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07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格致.修齐'''<br><img src="http" width="280"></center><small>[h…”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格致.修齐'''<br><img src="http"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格致.修齐》'''是[[中国]]当代作家王志禄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格致.修齐===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第六章:“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翻译过来,即是说: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概括讲即为仁、义、礼、智“四心”。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开端却说自己不行,这是自己害自己。“四心”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扩充恻隐之心,就得到仁爱之德。发心爱家人,爱邻里,爱社稷(国家);扩充羞恶之心,就得到义之德,就能信守道义法纪;扩充辞让之心,就得到礼之德。[[恭敬]]有礼、谦虚谨慎;扩充是非之心,就得到智之德。明辨大是大非,行义以达道。用西方人的话讲,恻隐之心也就是“良知”。
有人认为孟子的“四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东西]]。但也有研究表明,孟子[[承认]]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思想[[意识]],他也承认事物各有客观规律,而且应该依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知道,判断唯心还是唯物,只有一个标准,即以思想意识为第一性的,还是以物质为第一性的。孟子只讲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是仁、义、礼、智的四端。端就是萌芽,也可以说是可能性。说人有某种可能性,并不等于说人有某种[[思想]]意识。此外,《告子上》说,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又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这就是说,“四心”是人之内生,是本心,而非外来。但随后孟子也有过“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的论述。然而,17世纪英国哲学家和医生约翰·洛克则说,良知不是天生的,有很多人没有良知。良知即为仁。荆门郭店竹简的[[发现]],使我们更清楚认识到“仁内义外”[[曾经]]是战国中期儒家学者普遍接受的观念。
按照这种观念,有些[[道德]]意识和行为(仁)是人内心具有的,而有些(义)则是外部规定的,两种道德意识和行为在人的成德过程中具有同等的[[地位]]和作用。李泽厚在论述道德时也谈到了两德说,并未讲唯心与唯物。从生物学角度看,我以为仁、义、礼、智是人与[[动物]]所内生的,至少是高等动物。比如说,神经系统比较发达的动物,狗即能表现出仁、义、礼、智。<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0728148 个人图书馆网]</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center>'''格致.修齐'''<br><img src="http"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格致.修齐》'''是[[中国]]当代作家王志禄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格致.修齐===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第六章:“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翻译过来,即是说: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概括讲即为仁、义、礼、智“四心”。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开端却说自己不行,这是自己害自己。“四心”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扩充恻隐之心,就得到仁爱之德。发心爱家人,爱邻里,爱社稷(国家);扩充羞恶之心,就得到义之德,就能信守道义法纪;扩充辞让之心,就得到礼之德。[[恭敬]]有礼、谦虚谨慎;扩充是非之心,就得到智之德。明辨大是大非,行义以达道。用西方人的话讲,恻隐之心也就是“良知”。
有人认为孟子的“四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东西]]。但也有研究表明,孟子[[承认]]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思想[[意识]],他也承认事物各有客观规律,而且应该依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知道,判断唯心还是唯物,只有一个标准,即以思想意识为第一性的,还是以物质为第一性的。孟子只讲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是仁、义、礼、智的四端。端就是萌芽,也可以说是可能性。说人有某种可能性,并不等于说人有某种[[思想]]意识。此外,《告子上》说,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又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这就是说,“四心”是人之内生,是本心,而非外来。但随后孟子也有过“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的论述。然而,17世纪英国哲学家和医生约翰·洛克则说,良知不是天生的,有很多人没有良知。良知即为仁。荆门郭店竹简的[[发现]],使我们更清楚认识到“仁内义外”[[曾经]]是战国中期儒家学者普遍接受的观念。
按照这种观念,有些[[道德]]意识和行为(仁)是人内心具有的,而有些(义)则是外部规定的,两种道德意识和行为在人的成德过程中具有同等的[[地位]]和作用。李泽厚在论述道德时也谈到了两德说,并未讲唯心与唯物。从生物学角度看,我以为仁、义、礼、智是人与[[动物]]所内生的,至少是高等动物。比如说,神经系统比较发达的动物,狗即能表现出仁、义、礼、智。<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0728148 个人图书馆网]</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