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8,535
次編輯
變更
天宫空间站
,创建页面,内容为“ '''天宫空间站'''(China Space Station,Tiangong Space Station,CSS,TSS)即中国空间站,是中国从2021年开始建设的一个模块化空间…”
'''天宫空间站'''(China Space Station,Tiangong Space Station,CSS,TSS)即中国空间站,是中国从2021年开始建设的一个模块化空间站系统,为人类自1986年的和平号空间站及1998年的国际空间站后所建造的第三座大型在轨空间实验平台,基本构型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组成。此外还有一个巡天光学舱<ref>[https://www.sohu.com/a/62507078_324615 中国将发射新的“光学舱”,可拍摄宇宙空间的 40% ],搜狐,2016-03-08</ref>与空间站共轨飞行,必要时可与空间站对接。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步”,天宫空间站<ref>[https://www.sohu.com/a/739452058_121343625 天宫空间站之谜:180吨巨无霸能飞,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搜狐,2023-11-27</ref>的在轨建造以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的成功发射为开始标志。按计划,中国发射了多艘天舟货运飞船、神舟载人飞船及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对接以完成天宫空间站的建设。
天宫空间站是一个多模块在轨组装的空间实验平台,是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可支持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和工作,额定乘员3人,短期可达6人,三舱状态下质量约70吨,设计寿命10年。在轨运行期间,由载人飞船往返运送航天员,完成乘组轮换,由货运飞船完成物资补给和废弃物下行。
为了避免“国际空间站”由于研制技术体制不统一导致其整体优化程度不高,许多系统间、舱段间存在不兼容问题,在天宫空间站设计之初就高度重视系统层面的一体化设计,以“1=1+N”(等式左边的1代表空间站组合体,右边的1代表主控的核心舱,N代表后续航天器,等式表明核心舱单舱飞行可以发挥空间站的作用,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等航天器对接形成多航天器组合体后,仍是1个系统功能统一、协调的整体)的方式设计和构建,从系统任务功能分析和设计入手,再将系统功能分解到三舱,三舱功能既各有特点,又协调匹配,每个舱功能相互间部分备份,使得单舱功能和设备适度冗余,同时组合体在信息、测控、能源、控制、载人环境、出舱、应用支持等功能上有足够冗余,以此提高组合体的可靠度。其中:天和核心舱负责空间站功能的统一管理和控制;问天实验舱对能源管理、信息管理、控制系统和载人环境等关键功能进行冗余备份,并开展舱内外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梦天实验舱主要开展舱内外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
天宫空间站在规模上不如国际空间站,但实现了系统统筹设计、三舱功能合理分配,使得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在功能上可与国际空间站媲美。天宫空间站载荷质量占比超过30%,高于国际空间站的7.9%;载荷供电功率占比为44.4%,与国际空间站相当,加上对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和光学舱供电并网功率输出。空间站平台对外提供功率占比为63%.而平台自身用电仅占37%;功率质量比为0.41 kW/t,优于国际空间站的0.26 kW/t;下行数据传输速率达1.2 Gbit/s,远大于国际空间站的100 Mbit/s。
==参考文献==
[[Category:320 天文學總論]]