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峡山镇

增加 9,494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峡山镇'''位于练江中游平原,居东经116°23′,北纬28°18′,总面积42平方公里。东邻和平镇,北与铜孟镇隔江相望,…”

'''峡山镇'''位于练江中游平原,居东经116°23′,北纬28°18′,总面积42平方公里。东邻[[和平镇]],北与[[铜孟镇]]隔江相望,西边[[司马浦镇]],西南与[[两英镇]]接壤,东南[[通胪岗镇]]。广汕公路国道324线从峡山中心地带东西贯穿,路段长6公里。<ref>[https://www.sohu.com/a/496826374_121107000 峡山镇] </ref>

==历史沿革==

峡山古称"合山",因地处龟山、蛇山而得名。明朝万历年间,大理寺卿周光镐于峡山建"明农山房"隐居,但见山峦草木碧绿如玉,遂镌刻"玉峡"二字于石上,故峡山又称"玉峡"。

晋隆安元年(公元399年)置潮阳县,县治置于临昆孤山之麓,峡山属潮阳管辖。唐永徽元年(公元665年)并潮阳入海阳,至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又拆海阳置潮阳。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谪刺潮州,县治从临昆迁至新兴乡(即今棉城)。是时潮阳已设新兴、兴仁、丰恩、丰欢等4乡,峡山属兴仁乡。

宋绍兴二年(公元l132年)复并潮阳入海阳,至十年(公元1140年)又拆海阳置潮阳。

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监县达鲁花赤熊按摊不花于新兴乡筑土城为城廊,管辖县内14团;元末为土人所据,陈遂占据邑治,谢均正据歧山都(今和平),胡禄据荆陇(黄陇都一带)。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知县杨智奉例丈量境内田土,稽民数定赋役制图,更14团为16乡都,峡山属黄陇都,乡都设于峡山;嘉靖年间,潮阳区域变动,设置10都,峡山仍属黄陇都。

清雍正十二年乙卯(公元1735年)吉安巡检司移署峡山。

民国初年,潮阳撤都置区,全县设9个行政区,峡山属潮阳第五区,区署设于峡山墟。

浙江省宁海县峡山辖区解放军前属久安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峡山属潮阳,为第五区。1951年建峡山乡,隶属桥头胡区管辖,当时并无支部,随着土地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政权的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得到了加强,相继成立了乡党支部和乡政府。1956年拆区并乡,1957年合并大乡,1958年峡山成立人民公社,1956年1月撤消了峡山乡机构,由峡山乡、薛岙乡、下蒲乡合并,建立了薛岙乡党支委会,仍属桥头胡区委领导。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党组织瘫痪,党员停止活。1969年成立中共峡山公社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峡山公社党委、隶属桥头胡区。1958年属黄墩大公社。1961年分出建峡山公社,1983年改建峡山乡,1984年撤社建区,1984年1月实行政社分设,党政分开,成立峡山乡党委,1985年9月改为建制镇,成立峡山镇人民政府,1987年撤区建镇,直至1992年5月撤扩并为强蛟镇。1993年潮阳撤县设市(县级),2003年潮阳撤市设为潮阳区和潮南区,峡山镇改设为峡山街道,并为潮南区政府驻地。

'''行政区划'''

广东省汕头市峡山街道(峡山镇)现管辖36个村(居):峡山、寨外林、东山、泗联、洋内、董塘、沙溪、桃陈、南里、义英、汕尾、桃溪、练南、西港、东溪、陇美、溪南、华桥、潮东、拱桥、拱上、洋汾陈、沟头、洋汾林、东沟、[[上西沟]]、西沟、陈禾坡、[[上东浦]]、[[下东浦]]、莲青、英光、溪心、大宅、李围、上家。<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历史沿革] </ref>

==地理环境==

'''山丘'''

峡山境内东部自西北走向东南,突起龟蛇二山,龟山海拔113.87米,蛇山高约48米;连结隔河的狮头山(蝴蝶山)地势平缓偏低,形成峡山墟的屏障。峡山西南靠近大南山。大南山水源丰富,水多流向东南,水流落差大,故东南部多水渚,汇上源无数坑流至秋风岭,水流平缓,汪洋广阔。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此地蓄水筑起秋风水库。由此逶迤流经古厝乡入两英镇,分支几道支流,一支向西注入司马浦镇入练江,另一支流入峡山镇,名为峡山河。峡山河又叫峡山大溪。源出崎沟,注入上东浦、莲塘、陈禾坡附近,流经下东浦至西港、刘前又纳白水带系之水至胪岗镇、桥东等村,流经和平镇出练江龟头海;在西港又纳大隙沟、泗联之水流入沙溪、桃陈,又在来自陈禾坡经沟头、西沟等之水入练南、东溪出练江。练江航运入练南间或东溪温可通航至峡山街道。峡山河水量充沛,灌溉着本镇大部分耕地。

'''河流'''

十八湾水由两英分支之水,流经下店入仙港至练江之滨,再折向西南,流入洋陈、拱桥,蜿蜒曲折至义英附近,形成十八湾曲入南里向北流,注入南凤、潮东、陇美出练江,为峡山镇西北灌溉、水运大动脉。

'''土壤'''

按地质年代划分,峡山街道原系沼泽冲积平原,由于大南山水土大量流失,夹带泥沙冲积而成。靠近大南山一带,属半沙质土,约占全镇耕地40%,适宜于种植水稻、小麦、甘蔗、花生等作物。毗邻练江一带,属粘质土,约占全镇耕地60%,适宜于种植水稻、小麦、生柑、甘薯、香蕉等作物。

'''气候'''

峡山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主要特点是气温偏高,年平均气温20℃左右,最低月份一月为8.4℃,但1961年1月18日出现低气温l℃,,常年一般最高气温为36℃,其中1962年8月2日曾出现最高气温37.4℃。雨量充沛,常年降水量在1800毫米左右,日降水量最多一般在100毫米。4-8月份为雨季。

'''居民人口'''

据考证,峡山街道居民大部分来自闽南泉州、漳浦一带。有的是因战乱避难南迁,主要来自河南中州一带至闽南。到了宋代,又有一批北来避难者,因晚于来潮的"河洛",称为客家。今南山边缘居民中仍有部分操客家话,东沟村九斗则是浅山客。峡山村落较早形成于宋代,如峡山、洋内、义英、华桥等村。至明初,峡山已成为潮阳重点都(名黄陇都,辖83个村)。峡山街道现有常住居民17万人,暂住居民4万余人。峡山街道侨居海外的人数达10万人。据峡山侨联统计,旅居港、澳、台约4万多人,侨居泰国约5万余人,马来西亚、新加坡4000多人,菲律宾400余人,印度尼西亚100余人。此外,美洲、澳洲、欧洲以及东非海岸的毛里求斯也有峡山人。<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2895676987_ac98863b02000fb0c.html 地理环境] </ref>

==经济概况==

'''工业'''

20年来,峡山镇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政策,发挥地灵人杰、侨胞众多、交通便利和民资民力雄厚的优势,积极发展民营、乡镇工业。到2003年,全镇拥有乡镇工业企业近1000家,从业人员5.5万余人,形成了针织服装、化妆用品、皮塑制品、拉链线带、电子电器、文化用品等8大骨干行业,产品78个门类3800多个花色品种。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进步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峡山镇委、镇政府十分注重引导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全镇十几年来引进、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00多名,其中中高级职称131名。为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峡山镇大力抓好企业的几年来,企业更新改造设备5800台(套),改造工艺流程2000多条,创新花色品种3000种。全镇共组建了11家集团公司,总注册资金6亿多元。涌现出雅倩、雅嘉、东方、双雄织造、南华线带等一批高、新、大骨干企业。南华线带、明兴电器等4家企业的产品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2个项目被列入省级"星火计划",一批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雅倩"和"雅嘉"分别被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和"广东省著名商标"。

'''产业'''

而今,针织服装、化妆用品两个骨干行业犹如两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在峡山崛起。全镇针织服装企业83家,化妆品企业51家,两大行业的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40%。<ref>[https://cq.focus.cn/zixun/800efd86f9304361.html 经济概括] </ref>

==著名人物==

曾茂朝(1932~ ),电子计算机专家。195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历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电子计算机顾问组副组长。长期从事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的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并参加了我国194机、119机、109乙机、109丙机、717机、013机和757机等大、中型计算机外部设备及其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

广东省潮阳县(今汕头市潮阳区)峡山镇大潮村。父曾锦轩(1891-1954),母萧氏(1895-1976)。当时父亲和祖父、伯父、叔父均在新加坡工作,抗日战争时期,父亲返回家乡。1943年家乡闹灾荒,曾茂朝跟随四舅父萧志宣前往香港,后赴上海,寄居于姐夫周昭俊和姐姐曾美娇家中,进上海清如小学念书,1947年夏考入上海市市立敬业中学。1949年上海解放,年底他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3年从敬业中学毕业,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1956年5月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29,60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