地及邦克山。

不過,普雷斯科特對此卻極為不滿,決定獨自行動。5月13日,普雷斯科特帶了一批康涅狄格民兵私自出發,在英軍軍艦及波士頓瞭望台的監視下,操兵登上邦克山,然後經布里德山進入查爾斯鎮,更在海邊面向英軍炮艦巡遊。

6月16日傍晚,普雷斯科特帶兵前劍橋,並與普特南會合後召開軍事會議。會後普雷斯科特決定帶一隊民兵到布里德山,認為該處更適合建造堡壘;至於普特南則命下屬帶兵到邦克山建造,自己留在劍橋。普雷斯科特的決定最終引致戰事爆發。

== 戰事前奏及雙方準備 ==

6月17日半夜,普雷斯科特的民兵開始在布里德山挖掘,並盡量保持隱密。在破曉之前,英軍都沒有動作,使普雷斯科特以為行動未被發現;事實上當晚克林頓在巡哨時,早已看到民兵在布里德山,然而蓋奇卻下令在日出後先偵察民兵陣勢,才派兵出動。清晨4時,英國軍艦[[活力號六等護衛艦|活力號]](Lively)發現民兵在山上活動,並開火炮擊,使民兵一度停工。炮聲使波士頓周邊地區居民驚醒,但海軍中將[[塞繆爾·格雷夫斯]](Samuel Graves)卻下令活力號停火,而民兵又再復工。

隨著天色漸白,普雷斯科特才驚覺自己身陷險境。布里德山被英國軍艦包圍,且蓋奇不久下令全部軍艦以及科柏山火炮開炮,使民兵飽受壓力;另外,山丘的北面及西面灘頭毫無防禦,英軍可從該處繞過布里德山堡壘,再從後包抄民兵;第三,民兵的體力已經耗盡,而且士氣極差。當活力號開火時,有一位民兵被炮彈擊中身亡,普雷斯科特下令不作祈禱,即時埋葬屍體並繼續挖掘,但民兵竟然抗命,有部分更不滿而離隊。

與此同時,波士頓已可清楚看到民兵正在施工。克林頓再次召開軍事會議,派人叫醒其他將官。克林頓要求即時出兵,但召集軍兵艦隻需時,而下次潮漲要到下午3時出現,且按照遠征程序,全部士兵都要準備毛毯及糧食等物資,煮食收拾均需時間,行動一再延遲。

民兵雖因英軍延誤而獲得寶貴時間,卻遇上種種問題。由於軍心散渙,普雷斯科特被迫派人到劍橋求援。華德收到普雷斯科特派出的求援信使,雖然他對普雷斯科特抗命行事極為憤怒,議最終仍決定再援軍,瓦倫醫生也親自指揮一批步兵出發。不過,民兵的指揮及行軍極為混亂,部分民兵行至地峽及邦克山,便拒絕繼續前進。

此時已是中午時分,英軍開始上船離開波士頓,並前往查爾斯鎮半島東南面的摩頓山(Moulton's Hill)登陸集合。多番擾攘後,民兵勉強作出部署。康涅狄格的民兵負責山邊及海灘的籬笆防線,其他人則留守山上。下午2時豪的先頭部隊從摩頓山出發,但看到布里德山上的民兵增援而停止前進,等待後方援軍,順道午飯。這使史塔克的民兵及時趕抵前線,並填補海灘防線的缺口。為免浪費彈藥,各民兵領袖都下令只可在近距射擊。

== 戰鬥過程 ==

下午3時,豪帶領步兵出發,主力攻擊海灘防線;[[羅拔·皮各]](Robert Pigot)的5個步兵軍團及1隊海軍陸戰隊在查爾斯鎮登陸,佯攻布里德山陣地;格雷夫斯則派軍艦炮擊查爾斯,使全市大火,試圖打擊民兵狙擊手。豪的部隊行至海灘籬笆之外,遭到史塔克的新罕布夏民兵迎頭攻擊,傷亡慘重而被迫後撤。至於皮各的部隊既受到狙擊手攻擊,又看到豪的部隊後退,也提早後撤。

首波攻擊失敗後,英軍稍作重組,再次出動。這次皮各的步兵正面攻打布里德山陣地,而豪的步兵則改為攻打山邊籬笆。結果兩支英軍再次遭到民兵近距猛烈射擊,且死傷比第一次更為嚴重,只好再次撤退,並將部分傷兵運返波士頓。克林頓在對岸看到英軍兩次敗陣,未等豪派人求援,即時組織援軍出發,並說服部分傷兵再次出陣。

再次組織後,英軍發動第三波進攻,集中軍力搶攻布里德山,而只佯攻籬笆防線。此時民兵的彈藥幾近耗盡,但起初仍造成大量英軍傷亡,當中海軍陸戰隊指揮官[[約翰·皮特凱恩]](John Pitcairn)少校更因此戰死。不過,當民兵用盡彈藥而被迫接戰時,形勢即時逆轉。英軍步兵全部裝有[[刺刀]],但民兵的火槍卻大多無此裝備。不久山上民兵被迫後撤,而瓦倫在撤退期間遭英軍擊殺。當時民兵有被英軍包圍之虞,幸虧籬笆民兵及時掩護,大部分民兵都可安全退回邦克山。普特南原本想在邦克山集結民兵,但指令尚未傳達,部隊早已逃離查爾斯鎮地峽,遺下火炮及挖掘工具於邦克山上。傍晚英軍完全控制查爾斯鎮半島。

== 戰後影響 ==

英軍雖在邦克山戰役取得戰術勝利,奪取了波士頓對岸的查爾斯鎮險要,卻付出沉重代價。英軍一共有226人陣亡(19名軍官),828名士兵受傷(62名軍官),是整場獨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鬥。由於傷亡過多,豪否決了克林頓的提議,沒有即時進攻劍橋。至於民兵雖然落敗,但傷亡較少,繼續包圍波士頓,戰事因此陷入僵持。

邦克山戰役對交戰雙方的戰力評估有重要影響。在此以前,英軍一直視民兵為烏合之眾,在準備上多有輕敵之處:蓋奇延誤戰機至日出以後,豪下令士兵正面攻擊民兵防線,就連提出迂迴包抄方案的克林頓,一樣認為英軍可輕易擊潰民兵,結果反而遭到民兵重創。此後英軍不再輕視民兵戰力,開始認真看待。

相對之下,民兵一方卻對自身的混亂與幼稚表現耿耿於懷,整支部隊完全缺乏有效指揮。議會原意是增防邦克山,但普雷斯科特竟在未有任何地形視察下,帶兵到布里德山,使民兵幾乎陷入絕境;民兵的增援也充斥各種混亂及退縮,致使援軍一再延誤,部分更留在邦克山上拒絕增援;新罕布夏及康涅狄格的援軍雖然立下戰功,實際上卻是各自為戰。戰後麻薩諸塞議會雖軍法審判了多名軍官,而正前往波士頓赴任[[大陸軍]]總司令的[[華盛頓]],上任後也嘗試作出改革,但其效果起初仍然有限。

邦克山戰役也使英軍出現人事變動。蓋奇的戰爭報告送抵倫敦不久,其人便因數月以來的軍事失誤,而被免去所有北美職務。北美英軍總司令在10月由豪接任。然而英軍的指揮衝突也日漸浮現。進取的克林頓在邦克山已與蓋奇及豪相左,僅因軍階較低才予以服從。後來克林頓與[[康沃利斯]]的矛盾,便使英軍行動欠缺協調。

最後,邦克山戰役也使殖民地與英國國會關係進一步惡化。民兵原希望重演[[列星頓和康科德戰役]]後的輿論攻勢,但民兵的報告卻晚於蓋奇的官方報告送抵倫敦。8月23日,[[喬治三世]]發佈[[平叛詔書]](Proclamation of Rebellion),宣佈北美全部殖民地處於叛亂狀態,而必須傾國之力鎮壓,殖民地與英國修好的最後機會就此消逝。9月民兵開始[[遠征加拿大]],而[[南方戰場]]也同時展開。英國也開始爭取南方保皇黨的支持,並計劃僱用傭兵協助。

殖民地起初視邦克山戰役為落敗,亦以指揮混亂為恥,一直沒有加以紀念。要到美國獨立後,邦克山戰役才被重新發掘。1825年6月17日,[[拉法葉侯爵]]在布里德山奠下[[邦克山紀念碑]]基石,並由[[美國國務卿]][[丹尼爾·韋伯斯特]]主持儀式。

拉法葉死後,其子更特意用邦克山的泥土為其蓋棺埋葬。邦克山紀念碑目前是[[自由之路]]的終點,而一座紀念博物館則在2007年開幕,坐落於紀念碑對街。[[沙福克縣]]及[[薩默維爾]]將每年6月17日定為「邦克山日」,為法定假期。戰役的100周年、150周年及200周年紀念日,波士頓均有大型紀念活動。

== 參考書目 ==

*《The Boston Campaign》、author= Victor Brooks 、publisher= Combined Publishing、isbn=978-0-585-23453-3、1999

*《The Siege of Boston: An on-the-scene Account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author= Donald Barr Chidsey、publisher= Crown、1966

*《The Siege of Boston》、author= Allen French、publisher= McMillan、1911

*《History of the Siege of Boston and of the Battles of Lexington, Concord, and Bunker Hill》、author= Richard Frothingham, Jr、publisher= Little and Brown、1851

*《A Gazetteer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author= John Hayward、publisher= Self Published、1854

*《Decisive Day: The Battle for Bunker Hill》、author= Richard M Ketchum、publisher= Macmillan、isbn=978-0-8050-6099-7}}、1999

*《Dictionary of British Surnames》、author= Percy Hide Reaney,Richard Middlewood Wilson、publisher= Routledge、isbn=0-415-05737-X、1991
2,3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