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蕙仙

增加 20,32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李蕙仙'''| 圖像 = [[File:李蕙仙1.jpg|缩略图]]|center|[ 公元1869年-1924年,梁启超的 http://img.zwbk.org/baike/spic/2011/05/16/20110516014125862_955.jpg 原图链接]]]| 出生日期 = 1869-1927| 國籍 =中国 | 職業 = 中国 第一 任夫 位女学校长| 知名作品 = }} == ''' ] 物生平''' ==  李蕙仙,汉族,1869年出生,出生在北京南边的固安县,是梁启超的第一任夫人。1889年时任朝廷维新派大臣李端棻以大学士身份典试广东时,他非常重视具有维新思想的人才,所以特别赏识梁启超,还亲自将堂妹李蕙仙许配给梁。    1869 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23岁时与19岁的梁启超结婚。之后,在梁的影响下,努力学习新学,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全力支持康有为、梁启超的"公车上书"和保国会。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又随梁启超到上海创办鼓吹维新的《时务报》,并在上海创办女子学堂,她担任提调(校长),成为中国第一位女学校长。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出逃日本,堂哥李端棻被革职充军新疆,她回到梁的故乡广东新会,不久避居澳门。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东渡日本与梁团聚。1912年,梁启超回北京任袁世凯的司法总长,李蕙仙同往。不久,袁世凯暴露称帝野心,梁启超护国讨袁,只身南下,李蕙仙避往天津租界。李蕙仙与丈夫一起经历了清末民初政坛、文坛的惊涛骇浪,她总是给梁启超以安慰和鼓励,与梁启超相依为命,助梁启超施展才华,替梁启超抄录文章,做梁启超文章的第一位读者。梁启超的九百余万言著作,自有李蕙仙的功劳。李蕙仙于1924年9月13日病逝于北京。  == '''人物轶事''' ==1869 年,李蕙仙出生在北京南边的固安县。她幼承庭训家学,熟读古诗,善于吟诗作文,且擅长琴棋书画,有才女美誉。她慧眼识英才,不爱金钱爱文章 尚书指婚1891年,李蕙仙23岁时与19岁的梁启超结婚。李蕙仙比梁启超大4岁,是清朝礼部尚书李端棻的堂妹,光绪十五年(1889)李端棻以内阁大学士衔典试广东,当时年仅17岁的梁启超参试,他的文章立意新颖畅达,受到李端棻的赏识而中举,李端棻当即看上了这位才貌双全的小伙子,做主把自己的堂妹许配给梁启超为妻,婚礼在北京李家举行,由李端棻亲手操办。 梁启超兴高采烈地由广东赴北京成婚时,其师康有为特意赋诗一首为其送行 : "道入天人际,江门风月存。 小心结豪俊,内热救黎元。 忧国吾其已,乘云世易尊。 贾生正年少,诀荡上天门。" 他们完婚后始终恩爱如初,在学术界传为佳话。李蕙仙虽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家庭生活也较优裕,父亲很宠爱她,但她这宦门闺秀与寒素之家的梁启超结婚后,第二年,1892年随丈夫一起回到老家广东新会县茶坑村,这也是她堂兄李端棻对她的要求,觉得她应当回去拜见翁姑,去尽晚辈的礼仪。梁家是个贫苦家庭,祖父、父亲都靠教书维持生活,虽为当地乡绅,家境比李家相距甚远。但梁启超的父亲还是把一间古书室布置成新房,让新婚夫妇暂住在这里。 这间书屋起名"怡堂书室",是梁启超的曾祖父建的,这种环境对自小在北方富裕家庭中长大的姑娘来说的确十分艰苦,南方炎热潮湿的天气,加上生活习惯的不同及语言不通,生活上有很大的困难,但李蕙仙没有任何怨言和不悦。她努力适应南方的生活环境,尽力操持家务。 婚姻生活李蕙仙可以说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也是一位很贤能的媳妇。 1892年夏,她随丈夫南归,在新会县茶坑村住了一年多。梁启超的老家,经济并不很富裕,世代既读且耕,几亩薄田,全家耕耘,赖以维持生活。李氏虽是贵州人,但从小生长在北京的官宦之家,在优裕的环境中长大,可以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千金小姐。但由于她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诗善文,能吃苦耐劳,为人善良,而且性情侠义豪放,富有同情心,以助人为乐,遇事果断。 李氏来到南方的农村以后,虽然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但却亲自挑水、舂米、煮饭,并从未表现出不高兴的情绪。当她来到茶坑村的时候,梁启超的亲生母亲已去世六年,主持家政的是梁的继母。继母只年长蕙仙二岁,而蕙仙总是很尊敬她,和颜悦色地对待继母,从而取得继母的欢喜,把蕙仙看作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 李蕙仙是大家闺秀,也是梁启超的闺中良友。她意志坚强,遇事果断,虽然她在澳门时日子过得很孤寂,并在给丈夫的信中透露了自己在家中愁闷,但当她知道梁启超要游历美洲,决定暂缓接眷属去日本时,她能顾全大局。梁启超在《壮别》诗中写道:丈夫有壮别,不作儿女颜。风尘孤剑在,湖海一身单。天下正多事,年华殊未阑。高楼一挥手,来去我何难。 这种气概和心情的背后包含着妻子的理解和支持。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当时梁启超只身亡命日本,李蕙仙带着女儿思顺避难澳门,梁启超的父亲梁宝瑛(莲涧)也带着其他家属一起避居澳门,当时境遇艰险,新会原籍虽然有查搜,但没有酿成大祸。梁启超惦念着家眷的安危,给李蕙仙写了很多信,1898年9月15日的家信中,梁启超说:"南海师来,得详闻家中近状,并闻卿慷慨从容,辞色不变,绝无怨言,且有壮语。闻之喜慰敬服,斯真不愧为任公闺中良友矣。" 当时李蕙仙在极艰险困难的情况下,代替梁启超服侍老人,抚养幼女,使梁启超很感动,信中不断地表露了感激之情和敬佩之心。梁启超最挂念父亲,信中写道:"大人遭此变惊,必增抑郁,惟赖卿善为慰解,代我曲尽子职而已,卿素知大义,此无待余之言,惟望南天叩托而已。" 同年10月6日又有一信中写道:"大人当此失意之时,烦恼定不知几多,近日何如?不至生病乎?吾今远在国外,侍奉之事,全托之于卿矣。卿明大义,必能设法慰解,以赎吾不孝之罪,吾惟有拜谢而已。卿我之患难交,非犹寻常眷属而已。" 从这些信中可见梁启超对父母的孝心和他们这对患难夫妻之间的互敬互爱、互相信任的不寻常的感情。 李蕙仙富于同情心,是一位很仗义的女子,1899年,梁启超接她们母女去日本时,她还带去娘家的亲戚和小孩,并一直扶养接济他们。从日本回国后,住在天津时,也抚养了很多梁家和李家亲戚的孩子,如七公梁启雄(梁启超的小弟弟)和三姑婆(梁启超的妹妹)都是由李蕙仙接济上学,并长年住在梁启超家。后来,七公梁启雄成为著名的哲学家,对荀子有较深的研究。 李蕙仙的侄女李福曼是十四舅外公的女儿,11岁时就到梁启超家,读天津中西女中8年,又读燕京大学4年全部都由梁启超、李蕙仙资助,后来她嫁给梁思永。 李夫人的这种既贤且能,使梁启超无后顾之忧,从没有为家事而分心。梁启超自己曾经说过:结婚以后,常受夫人之策励和帮助。年青时无钱买书,夫人便将陪嫁时的首饰变卖给了丈夫。中年时,屡遇艰险,夫人以大义鼓励他的勇气。当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梁启超要秘密去西南,与蔡锷等组织护国军讨袁,深夜诀别时,李夫人不仅没有拉他的后腿,还慷慨地对丈夫说:"上自高堂,下逮儿女,我一身任之,君但为国死,无反顾也。"梁氏听了夫人的这些话,神志为之一振,决心也就更加大了。 对着如此贤能、如此深明大义的夫人,梁启超认为她是一位不可多得的 "闺中良友",从而打心底里深切地热爱她。 对于李蕙仙,梁启超信任、体贴、关怀。他在给李蕙仙的信中曾得意地说:他们的结合是"美满姻缘,百年恩爱"。 梁启超初上北京时,满口广东新会话,别人听不懂,结婚后在李夫人的帮助下,学会了国语 (普通话),因而去除了走南闯北、到处讲演、到处授课的语言障碍,受益不浅。梁启超一生在政治上,尤其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和这位贤能的李夫人是分不开的。 李蕙仙还是当年妇女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刊物《妇女报》的主编之一。与那时的"小脚老太"不一样,她曾去过全国十几个省份,也曾出国探亲。 逝世1924年春,李蕙仙的乳腺癌复发,这次癌细胞扩散后和血管相连无法再动手术了。李蕙仙终因病情严重医治无效,于1924年9月13日病逝。李蕙仙和梁启超共同生活了33年,终年55岁。梁启超在当年《晨报》纪念增刊所写《苦痛中的小玩意》一文里,自述了他这年的苦痛情形:"我今年受环境的酷待,情绪十分无力,我的夫人从灯节起卧病半年,到中秋日奄然化去,她的病极人间未有之痛苦,自初发时医生便已宣告不治,半年以来,耳所触的,只有病人的呻吟,目所接的,只有儿女的涕泪。……哎,哀乐之感,凡在有情,其谁能免?平日意态活泼兴会淋漓的我,这回也嗒然气尽了。" 李蕙仙逝世周忌的后一天,全家把她的灵柩安葬于北京香山卧佛寺的东面风景秀丽的小山上。 子女李蕙仙同梁启超共育有3个孩子,后来都成为杰出的人才。 长女:梁思顺(令娴)(1893年-1966年),诗词研究专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生于广东新会,她自幼爱好诗词和音乐,从小梁启超就在家中教她读书,曾编有《艺蘅馆词选》。此书1908年初版。抗日战争前和1949年后多次再版,颇受读者欢迎。此书也是研究梁启超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 长子:梁思成(1901年-1972年),著名建筑学家,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中国科学院院士;其妻为林徽因。梁思成生于日本。他是第一个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我国古建筑进行分析研究的学者,开拓了中国建筑史的研究道路。1937年完成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完成了他的"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的夙愿,树起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 次女:梁思庄(1908年-1986年),著名图书馆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梁思庄生于日本,1926-1930年间就读于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基尔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30-1931年就读于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获图书馆学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北大图书馆的几十万种西文图书的目录都经她亲自或指导编制而成。 李蕙仙与梁启超结婚时,带了两位丫环,其中一位即王桂荃,王桂荃聪明勤快,深得梁氏夫妇喜欢,1903年成为梁启超的侧室。梁启超的儿女们称呼她为"娘",她对待李蕙仙的子女视同己出,感情如同亲生。 王桂荃为梁启超生育6个孩子,分别是梁思永、梁思忠、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梁思礼 。 =='''贤妻良母李蕙仙''' == 梁启超和李蕙仙的婚姻  1889年,梁启超17岁。在这一年的广东乡试中,他秋闱折桂,榜列八名,成了举人。爱才之人皆惜才,主考官李端棻爱其年少才高,将堂妹李蕙仙许配于他,一桩姻缘就此缔结。两年后,二人完婚。   梁启超为什么会对李蕙仙不离不弃?看李蕙仙的照片,一望便可知是贤良淑德之女。新婚时,梁启超借用了梁姓公有的书室的一个小房间权作新居,李蕙仙不嫌他家境贫寒。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很大,久居北方的李蕙仙很不适应广东溽热难当的气候,但这位生于官宦之家的大小姐,并没有被气候吓跑,也没有怨声载道,而是凭着坚忍的毅力顽强生活了下来。梁启超的生母赵太夫人早已仙逝,继母只比李蕙仙大两岁,按说李蕙仙可以不那么极尽孝道的,但她日夜操劳侍奉,无怨无悔,此举让她博得了“贤妻良母”的美名。   “百日维新”失败后,慈禧命令两广总督捉拿梁启超的家人,梁家避居澳门,逃过了一场灭门之灾。梁启超只身亡命东瀛,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流亡生涯,李蕙仙成了整个梁家的支柱。在几个月内,梁启超给她写了六七封家书,高度赞扬她在清兵抄家时的镇定表现,并告诉她读书之法、解闷之言,万种浓情凝于笔端。他还把自己的和服照片寄给李蕙仙,说:“衣冠虽异,肝胆不移。见到了我的照片就像见到我本人一样。”1915年护国战争时,梁启超去参加护国军,对一家老小放心不下。李蕙仙反而鼓励他说:“上自高堂,下至儿女,我一身任之。君为国死,毋反顾也。”李蕙仙可以称得上是深明大义的贤内助。梁启超后来在给爱妻的信中这样写道:“南海师来,得详闻家中近况,并闻卿慷慨从容,词声不变,绝无怨言,且有壮语,闻之喜慰敬服,斯真不愧为任公闺中良友矣。”   “闺中良友”,这四个字道尽了梁启超对李蕙仙的别样深情。   两人在日本重聚时,李蕙仙不仅在生活上关心照顾着梁启超和他的家人,在事业上对梁启超也有不少帮助。   梁启超生于广东,官话说不好,为此曾吃过不少亏。“戊戌变法”初期,梁启超已名噪京城,光绪帝久闻其名。但在召见他时,因梁启超不谙官话,彼此难以交流,光绪帝大为扫兴,结果只赏了他个小小的六品衔。这促使梁启超痛下决心学好官话。李蕙仙自幼长在京城,官话说得自是流利。梁启超便请夫人教他学习官话。不消多时,梁启超的口语水准大有长进,在社交场合就得心应手了。   或许幸与不幸皆为命。1924年9月13日,李蕙仙因乳腺癌不治而逝。梁启超悲痛万分,涕泪纵横,不久在《苦痛中的小玩意》一文中,他这样表达了夫人逝世后的心情:“我今年受环境的酷待,情绪十分无力,我的夫人从灯节起卧病半年,到中秋日奄然化去,她的病极人间未有之痛苦,自初发时医生便已宣告不治,半年以来,耳所触的,只有病人的呻吟,目所接的,只有儿女的涕泪……风雪蔽天,生人道尽,块然独坐,几不知人间何世。哎,哀乐之感,凡在有情,其谁能免?平日意态兴会淋漓的我,这回也嗒然气尽了。”   众所周知,梁启超与李蕙仙一向敬爱有加,做了一辈子夫妻,只吵了一回架,但这一架却让梁启超为此悔恨终生。1925年9月29日,他给孩子写信,谈到梁夫人得病的原因时说:“我昨日用一日之力,做成一篇告墓祭文,把我一年多蕴积的哀痛,尽情发露。顺儿呵,我总觉得你妈妈这个怪病,是我们打那一回架打出来的。我实在哀痛至极,悔恨至极,我怕伤你们的心,始终不忍说,现在忍不住了,说出来也像把自己罪过减轻一点。”这一次所谓的“打架”,是指1914年他本人诸事缠身,在司法总长任内又接任币制局总裁一职,想辞又辞不掉,加上妻子马上要分娩,他很是消极。这样的心态,家庭吵架自然难免。   后来,在追悔莫及中,梁启超写下了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梁夫人文》。文曰:“我德有阙,君实匡之;我生多难,君扶将之;我有疑事,君榷君商;我有赏心,君写君藏;我有幽忧,君噢使康;我劳于外,君煦使忘;我唱君和,我揄君扬;今我失君,只影彷徨。”这样的祭文,让人不由忆起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诗:无情未必真豪情,怜子如何不丈夫?李蕙仙子女个个皆才俊     梁思顺(令娴)(1893—1966),是梁启超的长女,生于广东新会,她自幼爱好诗词和音乐,从小梁启超就在家中教她读书,曾编有《艺蘅馆词选》。此书1908年初版。抗日战争前和1949年后多次再版,颇受读者欢迎。此书也是研究梁启超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   梁思成(1901—1972),著名建筑学家,梁启超的长子,生于日本。他是第一个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国古建筑进行分析研究的学者,开拓了中国建筑史的研究道路。1937年完成了中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完成了他的“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的夙愿,树起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   1945年抗战胜利后,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后,他亲自领导并参加了国徽图案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十年动乱中受尽屈辱和折磨而含冤去世。   梁思永(1904—1954),著名考古学家,梁启超的次子,生于澳门,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随后赴美国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1931年春参加河南安阳小屯和后冈的发掘,秋季参加山东历城(今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第二次发掘。1934年出版了他主笔的《城子崖遗址发掘报告》,这是中国首次出版的大型田野考古报告集。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思忠(1907—1932),梁启超的三子,生于日本,后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陆军学院和西点军校,回国后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1932年患腹膜炎,因贻误治疗而去世,年仅25岁。   梁思庄(1908—1986),梁启超的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生于日本,1926—1930年间就读于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基尔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30—1931年就读于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获图书馆学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北大图书馆的几十万种西文图书的目录都经她亲自或指导编制而成。   梁思达(1912—2001),梁启超的四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生于日本,193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系,后留校做研究生,于1937年毕业。抗战期间在重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任职。1949年在北京国务院外资企业局任职,后改为国家工商管理局。   梁思懿(1914—1988),梁启超的三女,主要从事社会活动,早年在燕京大学读书,初念医预班准备升入协和医学院学医,后为了参加革命转入历史系。她曾参加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是“一二·九”运动中的学生骨干。后参加学生流亡队伍。1941年到美国学习美国历史。她先后在山东医学院、山东省妇联工作,后调到北京任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主任。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梁思宁(1916—2006),梁启超的四女,生于上海,在南开大学读一年级时因日军轰炸学校而失学。1940年在五姨思懿影响下投奔新四军,她参加革命工作数十年。   梁思礼(1924— ),梁启超的五子,梁启超最小的孩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41年赴美留学,在普渡大学获学士学位,接着在辛辛那提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49年回国,初在邮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和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所从事技术工作,并参加国务院组织的“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负责起草运载火箭的长远规划。1987年他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被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7年9月作为全国十名有突出贡献的老教授之一,获“中国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 == '''人物纪念''' == 《祭梁夫人文》 1924年9月13日,李惠仙因不治之症溘然而逝。 梁启超写下了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梁夫人文》。 我德有阙,君实匡之; 我生多难,君扶将之; 我有疑事,君榷君商; 我有赏心,君写君藏; 我有幽忧,君噢使康; 我劳于外,君煦使忘; 我唱君和,我揄君扬; 今我失君,只影彷徨。 从这首诗中,可以体会到他们这对患难夫妻之间的互敬互爱、互相信任的不寻常的感情
2,6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