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50
次編輯
變更
云南大理千寻塔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云南大理千寻塔</big> '''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b193fe5726c0b27b.jpg width="300"></center>|<small>[[Filehttps:|缩略 //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879750&sid=7097203 来自 呢 图|居中|[ 网 原 的 图 链接]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千寻塔位于 [[ 云南大理 ]] 县城西北崇圣寺内,是 [[ 崇圣寺 ]] 三塔中最大的一座,位于南北两座小塔前方中间,所以又称中塔。塔的全名为“ [[ 法界通灵明道乘塔 ]] ”,建于南诏王 [[ 劝丰祐 ]] 时期(公元824—859年)。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楼梯可以供人攀登。通体自上而下有两重塔基和塔身。塔身16层,每层正面中央开券龛,龛内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ref>[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314/13/68658777_1021469005.shtml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 360doc个人图书馆 , 2022-03-14</ref>
==历史沿革==
虽然千寻塔的始建年代记载不一,大体上有:① [[ 唐贞观 ]] (627至649年)尉迟敬德造;②唐开元元年(713)恭韬、徽义造;③南诏王 [[ 劝丰祐 ]] 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唐太和七年至开成五年,833至840)圣僧 [[ 李贤者 ]] 等造;④保和十年至天启九年(唐太和七年至大中二年,833至848) [[ 博士徐正 ]] 等造。但根据中国内地同类古塔的建筑年代,云南应稍晚,再与原崇圣寺和中塔内的有关文物及记载相参证,千寻塔似应建于南诏王 [[ 劝丰祐 ]] 时(824至859年在位)最为可能。
千寻塔在崇圣寺三塔中最先建造,除了佛家所宣扬的可以成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建造原因,是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古籍《[[金石萃编]]》中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相传古时修建千寻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有“堆土建塔”与“挖土现塔”之说。建塔时所搭的桥,高如山丘,长达10余里。修塔时运力不足,还用山羊来驮砖,如今大理的银桥村,古时称为“塔桥村”。在修建三塔后,又建了规模弘大的崇圣寺。
明代,李元阳重修,亦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当时寺中有五宝:三塔、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
至 [[ 徐霞客 ]] 到大理时,仍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诺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楼后为正殿,正殿后为“雨珠 [[ 观音殿 ]] ,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据说,寺中的鸿钟,为“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
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地震,千寻塔“裂二尺许,形如破竹”,后“旬日复合”。
塔檐结构,先自壁面迭涩一层,上施菱角牙子一层,再上单砖迭11~14层。悬挑深度69~136厘米。塔檐断面略有凹进,呈“枭线”。檐头上缘至两端向上反曲28厘米,各层塔檐迭涩层数、出檐深度均不同,呈现的弧形外轮廓线。
塔心3.27×3.35米,四壁垂直,形若空井。至15层收为方形覆斗式穹窿顶。顶盖石质,20×20厘米。15层内壁墨书:“嘉靖十九年大塔内倒……同年起工发修”和工匠姓名。所谓大塔内倒,系指穹窿顶东壁部分倒塌,曾埋砌木挑梁五根,此外,塔心尚残存木梁31根,断面28×20厘米,依南北、东西向呈井字形交错排列。梁距壁面约1米,原铺楼板,经碳14测定,木梁年代距今625±65年,与 [[ 李元阳 ]] 题记中“复作木骨”的记载一致。按大理地区的 [[ 佛图寺塔 ]] 、 [[ 宏圣寺塔 ]] 亦有井字梁而无楼梯、楼板,其功能近似支撑桁架,增强塔身的稳定性。千寻塔虽属天然地基,塔基又浅,但塔壁宽厚,龛、洞断面小又交叉错位,整体性尚好。
塔身通体涂白垩7~8层,白灰剥落处隐显古老的土朱色。塔身“补甃”前抹白灰1~2层,最迟明正德前已呈白塔。
1977年在维修过程中,于千寻塔塔顶和塔基内清理出南诏、大理时期的佛像、写本佛经等文物600余件。这是南诏、大理国时期文物中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批,主要出土于塔顶,然由于1925年地震,塔刹倒毁后五十多年的风雨侵蚀,大多写经之类的重要文物已经损坏,较为珍贵的文物多数出在铜筒内的两尊木质经幢中。
千寻塔出土各种造像,按质地分有金、银、铜(包括鎏金器)、铁、瓷、木、玉石、水晶等;按题材分有佛、菩萨、天王力士及子弟像四类。佛像发作螺状髻结,垂耳,衣折线条流畅,眉目清秀,有 [[ 如来 ]] 、 [[ 释迦 ]] 、 [[ 阿弥陀 ]] 三种题材,与中原常见的佛像雷同。有少数银质像,手持莲花,服饰脸形等与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造像相近。菩萨像中,以 [[ 观音 ]] 为主,也有 [[ 文殊 ]] 、 [[ 普贤 ]] 像等。观音左手执宝瓶,右手执柳枝,头戴宝冠,面相有男女两种,一般衣着装饰华丽,体态修长轻逸,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其中一尊金质造像,重1.135克,高24公分,造型与解放前被盗出国,有段正兴年号的一尊铜像相同,该像存 [[ 美国 ]][[ 圣地亚哥美术展览馆 ]] ;天王力士像,梵名“ [[ 摩诃迦罗 ]] ”,唐曰“ [[ 大黑天神 ]] ”,大理土主庙所供主神亦以此为多。千寻塔这次发现的天王力士像十尊,数目不多,但形态各异。
塔顶发现刻字铜井三。其一,长10公分,宽7.3公分,由左至右直书五行,七十一字,有“明治四年庚子岁六月”年款。明治系大理国六世段素英的年号,以干支推算,当为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内容是向寺院施舍的记事。其二,一片发现于塔顶复钵的内壁,长27.5公分,宽7公分。直书四行,八十四字,记平国公时,任 [[ 成都 ]] 典校金师彦贲官职的 [[ 李珠睬 ]] 、 [[ 李胜隆 ]] 父子“新建铁柱四”的事迹。另一为刻文铁片,长13公分,宽6.7公分,直书四行,字迹十分模糊,全文已不可通读,但可见“大宝六年……高量成眷信立”等字样,大宝六年为宋绍兴二十四年,即公元1154年,高量成是继高泰明之后的相国,封中国公,后退老楚雄城。
塔顶出土写经已大都腐烂,原放人塔顶经卷的总数应达百件以上,一般轴长30~33公分左右,有纸质及绢质,朱书与金粉书等种类。残存经卷中有“金刚波罗蜜哆心经”及“大方广佛华严经”题款。
塔顶出土各式青铜镜十五面,其中有唐代的海兽葡萄镜、山水人物镜,其他多数属宋镜,其中二面镌有“湘州念二叔家镜子”“成都刘家口口镜子”等字样。此外,发现有唐代的“开元通宝”两枚,刻有“大吉利”字样的狮纽铜印和象牙印章多枚,刻有“君福”字样的琥珀园印一,出土瓷器六件,其中有影青瓷佛像以及六瓣荷叶脉瓷盒等。
塔顶还出土各种药物,有 [[ 朱砂 ]] 、沉砂、 [[ 檀香 ]] 、鹿茸、 [[ 珊瑚 ]] 、金箔、 [[ 云母 ]] 、香蛤、 [[ 松香 ]] 等。云南盛产药物,是与中原贸易往来的重要货物。周去非《[[岭南代答]]》载“蛮马之来,他货亦重,蛮之所赉,麝香、胡羊、长鸣鸡、披毡、云南刀及诸药物。”
塔顶出土各种法器很多,其中金刚杵(一种套在手指中的杵状物,又名三戟叉,降魔杵)即达二百余件,其他有 [[ 铜铃 ]] 、铜镯、 [[ 铜骷髅珠 ]] 、铜夹、 [[ 挖耳 ]] 、盂、钹等。念珠有 [[ 珍珠 ]] 、玛瑙、 [[ 翡翠 ]] 、琥珀、 [[ 水晶 ]] 、骨、蚌、 [[ 琉璃 ]] 等质料,尤以水晶制品为多,色彩鲜艳。其他各种金银饰品二十余件,其中有一银鎏金镶珠金翅鸟,张翅昂首,栖息在一莲花座上,制作极为精细。
塔基出土文物一百余件,皆为陶制,一种是佛像,烧制成一佛二菩萨的佛龛,或单身观音像;另一种大量出土金刚式塔模,佛像与塔模中都夹放两片印有梵文经咒的泥心。当属五大陀罗尼咒的“正法秘密箧印咒”,是密宗符咒的一种。
==价值意义==
千寻塔的造型与结构是典型的唐代砖塔;塔上能见的文字资料,除佛教典籍常见的梵文外,基本全部是汉字,其中包括“囗会”字之类唐代武则天所创的字,在大理国时仍继续延用;塔上清理出土的许多文物,如“开元通宝”,铸刻“湖州”、“成都”字样的青铜镜以及 [[ 瓷器 ]] 、写经、 [[ 印章 ]] 等,都是直接说明与中国内地经济文化密切交往的证据。南诏、大理是以白族、彝族先人为主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然而无论在政治上和经济文化上都保持了与中原的联系,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属景区: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
在80年代,周边衍生出一个三塔倒影公园。公园占地27亩,有水面积达10多亩。公园坐北向南,背靠一公里许的崇圣寺三塔,以园内的潭水能非常清晰地倒映出三塔姿态而得名。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t0035liey06|480|270|qq}}
<center>《经典传奇》 探秘国宝·千寻塔塔顶上的宝藏 </center>
</cente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