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30
次編輯
變更
云潭镇
,创建页面,内容为“ '''云潭镇'''是广东省高州市东部边陲门户镇,是革命老区。云潭镇距高州城区40公里,东、南面分别与电白区那霍、[[黄岭镇]…”
'''云潭镇'''是广东省高州市东部边陲门户镇,是革命老区。云潭镇距高州城区40公里,东、南面分别与电白区那霍、[[黄岭镇]]接壤,东北面紧靠阳春市。全镇84.91平方千米(2017年)的肥沃土地孕育着44009(2017年)群众。全镇地貌呈盆地状,四面环山,地势东北高,西南平缓,这里年年风调雨顺,人人丰衣足食,是一个聚宝盆地。改革开放以来,云潭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握商机,种植各种经济作物并拓展销路,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当地政府大力发展基础建设,发展社会事业,使得云潭越来越好。<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2895676987_ac98863b02000fb0c.html 云潭镇] </ref>
==乡镇概况==
'''乡情一督'''
云潭镇是茂名市高州市东部边陲门户镇,距高州城区40多公里,与茂名市电白区那霍镇接壤,是革命老区。全镇辖13个管理区(行政村),总面积84.91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44009人(2017年)。
'''神奇传说'''
相传古时候在镇境北部有个大潭,潭中央有块大石坪。每天早上,石坪上空升起一朵祥云,映入潭中,故名云潭。民国时期设云潭乡。新中国成立初期沿用原名,1959年设云潭公社,1983年改云潭区,1986年12月后为云潭镇。<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乡镇概况] </ref>
==资源状况==
全镇地貌呈盆地状,四面环山,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高峰三官顶海拔1257.8米,是鉴江支流袂花江的发源地。群山连绵十数里,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为各种野生动物理想的栖息之所,20多座小水电站坐落其中,库容量600多万立方米的云潭水库,碧波荡漾,润育着千顷沃野。
该镇拥有极其丰富的花岗岩、云母矿、高岭土、河卵石等矿产资源。特产有优质"爆皮黄"番薯及竹笋。
境内发现古文化遗址3处,其中黄鳝坡遗址属新石器遗址,出土有石斧、石锛等新石器三批。<ref>[https://cq.focus.cn/zixun/800efd86f9304361.html 资源状况] </ref>
==经济状况==
改革开放初期,云潭人发挥当地水土气候优势,把握冬天北方无蔬菜的商机,改变了传统农业单一的水稻生产,由过去单一的四季豆发展到豆角、青瓜、四季豆、辣椒、西红柿、茄子等多个品种,而且一年四季均可供应市场。当地特产优质"爆皮黄"番薯及竹笋在该镇的扶持下加大发展规模,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收购。
2004年全镇社会总产值7.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6.3亿元,人均纯收入达4189元。全镇狠抓科技兴农,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调整布局,优化农产品结构,使业获得好收成,果、菜、粮、鱼、禽、畜等全面丰收。2004年全镇产粮13322吨;水果面积达49508亩,产量9983吨;北运菜产值2800万元;养殖业产值4068万元。在工企业建设中,大力开发水资源,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水电、建材、纸品、塑料加工、木材加工、毛织、皮手套等工企业全面发展。2004年乡镇企业营业收入6.9亿元,年创税利3957万元。
云潭镇狠抓科技兴农,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调整布局,优化农产品结构,使农业获得好收成,果、菜、粮、鱼、禽、畜等全面丰收。
2008年全镇产粮1.3万多吨;水果面积近5万亩,产量9900多吨;北运菜产值3000多万元;养殖业产值4000多万元。
截止2009年,该镇已经向省农业厅申报立项,邀请有关专家实地考察,为该镇的农业综合开发献计献策,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对全镇的山、水、田、林、路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逐步建立起番薯、水果、蔬菜三大农产品生产基地。<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经济状况] </ref>
==基础设施==
云潭镇委、镇政府领导班子从革命老区建设的实际出发,在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下,努力解决老区人民居住、行路、饮水、排灌、通讯等问题,使全镇的集镇、交通、水利、通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老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集镇面积2.5平方公里,街道全部实现硬底化,街灯、街道美化绿化及各项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市场繁荣活跃。2008年底全镇13个村委会中12个村委会实现村级公路硬底化,农村住宅实现了楼房化,生活逐步实现电气化,摩托车已经成为群众的代步工具,购买小汽车的农户也逐渐增加。同时,程控电话实现8000门,移动电话、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镇。
==社会事业==
该镇把重教兴学作为老区建设的重中之重,2008年全镇有中学2所,小学13所,省示范性成人技校1所,幼儿园5所,学校各项设施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每年考进重点中学的人数居全市农村镇级中小学之首,涌现了远近闻名的"状元村"和"教师街"。2003年成为茂名市首个教育强镇。
医疗卫生条件升级改造,镇医院和各村卫生所(站)各项建设有很大发展。该镇卫生院以良好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群众的信任,2008年服务人口由该镇4万多群众扩展至包括周边乡镇在内的10多万。教育与医疗已经成为该镇创新发展的两个品牌。
云潭镇地处三县(市)边界集散地,该镇相对便利的交通和中心地理位置造就了当地物流和商贸业的兴旺发达,其圩镇集市时常吸引当地及新垌、那霍、黄岭等周边乡镇的人前来赶集。为此,云潭镇委、镇政府努力筹集资金新建了两条环镇通道,以缓解集镇交通压力。同时计划改造镇卫生院内一栋危房作为新的住院大楼和防疫中心,并新购一批医疗设备,以适应新农村卫生防疫需要。<ref>[https://www.sohu.com/a/496826374_121107000 社会事业] </ref>
==地方特产==
"爆皮王"番薯,出产于高州市云潭镇垌头村委会。因其红皮黄肉,肉质鲜美,蒸熟后皮开肉裂,香味扑鼻而得名。"爆皮王"番薯种植历史已悠久,2003年,该村成立"爆皮王"种植协会,对全村的"爆皮王"实行统购统销,统一包装,并于2004年注册了商标,从此,绿色保健食品"爆皮王"声名远播。
'''"爆皮王"外传'''
相传几百年前,在外国做生意的垌头村一夫妇回国前带一袋当地最好的番薯,准备回乡试种,却遭海关截留,其妇人灵机一动,把一小截薯块插在发鬓中,躲过搜查,才有远近闻名的"爆皮王"。
'''"爆皮王"脾性'''
"爆皮王"番薯十分娇贵,小姐性格,不是随处可安。它喜欢半干湿、半沙泥地,在山清水秀、无污染、气温适宜的地方生长。若迁他地,但见薯苗,不见薯块。肇庆、阳春、电白、化州、信宜、茂南等地区屡有引种失败之例,未见他乡可以种植。几百年来,垌头人摸准了"爆皮王"的脾性,精于管理:1是将往年最好的番薯种育苗种植;2是种前、挖后撒石灰消毒防虫蛀;3是家家产户屯积农家肥(如木灰、油麸、草皮泥等),不用化肥及农药。已向国家农业部申请绿色食品认证。除此外,还有一些不得广而告之的做法。"爆皮王"初出土时,又粉又香,20多天转为清甜。村里还研制了无副作用的山草药粉,撤于薯堆上,可保持防虫半年以上。
'''"爆皮王"是绿色食品'''
现代人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每口大鱼大肉,以致大腹便便,时常便秘,不思茶饭者越来越多,因此,专家呼吁人们要经常适当进食粗粮,番薯成为推荐品之一,"爆皮王"成为最佳食品。又因2005年之后毒农产品在报章频频曝光,因此,大家都趋向食用无公害食品。
'''"爆皮王"的药用价值'''
爆皮王有很大药用价值。据明朝李时珍记载: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能。据群众多年食用实践,功效史大。"爆皮王"番薯除消热解暑,疏通肠胃解便秘,增加食欲等功能外,还有如下用途:1去皮与绿豆共煲,可清心润肺,疏肝明目;2去皮与白颜木皮共煲,可去黄疸、解水湿;3、去皮与马鞭草共煲,可治痢疾(发冷病)。
正是"爆皮王"好吃耐贮,无公害多功效,受到越来越多人青睐,上至官员、资本家,下至平民,都忠爱它。"爆皮王"真正走进平民百姓的家里。
'''"趋之若骜"'''
由于"爆皮王"投产面积只有数百亩,亩产量也较低,因此一年一造,"爆皮王"4-5月隆重上市,通常只是一个月便卖断市,薯中之王更显弥足珍贵,生年买卖场面十分火爆,实在是市民的口福。直销点备有微波炉,现场烤制供市民品尝后再售。<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地方特产] </ref>
==几种食用方法==
用微波炉生烤(不用浸水),皮爆肉裂,薯香扑鼻,若沾牛奶吃,味道一流。2炸成薯条、薯片点牛奶,风味独特:3去皮与绿豆共煲加粮(待绿豆微开后才切块下煲):4、去皮切片加糖或下盐蒸;5、加米煲成番薯粥。
爆皮王时代价值
"爆皮王"经严格筛选后,实行精美纸箱包装,成为送礼佳品。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番薯;"爆皮王"也不例外,少食为佳。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