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
次編輯
變更
郑平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 工程热物理学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36年生于广州。1958年毕业于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分别于1960年和1965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和斯坦福大学工程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多孔介质传热、辐射传热和微尺度传热研究。</p>
== 教育背景 ==
# 1958年6月,毕业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获得机械工程系学士学位。
# 1960年12月,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工程热物理硕士学位。
# 1965年6月,获得斯坦福大学工程航空航天系航空航天博士学位。
== 工作经历 ==
* 1970年1月,进入夏威夷大学机械工程系担任副教授,1989年开始担任系主任。
* 1976年7月~1977年6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石油工程系做访问教授。
* 1984年3月~1984年9月,在德国慕尼黑大学热工研究所做访问教授。
* 1995年,应聘为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并担任热能系统实验室主任。
* 1999年6月~1999年8月,在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做访问教授。
* 2002年6月~2002年8月,在新加波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制造工程系做访问教授。
* 2003年,应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邀请,开始在上海交通大学担任全职教授,在国家985/211工程资助下,创建了微流与热控研究中心,担任中心主任并组建研究团队。
* 2005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学科带头人、所长。
* 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 2014年9月~2014年10月,在香港科技大学做访问教授。
* 2014年7月12日,与浙江万享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
== 研究方向 ==
<p style="text-indent:2em"> 长期从事多孔介质传热、辐射传热和微尺度传热研究。提出了多孔介质热对流、弥散导热、两相流等系列理论模型,应用于地热能源的预测、电子元件的冷却和燃料电池性能的评估。建立了“微分近似法”的多维辐射换热简化模型,应用于航天热控的设计。阐明了尺度效应和接触角等界面效应对微尺度相变传热机理的影响,并将微通道的独特流型与传热规律应用于芯片冷却和微换热器的设计。</p>
== 主要奖项 ==
* 1986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
* 1996年,获得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颁发的传热学纪念奖(Heat Transfer Memorial Award)
* 2000年,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
* 2003年,获得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颁发的热物理学奖(Thermophysics Award)
* 2004年,美国航空航天学会会士
* 2006年,获得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颁发的传热学经典论文奖(Heat Transfer Classic Paper Award),
* 2006年,获得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和美国化学工程学会(AIChE)共同颁发的马可杰克纪念奖( Max Jakob Memoiral Award),
* 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
* 2010年,获得日本机械工程学会(JSME)颁发的热能工程国际奖
*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奖,
* 2014年,汤森路透全球“高引用科学家”
== 参考资料 ==
{{Reflist}}
== 外部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