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75
次編輯
變更
彰化八堡圳
,创建页面,内容为“ 彰化八堡圳,八堡圳(原名施厝圳,又稱濁水圳,今稱八堡一圳),其源頭位於彰化縣二水鄉倡和村,是臺灣最古老的埤圳…”
彰化八堡圳,八堡圳(原名施厝圳,又稱濁水圳,今稱八堡一圳),其源頭位於彰化縣二水鄉倡和村,是臺灣最古老的埤圳之一,建圳已290餘年歷史。
==八堡圳相關史事雜談==
彰化平原在漢人尚未墾殖以前,住著二個平埔族群,那就是費佛郎族(Favorlang)及洪雅族(Hoanya),他們的農業生產採用輪耕休田制。漢人入侵墾殖後仍以平埔族的輪耕休田、陸稻耕作的農業經營方法。(註1)然而,隨著大量的移墾後,生口日繁,耕作方式及技術漸作調整,水稻耕作方式乃應運而生。
清代臺灣的土地開發及街莊的產生,跟水田化運動有很大關係。漢人在彰化平原進行水利建設,早期是興築規模較小,只能提供一地灌溉的「陂」,如周鐘瑄助築的「打廉莊陂」及「燕霧莊陂」。等到開發規模擴大之後,則由資本雄厚的業戶以獨資或合股的方式投資興建規模龐大的水圳。(註2) 從西元1710年至1735年在此25年間,彰化的耕地增加了一萬一千餘甲的土地,這些耕地的增加與水圳的開發有極密切的關連。
施世榜之父施秉,曾襄助施琅攻打臺灣鄭氏政權有功,授左都督,繼而從事墾殖,成為半線地方之墾首,並兼營糖業,累積資產。施世榜在清康熙36年(西元1697年)為鳳山縣拔貢生,後捐納任兵馬司副指揮。清康熙60年(西元1721年)朱一貴事件,世榜協助官軍平定之。 世榜繼承父業後,除加以擴大外並買下鹿港大片塭地,兼事魚蝦養殖,定居鹿港,奠定傳世基業。
施世榜見臺灣中部有高山,其水流落差大,水源充沛時,常氾濫成災,但是到了乾季卻又沒水。清康熙48年(西元1709年),他著手開鑿八堡圳,於武東堡鼻仔頭鑿通渠,可惜不得要領,無法將濁水溪水引進圳道。有一衣冠古樸的人士來訪,自稱林先生,授與圖說,指導引水祕訣及要領,除「石笱」外,並教以夜間燈影測定地勢之法,終於順利完成。
林先生教授的導流秘法,其中攔阻水流導入圳渠的利器「籠仔窩」,是開圳成功的關鍵。它是以藤編成之頭寬尾狹之圓椎型壩籠,狀如倒笱,故又稱「圓笱」或「倒笱」,倒笱上廣下窄,一座1.2至3.3公尺不等,今稱「蛇籠」,再以石塊填入籠內,連結成排,圍置於河中,以攔堵溪水導引入埤圳,而在滿水期,壩籠可以形成河道,避免泛濫成災,乾旱時期更可以匯聚水源導入河道。(註3)
施世榜依照此方法施工,果然成功引進濁水溪的水灌入田園。當施世榜依約拿出千兩黃金欲酬謝時,那位人士卻功成不居,拒不接受而離去,從此不知去向。由於八堡圳成功引進溪水,灌溉了整個彰化平原,造就彰化日後的富庶,後人感念其恩澤,便在現址興建林先生廟以追念其豐功偉績。「林先生廟」主祀「林先生」外,並配祀施世榜及另闢十五庄圳的黃仕卿,以感念其三位開發水利之恩德。大正8年(1919年)重建,民國64年由臺灣省政府主席謝東閔指示撥款重修。(註4)
康熙60年(西元1721年),有黃仕卿者聯合各大墾戶開築十五庄圳(今稱八堡二圳),灌溉東螺東堡內十五庄。大武郡西堡管下的埔心、湳港、吳鳳、水漆林莊等,其中湳港及水漆林莊的最大業主就是吳郡山家族,亦即吳郡山家族對於彰化平原開發史的貢獻,就是提供興築十五庄圳資金,促使湳港西莊的水田化。(註5) 吳郡山家族也曾擔任水圳管理代表人,惟部分檔案史料都寫作吳群山,實為吳郡山之誤。十五庄圳於日治時期合併於八堡圳,由「公共埤圳聯合會」管理,稱為八堡二圳。(註6)
八堡圳,其本支89里,分流總延長為230里餘,灌溉面積19,205甲地,涵蓋一半以上的彰化縣,沿途流經清代的東螺東堡、東螺西堡、武東堡、武西堡、燕霧上堡、燕霧下堡、馬芝堡及線東堡等八個堡界(日治時的一市十四街庄,目前的十四個鄉鎮市)。(註7)
施世榜在臺灣發展史上興建八堡圳,引濁水溪水灌溉彰化平原十分成功,另外他又以墾戶「施長齡」之名,在彰化平原從事墾殖事業。日本人佔據臺灣後的1897年八堡圳的主權讓渡辜顯榮,1905年強制改為公有,合併在臺中州公共埤圳聯合會,並舉鹿港辜顯榮為圳長,管理經營圳務。<ref>[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57/773 彰化八堡圳],八堡圳相關史事雜談-國立史蹟博物館</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