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29
次編輯
變更
货币存量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02ao3RHN&id=BC7A2002EB8355321A321F0EADD7083AC3CC13BA&thid=OIP.02ao3RHNJiru4F6ymjMlEAAAAA&mediaurl=http…”
{|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02ao3RHN&id=BC7A2002EB8355321A321F0EADD7083AC3CC13BA&thid=OIP.02ao3RHNJiru4F6ymjMlEAAAAA&mediaurl=https%3a%2f%2fpic4.zhimg.com%2f80%2fv2-6cf78d435bae2640e303780ab420ee59_qhd.jpg&exph=185&expw=272&q=%e8%b4%a7%e5%b8%81%e5%ad%98%e9%87%8f&simid=608015078737529445&FORM=IRPRST&ck=EAA70D7B7C3BB39B9EC79996E347151E&selectedIndex=28&ajaxhist=0&ajaxserp=0"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货币存量'''<br><img
src=" https://pic4.zhimg.com/80/v2-6cf78d435bae2640e303780ab420ee59_qhd.jpg" width="280"></center><small> 圖片來自优酷</small>
|}
'''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supply of money)亦称货币存量、货币供应,指某一时点流通中的现金量和存款量之和。货币供应量是各国中央银行编制和公布的主要经济统计指标之一。现在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是以天为基本单位,所谓的某年某月某日的货币量实际上是[[吞吐货币]]的银行每日营业结束之际那个时点上的数量。在这个基础上,月货币量如果指的是月平均量,计算的细一些,可以是全月每天货币量的平均。粗一些,可以是月初、月末两个货币存量数的平均。同样,年的平均货币量计算亦是如此。对有些问题的分析,也可用月末、季末、年末货币余额这样的数字。货币供应量的现实水平是一国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预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变动情况则是一国制定货币政策的依据。由于各国经济、金融发展和现实情况不同,以及[[经济学家]]对货币定义解释不同,各国中央银行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也不尽相同。有[[狭义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狭义货币供应量再加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总和)之分 <ref>[[韩双林,马秀岩.证券投资大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第257-258页]]</ref> 。
==简介==
货币供应量的供给主要是由中央银行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资金的流动。货币供应量主要是由央行、[[商业银行]]、[[财政机构]]、企业、居民等多个行为所共同影响的。总体来说是对市场上流动性资产的需求,从而采取的一系列宽松或紧缩的货币政策。
'''货币的供应量,指市场中的现金流动总量'''
市场中流动的货币总量是由中央银行进行控制的,其本身是根据观察市场的资金走向以及利率的上调或下跌来进一步控制货币的总量。货币的供应量指的就是在某一个流通的时间点内,市场中现存的资金总量以及存款货币的总量之和。货币的供应量从目的上来说是为了满足消费或者是[[信贷]],通过资金的流动来使得经济持续性的扩张,刺激消费者对于资产流动性的需求。
'''货币供应量受到中央银行行为和商业银行行为影响'''
货币的供应量,其本身是由多个因素来综合决定的。首先,中央银行的行为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在供给者和国家金融市场中的活动调节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目标来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中的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适当的去增加或减少货币的供应量。
而商银行作为基础货币的接受者,也是存款货币的一个创造者,其本身能够接受多少或意愿接受多少的存款货币,在支付利润率以及支付能力上需要受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影响,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商业银行的放款需求就会持续减弱,这也会影响到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中所存储的货币总量,也就是准备金率受到影响。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则是当相反。
'''财政机构的行为,也会影响货币供应量'''
在我们的[[金融市场]]中,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另一大因素就是财政机构的行为,财政机构可以调整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以及基础货币的供给,当[[财政机构]]的财收出现不平衡时,对应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就会减少,中央银行接收到的存款量就会有所增加。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存款也会减少货币的总量。财政机构如果取出了在中央银行的存款,那么市场中的货币乘数以及数量就会适当的增加,同样会增加货币的供给量。
'''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影响货币供给'''
企业和居民两者之间的行为同样也会影响到市场中的货币供给量。企业的行为会影响对货币的资金需求,也就是货币需求量变小或变大,也会使得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当然,未来的收益都是[[预期]]的,同样可以反映当前利益的高低。
居民虽然是非银行系统的一部分,但其本身对于货币的需求也一样,会引起贷款类型之间的切换,记住,要取决于利率对于居民的资产流动性以及最佳资产选择的组合结构来进行货币供给 如果银行短期之内出现了危机,那么货币的供给量暂时性的会增多,反之则会减少。
总而言之,货币的供给量是受到多个综合因素的影响,基本上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点范围内,市场中的货币总量以及存款总量的之和。在央行,商业银行,居民企业,财政机构等的行为影响之下,会刺激市场中货币的供给量增多或者减少。
'''货币供应量等于'''
{|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b20R6Fh2&id=B83A20E8827717A76E4E029E8E793AECF6279624&thid=OIP.b20R6Fh2c6xj1xt4tq5VWwHaDd&mediaurl=https%3a%2f%2fcadforex.com%2fuploads%2f20210122%2f918f3daf24a9320b96060e9590c700a4.jpg&exph=320&expw=686&q=%e8%b4%a7%e5%b8%81%e5%ad%98%e9%87%8f&simid=608042957399147999&FORM=IRPRST&ck=9E3D17C77CDC9EDE365972537FF1CAAB&selectedIndex=51&ajaxhist=0&ajaxserp=0"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货币存量'''<br><img
src=" https://cadforex.com/uploads/20210122/918f3daf24a9320b96060e9590c700a4.jpg" width="280"></center><small> 圖片來自优酷</small>
|}
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1、在中央银行体制下,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2、货币供应量是全社会的货币存量,是某一时点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总和。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的最终形成是由[[社会各部门综合作用]]决定的。
'''货币供应量层面的货币供应'''
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以及M3等几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在我国,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为金融创新而增设的。
拓展资料:
货币(Money)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俗称金钱。
通货(Currency,CCY)是度量价格的工具、购买货物的媒介、保存财富的手段,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包含流通中的货币、[[银行券]]等。
关于货币的本质仍然存在大量的争论。[[经济学]]的货币概念五花八门,最初是以货币的职能下定义,后来又形成了作为一种经济变量或政策变量的[[货币定义]]。传统上,货币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
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
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
购买力的暂栖处;
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
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实际上,上述6条都属货币的职能定义。
最新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这一理论能够经受严格证伪和逻辑论证,解释所有货币有关的经济学现象,并为所有的经济学实践所检验,为几百年的货币本质之争划上了句号。
'''[[货币本质]]的逻辑推理和证明''':
当市场处于物物交换阶段时,交换能否发生取决于交换双方的供给与需求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并不总是存在的,可能甲余A 缺B,而乙余B缺D,如果只存在甲乙双方,那么交换就无法进行。假定存在丙,他余D缺A,那么在某个约定下,交换就可以在甲乙丙三者间以双方交换的形式发生。 这个约定就是:乙与丙约定可以用A来换取D,这样他就可以用B来和甲交换A,尽管A并不是他最终需要的,它充当了交换媒介的角色。我们把在这个事例中的角色延伸开来,把甲指代成买家,乙指代成卖家,丙指代成市场,它既可以是某个丙,也可以是内部存在交换的组合。这样A就充当了通货的角色,即甲用A来向乙购买他所需的B,而乙则持有A并用它来和丙交换D。
{|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wPc%2b51Ei&id=0093942E2A8FB45E55D1D8180F1932289699A0F2&thid=OIP.wPc-51EiwZQIHOZHxS4EdgHaFL&mediaurl=https%3a%2f%2fsinastorage.com%2fstorage.caitou.sina.com.cn%2fproducts%2f201610%2f169c0384dd418f1239d825d7b5159e37.jpeg&exph=345&expw=493&q=%e8%b4%a7%e5%b8%81%e5%ad%98%e9%87%8f&simid=608036630891811766&FORM=IRPRST&ck=89E10E4D904F7C48DB617C4D4F70BA18&selectedIndex=63&ajaxhist=0&ajaxserp=0"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货币存量'''<br><img
src="https://sinastorage.com/storage.caitou.sina.com.cn/products/201610/169c0384dd418f1239d825d7b5159e37.jpeg " width="280"></center><small> 圖片來自优酷</small>
|}
当交换在更大范围内发生,交换双方供给与需求双向匹配的重要性就不断降低,如果市场的规模足够大,那么就总存在可能的第三方,他能够提供缺失的供给来满足交换者的需求。这个第三方就是市场,市场是包含所有交换者的总体。在上述甲乙丙交换的例子中,我们假定丙包含丁、戊和庚来做一个一般的说明:假定丁余D缺E,戊余E缺F,庚余F缺A。显然,交换如果能够进行,乙、丁与戊都应该和A的接受者约定A可以换取其所需,于是乙、丁与戊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约定。
==扩大途径==
从货币供应量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扩大货币供给量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增加基础货币,二是提高货币乘数。增加基础货币主要有三项:
(1)从货币当局资产方着手,加大国内资产的运用,即加大再贷款、再贴现规模,特别是对那些急需资金的中小金融机构,这样可以从资产方影响[[基础货币]]的增加。
(2)扩大货币发行。在基础货币中,货币发行占到了近50%,因此加大货币发行是扩张基础货币,进而增加货币供应量(M1、M2)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的经济过剩,绝非是经济高度发达条件下的过剩,远未达到东西多得用不了的程度。实际上,建设资金缺口极大,潜在消费与投资需求空间还很大,完全可以用发钞票的办法配合[[扩张性财政政策]]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同时,为扩大货币发行,还可以核销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的坏帐,帮助金融机构化解[[金融风险]];尽快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消除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款的后顾之忧,从而扩大贷款规模,使资金配置更加优化、有效。
(3)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央行购入[[债券]],吐出基础货币,这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公开市场操作有一个好的着力点。
提高货币乘数主要有四项:
(1)通过降低甚至取消[[存款准备金率]]的办法,迫使[[金融机构]]更积极放款,加速降低[[备付金率]]水平,从而提高货币乘数。
(2)改变认购资金冻结数日的做法,消除新股认购对基础货币和银行[[准备金管理]]的不利影响。理论上讲,新股认购资金的验资既不需要资金的异地划拨,也不需要冻结数日,只要验资的某一时点上新股认购帐户中有真实资金就可以了。因此,应改进集中验资的方式,让所有[[证券结算银行]]或分行都在当地人民银行营业部开户,利用人民银行营业部联网系统实行证券认购资金的[[当地验资]],资金信息集中到交易所进行认购。同时,为了不影响[[金融系统]]的基础货币量和准备金状况,[[冻结认购资金]]的时间应尽可能短,甚至可以缩短到几乎一个时点上。全国统一验资结束以后,认购资金重复认购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因此,资金可在验资结束后立即解冻。中了新股以后的资金交割可另行制定交割日。这样,银行准备金管理的压力将大大减轻,[[超额准备金率]]下降,货币乘数扩大,基础货币也不会受到影响。 扩大货币供给量的途径
(3)改进[[金融系统]]的服务,增加有益于流通和交易的金融工具,从而充分发挥金融系统的中介功能,这样可以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减少货币沉淀;也有助于降低[[现金漏损率]],从而提高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给量。
(4)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续下猛药,调低[[法定准备金率]],从而有效提高货币乘数。
==体制改革==
不可否认,无论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还是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在市场化国家都被视为“猛药”,其结果都会导致[[商业银行授信]]能力的增强,然而这只是为扩大货币供应量提供了必要条件。
当前的问题是金融机构并不缺资金,金融机构存贷差逐步扩大就是一个佐证。因此如果金融机构仍然惜贷、慎贷,那么扩大货币供应量的初衷就不可能成为现实。为此,在采取货币政策手段外,尚需在体制改革上迈出更大步伐,具讲说:
1、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的环境
当前,中国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决定其还没有完全实现自主经营,还存在各级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干预。因而使商业银行不能充分发挥其中介功能,同时也使商业银行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心理,缺乏创新和追求效益的动力。
2、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要并行
近几年来,由于银行风险意识和内控制度的加强,以及建立了较强的约束机制,使贷款人必须为其行为的结果负责,放款多,责任大;而相应的激励机制并未形成,不放款没责任,也不影响收入,“[[经济人]]”的理智使银行人“宁肯闲置资金,也不敢、不愿放款”,因此在目前情况下,一方面在商业银行内部,对银行人的考核不仅要着眼于贷款的安全性,同时也要看重其创造效益的能力,二者应相辅相成;另一方面在现行体制下,对商业银行不仅要有风险防范的要求,同时也要有效益指标的要求。
3、发展完善的货币市场
货币供应量货币市场的主要职能是高效配置[[社会资金]],这个职能的实现至少取决于三个前提:一是市场覆盖面。市场包容的供求主体越多,交易成交率就越高,资金才能实现最佳配置。统一公开的货币市场交易必须成为货币交易的主渠道,其交易规模应达到足以反映全社会货币供求的趋势和水平。为实现这点,所有经营货币产品的金融机构都应尽可能纳入有组织的市场交易网络,即市场要兼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二是资产融通性。货币市场要改变交易工具单一的状况,提供多种交易方式和足够的交易品种,为金融机构资产结构和期限的流动性管理提供便利条件。三是运用安全性。货币交易也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交易成员之间资信要可知可靠,信用链条要稳定持续,[[市场资金流]]向和交易情况应完全置于监管当局的视野之内,市场要建立健全交易规范制度。[[货币市场]]的实质是信用交易,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市场发展的根本。因此在发展货币市场时要注意信用观念的培育,比如,建立信息公开和定期披露制度,加大交易透明度,建立一系列市场规范等等。这样,在有了比较完善的货币市场后,货币政策的功效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视频'''
'''什么是货币供应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8411C77P/哔哩哔哩]
==参考文献==
{{Reflist}}
|<center>'''货币存量'''<br><img
src=" https://pic4.zhimg.com/80/v2-6cf78d435bae2640e303780ab420ee59_qhd.jpg" width="280"></center><small> 圖片來自优酷</small>
|}
'''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supply of money)亦称货币存量、货币供应,指某一时点流通中的现金量和存款量之和。货币供应量是各国中央银行编制和公布的主要经济统计指标之一。现在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是以天为基本单位,所谓的某年某月某日的货币量实际上是[[吞吐货币]]的银行每日营业结束之际那个时点上的数量。在这个基础上,月货币量如果指的是月平均量,计算的细一些,可以是全月每天货币量的平均。粗一些,可以是月初、月末两个货币存量数的平均。同样,年的平均货币量计算亦是如此。对有些问题的分析,也可用月末、季末、年末货币余额这样的数字。货币供应量的现实水平是一国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预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变动情况则是一国制定货币政策的依据。由于各国经济、金融发展和现实情况不同,以及[[经济学家]]对货币定义解释不同,各国中央银行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也不尽相同。有[[狭义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狭义货币供应量再加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总和)之分 <ref>[[韩双林,马秀岩.证券投资大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第257-258页]]</ref> 。
==简介==
货币供应量的供给主要是由中央银行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资金的流动。货币供应量主要是由央行、[[商业银行]]、[[财政机构]]、企业、居民等多个行为所共同影响的。总体来说是对市场上流动性资产的需求,从而采取的一系列宽松或紧缩的货币政策。
'''货币的供应量,指市场中的现金流动总量'''
市场中流动的货币总量是由中央银行进行控制的,其本身是根据观察市场的资金走向以及利率的上调或下跌来进一步控制货币的总量。货币的供应量指的就是在某一个流通的时间点内,市场中现存的资金总量以及存款货币的总量之和。货币的供应量从目的上来说是为了满足消费或者是[[信贷]],通过资金的流动来使得经济持续性的扩张,刺激消费者对于资产流动性的需求。
'''货币供应量受到中央银行行为和商业银行行为影响'''
货币的供应量,其本身是由多个因素来综合决定的。首先,中央银行的行为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较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在供给者和国家金融市场中的活动调节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目标来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中的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适当的去增加或减少货币的供应量。
而商银行作为基础货币的接受者,也是存款货币的一个创造者,其本身能够接受多少或意愿接受多少的存款货币,在支付利润率以及支付能力上需要受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影响,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商业银行的放款需求就会持续减弱,这也会影响到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中所存储的货币总量,也就是准备金率受到影响。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则是当相反。
'''财政机构的行为,也会影响货币供应量'''
在我们的[[金融市场]]中,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另一大因素就是财政机构的行为,财政机构可以调整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以及基础货币的供给,当[[财政机构]]的财收出现不平衡时,对应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就会减少,中央银行接收到的存款量就会有所增加。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存款也会减少货币的总量。财政机构如果取出了在中央银行的存款,那么市场中的货币乘数以及数量就会适当的增加,同样会增加货币的供给量。
'''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影响货币供给'''
企业和居民两者之间的行为同样也会影响到市场中的货币供给量。企业的行为会影响对货币的资金需求,也就是货币需求量变小或变大,也会使得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当然,未来的收益都是[[预期]]的,同样可以反映当前利益的高低。
居民虽然是非银行系统的一部分,但其本身对于货币的需求也一样,会引起贷款类型之间的切换,记住,要取决于利率对于居民的资产流动性以及最佳资产选择的组合结构来进行货币供给 如果银行短期之内出现了危机,那么货币的供给量暂时性的会增多,反之则会减少。
总而言之,货币的供给量是受到多个综合因素的影响,基本上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点范围内,市场中的货币总量以及存款总量的之和。在央行,商业银行,居民企业,财政机构等的行为影响之下,会刺激市场中货币的供给量增多或者减少。
'''货币供应量等于'''
{|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b20R6Fh2&id=B83A20E8827717A76E4E029E8E793AECF6279624&thid=OIP.b20R6Fh2c6xj1xt4tq5VWwHaDd&mediaurl=https%3a%2f%2fcadforex.com%2fuploads%2f20210122%2f918f3daf24a9320b96060e9590c700a4.jpg&exph=320&expw=686&q=%e8%b4%a7%e5%b8%81%e5%ad%98%e9%87%8f&simid=608042957399147999&FORM=IRPRST&ck=9E3D17C77CDC9EDE365972537FF1CAAB&selectedIndex=51&ajaxhist=0&ajaxserp=0"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货币存量'''<br><img
src=" https://cadforex.com/uploads/20210122/918f3daf24a9320b96060e9590c700a4.jpg" width="280"></center><small> 圖片來自优酷</small>
|}
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1、在中央银行体制下,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2、货币供应量是全社会的货币存量,是某一时点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总和。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的最终形成是由[[社会各部门综合作用]]决定的。
'''货币供应量层面的货币供应'''
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以及M3等几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在我国,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为金融创新而增设的。
拓展资料:
货币(Money)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俗称金钱。
通货(Currency,CCY)是度量价格的工具、购买货物的媒介、保存财富的手段,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包含流通中的货币、[[银行券]]等。
关于货币的本质仍然存在大量的争论。[[经济学]]的货币概念五花八门,最初是以货币的职能下定义,后来又形成了作为一种经济变量或政策变量的[[货币定义]]。传统上,货币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
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
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
购买力的暂栖处;
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
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实际上,上述6条都属货币的职能定义。
最新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这一理论能够经受严格证伪和逻辑论证,解释所有货币有关的经济学现象,并为所有的经济学实践所检验,为几百年的货币本质之争划上了句号。
'''[[货币本质]]的逻辑推理和证明''':
当市场处于物物交换阶段时,交换能否发生取决于交换双方的供给与需求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并不总是存在的,可能甲余A 缺B,而乙余B缺D,如果只存在甲乙双方,那么交换就无法进行。假定存在丙,他余D缺A,那么在某个约定下,交换就可以在甲乙丙三者间以双方交换的形式发生。 这个约定就是:乙与丙约定可以用A来换取D,这样他就可以用B来和甲交换A,尽管A并不是他最终需要的,它充当了交换媒介的角色。我们把在这个事例中的角色延伸开来,把甲指代成买家,乙指代成卖家,丙指代成市场,它既可以是某个丙,也可以是内部存在交换的组合。这样A就充当了通货的角色,即甲用A来向乙购买他所需的B,而乙则持有A并用它来和丙交换D。
{| class="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wPc%2b51Ei&id=0093942E2A8FB45E55D1D8180F1932289699A0F2&thid=OIP.wPc-51EiwZQIHOZHxS4EdgHaFL&mediaurl=https%3a%2f%2fsinastorage.com%2fstorage.caitou.sina.com.cn%2fproducts%2f201610%2f169c0384dd418f1239d825d7b5159e37.jpeg&exph=345&expw=493&q=%e8%b4%a7%e5%b8%81%e5%ad%98%e9%87%8f&simid=608036630891811766&FORM=IRPRST&ck=89E10E4D904F7C48DB617C4D4F70BA18&selectedIndex=63&ajaxhist=0&ajaxserp=0"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货币存量'''<br><img
src="https://sinastorage.com/storage.caitou.sina.com.cn/products/201610/169c0384dd418f1239d825d7b5159e37.jpeg " width="280"></center><small> 圖片來自优酷</small>
|}
当交换在更大范围内发生,交换双方供给与需求双向匹配的重要性就不断降低,如果市场的规模足够大,那么就总存在可能的第三方,他能够提供缺失的供给来满足交换者的需求。这个第三方就是市场,市场是包含所有交换者的总体。在上述甲乙丙交换的例子中,我们假定丙包含丁、戊和庚来做一个一般的说明:假定丁余D缺E,戊余E缺F,庚余F缺A。显然,交换如果能够进行,乙、丁与戊都应该和A的接受者约定A可以换取其所需,于是乙、丁与戊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约定。
==扩大途径==
从货币供应量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扩大货币供给量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增加基础货币,二是提高货币乘数。增加基础货币主要有三项:
(1)从货币当局资产方着手,加大国内资产的运用,即加大再贷款、再贴现规模,特别是对那些急需资金的中小金融机构,这样可以从资产方影响[[基础货币]]的增加。
(2)扩大货币发行。在基础货币中,货币发行占到了近50%,因此加大货币发行是扩张基础货币,进而增加货币供应量(M1、M2)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的经济过剩,绝非是经济高度发达条件下的过剩,远未达到东西多得用不了的程度。实际上,建设资金缺口极大,潜在消费与投资需求空间还很大,完全可以用发钞票的办法配合[[扩张性财政政策]]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同时,为扩大货币发行,还可以核销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的坏帐,帮助金融机构化解[[金融风险]];尽快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消除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款的后顾之忧,从而扩大贷款规模,使资金配置更加优化、有效。
(3)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央行购入[[债券]],吐出基础货币,这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公开市场操作有一个好的着力点。
提高货币乘数主要有四项:
(1)通过降低甚至取消[[存款准备金率]]的办法,迫使[[金融机构]]更积极放款,加速降低[[备付金率]]水平,从而提高货币乘数。
(2)改变认购资金冻结数日的做法,消除新股认购对基础货币和银行[[准备金管理]]的不利影响。理论上讲,新股认购资金的验资既不需要资金的异地划拨,也不需要冻结数日,只要验资的某一时点上新股认购帐户中有真实资金就可以了。因此,应改进集中验资的方式,让所有[[证券结算银行]]或分行都在当地人民银行营业部开户,利用人民银行营业部联网系统实行证券认购资金的[[当地验资]],资金信息集中到交易所进行认购。同时,为了不影响[[金融系统]]的基础货币量和准备金状况,[[冻结认购资金]]的时间应尽可能短,甚至可以缩短到几乎一个时点上。全国统一验资结束以后,认购资金重复认购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因此,资金可在验资结束后立即解冻。中了新股以后的资金交割可另行制定交割日。这样,银行准备金管理的压力将大大减轻,[[超额准备金率]]下降,货币乘数扩大,基础货币也不会受到影响。 扩大货币供给量的途径
(3)改进[[金融系统]]的服务,增加有益于流通和交易的金融工具,从而充分发挥金融系统的中介功能,这样可以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减少货币沉淀;也有助于降低[[现金漏损率]],从而提高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给量。
(4)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续下猛药,调低[[法定准备金率]],从而有效提高货币乘数。
==体制改革==
不可否认,无论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还是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在市场化国家都被视为“猛药”,其结果都会导致[[商业银行授信]]能力的增强,然而这只是为扩大货币供应量提供了必要条件。
当前的问题是金融机构并不缺资金,金融机构存贷差逐步扩大就是一个佐证。因此如果金融机构仍然惜贷、慎贷,那么扩大货币供应量的初衷就不可能成为现实。为此,在采取货币政策手段外,尚需在体制改革上迈出更大步伐,具讲说:
1、完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的环境
当前,中国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决定其还没有完全实现自主经营,还存在各级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干预。因而使商业银行不能充分发挥其中介功能,同时也使商业银行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心理,缺乏创新和追求效益的动力。
2、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要并行
近几年来,由于银行风险意识和内控制度的加强,以及建立了较强的约束机制,使贷款人必须为其行为的结果负责,放款多,责任大;而相应的激励机制并未形成,不放款没责任,也不影响收入,“[[经济人]]”的理智使银行人“宁肯闲置资金,也不敢、不愿放款”,因此在目前情况下,一方面在商业银行内部,对银行人的考核不仅要着眼于贷款的安全性,同时也要看重其创造效益的能力,二者应相辅相成;另一方面在现行体制下,对商业银行不仅要有风险防范的要求,同时也要有效益指标的要求。
3、发展完善的货币市场
货币供应量货币市场的主要职能是高效配置[[社会资金]],这个职能的实现至少取决于三个前提:一是市场覆盖面。市场包容的供求主体越多,交易成交率就越高,资金才能实现最佳配置。统一公开的货币市场交易必须成为货币交易的主渠道,其交易规模应达到足以反映全社会货币供求的趋势和水平。为实现这点,所有经营货币产品的金融机构都应尽可能纳入有组织的市场交易网络,即市场要兼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二是资产融通性。货币市场要改变交易工具单一的状况,提供多种交易方式和足够的交易品种,为金融机构资产结构和期限的流动性管理提供便利条件。三是运用安全性。货币交易也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交易成员之间资信要可知可靠,信用链条要稳定持续,[[市场资金流]]向和交易情况应完全置于监管当局的视野之内,市场要建立健全交易规范制度。[[货币市场]]的实质是信用交易,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市场发展的根本。因此在发展货币市场时要注意信用观念的培育,比如,建立信息公开和定期披露制度,加大交易透明度,建立一系列市场规范等等。这样,在有了比较完善的货币市场后,货币政策的功效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视频'''
'''什么是货币供应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8411C77P/哔哩哔哩]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