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3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其存在最早的作品始於1677年,相傳他曾經在德國以南的阿布桑(Absam)地區向約克柏.史戴納(Jacob Stainer, ca. 1617-1683)學習,但此一論述也曾被他人反駁,無論如何,其作品仍保留了許多史戴納琴的特徵。
艾德林格二世的製琴技術完美出色,對提琴架構的整體設計更是巧妙且優雅,琴頭與F孔的每一個細節都能精準到位;其提琴的F孔較其他製琴師來得短,且接近琴邊。在外觀上,他謹慎地採用帶有淡黃色陰影的棕紅色調作為提琴的漆料,呈現相得益彰的對比效果。在他製琴生涯的最後幾年,艾德林格將其模板改變得更近似於史特拉底瓦里(Stradivari)。 艾德林格二世成為早期布拉格製琴學派的創始人,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製琴老師,成員多來自於巴伐利亞(Bavaria)和蒂洛爾(Tyrol)地區的移民及其後裔,包含[[約翰· 喬治 蓋歐格 ·赫爾默]](Johann Georg Hellmer, 1687-?)、[[約瑟夫·喬辛·艾德林格]](Joseph Joachim Edlinger, 1693-1748)、[[約翰·尤里西·埃伯爾]](Johann Ulrich Eberle, 1699-1768)、[[湯瑪士·安德烈·互林茨基]](Thomas Andrea Hulinzky, 1731-1788)等著名捷克製琴師。
該學派特色為擁有偏高的琴板弧度,以及近似於於阿瑪蒂(Amati)提琴架構,尤其在提琴兩側的弧形部位以及凸出的琴角,給人一種特別纖細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