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621
次編輯
變更
自知
,创建页面,内容为“《'''自知'''》选自《吕氏春秋》卷二十四·不苟论。 《吕氏春秋》章节目录: 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十二纪每纪五…”
《'''自知'''》选自《[[吕氏春秋]]》卷二十四·不苟论。
《吕氏春秋》章节目录: 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十二纪每纪五篇共六十篇,八览每览八篇(《有始览》少一篇)共六十三篇,六论每论六篇共三十六篇,另有《序意》一篇,共一百六十篇<ref>[https://www.531761.com/info/31927 吕氏春秋的作者],解历史, 2020-12-07</ref>。
==原文==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①;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②,所以举过也。夫人故不能自知,人主独甚。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尧有欲谏之鼓③,舜有诽谤之木④,汤有司直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鞀⑤,犹恐不能自知。今贤非尧、舜、汤、武也,而有掩蔽之道,奚繇自知哉?荆成、齐庄不自知而杀⑥,吴王、智伯不自知而亡⑦,宋、中山不自知而灭⑧,[[晋惠公]]、赵括不自知而虏⑨,钻荼、庞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⑩,败莫大于不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为人主而恶闻其过,非犹此也?恶人闻其过尚犹可。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之智也。至于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文侯不说,知于颜色。任座趋而出。次及翟黄,翟黄曰:“君贤君也。臣闻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文侯喜曰:“可反欤?”翟黄对曰:“奚为不可?臣闻忠臣毕其忠,而不敢远其死。座殆尚在于门。”翟黄往视之,任座在于门,以君令召之。任座入,文侯下阶而迎之,终座以为上客。文侯微翟黄,则几失忠臣矣。上顺乎主心以显贤者,其唯翟黄乎?
==注释==
①准绳:水准和墨线,测量、确定水平和直线的工具。②师保:负责教养、辅导帝王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③欲谏之鼓:供想进谏的人敲击的鼓。④诽谤之木:供书写批评意见所立的木柱。诽谤:批评指责。⑤戒慎之鞀(táo):供想劝戒君主使之谨慎的人摇的鼓。⑥荆成、齐庄不自知而杀:楚成王不听令尹子上的劝谏,立商臣为太子,后又欲废黜商臣,结果被商臣率兵包围,逼其自杀。[[齐庄公]]与其臣崔杼妻私通,后为崔杼所杀。⑦吴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吴王夫差伐越后头脑膨胀,伍子胥多次劝谏不听,终为越所灭。智伯瑶刚愎自用,与韩、魏围赵襄子于晋阳,后赵与韩、魏暗中联合,灭了智伯。⑧宋、中山不自知而灭:宋康王狂乱暴虐,为齐所灭,中山国君荒淫无道,为魏文侯所灭。⑨晋惠公、[[赵括]]不自知而虏:晋惠公背信弃义,在韩之战中被秦俘虏。赵括,战国赵人,名将[[赵奢]]之子,性高傲,尚空谈,赵孝成王时代廉颇为将,与秦战于长平,全军覆没。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战败被杀,与这里被俘的记述不同。⑩钻荼、庞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钻荼、庞涓都是魏惠王将。太子申,魏惠王太子。据《[[史记]]·魏世家》,魏惠王三十年(公元前340年),魏伐赵,齐救赵击魏,太子申等与齐战于马陵,大败,太子申被俘,庞涓被杀。椎(chuí):木槌。况然:形容钟声很响。或言君之智也:此处疑有脱文。《太平御览》六二二引作“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智”。任座:魏文侯臣。知:表现,显露。远:离开。微:如果没有。
==译文==
要知道平直,一定要依靠水准墨线;要知道方圆,一定要依靠圆规矩尺;君主要想了解自己的过失,一定要依靠正直之士。所以天子设立辅弼,设置师保,这是用来举发天子过错的。人本来就不能了解自己的过失,天子尤为严重。国存身安不用到外部寻求,关键在于了解自己的过失。尧有供想进谏的人敲击的鼓,舜有供书写批评意见的木柱,汤有主管纠正过失的官吏,武王有供告诫君主的人所甩的摇鼓。即使选样,他们仍担心不能了解自己的过失。而当今的君主,贤能并比不上尧、舜、汤、武,却采取掩蔽视听的做法,这还靠什么了解自己的过失?楚成王、齐庄公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过失而被杀,吴王、智伯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过失而灭亡,宋、中山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过失而绝国,晋惠公、赵括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过失而被俘,钻荼、[[庞涓]]、太子申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过失而兵败身死。所以没有比不了解自己的过失更坏事的了。范氏出亡的时候,有个百姓得到了他的一口钟。这个人想背着钟快点跑开,可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想把钟打碎弄走。拿木槌一敲,钟轰然作响。他怕别人听见钟声来同自己争夺,就急忙把[[耳朵]]捂了起来。不愿别人听到钟声是可以的,不愿自己听到就是糊涂了。做君主却不愿听到自己的过失,不正像这种情况一样吗?不愿别人听到自己的过失倒还可以。魏文侯宴饮,让大夫们评论自己。有的人说君主很仁义,有的人说君主很英明。轮到任座,任座说:“您是个不肖的君主。得到中山国,不把它封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给您的儿子,因此知道您不肖。”文侯听了很不高兴,脸色上表现了出来。任座快步走了出去。按次序轮到翟黄,翟黄说:“您是个贤君。我听说君主贤明的,他的臣子言语就直率。现在任座的言语直率,因此我知道您贤明。”文侯很高兴,说:“还能让他回来吗?”翟黄回答说:“怎么不能?我听说忠臣竭尽自己的忠心,即使因此获得死罪也不敢躲避。任座恐怕还在门口。”翟黄出去一看,任座当真还在门口。翟黄就以君主的命令叫他进去。任座进来了,文侯走下台阶来迎接他,此后终生都把任座待为上宾。文侯如果没有翟黄,就差点儿失掉了忠臣。对上能够顺应君主的心意来尊显贤者,大概正是说的翟黄吧!
==著作简介==
《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ref>[https://www.sohu.com/a/259983509_100164092?_f=index_chan12news_196 秦国丞相吕不韦《吕氏春秋》],搜狐,2018-10-17</ref>。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ref>[https://www.docin.com/p-2043054682.html 治国通论-法家治国思想] ,豆丁网, 2017-11-06</ref>,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
==视频==
===<center> 自知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悬疑片:丑女自知配不上男神,便用硫酸泼瞎他的眼睛,再伪装成萌妹嫁给他</center>
<center>{{#iDisplay:j32075an2yp|560|390|qq}}</center>
<center>当你深陷幻觉秀的火热但不自知时,你的小伙伴一碗水给你叫回现实</center>
<center>{{#iDisplay:t32057y36m0|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30 中國文學總集]]
《吕氏春秋》章节目录: 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十二纪每纪五篇共六十篇,八览每览八篇(《有始览》少一篇)共六十三篇,六论每论六篇共三十六篇,另有《序意》一篇,共一百六十篇<ref>[https://www.531761.com/info/31927 吕氏春秋的作者],解历史, 2020-12-07</ref>。
==原文==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①;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②,所以举过也。夫人故不能自知,人主独甚。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尧有欲谏之鼓③,舜有诽谤之木④,汤有司直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鞀⑤,犹恐不能自知。今贤非尧、舜、汤、武也,而有掩蔽之道,奚繇自知哉?荆成、齐庄不自知而杀⑥,吴王、智伯不自知而亡⑦,宋、中山不自知而灭⑧,[[晋惠公]]、赵括不自知而虏⑨,钻荼、庞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⑩,败莫大于不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为人主而恶闻其过,非犹此也?恶人闻其过尚犹可。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之智也。至于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是以知君之不肖也。”文侯不说,知于颜色。任座趋而出。次及翟黄,翟黄曰:“君贤君也。臣闻其主贤者,其臣之言直。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文侯喜曰:“可反欤?”翟黄对曰:“奚为不可?臣闻忠臣毕其忠,而不敢远其死。座殆尚在于门。”翟黄往视之,任座在于门,以君令召之。任座入,文侯下阶而迎之,终座以为上客。文侯微翟黄,则几失忠臣矣。上顺乎主心以显贤者,其唯翟黄乎?
==注释==
①准绳:水准和墨线,测量、确定水平和直线的工具。②师保:负责教养、辅导帝王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③欲谏之鼓:供想进谏的人敲击的鼓。④诽谤之木:供书写批评意见所立的木柱。诽谤:批评指责。⑤戒慎之鞀(táo):供想劝戒君主使之谨慎的人摇的鼓。⑥荆成、齐庄不自知而杀:楚成王不听令尹子上的劝谏,立商臣为太子,后又欲废黜商臣,结果被商臣率兵包围,逼其自杀。[[齐庄公]]与其臣崔杼妻私通,后为崔杼所杀。⑦吴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吴王夫差伐越后头脑膨胀,伍子胥多次劝谏不听,终为越所灭。智伯瑶刚愎自用,与韩、魏围赵襄子于晋阳,后赵与韩、魏暗中联合,灭了智伯。⑧宋、中山不自知而灭:宋康王狂乱暴虐,为齐所灭,中山国君荒淫无道,为魏文侯所灭。⑨晋惠公、[[赵括]]不自知而虏:晋惠公背信弃义,在韩之战中被秦俘虏。赵括,战国赵人,名将[[赵奢]]之子,性高傲,尚空谈,赵孝成王时代廉颇为将,与秦战于长平,全军覆没。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战败被杀,与这里被俘的记述不同。⑩钻荼、庞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钻荼、庞涓都是魏惠王将。太子申,魏惠王太子。据《[[史记]]·魏世家》,魏惠王三十年(公元前340年),魏伐赵,齐救赵击魏,太子申等与齐战于马陵,大败,太子申被俘,庞涓被杀。椎(chuí):木槌。况然:形容钟声很响。或言君之智也:此处疑有脱文。《太平御览》六二二引作“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智”。任座:魏文侯臣。知:表现,显露。远:离开。微:如果没有。
==译文==
要知道平直,一定要依靠水准墨线;要知道方圆,一定要依靠圆规矩尺;君主要想了解自己的过失,一定要依靠正直之士。所以天子设立辅弼,设置师保,这是用来举发天子过错的。人本来就不能了解自己的过失,天子尤为严重。国存身安不用到外部寻求,关键在于了解自己的过失。尧有供想进谏的人敲击的鼓,舜有供书写批评意见的木柱,汤有主管纠正过失的官吏,武王有供告诫君主的人所甩的摇鼓。即使选样,他们仍担心不能了解自己的过失。而当今的君主,贤能并比不上尧、舜、汤、武,却采取掩蔽视听的做法,这还靠什么了解自己的过失?楚成王、齐庄公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过失而被杀,吴王、智伯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过失而灭亡,宋、中山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过失而绝国,晋惠公、赵括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过失而被俘,钻荼、[[庞涓]]、太子申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过失而兵败身死。所以没有比不了解自己的过失更坏事的了。范氏出亡的时候,有个百姓得到了他的一口钟。这个人想背着钟快点跑开,可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想把钟打碎弄走。拿木槌一敲,钟轰然作响。他怕别人听见钟声来同自己争夺,就急忙把[[耳朵]]捂了起来。不愿别人听到钟声是可以的,不愿自己听到就是糊涂了。做君主却不愿听到自己的过失,不正像这种情况一样吗?不愿别人听到自己的过失倒还可以。魏文侯宴饮,让大夫们评论自己。有的人说君主很仁义,有的人说君主很英明。轮到任座,任座说:“您是个不肖的君主。得到中山国,不把它封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给您的儿子,因此知道您不肖。”文侯听了很不高兴,脸色上表现了出来。任座快步走了出去。按次序轮到翟黄,翟黄说:“您是个贤君。我听说君主贤明的,他的臣子言语就直率。现在任座的言语直率,因此我知道您贤明。”文侯很高兴,说:“还能让他回来吗?”翟黄回答说:“怎么不能?我听说忠臣竭尽自己的忠心,即使因此获得死罪也不敢躲避。任座恐怕还在门口。”翟黄出去一看,任座当真还在门口。翟黄就以君主的命令叫他进去。任座进来了,文侯走下台阶来迎接他,此后终生都把任座待为上宾。文侯如果没有翟黄,就差点儿失掉了忠臣。对上能够顺应君主的心意来尊显贤者,大概正是说的翟黄吧!
==著作简介==
《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ref>[https://www.sohu.com/a/259983509_100164092?_f=index_chan12news_196 秦国丞相吕不韦《吕氏春秋》],搜狐,2018-10-17</ref>。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ref>[https://www.docin.com/p-2043054682.html 治国通论-法家治国思想] ,豆丁网, 2017-11-06</ref>,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
==视频==
===<center> 自知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悬疑片:丑女自知配不上男神,便用硫酸泼瞎他的眼睛,再伪装成萌妹嫁给他</center>
<center>{{#iDisplay:j32075an2yp|560|390|qq}}</center>
<center>当你深陷幻觉秀的火热但不自知时,你的小伙伴一碗水给你叫回现实</center>
<center>{{#iDisplay:t32057y36m0|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30 中國文學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