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97
次編輯
變更
尹文
,無編輯摘要
| 图像 =[[File:尹文.jpg|缩略图|center|[http://a4.att.hudong.com/80/60/01300542038769149235602362744_s.jpg 原图链接]]]
| 图像说明 = '''<big></big>'''
| 出生日期 = 公元前360年(辛酉年)| 出生地 =齐国| 逝世日期 =公元前280年逝世| 国籍 = 中国战国时期的齐国| 籍贯 = 华夏族| 别名 = 尹文子| 职业 = 哲学家
| 母校 =
| 研究领域 =
| 知名原因 = 战国时代著名的哲学家
| 知名作品 = 《尹文子》
}}
'''尹文'''人称尹文子,是战国时期齐国人,著名的哲学家,宋尹学派先驱、稷下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宋钘齐名。尹文到底属于哪个流派,有名家、道家、杂家等说法,他的思想延续了道家无为而治的主张,兼儒墨合于自家道法,又兼容并纳各派学说,深得名家公孙龙的称赞。尹文著有《尹文子》一书,于公元前280年逝世。
尹文的学说,《庄子·天下篇》说它“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苛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长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他学说的中心思想是希望天下太平,社会安宁,人民安居乐业,达到温饱的小康世界,每个人在社会上都能够养活自己,同时还可以供养一下别人,就足够了,就可适可而止,不要有太多的欲望和企想,从而达到于心无愧,“见侮不辱”,既能对得住别人,也能对得住自己。这就是治理天下的大道理。
尹文认为,要做到“无为而自治”,名实相副,就要坚持做到“仁、义、礼、乐,名、法、刑、赏”这八条。这八条,都是“五帝三王”的“治世之术”。因此,对于“博施于物”的“仁”,“以道之”;对于“以立节行”的“义”,“以宜之”;对于“以行恭谨”的“礼”,“以行之”;对于“以和情志”的“乐”,“以和之”;对于“以正尊卑”的“名”,“以正之”;对于“以齐众异”的“法”,“以齐之”;对于“以威”使服的“刑”,“以威之”;对于“以劝忠能”的“赏”,“以劝之”。并且,他认为这八个标准(“八术”)“无隐于人而常存于世”,使大家都掌握了,就能够达到天下大治,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以政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所谓“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
尹文的思想,是以道家“无为而自治”的思想为主,融合了儒家的思想因素。尹文所说的“大道容众,大德容下”的所谓“恕道”,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的“恕道”思想,是一致的。只是,其中突出了“名实”思想,即所谓“深见辱而不斗”,“名实审也”。尹文认为,“大道无形,称器有名”。尹文所说的“名”,就是“正形”,使名实相副。尹文说:“形正由名,则名不可差”,而且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他引用孔子的话说:“故仲尼云:‘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也。’”这样,他的“无为而自治”的思想不仅与“恕道”联系在一起,而且也与“名实”思想联系在一起。这些哲学上的命题,在儒家思想中都能找得到。尹文又引用老子的话说:“道者,万物之俱,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宝,是道治者,谓之善人。籍名、法、儒、墨者,谓之不善人。”他认为“善人与不善人,名分日离。”这就指出了二者之间的差别。他认为,“有形者必有名”,反过来,“有名者未必有形”,因此,有理无益于治理国家的事,“君子弗言”;有能力办到的事而对于治事没有好处,这样的事“君子弗为”。他要求人们做事情要看对于国家和人民是否有益,从而做到“名”“实”相副。否则,便会“相乱”。因此,“道不足以治则用法,法不足以治则用术,术不足以治则用权,权不足以治则用势。”一切要按“名”“实”相副的次序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势用则反权,权用则反术,术用则反法,法用则反道,道用则无为而自治。” <ref> 达到致世经用的目的。</ref>
尹文不仅在伦理学上用“恕道”容忍别人,做到“见辱而不斗”;而且还用“大道容众,大德容下”的“恕道”思想反对战争,提倡“无为而能容天下”,这不仅与儒家思想相通,而更重要的是与老子的无为而治的“尚柔”精神一脉相承。
关于尹文的学派问题,有几种说法:
尹文曾在著名的“稷下学宫”学习。“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统治者创设的一个带有政治性的学术团体。它不同于一般的大学,而带有研究院性质,近似今天的社会科学院。由于它设置在齐国国都临淄的稷门之下,故名之曰“稷下之学”,通称“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中国古代一处百家争鸣的著名阵地。根据班固《汉书.艺文志》里的分类,稷下学士中有儒家,代表人物是孟子、荀子、公孙固和鲁仲连;有道家,代表人物是环渊、(关尹)、田骈、黔娄和捷子;有阴阳家,代表人物有邹衍、闾丘子;有法家,代表人物是慎到;有名家,代表人物是尹文。
==认识论==
宋钘、尹文在认识论方面是有贡献的。《心术》、《白心》、《内业》等篇,主要是讲认识论。也就是《庄子·天下》所说:"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 <ref> 它对战国诸子认识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ref>
宋钘、尹文强调"心"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说:"人皆欲知,而摸索其所以知。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①即人们都想获得正确的认识,而没有去考察正确认识是怎样获得的。"知"就是对被认识的对象的认识,获得这种认识就要靠心。宋钘、尹文所说的"心术",就是讨论心如何获得对事物正确认识的办法。他们提出了以心知物的思想:"心之在体,君之位也。""耳目者,视听之官也"。②即是说,"心"在人体处于统帅的地位,耳朵、眼睛这类感觉器官处于从属的地位。宋钘、尹文说:"夫心有欲者,物过而目不见,声至而(耳)不闻也。"③就是说,"心"如果为物欲所扰乱,则感觉器官耳朵、眼睛就会失去它们的功能。他们认为:"不修之此,焉能知彼。"④即不修养心,怎么能获得正确认识呢?
宋钘、尹文的认识论还提出了"别囿"(yòu 右)说。所谓"囿",是指知识的狭隘性或局限性。他们主张"接万物以别囿为始",③即认识事物要从克服人的主观片面性开始。《吕氏春秋·去宥》中保存了宋钘、尹文的"别囿"说。其中有个有趣的故事说:齐国有个人想得到金器,清早起来披上衣服就到卖金器的人那里去,把金器从主人手里夺了过来,当场被主人抓住,把他捆绑起来。主人问他:"明明有人在这里,你竟敢抢走金器,这是为什么?"这人回答说:"我没有看见这儿有人,只看见有金器。"这个故事对理解"囿"很有帮助。宋钘、尹文认为,这个齐人由于特别主观,才如此妄为。所以,他们说:"人必别囿,然后知。"
宋钘、尹文的认识论,承认人的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这很明显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但是,他们认为人的认识只是对客观事物的消极反映,完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 <ref> 它带有机械主义的性质。</ref>
不过,宋钘、尹文的认识论在先秦哲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墨子重视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形成了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但有忽视理性认识的片面性。宋钘、尹文克服了墨子经验论的片面性,强调了"心"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但过分强调纯客观地反映事物,无视于认识的主观性,从而走上另一个极端,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把宋钘、尹文的认识论引向了唯心主义。后来,荀子继承了宋钘、尹文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批判了孟子的唯心主义,同时又吸取他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面,因而荀子的认识论就能最后达到先秦哲学史上的高水平。因此,宋钘、尹文⑤ 《管子》卷十三《心术上》。的认识论,在先秦思想发展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宋钘思想中有丰富的形名内容,他也在先秦名学思想家中占有一席之地。荀子在《正名》篇中批评宋子“见侮不辱”是“用名以乱实”,“情欲寡”是“用实以乱名”,就是从形名的角度批驳的。
就这两个命题而言,宋子依据名称(概念)之间的相对性即“侮”之名非“辱”之名来论证“侮”非“辱”,所以可以见“侮”而不“辱”;又依据事物与名称(命题)之间的相对性即存在着具体的某人“情欲寡”的事实来论证所有人“情欲寡”的普遍性。正是由于宋钘用形名方法论证自己的思想主张,才引起荀子也从形名的角度进行批驳,这是与荀子批驳“山渊平”、“杀盗非杀人”等有关形名分析的著名的名学命题的情形是相同的。形名思想及其分析论证方法在春秋战国之际已有了相当发展,孔老墨及早期法家思想中都或多或少有形名内容,而尤以墨法两家为丰富。从宋钘的命题论证方式看,他无疑受到墨家形名思想的深刻影响。然而,《尹文子》所体现的尹文的思想却几乎找不出多少墨家痕迹。从《天下》篇可见于《尹文子》的材料分析, <ref> 尹文思想表现出的是鲜明的法家精神。</ref>
尹文在“别宥”的基础上具体地阐述了法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尹文子》说“定此名分,则万事不相乱也。故人以度审长短,以量受少多,以衡平清重,以律均清浊,以名稽虚实,以法定治乱,以简治烦惑,以易御险难,以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在这样名法制度明确的情况下,才会有“农商工仕,不易其业,老农、长商、习工、旧仕莫不存焉,则处上者何事哉”的政清人和、各得其所的法治社会。《尹文子》进一步又说“天下万事不可备能,责其能于一人,则贤圣其犹病诸。设一人能备天下之事能,左右前后之宜,远近迟疾之间,必有不兼者焉。苟有不兼,于治阙矣。”深刻阐明了法家社会分工思想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又说“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所言者不出于名法权术,所为者不出于农稼军阵,周务而矣已。故明主不为治外之理,小人必言事外之能。小人亦知言损于治,而不能不言;小人亦知能损于事,而不能不为。故所言者,极于儒墨是非之辨;所为者,极于坚伪偏抗之行,求名而已。故明王诛之。”主张人人都应以名法为依据,言其分所当言之理,为其分所当为之事,不追求超出分外的理论和才能,一切以是否有益于社会治理和实际事务为准则;凡无益于社会治理和实际事务的理论和才能,应虽知而不言,虽能而不为,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种只“周务”不“求名”的主张以及对儒墨思想和特立独行者的激烈态度已与韩非的法家极端主义毫无二致了。这也是对《天下》篇中“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以为无益于天下者,明之不如已也”的法家新诠释。
尹文对宋钘的“均平”思想也进行了彻底改造,清除了墨家取消差等的绝对平均主义,赋予了新的意义。《尹文子》写道“贤愚不相弃,能鄙不相遗。能鄙不相遗则能鄙齐功,贤愚不相弃则贤愚等虑”,这是在种种名分差别确定的基础上实现不均之均、不平之平的法家均平主义思想。更进一步则是“贫贱者不怨,富贵者不骄,愚弱者不慑,智勇者不陵”的“道行于世”的道家自然主义的均平思想。那已经是难以企及的最高理想社会了,然而,就是在这种最高的理想社会里也依然存在着 <ref> 贫贱富贵的差别。</ref>
尹文早年从学于宋钘,接受了宋钘那时已有很大社会影响的思想主张,尚未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在社会上也没有太大的声望。大约在宋钘去世后,尹文对宋钘的思想产生怀疑,例如,《尹文子》有段宋钘与田骈、彭蒙讨论“圣人之治”和“圣法之治”的文字,批评宋钘不懂法治。于是,他对所接受的宋钘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和改造,把宋钘的基本思想从墨家的基础上转换到名法家的基础上, <ref> 从而使宋钘所开创的学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ref>
==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