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廖华

增加 12,938 位元組, 25 天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廖华</big>''' |- |<center><img src=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廖华</big>'''
|-
|<center><img src=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6572/20220512183809-265830165_jpeg_183_220_9741.jpg/30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gou.com/v101676194.htm?ch=frombaikevr&fromTitle=%E5%BB%96%E5%8D%8E 来自搜狗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ref>[http://2014.sina.com.cn/news/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搜狐, 2014-06-27</ref>

'''廖华''',男,[[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ref>[http://2014.sina.com.cn/news/ 廖华,男,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搜狐, 2014-06-27</ref> 、校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ref>[http://2014.sina.com.cn/news/ 校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搜狐, 2014-06-27</ref> 。

中文名 ;廖华

国籍 ;中国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

学术著作;中国能源报告

外文名 ;Hua Liao

民族 ;[[汉族]]

主要成就;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9)、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

展开;

职称 ;[[教授]]

'''目录'''

1人物简介

2科研方向

3期刊论文情况

4著作出版情况

编著出版情况

译作出版情况

5承担科研情况

6所获奖励

==1人物简介==

廖华,男,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校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2010年以来讲授能源经济学、管理系统工程、产

业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经贸文献选读、能源与环境政策文献选读等研究生或本科生课程。天津大学机电工程和管理工程双学士(2002年)、管理学硕士(2005

年),中国科学院管理学博士(2008年)。2008-2010年在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所工作,2010年调入北京理工大学工作。

作为负责人(PI)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1项)等科研项目10余项。已在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

篇,合作出版中文著作4部、英文著作2部、编著1部完成的5份专报信息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采用,其中2份报告得到国务院总理、副总理等中央首长批示。

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助,曾在美国东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澳大利亚国立大学Crawford公共政策学院访问研究,曾获得教育部科技进

步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中国发展研究青年奖学金(博士论文奖学金)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

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等。兼任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分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复杂系统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东盟与东亚经济研

究所东亚节能潜力研究工作组成员。

'''工作经历'''

2011年7月至今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副教授

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Crawford公共政策学院 访问学者

2011年2-4月 美国东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访问学者

2010年2月-2011年6月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助理研究员

2010年2月至今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2008年7月-2010年1月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教育背景'''

2005年3月-2008年7月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管理学博士

2002年9月-2005年3月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管理学硕士

2000年2月-2002年6月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工程专业 工学学士

1998年9月-2002年6月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工学学士

==2科研方向==

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

==3期刊论文情况==

[1]Liao H(廖华), Xu Z, Wang C. Divisia Decomposi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hanges of Net Oil import Intensity.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2014, 20(1), 72-78.

[2]Zhu ZS, Liao H(廖华), Cao HS, Wang L, Wei YM, Yan J. The differences of carbon intensity reduction rate across 89 countries in recent three decades. Applied Energy, 2014, 113(1): 808-815.

[3]Liao H(廖华), Cao HS. How Doe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Change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istical Experiences from 132 Countries.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3, 23(5): 1073-1082.

[4]Liao H(廖华), Du J, Wei YM. Energy Conservation inChina: Key Provincial Sectors at Two-digit Level.Applied Energy, 2013, 104(1): 457-465.

[5]Liao H(廖华), Wang C, Zhu ZS, Ma XW.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n Energy Intensity Changes at Regional Level,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2013, 19(3), 287-292.

[6]Fan JL, Liao H(廖华), Liang QM, Tatano H, Liu CF, Wei YM. Residential Carbon Emission Evolutions in Urban–rural Divided China: An End-use and Behavior Analysis.Applied Energy, 2013, 101(1): 323-332.

[7]Liao H(廖华), Wei YM. Will the Aggregation Approach Affect Energy Efficiency Performance Assessment?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2, 16(7): 4537-4542.

[8]Liao H(廖华), Zhu ZS, Wang L. Impact of Removal of City Gas Subsidies on Chinese Urban Residents.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2012, 18(4): 309-314.

[9]Liao H(廖华), Wei YM.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a Perspective from Divisia Aggregation Approach.Energy, 2010, 35(1): 28-34.

[10]Liao H(廖华), Fan Y, Wei YM.ChinaTargets 20% Reduction in Energy Intensity by 2010.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ssues, 2009, 31(1): 10-17.

[11]Liao H(廖华), Fan Y, Wei YM. What InducedChina's Energy Intensity to Fluctuate: 1997-2006?Energy Policy, 2007, 35(9): 4640-4649.

[12]Wei YM, Liao H(廖华), Fan 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Energy Efficiency inChina's Iron and Steel Sector.Energy, 2007, 32(12): 2262-2270.

[13]Fan Y, Liao H(廖华), Wei YM. Can Market Oriented Economic Reforms Contribute to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Evidence fromChina.Energy Policy, 2007, 35(4): 2287-2295.

[14]杜云飞, 廖华, 魏一鸣. 2011年中国能源流分析. 中国能源, 2013, 35(9): 39-42.

[15]曹怀术, 廖华. 公众改善环境之意愿的层次贝叶斯分析. 管理学报, 2013, 10(2): 274-279.

[16]廖华, 朱治双, 张愉. 全球三大区域性天然气市场价格联动效应研究. 资源与产业, 2013, 15(1): 25-29.

[17]钟永光, 柴麒敏, 廖华, 杨列勋.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能源一经济一环境政策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第71次“双清论坛”综述. 中国科学基金, 2012, 26(3): 163-165.

[18]曹怀术, 廖华, 魏一鸣. 2010年中国能源流分析. 中国能源, 2012, 34(4): 25, 29-31.

[19]廖华, 魏一鸣. 中国能源经济发展阶段及中长期节能潜力.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 27(2): 214-218.

[20]廖华, 魏一鸣. 中国中长期宏观节能潜力分析——国际比较与国际经验. 中国软科学, 2011, (3), 23-32.

[21]段美宁, 房斌, 廖华. 中国区域GDP发展质量评价——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研究[J]. 中国能源. 2011, 33(6): 21-27.

[22]廖华, 魏一鸣. 能源经济与政策研究中的数据问题.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4): 68-73.

[23]廖华, 魏一鸣. “十二五”中国能源和碳排放预测与展望.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1, 26(2): 150-153.

[24]房斌,关大博,廖华,魏一鸣. 中国能源消费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投入产出的结构分解分析.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1, 41(2): 66-77.

[25]廖华, 魏一鸣. 世界能源消费的差异性与不平衡性及其变化研究. 中国软科学, 2010, (10): 6-14.

[26]廖华, 魏一鸣. 能源效率及其与经济系统关系的再认识. 公共管理学报, 2010, 7(1): 28-34.

[27]廖华, 魏一鸣. 七国集团与金砖四国能源结构变化特征及启示. 中国能源, 2010, 32(2): 22-25, 46.

[28]廖华, 魏一鸣. 2008年中国能源流分析. 中国能源, 2010, 32(9): 17-18, 46.

[29]魏一鸣, 廖华. 能源效率的七类测度指标及其测度方法. 中国软科学, 2010, (1): 128-137.

[30]樊静丽, 廖华, 梁巧梅, 张跃军. 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特征研究. 中国能源, 2010, 32(8): 33-36.

[31]范英, 王恺, 张跃军, 廖华. 2009年国际原油市场分析与价格预测.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 24(1): 42-45.

[32]廖华. 我们还需要多少制造业产品. 制造业信息管理. 2008, (12): 6-7.

[33]廖华. 中国制造业发展放缓、挑战增多. 制造业信息管理. 2008, (10): 6.

[34]魏一鸣, 廖华, 范英. “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需求及节能潜力预测.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7, 22(1): 20-25.

[35]廖华, 廖小荣. 数据包络分析法在基金业绩评价中的应用. 管理学报, 2005, 2(5): 542-545, 550.

[36]赵道致, 郭成升, 廖华. 论现代工业工程在建筑业企业信息化中的作用.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5, (3): 19-21.

[37]赵道致, 廖华, 刘一骝. 关键链法:一种新型的项目进度计划方法.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05, 21(2): 8-12.

[38]赵道致, 廖华. 对关键链法的几个认识误区. 工业工程, 2005, 8(2): 4-6.

[39]赵道致, 廖华. 遗传算法在项目进度计划中的应用.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4, 9(6): 54-57.

==4著作出版情况==
[1]中国能源报告(2012): 能源安全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负责承担第6章、第12.2节的研究和执笔工作,和部分小节的指导性工作)

[2]中国能源报告(2010): 能源效率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负责承担第1、2、3、7章、第10.1和10.2节研究和执笔工作,并承担全书通稿工作和部分章的指导性工作)

[3]Energy Economics: CO2 Emissions inChina. Springer Press, 2010.(负责承担第1.1和2.1节研究和执笔工作)

[4]Energy Economics: Modeling and Empirical Analysis inChina. CRC Press,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9.(负责承担第1.1、1.3和1.5节研究和执笔工作)

[5]中国能源报告(2008): 碳减排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负责承担第1.1和2.1节研究和执笔工作)

[6]中国能源报告(2006): 战略与政策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负责承担第1.1、1.3和1.5节研究和执笔工作)

'''编著出版情况'''
[7]能源经济学(编著).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负责承担第1、6和7章执笔工作)

译作出版情况
[8]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负责总体协调、统稿及前言、第1、2、9章的翻译工作)

==5承担科研情况==
作为负责人承担的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No.71322306),2014-2016年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要素禀赋差异的各国各行业碳排放轨迹集成比较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No.71273027),2013-2016年

[3]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我国及世界主要国家历史排放发展轨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No. XDA05150600),2011年至今

[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能源经济动态关系建模及其应用研究.(No. NCET-13-0040). 2013年至今

[5]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 节能减碳政策建模及其在北京市的应用. (No.YETP1181). 2013年至今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我国地区间低碳发展与能源效率比较研究(No.71041006),2010-2011年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结构异质性和要素替代性视角下的能源效率测度方法及应用研究(No.70903066),2010-2012年

[8]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历史特征及节能减排对策研究(No. 11JGC105),2011年至今

[9]中国科学院院长奖获得者资助项目:能源效率的计量经济建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2009-2010年

==6所获奖励==
近年部分获奖情况

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08年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毕业生,2008年

宝钢教育基金会宝钢优秀学生奖,2007年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青年学者奖学金(博士论文奖学金),2006年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2019年[1]

参考资料:
1.
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的通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引用日期2019-08-03]
词条标签:
行业人物人物
==参考来源==
33,14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