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长征八号

增加 148 位元組, 11 天前
無編輯摘要
|}
'''长征八号'''(代号:CZ-8),是中国研制的新一代中型中低轨道两级液体捆绑式 [[ 运载火箭]]<ref>[https://www.sohu.com/a/761334085_120934989 世界首型全固体捆绑运载火箭东方空间“引力一号”发射 ],搜狐,2024-03-02 </ref>。
长征八号火箭一子级以液氧/ [[ 煤油 ]] 作为推进剂,采用两台120吨级推力的YF-100发动机;二子级以液氢/液氧为推进剂,采用两台8吨级推力的YF-75发动机,具备二次启动能力;捆绑两个2.25米直径液体助推器,以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各采用一台120吨级推力的YF-100发动机。火箭总长50.3米,芯一级直径3.35米,二级直径3米,单个助推器直径2.25米,火箭起飞 [[ 质量 ]] 约356吨,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或太阳同步轨道有效载荷,可以将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700千米 [[ 太阳 ]] 同步轨道<ref>[https://www.sohu.com/a/777154636_120420936 遥感科普——太阳同步轨道 ],搜狐,2024-05-08 </ref>。
2015年,作为新型的太阳同步轨道火箭,长征八号运载火箭进入论证阶段。2020年12月22日12时37分,长征八号首次飞行试验,在中国 [[ 海南 ]] 文昌航天发射场取得 [[ 圆满 ]] 成功。
2024年3月20日,搭载鹊桥二号中继星的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 发射 ]] 升空。
2024年4月25日, [[ 航天 ]] 科技集团在武汉发布了长征八号系列运载火箭新构型,新构型命名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
2024年12月15日,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从 [[ 技术 ]] 区成功转运至发射区一号发射工位。
==研制历程==
===历史背景===
21世纪以来,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不仅各项航天重大工程任务接连取得进展,卫星应用产业也发展快速。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积极引导商业航天发展,产业发展带动需求上涨,由于许多 [[ 资源 ]] 卫星、科学试验卫星甚至是低轨卫星 [[ 互联网 ]] 系统组网都要在太阳同步轨道上运行,带来了大量的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和服务需求。然而,中国已经研制成功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由于各自的定位和使命不同,有的型号运载能力稍显不足,有的又运载能力过大,成本过高。对于市场占比达到70%以上的商业卫星而言,中国还没有适合的 [[ 火箭 ]] 。因此,为快速研制出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填补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能力空白,满足未来各类发射需求,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研制工作启动。
21世纪10年代中期,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分析预测中国航天发展的需求时提出,对于SSO轨道(太阳同步轨道)有效载荷3-4.5吨的航天器占总任务的18%左右,较前十几年有明显增长;GTO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5.5-7吨的大型 [[ 通信卫星 ]] 所占比例逐步增大,占26%。因而,新一代中型火箭发射需求旺盛,需要加快研制700千米SSO运载能力3~4.5吨、GTO运载能力6.5-7吨的运载火箭。而长征八号正是针对中低轨道的发射需求立项研制。
===研发进程===
2015年年初,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 [[ 设计 ]] 部展开了关于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的论证工作。
2016年,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军民融合科技 [[ 创新 ]] 展览会上,处于论证阶段的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模型展出。
2017年5月,经过两年多的反复论证,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正式立项。随后研制团队用了一年 [[ 时间 ]] ,就完成了火箭方案设计。
2018年4月,长征八号正式转入工程研制阶段。
2019年11月,长征八号进入 [[ 产品 ]] 生产总装测试阶段。12月,长征八号运载火箭芯二级氢氧发动机成功完成高空模拟试验,此次试验是为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提供交付发动机的校准试验,主要目的是校验发动机大喷管并获取“上天”发动机的性能数据,验证是否达到交付要求。
2020年10月,长征八号完成出厂评审,满足首飞要求。长征八号火箭绰号“快八”,一是研制快,从立项研制到发射仅用了3年 [[ 时间 ]] ;二是履约快,从签署合同到火箭出厂,履约周期约为12个月;三是发射快,到后期预计发射周期为10天[18]。12月16日,长征八号遥一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相关工作后,驶出发射场垂直测试厂房,转运至发射区。长征八号火箭加注推进剂,准备实施发射。
2022年1月21日,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已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 [[ 工作 ]] ,经过七天的海上运输,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
2024年3月20日,搭载鹊桥二号中继星的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 成功 ]] 将鹊桥二号中继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此次任务是长征八号火箭首次执行探月轨道发射任务。
2024年3月20日,火箭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八号改进型火箭成功完成长13米、直径5.2米的整流罩分离试验及新型星箭联合操作 [[ 试验 ]] 。整流罩分离试验成功,标志着长征八号改进型火箭研制阶段又一大型地面试验完成,全面转入首次飞行试验阶段。
2024年4月25日,航天科技集团在 [[ 武汉 ]] 发布了长征八号系列运载火箭新构型,新构型命名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
2024年11月,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位于海南文昌的海南 [[ 商业 ]] 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开启为期一周左右的加注合练,为年底首飞打下良好的基础。
2024年12月15日,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从技术区成功转运至发射区一号发射工位。
===总体设计===
长征八号火箭由箭体结构、动力 [[ 系统 ]] 、控制系统、测量系统、总控网系统和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组成。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采用芯级捆绑2枚助推器构型,全长约50.3米,起飞质量约356吨,起飞推力约480吨,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4.5吨,同时可兼顾近地轨道和 [[ 地球 ]] 同步转移轨道发射需求。
长征八号火箭一子级直径3.35米,与长征七号芯一级基本一致,二子级直径3米,与长征三号甲三级基本一致,助推器直径2.25米,整流罩直径4.2米,是一款组合型的 [[ 火箭 ]]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是一型针对新型太阳同步轨道设计的运载火箭,主要面向具有国际 [[ 竞争 ]] 力的商业卫星发射任务。
===箭体结构===
长征八号火箭为两级半构型火箭。长征八号研制团队在 [[ 项目 ]] 论证过程中,从中国现有的火箭模块里曾进行了几百种搭配,不断创新研制思路和方案,最终提出了实施构型,即长八火箭一子级状态与长征七号火箭芯一级、二子级状态与长三甲系列火箭三级基本一致。长征八号火箭的产品化率达到了95%,将成熟模块进行匹配,用好各个产品,做到系统匹配、方案正确。将两个成熟的模块组合在一起,形成一款全新的产品,节省研发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一子级====
长征八号火箭一子级与长征七号芯一级基本一致,并捆绑了两个 [[ 助推器 ]] ,继承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助推器的成熟产品技术;芯一级箭体包括后级间段、氧箱、箱间段、煤油箱、后过渡段、尾段等部段,直径为3.35米。
====二子级====
长征八号火箭二子级状态与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芯三级基本一致,以液氢/液氧为推进剂。二子级长8.835米,上部是装有液氢的燃烧剂箱,下部是装有液氧的氧化剂箱。该子级采用的是氢氧发动机,具有二次启动能力,由两独立的单管 [[ 发动机 ]] 并联而成,每台推力8吨,可在伺服机构的带动下双向摆动,最大综合摆角4度,控制二子级箭体飞行姿态。
====助推器====
长征八号火箭一子级助推器同样继承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助推器的成熟 [[ 产品 ]] 技术,助推器直径2.25米。
====整流罩====
===推进系统===
长征八号火箭一子级采用2台YF-100火箭发动机(120吨级液氧 [[ 煤油 ]] 火箭发动机)。
长征八号火箭一级芯级火箭捆绑了两个助推器,每个助推采用1台120吨级推力的YF-100发动机。
长征八号火箭二子级发动机,以液氢/液氧为推进剂,芯级 [[ 径3 径]]3 米,采用两台8吨级推力的YF-75液氢液氧发动机(双机)并具备二次启动能力。
长征八号700千米SSO运载能力约4.5吨,GTO运载能力约2.5吨,LEO运载能力约7.6吨。在长征八号火箭基础上去掉助推器,SSO运载能力达到3.0吨。
长征八号火箭的制导和控制系统由制导系统和姿态控制系统组成。
制导系统是控制火箭沿预定轨道飞行,当达到预定的 [[ 运动 ]] 参数,满足有效载荷精确入轨的要求时,关闭发动机,使有效载荷按预定要求准确入轨。
姿态控制系统是稳定火箭的飞行姿态,控制火箭绕质心的转动。姿态控制一是消除火箭飞行中的姿态角偏差,使火箭在预定的轨道上稳定飞行;二是配合制导系统完成火箭飞行的 [[ 程序 ]] 控制;三是配合导引系统完成横、法向导引控制。
长征八号火箭突破了大静不稳火箭主动减载控制技术,同时兼顾提升对故障的适应能力。因为长征八号火箭是组合型火箭,芯一级和助推器均采用长征七号一级状态,结构非常强,而二子级采用长三甲三子级,结构相对比较轻薄,承载能力有限制。按照火箭的飞行 [[ 轨道 ]] 设计,火箭将在一、二级分离前通过南海上空稠密大气层,西向的大风将对火箭飞行形成垂直作用力,可能对二子级不利。而采用大静不稳火箭主动减载控制技术,长征八号火箭通过自适应减载控制,将发动机100%的推力降到77.5%,提升了轻质贮箱结构对不确定风场的适应性,通过“危险地带”,保证发射 [[ 准确 ]] 入轨。
==参考文献==
[[Category:320 天文學總論]]
780,1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