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752
次編輯
變更
岭南琴派
,→历史脉络
==历史脉络==
岭南派的创始人是清[[道光]]年间的广东新会人黄景星(字煟南,?——1842),琴艺学自其父及兄黄观炯(1761-1814),由于官考屡次失败,生活贫困,只得寓琴为乐。晚年客居 [[ 广州 ]] ,并与 [[ 陈绮石 ]] 等人组织琴社,切磋琴艺。 黄景星在1836年编辑的《悟雪山房琴谱》自序中说:“余生也晚,适当老成。凋谢之秋,窃取先君子手抄《古冈遗谱》一帙,按而习之,而苦心与手,不能相应也。已末岁得晤香山(今广东中山县)何琴斋洛书并其翩君耕耘文祥先生,始知心与手合,音与意合之旨。拜受十余曲并前所习者,祥加?订……”《悟雪山房琴谱》共收集琴曲有五十首,大多出自《[[古冈遗谱]]》<ref>[https://www.sohu.com/a/297198969_120067820 《古冈遗谱》与岭南古琴派] ,搜狐, 2019-2-23</ref>。
南宋末年,金元入侵中原,[[南宋]]皇室被迫从临安(即今[[杭州]])南迁至冈州崖山,改号祥兴。祥兴三年,金兵追至,南宋爱国丞相陆秀夫身背少帝赵昺在崖门投水殉国,从而结束了宋朝的[[历史]]。相传《古冈遗谱》就是在当时遗留下来的古琴谱。
岭南琴派的近代主要代表人物是郑健候和杨新伦先生。杨新伦师从郑健候,而郑健候学琴于其祖母郑夫人。郑健候,广东[[中山市|中山县]]人,生卒年不详。郑先生身材矮小,但指力过人。郑家祖传名琴《松雪》一张,连当时已闻名全国的琴家杨莳伯都弹弄无声,唯郑先生弹奏此琴铮铮作响。1929年,杨新伦为得到岭南琴艺真传,好不容易才找到郑健候先生,由于郑先生孤身一人,杨新伦便把郑先生供养在家中达二十年之久,后由于战事爆发而失去联络。
杨新伦(1898—1990),广东省[[番禺县]]鸦湖乡人,早在广东昆维女子师范学校、[[江苏]][[镇江市|镇江]]闽城中学、上海精武体育会等人武术教师。一次听了著名琴家吴纯白演奏古琴后,被古琴的高雅清逸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先后师从王绍贞(广西人)、卢家炳(广东中山人)、郑健候等人,杨新伦先生为了生计,先后在广东、上海、 [[ 天津 ]] 、沈阳等地任过保险公司职员等职务。1953年,杨新伦先生回到广东,被吸收为广东省文史研究馆任研究员,从而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漂泊生涯。1960年9月,南国最高音乐学府——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即今星海音乐学院)开设古琴专业,杨新伦先生被聘任为古琴教师,学生有谢导秀、关庆耀等人。
1964年后杨新伦先生又在家中设帐传授岭南琴学,主要门生有袁建城、罗巧灵、区君虹、王怀志、林仲伟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