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四渡赤水战役

增加 67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而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到: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基本信息中文名 '''<big> 四渡赤水战役</big> '''
类 别战役 |-
| [[File:四渡赤水战役.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开始时间1935年1月19日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结束时间1935年5月9日|-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目录1 中文名; 四渡赤水战役2基本情况3历史背景类 别;战役  开始时间;1935年1月19日  结束时间;1935年5月9日 |}4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 战役 经过。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5纪念馆 折叠编辑本段 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而[[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到: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 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ref>[https://www.5068.com/shige/c383903.html 四渡赤水战役的经典历史故事] , 5068教育资源网 2021年1月3日 </ref> ==序言介绍==
本词条介绍的是四渡赤水(红军长征中的战役),更多含义,请参阅“四渡赤水(多义词)”。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 [[ 条件 ]] 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王稼祥将军、朱德将军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 [[ 计划 ]] ,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折叠编辑本段 == 基本情况四渡赤水示意图战役图战役图==
作战时间: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5月9日
作战地区:贵州省和四川、 [[ 云南省 ]] 交界地区
参战部队:红一方面军; [[ 国民党 ]] 军周浑元、吴奇伟两部8个师,湘军3个师,滇军3个旅,川军12个旅,桂军3个师,黔军3个师。
作战结果:共歼敌1.8万余人,俘敌3600余人。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相关介绍:赤水(河)是 [[ 长江 ]] 上游右岸支流,为贵州、四川、云南三省界河。
折叠编辑本段 == 历史背景==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 [[ 根据地 ]] ,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初期,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减少到只遵义会议旧址有三万多人。当时的红军实际指挥德国顾问李德又不顾敌人调集40多万的围堵,仍把 [[ 希望 ]] 寄托在与红2、6军团的会合上,坚持按原计划向湘西前进,使红军处于覆灭的险境。在此危急关头,毛泽东主席力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 [[ 前进 ]] ,以争取主动。这个主张得到了中央军委大多数同志的赞同。1935年1月7日,红军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召开具有转折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主席的领导地位,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中央红军突破 [[ 乌江 ]] ,进占遵义城。蒋介石等人大为震惊,急调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滇四省的兵力及广西军队一部,共约150余个团,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为摆脱这种险境, [[ 党中央 ]] 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前出川南,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4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或川西北 [[ 革命 ]] 根据地。== 相关视频 ==<center>{{#iDisplay:d0767z8qlab|480|270|qq}}<center>李本忠请彭中华讲游击课,薛岳听到讲四渡赤水战役,生气离去!</center></center>== 参考资料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