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去蒋化

增加 7,365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去蒋化'''为台湾地区一系列改变或移除昔日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执政时期的影响痕迹的运动统称。中国大陆于中华人…”
'''去蒋化'''为台湾地区一系列改变或移除昔日[[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执政时期的影响痕迹的运动统称。中国大陆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曾实施过类似的行动。

去蒋化运动的开始,主要是发生在2000年民主进步党执政后。此运动主要针对的是蒋介石,其原因在于蒋介石及主政时期的台湾当局,对人民压制的情况相对较蒋经国时期苛刻;虽蒋经国的影响痕迹也在改变之列,但是由于蒋经国的评价较其父好,再加上蒋经国去世后,当局几乎没有在公共场合建立关于蒋经国的象征物(蒋经国生前训令不得为他立碑立像,但台湾部分地方的街道以“经国路”命名),因此去蒋化几乎是针对蒋介石进行,部份反对者将去蒋化等同于去中国化。“去蒋化”的另一层理由是以否定过去政权来强化现执政者的正当性,或为“划分敌友”的工具。<ref>[http://news.cctv.com/china/20070509/105500.shtml 台湾告别个人崇拜时代 掀起去蒋化高潮 ],央视网 ,2007-05-09</ref>

==去蒋化的实行==

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取得大陆政权以后实行了去蒋化,理由为“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曾经迫害人民”。措施包括将中正路全部更名,借以废除对蒋介石的个人崇拜。

背景

在台湾于1987年解严前,当时的[[台湾]]当局将蒋中正塑造成“民族英雄”、“民族救星”、“传承尧舜禹汤以至‘国父’[[孙中山]]先生的中华道统传人”,并大力宣扬蒋的政绩与成就,国民党治台政策与日本“皇民化”政策也有许多类似之处(尤其是文化及教育的政策);但在台湾社会上一直存在厌恶蒋中正统治的声音,而蒋家父子的过错也有所流传。而在解严之后,各种不同的声音浮现,对两蒋的功过也重新地进行检讨,执政的国民党也开始淡化蒋中正的统治象征与进行一些去党国化;而民进党方面则是对蒋进行批判,民进党的价值观包含要针对蒋家及国民党的统治象征进行变更并广为宣传其统治罪行。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民进党获得执政权,此运动继续推行。

内容

已经实施及实施中的去蒋化

陈水扁在台北市长任内,将“总统府”前的“介寿路”更名为“凯达格兰大道”。 现况:但直到今日2009年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正第一分局在凯达格兰大道旁的派出所仍名“介寿路派出所”。

“总统府”厅舍之“介寿馆”牌匾被移除改为“总统府”。现况:“台北总统府”原名“介寿馆”,前身为日本据台时的台湾总督府,台湾光复后于民国37年(西元1948年)因应[[蒋中正]]总统六十华诞而命名为“介寿馆”。中正国际机场改名为“台湾桃园国际机场”。

“中正纪念堂”改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移除正门牌楼上“大中至正”匾额,改悬“自由广场”。现况:该“改名案”从一开始就有争议,造成当时朝野的纷争。2008年8月台湾行政部门正式通过废止《[[国立台湾民主纪念馆组织规程]]》,并于同日回复国立中正纪念堂管理处的组织编制。“自由广场”牌匾已在2009年7月20日换回“大中至正”牌匾,而“中正纪念堂”牌匾也预计于2009年7月重新悬挂。

移走各地“蒋公铜像”。

现况:在民进党执政前,民进党执政的各县市已经低调执行。民进党政府将慈湖陵寝的三军仪队驻守裁撤。

现况:国民党重新执政后,慈湖陵寝的三军仪队已逐渐恢复编制。废除“蒋公诞辰纪念日”(10月31日)与“蒋公逝世纪念日”(4月5日)。

现况:“蒋公诞辰纪念日”在民进党执政前,就因为推动周末二日假期政策而改为只纪念而不放假;而“蒋公逝世纪念日”的废除也没有影响[[清明节]]假期,可以说民进党当局废除这两个纪念日的宣示性意味浓厚。

民间行为

2002年,位于[[桃园县]]中坜市的“国立中央大学”里的蒋介石坐像,其头部遭人割下,不知所终。

2007年,台湾“去蒋”最高潮时,高雄的近10米高的蒋介石铜像,一夜之间被肢解;蒋家初到台湾时落脚的“草山行馆”,一把火烧到只剩石墙。

2012年1月,[[高雄]]中山大学内的蒋介石铜像脸部遭人涂鸦成小丑。2012年2月28日,成功大学内的蒋介石铜像遭泼红漆、洒冥纸。事后掀起是否保留该铜像的争论,反对派并在网络上发起连署要求校方撤除。

2013年3月24日,[[嘉义市]]中正公园内的蒋介石铜像遭“台湾国家联盟”等多个社团率众泼油漆污损。

==影响==

由于两蒋(尤其是蒋中正)在历史上的是非功过具有相当大的争议,因此在台湾去蒋也引起蓝绿阵营不同的反应。泛绿阵营强调两蒋历史上的过失,并认为台湾今日的发展成就,美日贡献比两蒋大,让支持两蒋及和蒋中正关系密切的国民党相当不满。泛绿认为此一运动为台湾民主政治发展的一部分,也是台湾民主发展的结果,去蒋化本质与去纳粹化、去共产化相近(纳粹对于经济发展也有一定贡献、而英美法等国也有一段时间与纳粹关系较佳),两蒋人权记录极差,因此反对去蒋其实就是间接支持虐待人民,以正面纪念两蒋也刺伤了许多受害者。

然而这样的说法等于几乎否定蒋中正,而将两蒋比做纳粹或共产党的说法,更是让在情感与历史记忆上认同支持两蒋的人非常反感。泛蓝人士多认为虽然蒋中正有过错,但也不该因此全面否定他对台湾和所谓“中华民国”的贡献,何况他的错误决定有其历史背景。

“去蒋化”运动影响了各个层面,在许多民进党执政的县市政府大力执行,不但将各地的“中正文化中心”改为“XX市(县)立文化中心”,许多蒋介石铜像都遭到撤除。“去蒋化”运动影响了各级以“中正”为名的学校,改名风潮四起,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应该尊重历史,维持校名。

民进党认为必须移除对于蒋介石及[[国民党]]崇拜的图腾。因为在一个民主的“国家”,自由开放的社会,不应该对于过去的一党一人有高度的崇拜,也就是“造神”的表现,过去的执政党执政者已在历史留名,无须再过度尊崇。

==蒋家==

蒋家亲属蒋方智怡、蒋孝严反对去蒋化。蒋介石曾孙[[蒋友柏]]则赞成“某种程度去蒋”,认为中正纪念堂的铜像“本身就是错的”,并赞成牌匾“大中至正”改为“自由广场”。

==其他==

2000年,作家[[李敖]]参选“总统”的政见之一就是拆除“中正纪念堂”,只留下(用于艺文活动的)两厅院,由于李敖本身是白色恐怖受害者,因此对蒋介石的个人评价甚差。台当局“台湾文化事务主管部门部长”郑丽君在2019年1月22日出席《[[关怀演艺人员春节餐会]]》时,遭不满“去蒋化”政策的台湾资深艺人郑惠中掴巴掌。

==参考文献==
[[Category:軍政事件]]
279,7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