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61
次編輯
變更
吴景超
,無編輯摘要
1949年以后,他选择留在大陆,结果使他在学术上没有再出现曾经有过的辉煌。在吴景超那一代学者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在五十年代初期,很快能与新政权达成平衡并真诚地试图放弃自己早年思想和学术精神的人,反而受到的伤害最重。
像吴景超、费孝通、[[储安平、罗隆基、潘光旦、曾昭抡]]、吴晗、 [[ 钱端升 ]] 等等,他们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自由主义学者,对于新时代的到来充满幻想,他们在一夜之间似乎就放弃了自己整个人生的信念,最终产生了那么大的悲剧。李树青曾感慨地说:"这也算是树大招风,盛名之累罢。"51与 [[ 十月革命 ]] 后俄罗斯知识分子的选择和判断相比起来,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支柱和理想信念,在多大程度上已内化为他们的人格力量,这还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1968年5月7日,吴景超因肝癌去世,终年67岁。死后火化,骨灰由一位堂弟携返故乡 [[ 歙县 ]] 安葬,一代知名学者,在绝望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1980年10月17日才获平反。
== 人物评价 ==
吴景超的学术道路和他的人生道路都是不平坦的。
作为中国第一代的社会学家,他有一个非常好的学术开端,在他从事学术研究的时候,时代为他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作为 [[ 中国社会学 ]] 研究的首创者之一,他在自己学术生涯的开始阶段,就敏锐地选择了一种虽然刚刚创立但却有着广阔学术前景的学科。
-- [[ 谢泳]]
== 人物著作 ==
书名似乎有点新奇,但也无需解释,因为在本书第一篇文章里,已经把第四种国家的意义,讲得很清楚了,中国不幸,就是第四种国家,如何改变这种不幸的境遇,就是本书所要讨论的。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导言,全书的要义,已在于此,以后三章,不过发挥这些要义,但每章都有一个中心主张:第二章提倡机械化的生产方法,第三章提倡节制人口,第四章提倡公平的分配,这几件事都做到了,是否中国便有出路,还请读者指正。
'''作者简介''' 吴景超是安徽歙县人,字北海。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生。幼年在家乡受初级教育。1914年入南京金陵中学就读。第二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3年夏天赴美国,入 [[ 明尼苏达大学 ]] ,主修社会学。后入 [[ 芝加哥大学 ]] 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28年回国。1931年秋,任清华大学教授。1932年任教务长。1935年底离开清华,随 [[ 翁文灏 ]] 等赴南京,任国民政府行政院秘书。1937年国民政府迁至重庆。任经济部秘书。1945年任战时物质管理局主任秘书。1946年任中国善后救济总署顾问。1947年重回 [[ 清华大学 ]][[ 社会学系 ]] 任教授。1952年调任中央财经学院教授。后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当选为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1953年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1957年以后成为右派,1968年病逝。
'''图书目录''' 代序一 在纪念著名社会学家吴景超教授学术思想讨论会上的讲话
代序二 在纪念著名社会学家吴景超教授学术思想讨论会上的讲话
四 中国农民的生活程度与农场
五 从佃户到 [[ 自耕农]]
六 [[ 地方财政 ]] 与地方新政
七 近代都市化的背景
第四,是副业的衰落,以前这些副业,是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现在因为许多副业的出产品,与外国工厂中的出产品或外国农场上的出产品相竞争,受优胜劣败原理的支配而被淘汰,以致农民丧失了一笔重要的收入。这些副业,有的大约是不可挽救,如纺纱织布;有的还可以想法复兴,如丝茶。
以上这些原素,都是使农民的收入缩小的。假如这点小小的收入,农民可以完全用在自己的身上,那么他们的生活,也不致如现在那样穷困。他们所以走到现在这种地步的,就是在农民的四周,还有许多剥削他们的人及机关。这些剥削的势力,使农民的生活更加困难的,不外下列数种。第一是地主,中国土地分配的不平均,是研究这个问题的人所公认的事实。一方面有穷无立锥之地的佃户,另一方面有拥田数万亩的地主。如最近农村复兴委员会的调查,便发现江苏的 [[ 邳县 ]] 、阜宁、灌云等县,有五六万亩以上的地主。这些人能够不劳而食,便是因为另一方面,有许多苦耕而还免不了冻馁的 [[ 佃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