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无欲

增加 1,815 位元組, 1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无欲'''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中的一个名词。 在汉字的历史上,人们通常把秦代之前留传下来的篆体文字和象形文字称…”


'''无欲'''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中的一个名词。

在汉字的历史上,人们通常把秦代之前留传下来的篆体文字和象形文字称为“古文字<ref>[https://www.sohu.com/na/457519286_209689 什么是古文字,古文字是如何识别出来的],搜狐,2021-03-26</ref>”,而将隶书和之后出现的字体称为“今文字”。因此,“隶变<ref>[https://www.sohu.com/a/464783594_100263297 隶变,变什么了?],搜狐,2021-05-06</ref>”就成为汉字由古体(古文字)演变为今体(今文字)的分界线。

==名词解释==

没有过度的欲望。“欲”主要指人为外物所感而产生的欲求。这样的欲 求作为人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应该获得适当的满足。但过度的欲望会造成对自身生命的伤害,也会导致道德的沦丧及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儒家和 道家都主张“无欲”。此外,在道家[[思想]]中,“无欲”有时特指道对待万物、为政者对待百姓的一种态度,即为政者节制自身的欲望,不去刺激百姓的欲望。

引例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chénɡ)。”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论语·公冶长》) (孔子说:“我没见过刚正的人。”有人回应说:“申枨就是。”孔子说:“申枨欲望太多,哪里能够刚正呢?”)

引例2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 (《老子·五十七章》。) (所以圣人说:我无为则民众自己化育,我好静则民众自己端正,我不多事 则民众自己富足,我不多欲则民众自然朴实。)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279,62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