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7
次編輯
變更
放光般若
,無編輯摘要
|
[[File:1232230b5415f3ec1db375.jpg|缩略图|居中|[https://baikepic.sogou.com/PicBooklet.vpics?relateImageGroupIdsie=utf8&lemmaIdp=915141140230504&nowinterV=httpskKIOkrELjb8TkKIMkLELjboImLkEk74TkKIMkrELjbkRmLkEk78TkKILkbGNIjXlEkOILqIPjepHwL4Qj%3A20lHzrHjMz%2F20PEl%2Fpic.baike.soso.com20XJ6IPjeh5yuF9j%2Fp2FlHxOVNj%2F2012022820lHzrGIOzzgjb0Ew%2F20120228153238-2034849871.jpg20dBxfsGwOVF_1660132543&typequery=1#simple_0 %E6%94%BE%E5%85%89%E8%88%AC%E8%8B%A5%E7%BB%8F 原图链接][https://baikei01piccdn.sogousogoucdn.com/v9151411.htm 0b5415f3ec1db375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诸有名者,亦无色痛想行识。何以故,空无有真名故。
若使空者,非是菩萨。是故言,但以字为菩萨耳。
名字不真,只是一个符号,所以一切法只是一个记号而已,本身并无真实的内容。 《超越法相品》说:
名字者不真,假号为名,假号为五阴,假名为人,为男,为女;假名为五趣,及有为无、为法;假名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三耶三佛。
一切法只是名字,菩萨则能以方便智分别名相,亦无所分别,不入名相中。 经中说:
如是诸法将无分别,佛言:不也,但以名字数示众生,欲使解耳,亦无所分别。……是诸法但以字耳,字亦不入字,菩萨住于以名相行般若波罗蜜,亦不当入名相中。
万法只是名相,名相是假,但也不是空无所有,名相本身也是不生不灭的,与诸法实相不异。 《放光般若经》《沤惒品》中对此解释说:须菩提言:世尊,若诸有为法但以名相住者,菩萨为谁而发道意,为谁受若干勤苦行六波罗蜜,为谁行禅及无形禅,及行四等三十七品,总三脱门具足大慈皆为谁行。 佛言:以名相数相,诸有为亦不以名相空,是故菩萨行菩萨道逮萨云若,及转法轮,以三乘法度脱众生,是名字及相亦不生灭,如所住无有异。
假名虽是假,但以空慧入于假有,以三乘法度众生,借假名引导众生出离种种错误道路。
(四)方便思想
万法性空,但菩萨为了度众生,就行方便。 在达到萨云若(一切种智)前,净佛国土时,有一重要智慧,即方便行,于空法中有所作,虽作而不执著。 经中说:
于诸空法有所作者,则是其沤惒拘舍罗,能净佛土,教化众生,知佛国土及众生所有,皆无所有。
经中的沤惒拘舍罗即是方便的意思,诸法性空,菩萨住于性空般若,行使方便,教化不同种类的众生,而又超越于众生这外,而不与同归,这是以观照般若而行方便度化。经中对方便思想阐述说: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沤惒拘舍罗见,……菩萨以沤惒拘舍罗,令众生离于有中。
这段经文把般若和方便连在一起说“般若波罗蜜沤惒拘舍罗”,这正如《维摩经》中说“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22,把般若及方便看成是菩萨的父母。
菩萨行方便,“不见无所有,何况所有”,以“诸法无所作,离诸所作故。 ”23 ”23 那么如何以无所知法去了知所有及无所有法呢?经中也对定期问题进行了讨论,说:
若法法相离,云何知法离法?诸法所有无所有,无所有法不知无所有,有法亦不知有法,有法不知无所有法,无所有法不知有法,菩萨于无所知法,云何当知所有、无所有法。
一乘实相无所有,不可得,菩萨开方便门,分别法相,为众生说法。经中说: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但以沤惒拘舍罗为众生说法,众生现在尚不自见,何况有得道,已得方当得者。 是故舍利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沤惒拘舍罗为众生说法。
解决这一问题就涉及到二谛的思想,即以俗谛及第一义谛来分别世界,并依俗谛来认识第一义谛,以俗谛来利益众生。
对于二谛,《放光般若经》中说:
一相者无相,以俗数故,有所作耳,非最第一义。最第一义,非身口意所作,亦不离身口意,得第一义以诸法之等,是故第一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亦不得最第一义而行菩萨事。
僧肇在《肇论》中也提到《放光般若》中的二谛思想,说:
故《放光》云:第一真谛,无我无得;世俗谛故,便有成有得。 夫有得即是无得之伪号,无得即是有得之真名。 真名故,虽真而非有;伪号故,虽伪而非无。 是以言真未尝有,言伪未尝无。二言未始一,二理末始殊。故经云:真谛、俗谛,谓有异耶?答曰:无异也。
对于二谛中的俗谛,《放光般若经》中说:
须菩提,以世俗法教,菩萨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五阴及道,以俗数故,非最第一要义。
俗谛即是名言,假名,五阴及道种种都是言说,不是第一义,因为第一义不可言说。
对于第一义与名言的区别及关系,经中认为第一义只是名生出的因,名不是从第一义中生出,因为第一义中无若干行,无前际、后际,真际也不可知,诸法相是空,不入一切法。《沤惒品》第七十中说:
世尊,从无为而有名耶?佛言:不也,但以言说,有是言耳,不从最要第一之义也。 所以者何?第一要中无若干行也,亦不施若干,为爱断者故施后际。 世尊,诸法相各自空,真际不可知,云何知有后际?佛言:如是诸法相空,真际不可知,何况有后际。不知诸法相空者,我为是辈说前后际耳,诸法相者亦无前后。
二谛只是勉强的分析,世俗谛和第一义谛是不异的,《放光般若经》中说:
世尊,世事及最要义为有异耶?佛言:无有异,世事如,最要义如,众生不知是如,以是故,现世事有所有,无所有。
因为二谛是不异的,菩萨就以俗谛说法利益众生,成就众生,经中说:
有从圣王所求索者,圣王念言,我所以求作转轮王者,但为众生故。语求者言:我所有者,尽汝所有。 所有福佑皆施众生,常持大悲,饶益众生,亦不见众生,但以俗数,有众生名名号之事,譬如响也。
《放光般若》中的二谛思想,对东晋时的般若学有着重要影响,六家七宗中几乎每一家,都对二谛做过探索,写过这方面的文章,来阐述他们对二谛的认识。
《假号品》说到法性中没有差别相:
复次舍利弗,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不见有法与法性别者,亦不见合; 亦不念言法性,作若干差别。
《叹衍品》说:
须菩提,若法性中有所有者,不为摩诃衍,以法性无所有故,为摩诃衍。
这就是说万法之性空寂,其中一无所有,所以法性也就平等的,经中《沤惒品》中说:
般若波罗蜜者,众生之御,御众生令至萨云若(一切种智),不与二地作御。是故般若波罗蜜,于诸法无所生,无所灭,以法性等故。
这里的法性平等也就是佛教的菩提,《金刚经》中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8 ”38 诸法自性空,因而平等,所以行般若智认识到诸法性状,就可以达到解脱。 法性平等,而且也是寂静的,不动的,《明净品》中说:世尊,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于萨云若(一切种智),不作增损事净? 佛言:法常住故。世尊,般若波罗蜜净诸法无所取。 佛言:常净。 世尊,云何般若波罗蜜净诸法无所取耶? 佛言:法性不动转故。
法性空寂、平等、不动,这也就是诸佛法身,《无作品》及《法上品》中说:
须菩提,般若波罗蜜,亦不持无为法有所与,亦不弃有为法。 何以故? 有佛、无佛,法性住如故,法性者则是法身,亦不以忘住,亦不以损住。谓诸如来有往来者,亦是凡夫,与彼无异。 所以者何? 莫以色身而观如来,如来者,法性; 法性者,亦不来亦不去; 诸如来亦如是无来无去。
诸佛法身平等、不动,所以见法性,也就是见佛,《治地品》中说:
云何菩萨奉见诸佛,以见法故,是为见佛。 云何菩萨真见佛身? 逮法性故,是为真见。
法性是佛的法身,而佛的法身遍于一切,所以学法性,就要学一切法,因为诸法皆是法性,《超越法相品》中说: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学法性者,为无所学? 佛告须菩提:菩萨学法性者,为尽学一切诸法。 何以故? 一切诸法,皆是法性。 须菩提白佛言:何以故? 诸法皆是法性,诸有为法,皆是法性。 是故须菩提,菩萨学般若波罗蜜者,为学法性。
这里说诸法都是法性,与众生都有佛性相近(这种思想以佛性摄尽一切众生),但般若经中讲法性主要是从般若角度说的,所以经中说学般若即是学法性,即是了解、认识一切法的关键。
经中还进一步解释法性,以法性来统摄一切法。《放光般若》中说:
法是有为,法性是无为,如何从法性出生法以及众生,《放光般若》中从法无相上来说法及法性之间有关系,说:
菩萨学般若波罗蜜,以沤惒拘舍罗,于无形相出诸众生,建立于无相处,令不二入。
这是说菩萨以无相,建立众生,虽有众生也是无相,这就是从真空生出妙有。无相即是空,经中说:“空者无相,无有相者亦无有愿。 ”46 ” 在《大智度论》卷三十七中也有:“空则是无相,若无相则是无作,如是为一,名字为别。 ”47” ''' 《放光般若》中说:'''以是故,当知诸法皆无相。 佛言:菩萨于诸法,作无相学者……菩萨者不学余,但学空、无相、无愿。这里说诸法皆是空,菩萨学大乘般若则是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以此建立诸法及众生种种利益。 般若经以空、无相、无愿(无作)来融通空有,使法从法性中生出,从而法与法性也是一而不异的。 经中《超越法相品》说:佛报言:若有异法,离于法性者,是色身、法性则为有别。 何以故? 须菩提,如来及如来弟子,不见有法离于法性,与法性有别者。虽不见不处,法无有二,离法性者。
法性与法不异,法是无相,法性也是无相,《放光般若》中说: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见有法离法性者,以沤惒拘舍罗为众生说法,亦不见众生,亦不见其处。
《放光般若经》中还具体说到法性则是五阴,五阴则是法性,说:
法性则是五阴,五阴则是法性。 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若见法有离法性者,终不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诸法之性则是道。 是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知诸法则是法性。 无名之法以名教授,从五阴至道,皆以名号、法数字说之。
这里又说诸法之性是法性,是道,法与法性不异,物与道不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法性常住不变。 ''' 《放光般若》中说:'''
如是有佛、无佛,法性常住,以众生不知法性常住,是故菩萨生道因缘,欲度脱之。
法与法性不异,法性常住,则法也是常住, ''' 《放光般若》中说:'''假令本有众生令无有者,菩萨及佛便当有咎; 假令本无五道生死之趣令有者,亦是如来菩萨咎。 有佛、无佛,生死法、常住、如及尔,亦常住如故。 于中亦无众生,亦无吾我,亦无寿命,亦无知见之事。这是说诸法常住,生死法与法性一样,为常住法,无相,无住,非无非有。众生不解般若,不见诸法实相,则把法与法性分别为二,而流转于生死海中,菩萨则以空、无相、无愿(无作)之行,启发利益众生,使之从无明中解脱出来。 这里也就指出众生分别则诸法有种种差别相,而菩萨以般若无分别的空(无相)智则使众生见到法与法性不异,而且还能以般若空智,从法性真空中生出万有利益众生。 在这法与法性的顺逆(生起与复归)关系中,般若空慧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放光般若》中对法性思想的说明,对东晋的佛教学者影响较深。 在罗什之前,人们看到的就是《道行经》和《放光般若》,所以道安理解法性,就只能从《放光》及《光赞》中去找依据,慧远曾作《法性论》,现已佚失,但这部论作于他见到罗什译出的《摩诃般若》和《大智度论》之前,可见他的法性思想也深受《放光般若》中法性思想的影响。
<ref>[https://newbaike.qqsogou.com/omn/20180819/20180819A027ALv63997663.html htm?fromTitle=%E6%94%BE%E5%85%89%E8%88%AC%E8%8B%A5%E7%BB%8F 放光般若], 腾讯,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18-0811-197</ref>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