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楼阁式住宅

增加 40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楼阁式住宅'''==
秦汉时期盛行 [[ 神仙 ]] 方士之说,根据“仙人 [[ 好楼居 ]] ”的说法,统治阶层追求仙居生活的建筑环境,因此楼阁式住宅 [[ 应运而生 ]] 。汉人对大自然充满着崇拜与向往,凭高远眺也是一种特有的审美趣好,加上居住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军事的需要等,高层楼阁建筑形成热潮。
=='''两汉样式'''==
西汉的楼阁一般采用井榦式,即主要是用大木实叠而成。《 [[ 史记·孝武本纪 ]] 》:“乃立神明台、井干楼,度五十余丈,辇道相属焉。”《 [[ 汉书·郊祀志 ]] 》说: 立神明台 [[ 井榦楼 ]] (即井干楼)高五十丈。 颜注: 井榦楼积木而高,为楼若井榦之形也。井榦者井上木栏也,其形或四角或八角。张衡《 [[ 西京赋 ]] 》云:' 井榦叠而百层。' 即为此楼也。 东汉的楼阁一般采用构架式,斗拱的使用也比较普遍化和多样化。高层木构楼阁上的平坐和出檐皆由起悬挑作用的斗拱支承,斗拱已经是整座建筑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特别是在四川三台郪江崖墓中发现的一种斗拱颇具特色,它的拱从栌斗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伸出(只雕了前左右三方,后部因不在视觉范围内,所以省略未刻,实际上应是四面相同),其上托斗子,斗子上再承梁枋。这种斗拱宋人称之为 斗口跳 ,它是目前发现的汉代斗拱中仅有的一例。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斗拱的栌斗之上刻有一圆柱的形象,说明该墓所摹仿的木构建筑应是内立中柱的多层楼阁,上层的柱子应插在下层立柱的栌斗之上。这种建楼立柱的方式在宋人《 [[ 营造法式 ]] 》中称之为“叉柱造” [1] 。而在东汉陶楼上表现出来的逐层施柱、逐层收小减低、逐层或隔层出檐或装平坐等手法,使楼阁外观稳中含变,虚实相生,成为我国古代木构楼阁此后长期遵循的建筑形式。
东汉时楼阁式住宅的种类繁多。《水经注·泚水条》引《续汉书》:南阳樊氏 起庐舍,高楼连阁。 《后汉书·黄昌传》:陈人彭氏 造起大舍,高楼临道.《后汉书·宦者列传》:外戚宦官所造馆舍 凡有万数,楼阁连接,丹青素垩 [2] 。《后汉书·桥玄传》: 有三人持仗劫执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后汉书》的《郑玄传》、《 [[ 侯览传 ]] 》、《刘表传》及石刻中也有类似记载 [3] 。
=='''考古发掘'''==
屋顶四角微微翘起,筒瓦、板瓦、勾头都完整无缺。它充分显示了当时的木构建筑水平。汉诗《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描写的正是这类高楼。
在四川郫县汉墓出土的石刻画像《 [[ 宴饮乐舞 ]] 》,楼阁之前(右边)有车载客而来,车后侍婢相随。右上一间硬山式厨房,釜灶齐备,庖者正为宴饷作膳。正厅之侧有歇山式楼阁一座,楼上一妇女凭窗眺望。正厅是一座高大宽敞的建筑,其上有楼,顶作重檐四阿式;楼上有栏杆、回廊,楼下大厅两侧各立一柱,柱端有一斗三升斗拱。厅内设席,宾主五人并坐,酒宴正酣。
庭院里舞乐百戏,以助酒宴。有叠案、旋盘及蹋鼓之舞,乐人抚瑟歌唱,舞者长袖折腰。如张衡《观舞赋》所说: 搦纤腰兮互折,媴倾倚兮低昂 , 连翩络绎,乍续乍绝;裙似飞鸾,袖如回雪。 在四川遂宁县东汉墓出土的一座反映地主生活的陶楼房,重檐歇山式,下檐正中檐柱上施一斗三升斗拱,上檐有平台,其左右立柱上仍施一斗三升斗拱,平台上有抚琴俑和歌唱俑,底层右边室内一上身袒裸的俳优正击鼓说笑,形象极为生动。
2,2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