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周公旦

移除 1 位元組, 5 年前
周公旦
}}
=='''周公旦'''==
'''[[周公旦]]''',[[姬姓|'''姬'''姓]],[[周氏|'''周'''氏]],名'''旦''', '''文''',又称'''周文公'''、'''周公'''。周文王的第四 個兒 个儿 子,[[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为“'''文宪王'''”,后世多称其“'''元圣'''”。文王三子[[管叔鲜]]乃周公旦之兄长,按照[[兄终弟及]]的制度,武王逝世后则依次当由管叔继承王位或摄政,然而周公旦却把他与五弟[[蔡叔度]]派到商畿地区(一说七弟[[霍叔处]]亦被派到商地),于是管叔、蔡叔联合商族残 势力与[[徐国]]、[[奄国]]等[[东夷]]外族(《[[史记]]·管蔡世家》载联合[[纣王|帝辛]]之子[[武庚]]),合兵[[勤王]],在商畿地区叛乱,史称“[[三监之乱]]”。他们四处散 流言,说“公将不利于[[周成王|孺子]]<ref>{{Cite book |title = 《[[尚书]]·[[金縢]]》}}</ref>”、“天降割于我家……有大艰于西土<ref>{{Cite book |title = 《[[尚书]]·[[大诰]]》}}</ref>”, 都镐京位于殷之西,诅咒西方周国要有大难降临。
周公出师东征,三年后平叛,[[正法]][[武庚]]、管叔;[[流放]]蔡叔;废霍叔为[[庶人]],并将国家势力扩展至[[东海]],俗称「[[周公东征]]」。周公在战后,建造了[[成周]][[雒邑]],称为「东都」,以便管制[[殷朝]]顽军。 《[[尚书]]大传》称“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行书,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周公曾提出「敬德保民」,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如《金縢》、《无逸》等。周公对[[易经]]创作也有贡献。周公受[[孔子]]推崇,被[[儒家]]尊为[[圣人]]。周公思想对儒家的形成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汉代]]儒家将周公、孔子并称「周孔」。
 
==周公摄政==
5,4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