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32
次編輯
變更
藻井
,新条目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藻井</big> '''
|-
|[[File:藻井.jpg|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藻井
外文名: Sunk panel
位 于: 室内的上方
形 状: 覆斗形的窟顶装饰
分 类: 五类
拼 音: zǎo jǐng
|}
天花是遮蔽建筑内顶部的构件,而建筑内呈穹窿状的天花则称作“'''藻井'''”,这种天花的每一方格为一井,又是以花纹,[[雕刻]],彩画,故名藻井。“藻井”一词,最早见于[[汉赋]]。清代时的藻井较多以龙为顶心装饰,所以藻井又称为“龙井”。此外,在[[沈括]]的《[[梦溪笔谈]]·器用》中还记载有藻井的一些别名:“……古人谓之绮井,亦曰藻井,又谓之覆海。”<ref>[ ], , --</ref>
==基本简介==
藻井通常位于室内的上方,呈伞盖形,由细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都绘有彩画、[[浮雕]]。据《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古人认为是主水的,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以护佑建筑物的安全。
藻井是覆斗形的窟顶装饰,因和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结构藻井相似而得其名。敦煌藻井简化了中国传统古建层层叠木藻井的结构,中心向上凸起,四面为斜坡,成为下大顶小的倒置斗形。主题作品在中心方井之内,周围的图案层层展开。由于藻井处于石窟内中央顶部,使石窟窟顶显有高远深邃的感觉。
藻井与普通天花一样都是室内装修的一种,但藻井只能用于最尊贵的建筑物,像神佛或帝王宝座顶上。唐代就有明确规定,非王公之居,不得施重拱藻井。
==藻井形式==
藻井的形式有四方八方,圆形等,构造复杂。有的藻井各层之间使用斗拱,雕刻精致,华美,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有的藻井则不用斗拱,而以木板层层叠落,既美观而又简洁大方。
[[故宫]][[太和殿]],[[养心殿]],[[钦安殿]],[[皇极殿]]等重要大殿内,在所设的皇帝宝座和供奉神佛的龛上部,天花中间即装饰藻井,并且藻井内做成雕龙浑金形式。虽然都有雕龙装饰,但绝不雷同。
[[蟠龙]]圆圈外较大的圆周上,则雕有二十四个黄梨花头灯座。由灯座底部又各自引出一条红色飞带,托看一个黄底青叶[[红花]]的环形顶盖。这二十四条放射线状的飞带,把图形藻井衬托得更有深度感。再由黄梨花头灯座向外扩张,另有个由内向外渐次而大的圆周。这些圆周上有[[莲花]]灯九十六盏,妈祖神像一百二十座。这些灯座及神像由外圈到内圈逐圈缩小 匠人处心积虑的安排。主要使它和飞带同样具有深度感的作用。二十四条飞带的发源处,雕有二十四只古狮。而每两狮之间又立妈祖神像一座。使古狮带有守获的意味。
藻井是[[敦煌]]图案中的精华,由于它高踞石窟顶部,受风沙及恶劣自然环境的损坏较少,同时也免除了许多人为的损坏,故保存的很完好。敦煌的藻井多达四百余顶,绘制十分精致。
==分类==
按其方井结构和中心纹样可分为五类:
①方井套叠藻井:是北朝平棋图案的遗风,只得保留了方井套叠框架的结构,井内纹样却有多样变化。
②盘茎莲花藻井:是隋代独有的一种藻井,特征为井内是一八瓣大莲花,莲花周围盘绕变形茎蔓忍冬纹,纹样倾向自然形态。井外有圆形连珠纹、忍冬纹、白珠纹三道边饰,长、大精美的三角纹垂幔。 隋代藻井作品没有程式,形象新颖,千边万化,各逞其思,各有其妙。
③飞天莲花藻井:井心较宽大,大莲花周围画若干飞天绕莲花飞翔,此类藻井装饰已超越了窟室的空间,让人有一种举首高望空旷辽阔的感觉。
④双龙莲花藻井:井心莲花两侧画作二龙戏珠状,藻井四周画十六飞天撒花奏乐,内外呼应,有强烈的动感。
⑤大莲花藻井:井内只画一朵大莲花,或四角偶配一角花,井外边饰层次较多,简练清新。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绘。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
现存最早的木构藻井,是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上的藻井,建于984年,为方形抹去四角,上加斗八(八根角梁组成的八棱锥顶)。北京故宫 太和殿上的蟠龙藻井,是在八角井上设一圆井,当中为一突雕蟠龙,垂首衔珠,称为龙井,是清代建筑中最华贵的藻井。
==装饰技术==
这些藻井,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中国木造建筑一项繁什的装饰技术。因为匠人不必用铁钉就能堆出有深度感的藻井。
天后宫的藻井有两种形状,一种是圆形藻井,一种是四方形藻井。圆形藻井的构造更是精采绝伦。虽然它是以水泥雕的姿态出现,但与木雕的细致手法也不遑多让。
中国古代常画莲花作为藻井的主要装饰内容,这是因为莲花是佛教净土的象征,素称“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敦煌莫高窟现存492个洞窟, 其中420个洞窟里都有藻井,而莲花图案一直延续了千余年之久。
==发展历史==
明代之後,藻井的构造和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极尽精巧和富丽堂皇的能事,除了规模增大之外,顶心用以象徵天国的明镜开始增大,周围放置莲瓣,中心绘云龙。後来这中心的云龙愈来愈得到强调。到了清代就成为了一团雕刻生动的蟠龙。蟠龙口中悬垂吊灯,不失原来明镜的形式。由于清代的藻井流行能为顶心,於是便把藻井改称为龙井了。
在传统的观念上藻井是一种具有神圣意义的象徵。只能在宗教或帝皇的建筑中应用。所以 藻井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
==防火功能==
藻井的这种装饰,其含义与象征还和消防有关。据《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关于东井,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所着我国现存较早的天文文献《史记·天官书》中注有:“东井八星主水 衡。”东井即井宿,星官名,二十八宿中之一宿,有星八颗,古人认为是主水的。综上所述,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藕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
自从人类发现火以后,同时也了解到火的危害,人们已懂得了为了生存和发展要避害,但由于当时生产力的低下,人们还缺乏制服自然灾害的有效手段,于是只能努力从多方面表达自己的愿望。殿堂楼阁建筑中对藻井的特殊处理就属此类,虽然是唯心的,但也反映了古人对防火的良好愿望。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藻井</big> '''
|-
|[[File:藻井.jpg|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藻井
外文名: Sunk panel
位 于: 室内的上方
形 状: 覆斗形的窟顶装饰
分 类: 五类
拼 音: zǎo jǐng
|}
天花是遮蔽建筑内顶部的构件,而建筑内呈穹窿状的天花则称作“'''藻井'''”,这种天花的每一方格为一井,又是以花纹,[[雕刻]],彩画,故名藻井。“藻井”一词,最早见于[[汉赋]]。清代时的藻井较多以龙为顶心装饰,所以藻井又称为“龙井”。此外,在[[沈括]]的《[[梦溪笔谈]]·器用》中还记载有藻井的一些别名:“……古人谓之绮井,亦曰藻井,又谓之覆海。”<ref>[ ], , --</ref>
==基本简介==
藻井通常位于室内的上方,呈伞盖形,由细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都绘有彩画、[[浮雕]]。据《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古人认为是主水的,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以护佑建筑物的安全。
藻井是覆斗形的窟顶装饰,因和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结构藻井相似而得其名。敦煌藻井简化了中国传统古建层层叠木藻井的结构,中心向上凸起,四面为斜坡,成为下大顶小的倒置斗形。主题作品在中心方井之内,周围的图案层层展开。由于藻井处于石窟内中央顶部,使石窟窟顶显有高远深邃的感觉。
藻井与普通天花一样都是室内装修的一种,但藻井只能用于最尊贵的建筑物,像神佛或帝王宝座顶上。唐代就有明确规定,非王公之居,不得施重拱藻井。
==藻井形式==
藻井的形式有四方八方,圆形等,构造复杂。有的藻井各层之间使用斗拱,雕刻精致,华美,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有的藻井则不用斗拱,而以木板层层叠落,既美观而又简洁大方。
[[故宫]][[太和殿]],[[养心殿]],[[钦安殿]],[[皇极殿]]等重要大殿内,在所设的皇帝宝座和供奉神佛的龛上部,天花中间即装饰藻井,并且藻井内做成雕龙浑金形式。虽然都有雕龙装饰,但绝不雷同。
[[蟠龙]]圆圈外较大的圆周上,则雕有二十四个黄梨花头灯座。由灯座底部又各自引出一条红色飞带,托看一个黄底青叶[[红花]]的环形顶盖。这二十四条放射线状的飞带,把图形藻井衬托得更有深度感。再由黄梨花头灯座向外扩张,另有个由内向外渐次而大的圆周。这些圆周上有[[莲花]]灯九十六盏,妈祖神像一百二十座。这些灯座及神像由外圈到内圈逐圈缩小 匠人处心积虑的安排。主要使它和飞带同样具有深度感的作用。二十四条飞带的发源处,雕有二十四只古狮。而每两狮之间又立妈祖神像一座。使古狮带有守获的意味。
藻井是[[敦煌]]图案中的精华,由于它高踞石窟顶部,受风沙及恶劣自然环境的损坏较少,同时也免除了许多人为的损坏,故保存的很完好。敦煌的藻井多达四百余顶,绘制十分精致。
==分类==
按其方井结构和中心纹样可分为五类:
①方井套叠藻井:是北朝平棋图案的遗风,只得保留了方井套叠框架的结构,井内纹样却有多样变化。
②盘茎莲花藻井:是隋代独有的一种藻井,特征为井内是一八瓣大莲花,莲花周围盘绕变形茎蔓忍冬纹,纹样倾向自然形态。井外有圆形连珠纹、忍冬纹、白珠纹三道边饰,长、大精美的三角纹垂幔。 隋代藻井作品没有程式,形象新颖,千边万化,各逞其思,各有其妙。
③飞天莲花藻井:井心较宽大,大莲花周围画若干飞天绕莲花飞翔,此类藻井装饰已超越了窟室的空间,让人有一种举首高望空旷辽阔的感觉。
④双龙莲花藻井:井心莲花两侧画作二龙戏珠状,藻井四周画十六飞天撒花奏乐,内外呼应,有强烈的动感。
⑤大莲花藻井:井内只画一朵大莲花,或四角偶配一角花,井外边饰层次较多,简练清新。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绘。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
现存最早的木构藻井,是蓟县独乐寺观音阁上的藻井,建于984年,为方形抹去四角,上加斗八(八根角梁组成的八棱锥顶)。北京故宫 太和殿上的蟠龙藻井,是在八角井上设一圆井,当中为一突雕蟠龙,垂首衔珠,称为龙井,是清代建筑中最华贵的藻井。
==装饰技术==
这些藻井,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中国木造建筑一项繁什的装饰技术。因为匠人不必用铁钉就能堆出有深度感的藻井。
天后宫的藻井有两种形状,一种是圆形藻井,一种是四方形藻井。圆形藻井的构造更是精采绝伦。虽然它是以水泥雕的姿态出现,但与木雕的细致手法也不遑多让。
中国古代常画莲花作为藻井的主要装饰内容,这是因为莲花是佛教净土的象征,素称“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敦煌莫高窟现存492个洞窟, 其中420个洞窟里都有藻井,而莲花图案一直延续了千余年之久。
==发展历史==
明代之後,藻井的构造和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极尽精巧和富丽堂皇的能事,除了规模增大之外,顶心用以象徵天国的明镜开始增大,周围放置莲瓣,中心绘云龙。後来这中心的云龙愈来愈得到强调。到了清代就成为了一团雕刻生动的蟠龙。蟠龙口中悬垂吊灯,不失原来明镜的形式。由于清代的藻井流行能为顶心,於是便把藻井改称为龙井了。
在传统的观念上藻井是一种具有神圣意义的象徵。只能在宗教或帝皇的建筑中应用。所以 藻井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
==防火功能==
藻井的这种装饰,其含义与象征还和消防有关。据《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关于东井,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所着我国现存较早的天文文献《史记·天官书》中注有:“东井八星主水 衡。”东井即井宿,星官名,二十八宿中之一宿,有星八颗,古人认为是主水的。综上所述,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藕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
自从人类发现火以后,同时也了解到火的危害,人们已懂得了为了生存和发展要避害,但由于当时生产力的低下,人们还缺乏制服自然灾害的有效手段,于是只能努力从多方面表达自己的愿望。殿堂楼阁建筑中对藻井的特殊处理就属此类,虽然是唯心的,但也反映了古人对防火的良好愿望。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