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日寇

增加 4,42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39年楊莊遭到屠殺之後,到了1942年3月1日,日寇再次進犯該村。這天清晨,盤踞在平谷縣的日偽軍70餘人,包圍了村子,將村民驅趕到潘義家的場院。
*日本人又從人群中拽出村長張孝、閭長張章、張克謙和翟子仁四人,以"私通土匪"的罪名,用木棍將四人打得皮開肉綻,接著又放出狼狗撕咬。最後將他們扔進一白薯窖內,點燃成捆的柴草投入,四人全部被燒死。 <ref name="每日頭條">{{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history/ba4gn39.html | title= 一個村莊兩次屠殺,10餘人喪命只有他赤手空拳搏擊日寇而生還 | language=zh | date=2018-03-24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福寧客 | accessdate=2022-05-31}}</ref>
===分析日寇暴行的原因及動機===
*日本人(日寇)認為,對於敢於反抗的漢族人,只有一個“殺”字可以威懾住,“揚州十日”與“嘉定三屠”是鞏固外來征服者統治的有效手段。
*日本要佔領中國,只有對中國人大開殺戒。
*日本軍隊為何要在佔領中國及南洋各地之后,對平民和那些失去了抵抗力的軍人實行大屠殺和其他各種暴行呢?
*根據學者們多年來的研究,基本上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日本民族性格特征的陰暗面因素,發泄日本軍人戰爭獸欲的需要。
*自古以來,受天皇制度和軍閥政治的影響,日本人形成了崇拜強者、鄙視弱者的觀念;
*他們崇拜盛開之后即刻凋謝的櫻花,認為人生就是應該這樣,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即使馬上死了也是幸福的。
*那些武士,對征服弱者充滿快感,在強者面前顯得十分恭順。
*他們善於學習別的民族的優點,消化吸收,改良補充自己﹔他們又有狹隘的島國心理,缺乏寬容與大度。
*大家看過電影《日本沉沒》,整天都想著自己要沉了。
**種種特征造就了他們在戰爭中的行為特色,以海盜式的屠殺與掠奪為特征,企圖以暴力達到征服的目的。
**受島國環境的影響,土地與資源的缺乏,使其生成了比較嚴重的生存危機感,時時刻刻盤算著如何通過“開拓萬裡波濤”來擺脫憂患,在海對面的大陸上謀得一塊永久的生存之地。
*近代以來,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實現社會改良,國力增強,為對外侵略創造了條件。
*中國則正好相反,百年來衰落的封建統治和帝國主義的侵略掠奪,造成了中國的積貧積弱,廣闊的土地與豐富的資源,使強鄰垂涎。
**日本(日寇)對中國,從歷史上的敬仰學習逐步就變為蔑視與侵略。
*日本社會生活對於個人的環境壓力很大,尤其對負擔主要社會責任的男子,壓力尤重,於是一旦有機會,就造成了他們放縱自己以釋放壓力的契機。
*日本社會保持了男尊女卑的傳統,對女子是輕視的,男子視女人為玩物,造成了以社會中下層男子為主的日本軍隊,在對華戰爭暴行中的各種大規模屠殺、各種各樣的駭人聽聞的變態虐殺和奸淫婦女,制造出各種變態性暴行的社會根源。
*第二,是日本當局在侵華戰爭中“膺懲”征服中國人的政治需要。
*近百年來,中日關系因日本不斷侵華而處在緊張對立狀態。
*日本(日寇)軍政當局為了侵華的政治需要,利用中國社會政治中的一切矛盾進行分化離間,准備發動侵華戰爭﹔
*在國內大肆進行對中華民族的鄙視仇恨宣傳,在日本(日寇)社會中播下仇華蔑華的種子。這一切使得日軍官兵在基本觀念上充滿了對中國人的蔑視和輕漫,他們認為中國人就是劣等的民族,只要他們敢反抗日本,那麼就應受到任何懲罰。
*日本人(日寇)總結了中國歷史上元、清兩朝蒙古和滿族人佔領中原的經驗,認為對於敢於反抗的漢族人,只有一個“殺”字可以威懾住,“揚州十日”與“嘉定三屠”是鞏固外來征服者統治的有效手段。
*第三,是對於被侵略國人民奮勇抵抗的瘋狂報復。
*侵華戰爭開始以后,日本(日寇)軍方對於中國方面的激烈抵抗表示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特別是在“八一三”淞滬戰役中,中方的主動抵抗和決戰勇氣,打破了日軍“三個月解決中國事變”的吹噓,令日方“有措手不及之感”。
*當他們被迫一再增兵上海,在最后突破中方防線后,一種被“侮辱”后圖謀報復的心理油然而生。
*戰后日本(日寇)右派有人說南京大屠殺的原因之一是中國人對日本軍隊的激烈抵抗造成的,這種借口之荒謬簡直不值一駁。
*上述三方面的原因,是侵華日軍(日寇)制造南京大屠殺和在中國各地犯下無數駭人聽聞的暴行的基本因素所在。 <ref name="人 民 網">{{cite web |url=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2013/0708/c40531-22113994-3.html| title= 日寇與納粹的暴行比較| language=zh | date=2013-07-08 | publisher=人 民 網 | author=光明日報 | accessdate=2022-05-31}}</ref>
==参考來源==
{{Reflist}}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01/a8b035955f37452db32b6b6273693e87.jpeg
 
 
原文網址:https://www.sohu.com/a/364020131_276265
 
[[Category:730 亞洲史地總論]]
[[Category:610 中國通史]]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