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冯

增加 9,019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李冯</big>''' |- |<center><img src=图片地址 width="300"></center>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李冯</big>'''
|-
|<center><img src=图片地址 width="300"></center>
<small>[图片网址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李冯''', 原名李劲松, 1968年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是文坛"广西三剑客"之一 ,中国内地[[作家]]、[[编剧]]、[[导演]],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


1991年,李冯发表了个人第一篇小说《投向分裂的怀抱》。1994年,发表小说《多米诺女孩》 。1997年,李冯获得首届联网四重奏文学奖 。2002年,凭借武侠电影《英雄》入围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英雄》成功开启了中国的大片时代 。2004年,担任武侠电影《十面埋伏》的编剧 。2006年,担任编剧的动作电影《霍元甲》上映 。2014年,发表小说 《节日的诞生(上)》和《节日的诞生(下)》 。曾被誉为张艺谋"御用"编剧 。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作家、编剧、导演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出生日期----1968年

国 籍 ---- 中国

主要成就----第1届联网四重奏文学奖,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提名)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代表作品----英雄、十面埋伏、霍元甲、不败雄心





1人物生平
2个人生活
3主要作品
4人物评价

==人物生平==
李冯,本名李劲松,广西南宁人,是文坛"广西三剑客"之一,文坛"新桂军"横空出世的标志人物。

于1984年入南京大学化学系,第二年转中文系,后又接着读研究生,1992年于南京大学获得中文系硕士学位。

曾在广西大学任教,1996年辞去公职。长、中、短篇小说刊于《人民文学》、《大家》、《收获》、《花城》、《作家》等刊。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孔子》、《碎爸爸》,短篇小说《多米诺女孩》《16世纪卖油郎》,小说集《庐隐之死》等。

曾以一系列锋芒毕露的"先锋"作品步入文坛,并在文学圈内颇多赞誉,为新生代作家代表人物,部分作品在日本及台湾出版,任电影《英雄》、《十面埋伏》、《霍元甲》编剧,被誉为张艺谋的"御用"编剧。

==个人生活==
1997年12月,在由中国作协创研部、广西作协、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和广西师大中文系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东西、鬼子、李冯创作会上,东西和鬼子、李冯一起被评论家称之为"广西三剑客"。

1997年获首届"联网四重奏文学奖"。

现居北京,为自由作家。拥有"国内累计票房最多之电影编剧"头衔。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

《碎爸爸》(长春出版社,1998年)


《英雄》(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

《孔子》(太白文艺出版社,2008年)

《十面埋伏》(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小说集''

《庐隐之死》(海天出版社出版,1994年)

《唐朝》(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

《今夜无人入睡》(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另一个孙悟空(日本版)》

《中国故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有什么不对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参与制作的电影''

《英雄》(2002) --编剧

《十面埋伏》(2004) --编剧

《霍元甲》 (2006) --编剧

《不败雄心》(2013)--导演

《梦想之城》(2018)--编剧(2018金鸡百花奖开幕电影)

《雪妖》(2018)--导演

''参与制作的动画片
''
《孔子》(2009)--总编剧

==人物评价==
李冯:十年一觉文学梦

关于李冯,不用多介绍了,一部《英雄》外加《十面埋伏》让他够有名了。

这个被张艺谋看中的年轻人,一下子飞过他的同辈,成为这个年代最有名的编剧。

最近他又拍电影,自编自导,更上一层楼了。

不过回过头来,我们也可以说说他新出的旧小说集,别忘了,他也是弄过文学的

《中国故事》的写作年代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十年完成人生三级跳的李冯在序言里不无感慨地说:"我的天性极不喜欢回头看,重新翻阅《中国故事》,

确实有一种恍惚的感觉,写这本小说集的时候,我还呆在广西,在做大学教师,满心怀疑自己是否能成为一名作家。"

年代久了,这本短篇小说集《中国故事》更像一块文学活化石,包含了那年代流行的写法:纳博科夫、卡夫卡、博尔赫斯。

但李冯说的仍是纯正的中国故事,并已显露出他擅长的解构手法。

《最后的爱》是一篇可爱的幻想小说,李冯自曝:当时正陷于一种奇怪的单相思,非常难受,才会写这个主题。

而充满了卡夫卡气质的《在锻炼地》,天不亮下乡抓计划生育的段落,正出自李冯在广西一个小县城挂职的亲身经历。

作为一名读者,我认为,李冯真正在写的小说都忧郁不堪,而且他深刻地知道自己,这更加深了他在小说中的忧郁。

即使你只读一遍,它也会自个儿不停地回响,如同钟摆。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看过《英雄》和《十面埋伏》再去看李冯的小说,一定会惊叹,不是说李冯写得有多好,而是两者的落差太强烈了。

采访时,远在北京的李冯很客气地对过去做了自我批评乃至全盘否定:"这本书很傻,现在不会再这样写了。

中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本身就没有大进步,每个年代都一个流行写法,现在看就很可笑。

好的文学不会有这样的局限性,这是一个教训。"

让我们来搜索一下李冯的往事,让你能更好地理解上一世纪就写出来的这些小说。

李冯1968年生于广西南宁,1984年入南京大学化学系,第二年转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后在广西大学教书,1996年辞职到北京开始自由创作。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孔子》《碎爸爸》。

李冯成为小说家,不能不提南京。他16岁考上南大,第一年学习成绩便一落千丈。

幸好那时候可以转系,他擅自从前途很好的化学系(可以留学出国)转到中文系,在一大堆沸腾的文学青年中间,只看过几本武侠小说的李冯觉得自己是个白痴。

幸好班上的"文学天才"小海是他最好的哥们,带他飞速混入了文学圈。那些写不出小说的夜晚,李冯就骑着自行车去敲韩东家的门。

23岁,李冯终于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投向分裂的怀抱》,得到的稿费是300美元。

他带着全班同学去拼命花钱,享受狂欢,请他们喝当时很贵的太阳神口服液。

李冯真是一个幸运儿。

即使在广西教书的倒霉日子,也能碰上有杂志约稿,而且是《花城》,而且一约就是三个短篇。

"当时我总共也没有发过三个短篇,这个诱惑太大了,在截稿日期之前,我每天都吭哧吭哧地写,有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

为了能够写完,我买了张黑色的大餐桌,放在客厅廉价的彩色瓷砖上,就像小加工厂拉到了第一笔订单,生怕错过了这次机会,就再也写不出东西。"

这便是收录在《中国故事》里的《多米诺女孩》。

后来他又写了新历史题材的《孔子》,刚好张艺谋要拍《武则天》,便把已正式"北漂"的李冯找来做编剧。结果《武则天》没拍成,李冯却成了张艺谋的御用编剧,一只脚踏入扬名立万的电影圈。

凭借《英雄》《十面埋伏》《霍元甲》,李冯已经成为国内累计票房最多的电影编剧。

虽然观众骂张艺谋的同时,也顺带骂李冯(王朔说过李冯是一锅夹生饭,他的编剧才能无法和刘恒比),但电影毕竟给了他文学所未能给予的成就和大众光环。

"一开始人们说,做电影再去写小说,会写不好。我自己觉得这影响挺好的。"电影达人李冯仍梳着他标志性的马尾辫,说话仍那么温和,每个接触过的人(包括张艺谋)都说他是一个好脾气的人。

上个月,他刚从山西回来,去探班霍建起的新戏。应该说,整个2007年,李冯都在为拍电影不停地忙活,做各种各样的准备。"这是一件远离文学的事。

电影是一个黑洞,会最大限度地榨干人的精力,每天都在自我说服,拍电影很有趣,从中获得的体验,总会对日后的写作有隐秘的好处。"

前段时间看《张爱玲传》,发现张爱玲也写过电影剧本,李冯一下子有了共鸣,"这么有名的作家也在写剧本,不能单纯理解为经济问题,实际上也是一种创作"。

拍电影是务实,写小说是务虚,李冯如此总结他的双截棍。

==参考来源==
[[Category:作家]]  [[Category:导演]]  [[Category:编剧]]
8,8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