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 5px 0; "> ''' 林語堂故 居1.jpg居''' </p>|thumb-|400px|有框|左|林語堂故居[<center><img src="https://www-ws.travelgov.taipei/zh-tw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Njg2L2NrZmlsZS8xMWNhYWNkMi0wY2RmLTQzYTUtYmU2My1jYTJiNzUwZGIwOGMuanBn&n=5p6X6Kqe5aCC5pWF5bGFLmpwZw%3D%3D&icon=.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attraction/detailsculture.gov.taipei/34 cp.aspx?n=F6B7D3411A4EBFC4 照 圖 片來 自travel.taipei]]自gov]'''[[林語堂故居]]''' [[林語堂]]生於西元1895年10月10日(清光緒21年),為[[福建省]]龍溪(漳州)縣人,曾獲[[上海聖約翰大學]]學士、[[美國哈佛大學]]碩士、[[德國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等學位,由於極高的語言造詣,讓林語堂成為以英文書寫著作而得名的旅居海外中國作家,而林語堂擁有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底子,並對東西方文化有相當通透見解,故也成為當代著名的文學家以及哲學家;除此之外,在未建立繁鎖的漢字檢索系統的年代,林語堂立志發明中文打字機,並耗盡數十年的時間自斥資金、努力不懈的嘗試,終於成功發明「明快中文打字機」且於民國35年在[[美國]]申請專利,而該項專利於六年半後的取得,讓他也有著發明家的學者身份,之後更發明了「自來牙刷」、「自動打橋牌機」、「自動門鎖」、「英文打字鍵盤」等。<br/small>|}
'''林語堂故居''',位於[[臺灣]][[臺北市]][[士林區]]永福里、[[陽明山國家公園|陽明山]][[仰德大道]]旁,為[[林語堂]]最後十年所居、長眠的地點。林語堂去世後曾作為[[臺北市立圖書館|市立圖書館]],今列[[臺北市文化資產#紀念建築|市定紀念建築]],由[[東吳大學]]維護。<ref>[https://culture.gov.taipei/cp.aspx?n=F6B7D3411A4EBFC4 林語堂故居],gov</ref>
林語堂先生(1895~1976)生於==歷史=====蔣總統贈屋===1966年1月28日,總統[[ 蔣 中 國正]]在[[南臺灣]] 大陸接見要轉機去[[ 福建省香港]] ,是一位知名 探親 的 英文書寫作家,也是一個發明家。 [[ 林語堂 故居是他此生最後10年的居住所,由他親自設計,建築同時融合東、西風格,具有中國四合院的架構,[[西班牙]] 風格的走廊及白牆藍瓦等地中海風格 夫婦時 , 顯示出其融合東西方文化的人格特質 表達希望他們夫妻到臺灣定居 。林語堂 故居除了展示屋主的相關文物外 先是陽明山租房子住 , 也提供餐飲服務,讓人可以坐 後來蔣中正就為他們 在陽 台上欣賞台北盆地的風光。另外館方也會不定期舉辦講座及讀書會,是 明山建 一 處充滿人文氣息的好去處 幢房子 。<ref>[https://taiiwan.com.tw/6504/taipei-the-lin-yutang-house 台北(Taipei)陽明山 林語堂故居(The Lin Yutang House)]</ref>
給林語堂居住的房子建地一百零一坪,三房二廳,總占三百三十坪。建築由林語堂與[[王大閎]]一同設計,架構似[[四合院]],呈現「ㄇ」字型的迴廊,設立西班牙式螺旋廊柱。半圓拱門為希臘式,白色粉牆上嵌深紫色圓角窗櫺與搭配深寶藍琉璃瓦。
他 林宅旁就 是 近代知名的學者,才華洋溢,身兼作家、文學家、語言學家、哲學家、旅遊家、發明家等多重身分,因此又有「幽默大師」美名,民國64年(西元1975年)4月1日,林語堂先生辭世 永福里公車站 , 隔壁白色巨邸曾 為 紀念他的成就,因此在故 [[王羽]] 居 內設置了紀念圖書館,除了圖書館功能外,也經常在此舉辦藝文講座,並且提供餐飲休憩等服務 住 。<ref>[https://okgo.tw/butyview.html?id=299 台北市士林區-林語堂故居]</ref>
===林語堂入住===
1966年6月4日,林語堂自香港乘機至台灣,告訴記者說香港物質生活很好,但因屬殖民地,總覺得情調有些不對,因此他決定在臺灣待較久日子。7月初,記者[[羊汝德]]採訪上個月入住陽明山的林語堂夫妻時,房子牆角的水池正在開鑿、從美國運回的書籍一部分還沒放上書架。
「 林語堂 故居」座落[[陽明山]]腰,興建於民國五 在〈我來台後二 十 五年,由語堂先生親自設計 四快事〉一文中 , 是先生生前最後十年定居台灣]]的住所。本建築是 以[[ 「宅 中 國]]四合院的架構模式 有園 , 結合西班牙式的設計取向 園中有屋 , 兼具東、西方風格 屋中有院 , 融合了現代感與古典美。藍色的琉璃瓦搭配白色的粉牆 院中有樹 , 其 樹 上 嵌著深紫色的圓角窗櫺,意境典雅精緻。從西式拱門走進 有天 , 穿過迴廊,可見透 天 中庭,西班牙式螺旋廊柱被和煦的陽光輕輕地拉長身影。民國六十五年四 上有 月 一日 , 先生長眠於故居後園,享年八十二歲 不亦快哉」稱讚此宅 。 建築正對[[ 台北 市政府為紀念林語堂先生的文學成就 盆地]] , 並得林夫人廖翠鳳女士捐贈大師藏書、著作、手稿及其遺物,爰於大師舊居,成立「可望見[[ 林語堂先生紀念圖書館淡水河]] 」,於民國七十四年五月開放。其後,台 、[[觀音山 (新 北市 文化局成立,有意擴充活化原有圖書館功能,以「名人故居」及「文學生活館」之方向規劃 )|觀音山]] 。 經過公開招標評選 清晨和黃昏 , 由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取得經營管理權,於民國九十一年三月廿六日全新開館;成為結合展示參觀、藝文講座、餐飲休憩的多元化空間,完整呈現了 林 語堂 先生 坐在階前的藤椅上觀賞紫藤花和遠處 的 格調思想 山景。他也喜歡在襯以假山 、 發明創意 楓香、翠竹 、 生活態度與文學成就。民國九十四年十月一日東吳 蒼蕨的水池前 大 學接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經營林語堂故居,並以研究為指標,活絡林語堂學 理石椅坐著觀魚 。<ref>[https://www.culture.gov.taipei/frontsite/outsource/venuesAction.do?method=doFindVenuesActivity&venuesId=3&subMenuId=null 林語堂故居]</ref>
從此屋沿仰德大道往北到[[華岡藝校]],沿路區域都曾是禁建的陽明山保護區。林語堂在這路開車時,喜歡搖下車窗,邊抽菸邊觀賞山陰滴翠,形容是「飽享眼福」。
林語堂 故居是林語堂親自設計建於1966年,也是他生前最後十年 在 台灣的住所。建築是以中國四合院的架構模式,配以西方的設計,融合了現代感與古典美。藍色的琉璃瓦搭配白色的粉 餐廳 牆 ,其 上 嵌 掛 著 深紫色 手書 的 圓角窗欞,意境典雅精緻。進入大門便是一個中西合璧的庭院,庭院周圍 「有不為齋」四字、擺放代表妻子廖翠鳳 的 欄杆上爬滿了綠色的植物,開滿了白色 「鳳」字 的 小花 餐桌椅 。 院內能看到幾顆古樹,參天挺拔。穿過短短的迴廊,就可以看到透天的中庭,廊柱是白色的,上部分被設計成螺旋形。而最有特色的是中庭的其中一角,一個小小的水池,一座小巧的假山上種著林語堂常邀[[ 翠竹彭蒙惠]] 與其朋友來此用餐,並由妻子煮菜。錢穆夫婦也常來此拜訪 、[[楓香]]、[[蒼蕨]]、[[籐蘿]]等植物,有幾條花色[[鯉魚]]在其中游弋 留同晚餐 。<br>
在陽明山居住的林語堂,為[[香港中文大學]]以五年的時間編纂約一千八百頁《[[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七十七歲,[[林如斯|長女自殺身亡]],他受重大打擊,但勉力完成此詞典。他在書房伏案時常達翌晨一時兩時,令晚上十一時就睡的[[錢穆]]自慚。
在水池的邊上 1976年4月1日十一時 , 就是 林語堂 先生的書房 安葬於後院 , 書桌不大,透過書桌前面的兩扇窗戶,可以看到嶙峋有致的石頭和一顆高大的梔子花樹。書房不大,黑色的沙發,黃黑色木地板,溫暖的檯燈。書房裡擺放的都是原件,可以拍照,但是不能使用閃關燈。分時間是分房睡。走過臥室就是客廳和餐廳,裡面擺放著舊式的茶几 由[[張群]]主持告別葬禮 、 沙發、餐具和餐椅。其中一套書房邊是先生的臥室,臥室中只擺放了一 張 單人床 欽煌牧師講道 , 因先生怕影響妻子的睡眠,所以他們大部他自己發明的橢圓形的餐桌可以伸展開來,每隻餐椅的靠背上都刻有一個小篆的「 廖翠 鳳 」字,象徵著先生與妻子的伉儷情深。牆上掛著多幅字畫,除了先生自己書寫的「有不為齋」四個字,還有、[[林太乙]]、林相如等林語堂親屬、[[蔣 介石復璁]] 在他八十歲的時候寫給他的「壽」字,宋美齡、錢穆夫婦、[[吳經熊]] 畫的蘭花夫婦、[[馬星野]] 也掛在上面。此外,先生自己畫的一幅《駿馬圖》也在列。而在展櫃中收集有不少先生生前抽過的煙斗。而在「有不為齋」四個大字的外面有一個陽台,是林語堂先生休息發呆的地方。<ref>、[[https://vacation.eztravel.com.tw/sight/plc0000094009/the-lin-yutang-house-%E6%9E%97%E8%AA%9E%E5%A0%82%E6%95%85%E5%B1%85 林語堂故居旅遊指南陳紀瀅]]</ref>參與。
之後廖翠鳳遷居香港,房子原由總統府第三局管理,後由陽明山管理處路燈管理所維護。林語堂手稿因故居濕氣重,轉交[[國立故宮博物院]]保管。
=== 林語堂故居的沿革改作圖書館=== 1982年,廖翠鳳建議台北市政府將 林語堂故居(原 規畫成專門學術機構。1984年9月29日,市府正式發文給力嘉營造承包作 林語堂 先生 紀念 圖書 館)建於民國55年 。1985年5月28日上午 , 座落於貌似林語堂故鄉福建山景的陽明山,讓長年旅居美國的林語堂帶著濃厚思鄉之情返台定居 圖書館開幕 , 故居房舍及空間為政府所贈,並 由 林語堂親自設計,白牆藍瓦的房舍結合了中國四合院的架構,佐以西班牙的設計取向,這處現 代 及古典兼具的歐風建築成為林語堂生 市長[[馬鎮方]]主持、 前 最後十年的住所 總統[[嚴家淦]]致詞 。<br>
市府調來王金木負責園藝,並打掃林語堂的墓園。多年後,他到八旬時依然在此維護,並在旁搭建鐵皮屋居住。
===現在的林語堂故居=== 館藏以 林語堂 於民國65年在[[香港]]辭世,享年82歲,同年四月移靈回台並長眠於故居後園,台北市政府]]為紀念其文 的 學 成就,特別徵得林夫人廖翠鳳女士同意並捐贈相關藏書、 術 著作 、手稿及其創作發明等遺物 , 將故居改 和世界各國研究或評論他的資料 為 「 主。原有 林語堂 先生紀念 藏書四千多冊,加上市立 圖書館 」於民國74年5月 的六千冊圖書, 開 放民眾參觀,其 館 後 以「名人故居」、「文學生活館」為方向並結合展示、藝 藏書量曾達一萬冊。陳列室擺有神通電腦的漢通一六四○型中 文 、餐飲、休憩等多元化空間進行規劃 電腦 , 透過公開招標及評選 其所用的漢通簡捷輸入法 , 後於民國91年3月26日重新開館,並由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負責經營及管理,直到民國94年10月1日改由[[東吳大學]]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接手經營。<ref>[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scenery489.html 為參照 林語堂 故居]](原林語堂先生紀念館]])]</ref>上下形檢字法研究出來的。
教育局員承辦人員曾指出,此建物若要成立一座圖書館,實在太過狹小。家屬房間與廚房去除隔間,作為閱覽室之用。開幕後,閱覽室因面積有限,只能容納二十多人。市府幾度有擴建該紀念圖書館的構想,但被林太乙反對。
1966 在1992 年 林語堂先生返臺定居 報導時 , 這座洋房由他親自設計,結合中國四合院與西方美學建築,藍瓦白牆,拱門迴廊,融合現代感觀及古典之美。地點則是選擇在貌似福建故鄉山景的記者[[ 陽明山王晶文]] ,在此,可以聽到親切的閩南話,讓他備感欣慰。他曾經形容這座宅院「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 說每週二至週日 上 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 午九時至下午五時開放 , 是赴 陽 台是林先生生前常來 明山遊山的旅客少留意 的地 方;吃完晚飯 點。1990年代 , 林語堂先 館內連飲水機都沒有。日後對於建築發 生 最喜歡坐在桌旁的藤椅上,口含煙斗 嚴重蟲蛀 , 欣賞夕照沉沒於市圖館長[[ 觀音山曾淑賢]] 際,你也可以來此體驗這樣的閑情 表示市圖經費有限 。<br>
===作紀念故居===
1999年11月8日,[[台北市文化局]]成立第一個工作日,台北市長[[馬英九]]與文化局長[[龍應台]]來此與[[錢穆故居]]探訪。2000年3月4日,馬英九在文化發展會報上,裁定將林語堂紀念圖書館、錢穆紀念館移交文化局,朝學術中心定位發展。市府委託建築師許伯元進行整修規劃,樓下增設客房供研究林語堂的學者或是短期停留的藝文工作者暫居。次年3月15日,市府文化發展會報,馬英九指示教育局與文化局密切配合,務必讓錢穆、林語堂故居如期落成啟用。
===交通方式與位置===地址: 臺北市士 2002年3月26日以「 林 區仰德大道二段141號<br>公車: 260 語堂故居」之名開幕時,馬英九 、 紅 5 龍應台 、 303 林太乙 、 小 15 林相如 、 小 16 和長年在故居工作的老園丁共同啟開,之後由[[佛光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經營與推出「有不為齋書院講座」 、 小 17 到 「 永福( 邂逅作家下午茶」等活動。2005年10月10日, 林語堂 故居)」站。<br>管制:仰德 一百一十歲冥誕,佛光 大 道假日 7 至 15 時小型車禁止進入 學人文學學院[[趙寧 (台灣)|趙寧]]舉行移交儀式 , 可由北投、天母地區之其他路徑上山 交與東吳大學接手 。<br>
2018年5月,林語堂故居登錄紀念建築。
===營業時間與 參觀資訊=== * 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週一休館。<br> * 門票30元, 團體優待票25元。<br>*65歲以上、6歲以下、身心障礙以及陪同者免票。<br>
===餐飲營業時間===
* 上午十時至晚間九時,週一休館。<br>
===出版品販售===
* 有二十餘種林語堂著作和相關作品,以及林太乙著作七種。<br> ===導覽服務===團體參觀如須導覽服務,請預先來電或傳真告知參觀日期、時間、人數、聯絡方式,並與館方確認,館方將安排導覽專員為您解說。<br>洽詢電話:(02)2861-3003轉16<br>
===收費資訊說明===
* 門票30元, 團體優待票25元。 65歲以上、6歲以下、身心障礙以及陪同者免票。<br>
===特殊服務項目===
無障礙室外通路、室內通路走廊、昇降設備、無障礙廁所、無障礙動線引導標誌<br>
===視障者參與之輔具或服務===語音導覽服務<br> ===服務專區===服務台、飲水機、用餐空間、遮陽避雨休息區<br> ===其他===志工協助<br>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File:林語堂故居入口處.jpg|缩略图|林語堂故居入口處[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scenery489.html]File:角園區一.jpg|缩略图|園區一角[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scenery489.html]File:林語堂故居6.jpg|缩略图|林語堂故居[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34]File:林語堂故居2.jpg|缩略图|林語堂故居[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34]File:林語堂故居.jpg|缩略图|林語堂故居[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34]File:素雅的建築.jpg|缩略图|素雅的建築[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scenery489.html]File:林語堂故居3.jpg|缩略图|林語堂故居[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34]File:林語堂故居4.jpg|缩略图|林語堂故居[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34]File:林語堂故居5.jpg|缩略图|林語堂故居[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34]</gallery> ==視頻===== 参观林语堂故居 ==={{#iDisplay: h08253vmaou |640|400|qq}} === 林语堂故居简介 ==={{#iDisplay: u0628bllzdp |640|400|qq}} === 探访林语堂故居 寻觅先生童年趣事==={{#iDisplay: u06626nhaul |640|400|qq}} ==外部連結==*[https://www.linyutang.org.tw/big5/index.asp/ 林語堂故居The Lin Yutang House]*[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34/ 林語堂故居| 臺北旅遊網]*[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34/ 林語堂故居- Home | Facebook]*[https://vacation.eztravel.com.tw/sight/plc0000094009/the-lin-yutang-house-%E6%9E%97%E8%AA%9E%E5%A0%82%E6%95%85%E5%B1%85/ 台北(Taipei)陽明山林語堂故居(The Lin Yutang House)]*[https://okgo.tw/butyview.html?id=299/ 林語堂故居台北景點玩全台灣旅遊網]*[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commemorativeBuilding/20180604000004/ 林語堂故居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 參考 資料文獻 == {{Reflistreflist}} [[Category :730亞洲史地總論]][[Category:733 : 733 臺灣 ]]
[[Category:990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