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9
次編輯
變更
刘宰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 刘宰 </big> ''' |- |[[File:ABUIABAEGAAg-K761gUo8I zzAEw9AM4qAU.png|缩略图|右|[http://13880190.s21i.faiusr.com/4/ABUIABAEGAAg-K761gUo8I_zzAEw9AM4qAU.pn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本 名: 刘宰 别 名: 漫塘病叟 字: 平国 号: 漫塘病叟 所处时代: 绍熙元年 出生地: 金坛人 出生日期: 1240年 主要作品: 《[[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 主要成就: 绍熙元年举进士,调江宁尉 |}'''刘宰''' (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 [[ 京口耆旧传 ]] 》九卷、《 [[ 漫塘文集 ]] 》三十六卷,《 [[ 四库总目 ]] 》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 人物生平 ==刘宰,字平国,金坛人。20岁行冠礼后,进入乡学就读,他表现突出特异,在远离或接近、获取和舍弃等行为上不随便苟且。绍熙元年考取进士,(后)调任江宁县尉。江宁地方巫术之风盛行,刘宰下令同一保伍的乡亲邻里互相检举监督,(那些巫祝)大都改行务农。遇到干旱年景,他遵循太守之命在边境赈灾救荒,大多数灾民都被救活了。有人再以“真武法”“空云子”“宝华主”为号,用妖术惑众,他一律坚决地取缔禁止。他写下这样的座右铭:“不轻易地发布文告,不轻易地动用刑罚。”因事出城,他与差吏士卒吃同样的蔬菜喝一样的水。离职时,箱子里只有与主簿赵师秀的酬唱诗而已。(后来)调任真州司法官。诏令入仕者禁绝伪学,不读周惇颐、程颐等人的书,才能考试,刘宰慨叹道:“平生所学的是什么呢?头可以被砍断,这种情形不可行。”最终没有参加。<br> 他被授予泰兴县令之职,有(一个)杀人案,卷宗上写道:“在神庙里祷告,已经杀了一个人,刀忽然跳了三次,就杀了三个人,这实在是神教我(杀的人)啊。”(刘宰)为此向州里请求,捣毁了那座神庙,(并且将那位杀人犯)斩首来示众。邻县有人在本县边境租牛,租用者与牛主人是姻亲,趁着主人家办丧事,租牛者窃取了租牛契据逃跑了。过了一段时间,牛主人的儿子去讨要租金,租牛者就说,那条牛已经被卖很久了。牛主人的儿子连续多年向官府告状,却没有契据能作证,官府又因为是邻县的事而搁置不查办。到现在他向刘宰提出诉讼,刘宰说:“你的牛(已经)丢失十年了,怎么能够一下就能找回来呢?”刘宰于是就找来两个乞丐,给他们吃饱了,告诉他们事情缘由,假托其他事把他们关进牢房。审讯他们,乞丐谎称自己偷牛出卖,(刘宰派人)带着他们去那户人家指认查看。那租牛者说:“这牛是我通过某人租的。”乞丐竭力坚持自己的说法,于是那人出示契据,一起拿着到官府。(真相大白以后)偷契据的租牛人十分沮丧,只得归还牛和租金。一户有钱人家丢了金钗,(当时)只有两个女仆在家。把她们遣送到官府后,(她们)都认为自己是冤枉的。刘宰让她们各手持一根芦草,说:“没偷金钗的,明天早晨芦草自然还像原来一样;真的偷了金钗的,那么芦草会比今天长出两寸。”第二天早晨再看,一根芦草像原来一样,另一根则短了两寸。随即审问,罪犯果真服罪。有个婆婆状告两个媳妇都不赡养她,刘宰找来那两个媳妇,让她们与婆婆共处一室,有人送食物给媳妇却不给婆婆,再悄悄地观察,(发现)一个媳妇每次都把自己的食物给婆婆,婆婆还喝斥她,另一个则相反。像这样连续观察多日,就了解了实情。<br> 父丧,免,至京,韩侂胄方谋用兵,宰启邓友龙、薛叔似极言轻挑兵端,为国深害,迄如其言。为浙东仓司干官,职事修举,亟引去,默观时变,顿不乐仕。寻告归,监南岳庙。江、淮制置使黄度辟之入幕,宰辞曰:“君命召不往,今矧可出耶?”嘉定四年,堂审召命且再下,不至。时相亦屡讽执政、从官贻书挽宰,宰峻辞以绝。俄题考功历,示决不复仕。 理宗初即位,以为籍田令,屡辞,改添差通判建康府,又辞,乞致仕,乃以直秘阁主管仙都观。拜改秩予祠之命,辞秘阁,不允。端平元年,升直宝谟阁,祠如故,且尽还磨勘岁月。未几,迁太常丞,郡守以朝命趣行,不得已勉就道,至吴门,拜疏径归。一时誉望,收召略尽,所不能致者,宰与崔与之耳。帝侧席以问侍御史王遂,且俾宣抚。迁将作少监,又以直敷文阁知宁国府,皆不拜。进直显谟阁、主管玉局观,帝犹冀宰一来也。召奏事,讫不为起。寻卒,乡人罢市走送,袂相属者五十里,人人如哭其私亲。<ref>[ https://www.liuxue86.com/a/3188831.html 驱蝗成神,舍粥济民:刘宰 出国留学网 .2018-04-07] </ref><br> 刘宰方正刚直,明智敏锐,仁慈宽忍,对父老乡亲施以恩惠,他所做的功业事迹实在是很多。设置了义仓,创建了义役,几次三番地煮粥给饥饿的人充饥,从冬天到夏日,每天要供应一万多人,柴米、衣物、药物、棺椁寿衣之类,不请求就不会获取。有人无田可耕,有人无屋可居,有人子女成年而没能婚嫁,他都心情急切,积极主动地去办理,就像做自己的事一样尽责。(遇到)桥梁损坏,道路不畅,即使工程量很大,他也必定率先捐出资财,倡导修缮,并督察工程进展。刘宰对自己家的生计安排理一向淡泊,(但是)见到和义之事一定去做,既竭尽全力,(又)接着自己借贷来做,孜孜不倦。他还定下折缴麦税的钱额数量,把县里的斗、斛都改为国家规定的标准,(注:以前县府里收税粮常是大斗进小斗出,)捣毁泛滥多余的祠堂84座,但凡是可以告于官府、有利于父老乡亲的事,他没有不做的。<br> 刘宰隐居三十年,一生没有特别的嗜好,只是无书不读,已经用尽时日与学力,仍然端坐桌前来待学深究,虽然广泛地考证(所有的)训诂注释,但是内当得到一些新的材料还是特别珍惜。有《[[漫塘文集]]》、《[[语录]]》二书流传于世。 == 人物轶事 ==* 刘宰为泰兴令时,当地百姓报案遗失金钗。案发现场只有主人的两名仆妾在,经过审讯,两人矢口否认行窃。刘宰命两人分别各拿一只葫芦,说:“这葫芦有灵,如果不曾偷取金钗,明天葫芦的大小不会改变;若是偷了金钗,那手上的葫芦就会长大两寸。”第二天刘宰命两人各自拿着葫芦前来,其中一只不变,另外一只却少了两寸,原来那偷金钗的仆妾害怕葫芦长大,所以事先切去两寸。* 邻县有人在本县租过一头牛,并趁牛主家办丧事的机会偷走了租约,这样出租人就没有证据要回牛了。牛主的儿子告了十年,但都因为没有租约,又涉及邻县,官府一直没有处理。刘宰上任后,牛主的儿子又来告状,刘宰说:“牛失十载,安得一旦复之。”他找来两个乞丐,要他们承认曾偷牛倒卖,押着他俩到租牛人家,指认租牛人买了他们偷来的牛。租牛说:“吾牛因某氏所租。”乞丐一口咬定这是他们偷来的牛。租牛人急了,把契约拿出来证明牛是租的。差人把双方带回县衙,大堂之上,租牛人这才明白中了计,只好把牛还给原主。 ==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 宋朝人物]][[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