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266
次編輯
變更
化学键的本质
,创建页面,内容为“《'''化学键的本质'''》,全名《化学键的本质,兼论分子和晶体的结构:现代结构化学导论》,现代结构化学的奠基性著作…”
《'''化学键的本质'''》,全名《[[化学键]]的本质,兼论分子和晶体的结构:现代结构化学导论》,现代结构化学的奠基性著作。L.鲍林著。1938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出版社出版,1940年再版,1960年出版第3版。第3版中译本,1966年上海科学出版社出版。卢嘉锡、黄耀曾、曾广植、陈元柱等译校。
==内容简介==
本书第1版包括14章和12个附录,修订版主要是补充了一些分子和晶体结构的最新测量结果,中译本约53万字。作者用共振论观点贯穿全书,实现了化学键理论由经典到现代的转变。
第1章简要介绍了化学键理论的经典及量子力学处理的发展,对化学键作了分类,在[[量子力学]]基础上建立起共振论观念。第2章介绍了原子的电子结构的量子力学处理以及对原子光谱的解释,建立了关于共价键形成的形式规则。第3章介绍了共价键中的部分离子性,讨论了原子电负性的标度问题。第4章介绍了杂化轨道概念,重点讨论了四面体型碳原子化合物中定向的共价键。第5章讨论了包含d轨道的化学键,简要介绍了电中性原理和配位场理论,解释了过渡金属络合物稳定性与原子构型之间的关系。第6章用共振论论述了芳香分子及烃类自由基的结构及其稳定性,阐明了共振论的本质。第7章介绍了原子间距及其与分子和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化学键的等效性或非等效性的条件。第8章以某些有机分子为例,对[[分子]]中的价键共振进行了分类,讨论了共轭体系中的共振,提出了超共轭作用的概念。第9—12章用共振论处理了含有部分双键性的及含单电子键、三电子键、金属键、氢键和缺电子物质的分子结构、解释了物性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第13章讨论了离子及离子晶体的结构及确定其结构的原则。第14章对共振论及其在化学上的应用作了总结。附录给出了理解本书所必需的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基础以及物质的电性、磁性和光谱等有关知识。
本书中提出的共振论作为一种科学假说,尽管有一定局限性,但在现代分子结构理论的发展中无可争议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提出的杂化轨道概念成功地解释了烃类及许多络离子的结构。书中还提出了一系列原子参数和键参数概念,如共价半径、金属半径、离子性及电负性标度等,这些概念不仅在化学而且在分子生物学、[[固体]]物理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
L.鲍林(L. Pauling,1901—),美国化学家,现代化学奠基人之一。曾任美国化学会主席、美国哲学会副主席,是英国皇家学会外国会员、[[法国]]科学院外国院士,苏联、奥地利等10多个国家的科学院荣誉院士,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理工学院教授,兼任美国、英国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特约教授和研究员。因对化学键的本质、晶体和蛋白质结构研究方面的重大贡献而获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还得了美国科学院化学奖、苏联科学院罗蒙诺索夫金质奖章、美国福特总统授予的国家科学奖章等。因唤起公众对大气层核试验所释放的放射线危险的注意而获得1962年度诺贝尔和平奖以及[[列宁]]国际和平奖、甘地和平奖等。发表科学论文400多篇,关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特别是关于和平问题的文章近100篇。主要著作有《化学键的本质》、《线光谱的结构》、《量子力学导论》,《分子的构造》、《分子精神病学》等。
==工具书的分类==
[[工具书]]<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5f05bd0100b8eo.html 常见的工具书术语],新浪博客,2008-11-29</ref>按内容分有综合性的、专科性的;按文种分有中文的,外文的;按编辑体例与功用分有[[辞书]]、类书、政书、百科全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摘、表谱、图录、[[地图]]、名录等<ref>[https://www.fox2008.cn/ebook/21szjy/TS013020/0016_ts013020.htm 工具书有哪些类型],中学生读书网</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内容简介==
本书第1版包括14章和12个附录,修订版主要是补充了一些分子和晶体结构的最新测量结果,中译本约53万字。作者用共振论观点贯穿全书,实现了化学键理论由经典到现代的转变。
第1章简要介绍了化学键理论的经典及量子力学处理的发展,对化学键作了分类,在[[量子力学]]基础上建立起共振论观念。第2章介绍了原子的电子结构的量子力学处理以及对原子光谱的解释,建立了关于共价键形成的形式规则。第3章介绍了共价键中的部分离子性,讨论了原子电负性的标度问题。第4章介绍了杂化轨道概念,重点讨论了四面体型碳原子化合物中定向的共价键。第5章讨论了包含d轨道的化学键,简要介绍了电中性原理和配位场理论,解释了过渡金属络合物稳定性与原子构型之间的关系。第6章用共振论论述了芳香分子及烃类自由基的结构及其稳定性,阐明了共振论的本质。第7章介绍了原子间距及其与分子和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化学键的等效性或非等效性的条件。第8章以某些有机分子为例,对[[分子]]中的价键共振进行了分类,讨论了共轭体系中的共振,提出了超共轭作用的概念。第9—12章用共振论处理了含有部分双键性的及含单电子键、三电子键、金属键、氢键和缺电子物质的分子结构、解释了物性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第13章讨论了离子及离子晶体的结构及确定其结构的原则。第14章对共振论及其在化学上的应用作了总结。附录给出了理解本书所必需的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基础以及物质的电性、磁性和光谱等有关知识。
本书中提出的共振论作为一种科学假说,尽管有一定局限性,但在现代分子结构理论的发展中无可争议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提出的杂化轨道概念成功地解释了烃类及许多络离子的结构。书中还提出了一系列原子参数和键参数概念,如共价半径、金属半径、离子性及电负性标度等,这些概念不仅在化学而且在分子生物学、[[固体]]物理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
L.鲍林(L. Pauling,1901—),美国化学家,现代化学奠基人之一。曾任美国化学会主席、美国哲学会副主席,是英国皇家学会外国会员、[[法国]]科学院外国院士,苏联、奥地利等10多个国家的科学院荣誉院士,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理工学院教授,兼任美国、英国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特约教授和研究员。因对化学键的本质、晶体和蛋白质结构研究方面的重大贡献而获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还得了美国科学院化学奖、苏联科学院罗蒙诺索夫金质奖章、美国福特总统授予的国家科学奖章等。因唤起公众对大气层核试验所释放的放射线危险的注意而获得1962年度诺贝尔和平奖以及[[列宁]]国际和平奖、甘地和平奖等。发表科学论文400多篇,关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特别是关于和平问题的文章近100篇。主要著作有《化学键的本质》、《线光谱的结构》、《量子力学导论》,《分子的构造》、《分子精神病学》等。
==工具书的分类==
[[工具书]]<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5f05bd0100b8eo.html 常见的工具书术语],新浪博客,2008-11-29</ref>按内容分有综合性的、专科性的;按文种分有中文的,外文的;按编辑体例与功用分有[[辞书]]、类书、政书、百科全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摘、表谱、图录、[[地图]]、名录等<ref>[https://www.fox2008.cn/ebook/21szjy/TS013020/0016_ts013020.htm 工具书有哪些类型],中学生读书网</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