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4,296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三峡库区水环境演变与污染防治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于1997年应三峡库区水 [[ 环境保护 ]] 需要由重庆三峡学院筹建,于2011年获批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于2018年1月获批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主任为付川教授,特聘重庆大学郭劲松教授<ref>[https://www.sohu.com/a/479571128_111981 教授也有等级之分?],搜狐,2021-07-26 </ref>为学术委员会主任。
==机构简介==
基于三峡库区水体环境保护的需求,结合国内外 [[ 发展 ]] 趋势,实验室围绕三峡水库成库及运行过程中污染物的产汇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开展研究,力求从多尺度、多角度、多维度揭示三峡水库成库及运行过程中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及其对流域人类开发活动的响应机制,开发服务于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管理策略与适应库区产业发展的水污染防治技术。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实验室逐渐形成了三峡库区水质演变与水生态安全、三峡库区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 三峡水库]]<ref>[https://www.sohu.com/a/623577515_121637786 三峡水库究竟蓄了多少水?若打开全部闸门放水,多久能把水放光] ,搜狐,2023-01-01 </ref>消落区生态修复与重建、三峡库区大气干湿沉降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科研团队==
实验室现有研究及管理人员34人(客座人员12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 [[ 博 士27 士]]27 人,博士后合作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1人,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现拥有“三峡库区水质演变与水环境安全”市级高校创新团队1个,外聘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巴渝学者”1人。
目前,实验室现有水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校级)1个,专业研究室11个,工程示范基地(含野外台站)2个。实验室用房面积达3500平米,野外基地占地110余亩。拥有电感耦合 [[ 等离子体 ]] 原子发射光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30余台/套,仪器设备总价值达2500余万元。
==科研成果==
近年来,实验室先后承担“消落带污染负荷特征及其对水环境影响研究”科技部水专项及“三峡水库消落区沉积物典型 [[ 重金属 ]] 汇源属性转换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0余项,科研经费达1200余万元。先后在ACS Nano、Global Change Biology、Water Research等刊物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70余篇,出版专着6部,申请 [[ 专 利20 利]]20 余项,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区级科研奖励1项。
实验室先后与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和东南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围绕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实验室在国内外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生态环境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为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 [[ 贡献 ]] 。
==参考文献==
[[Category:303 科學教育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